《我打下了美国飞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打下了美国飞机-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了慎重起见,我告诉他这个事情还要核实。他说这个事情不仅要核实还要慎重核实。他要看看我们的高炮部队那天有没有击落敌机,在哪里击落的,还要看看苏联空军的纪录。当时苏联空军也参战了,但是没有公开。我们志愿军空军在这一天击落了几架飞机,在什么地方。后来,他说他反复核实了,苏联空军这一天没有参战,高炮部队也没有击落敌机的纪录,我们志愿军空军在这一天一共击落了两架敌机,都是我们15师45团打的,另一架飞机没有落在这个地方,所以说,美国空军的王牌飞行员只能是你击落的,当然这是他后来了解到的情况。当时,我就写了一份当天从战斗出动到战斗结束的整个情况,包括空战的区域,我还给他画了一个图,给陈宇同志寄去。他看了以后,很快就给我来电话,说我提供的情况和他们从15师调来的作战的记录看起来还是一致的。  我最后跟他说了,我说:事情过去快五十年了,作为你们搞历史的,应该尊重历史。对我本身来说,五十年以后,我绝对没有其它的想法,说这下子证明我击落过美国王牌飞行员,是不是要加功,这个我想都没有想,不管是哪一级领导,承认这个事实就行了。现在五十年过去了,谁去追究这件事?他以后跟我回电话,他说这件事我们现在正在加紧搞,在八月份,我们要搞出一个结果来。到时候我告诉你一下。大概是这个月初,他又给我来电话,他把相关材料整理了,报给军科院领导,军科院的主要领导都看了,都同意他的报告。以后就把报告退给了他,下一步他怎么处理呢?他想直接给中央军委写报告,把这个事澄清以后,通过报纸来发表消息。再一个就是通过空军,我说这件事不要说了,因为我是空军的人,你通过空军恐怕有些事不太好,他大概征求了管这方面的同志,他们说还是跟领导说一说,这样他决定把报道先送给空军党委看。这段插曲的情况大概是这样。  好几个同志跟我们说,当年参战的时候,您是比较新的飞行员?  蒋道平:对。  能不能把你学飞行的简单经历跟我们说一下?  蒋道平:可以。我是1950年从陆军调到空军的。当时住在浙江温州,我是陆军,就是现在的21集团军。那时候空军挑选飞行员,挑上了我,直接叫我到长春去报到,后来走在半路上,又说你不要到第六航校去了,直接到锦州去,就这样到锦州,直接学飞行。在锦州呆了十个月,连学理论还带飞两个机种,这时抗美援朝已经开始了,空军已经参战了。参加空战就是现在的一师和三师,其他部队都没有参战,一师三师参战也是属于锻炼。  一师李汉打下第一架飞机的时候我刚进航校,时间不长,大概没有几天,学校就传出消息,李汉第一个打下美国飞机了,很轰动,那时候部队也需要人。  当时听到李汉打下飞机的消息,您有什么想法?  蒋道平:我们刚从陆军来,对空军的事摸不着头绪,总感到李汉打下飞机,我们就高兴,其它的我们一点不懂,还不是很清楚。就是想学飞行很高兴,很快就能飞起来,大家都是这样。我们都是从陆军去的,全国各个野战军挑着调去的。也没有从其它地方来的,不像后来的学生。这样,我在航校里,两个机种一共飞了五十多个小时,初级教练机和中级教练机,那时候航校还没有战斗机,都是教练机,飞完就毕业了,毕业以后分到部队去了。我开始是分到21师,在上海,又飞了半年的米格…15。6月份,15师需要飞行员,就把我们空21师中队长以下的所有飞行员,都调出来补充2师、12师、15师,补充三个师。所以这样我就到了15师。  15师驻在东北公主岭。我们先是改装米格…15战斗机,从7月份到11月份,然后又改装米格…15BS。到了12月份,就参加抗美援朝去了。对15师来说,这是第二次参加抗美援朝空战。第一次是1951年的3月份,我们还没到部队。我在战斗机上飞行的时间大概不到二十个小时,作为飞行科目来说,都比较简单,复杂的老飞行员也不会飞,大家飞的时间都不是很长,老飞行员比我们早来半年就了不得了,科目也比较简单。这样就去抗美援朝,其实从心里来说是没有底的,空战的理论也不是太多,没有实践经验,也就是听听老飞行员说说他们参加实战的体会,就这些东西。所以我们抗美援朝的时候,从心情上来说是比较高兴的。那时候,要说我们的思想,说老实话吧,不像现在的思想那么复杂,那时候在抗美援朝的口号下,人们确实不一样,就是想上天打美国鬼子。就这样,我们进驻了凤凰城大埔机场。  您到大埔机场以前,搞过实弹射击吗?  蒋道平:那时候没有学过,就是搞一搞空中的照相,那时候照相是非常简单的。  那还没有打过真枪实炮?  蒋道平:没有。真枪实炮我们没有打过。到前线去之前,我在米格飞机上飞行了十九个小时,不到二十个小时。飞过四机编队,大队编队,那时候这方面要求多一点。但是具体的技术,像射击技术,就是一般的曲线攻击,没有飞过,双曲线攻击这样的特技就更不用说了,都没有飞过。当时就是那样的技术状况。我是打了四架美国飞机以后,又回到三师补课的。三师当时是在沈阳北陵,组织上说你去体验一下复杂特技。我就去了。三师的张滋,是领航主任,他带我飞了一下复杂特技,然后说以后你可以飞了,这是在抗美援朝过程当中,补了一课。所以,要从技术情况来说,跟现在飞行员比差远了,和现在航校飞行员比也差远了。  第一次升空参战的时候,没打仗。但是到空中出动了一次以后,我看到了敌人。当时给我的感觉,空战不是那么好打的。为什么呢?当时飞机不可能是一起飞,都是头对头过来的,双方飞机都是将近上千公里的时速,加起来就很大,一看那飞机,“呜”地过去了。所以我一想,要是类似情况下,怎么才能把敌人打掉呀?脑子里有了那样的感觉,就老是在想,下次怎么打呢?  前面着陆了以后,他也就是命令我们也着陆,这个时候,我们就在机场盘旋,下降以后,就直接加入航线,准备着陆。  第一次参加真正的空战是在1952年的1月22号下午4点钟。这天,我们团里出动了十六架飞机,我当时是在第四个中队,我是四号僚机,最后变成十六号僚机。起飞以后,就按照空联司指挥所的指挥飞,指挥所告诉我们到清川江上空,也就是朝鲜的北部。我们去的任务是为了掩护前面起飞打仗的部队回来,掩护他们着陆。到了清川江上空以后,前面的部队都返航了。这样,指挥部就叫我们也返航,跟前面的部队一起返航。  这天我们十六架飞机也没有遭遇敌人,回到了机场上面,空联司指挥所命令我们,你们最后一个中队在机场上面掩护前面十二架飞机着陆。我们就在机场上空盘旋。  前面飞机着陆以后,命令我们也着陆,我们就开始下降高度。就在这个时候,从无线电里我听到,不知道是哪个地方说的,也不知说的是哪个机场,当时的机场有大东沟机场、浪头机场、大埔山机场、凤凰城机场,前线的机场就是这些。我光听一声说:机场上面有敌人!我就听到这么一句话,就在听完这句报告的一瞬间,这时候我的高度大概五、六千米,正驾飞机准备落地,这时候我感觉飞机突然震动了一下。这样震动一下总不是什么好现象,我回头一看——两架F…86。  这下我就紧张了,对我来说,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在紧张的过程当中,就想起了老飞行员说的话来了,这种情况下,怎么摆脱敌人呢?给我介绍经验的老飞行员的说法是:当时敌人在你的后面,怎么摆脱呢?就是把飞机拉起来,叫做上升侧滑。从航空理论上来说,这是一个危险的动作,不能这样操作的,按照现在来说是违反飞机操纵规律的。但是那时候我们也不懂,老飞行员讲了嘛!我就把飞机拉起来。我把舵蹬上,就在这一瞬间,我就发现一架F…86一下子冲到我的前面去。哎哟!我一看这个飞机,它喷的是花颜色,像老虎皮似的颜色,我一看,头脑就发胀了,敌人很近啊。我俩就像编队似的,那个飞行员戴的是头盔,我们那时候还没有头盔,他是戴的头盔啊。他回头看着我,因为他跑到前面去了,胆怯了,他就回头看我,这时我看他,那时候是相当清楚,我俩就像编队一样。在这一瞬间的时候,怎么脑子突然想起了,好像有人提醒似的,你怎么不开炮?我这才想起来,对呀,我应该向敌人开炮呀!我瞄准敌机,也没怎么瞄准了,就把机头对准敌机,把三炮齐发的炮弹按钮一按,一共三门炮,也就打了二十七发炮弹吧。我那么一打,我就看见,那很近的,那个飞机突然就翻个了身——下去了。下去我也没敢往下看,我就继续把飞机拉起来,这时候我看见机场旁边的山沟有冒烟的,飞机掉下去就冒烟了,不知是爆炸还是怎么回事。


第四部分初生牛犊(2)

  这样就把这架F…86飞机打下来了。其实后面还有一个敌机,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没抓紧时间向我开炮,不知道是什么道理。我继续拉飞机,我爬到一万米。为什么呢?因为苏联飞机的性能和美国的飞机比,它是上升性能好,苏联的飞机轻,美国飞机是下降性能好,它重。所以我爬到了一万米,敌人就被我摆脱得比较远了。我感到我的飞机已经负伤了,伤成什么样子我也不清楚,但是还可以操作,这就说明飞机基本上还是好的。以后又飞了一段时间,敌人又向我开了一次炮,我发现曳光弹从我头顶掠过去,这一次他开炮的距离太远,美国飞机装的是机关炮。有的炮弹打中了我的飞机,好在弹着点还不是很集中,也没有打到要害的地方,我摇摇机翼,看飞机还可以操作。当时我就想,只要可以操作,我就不跳伞。  地面不断有人在叫我的代号,我能听到地面叫,可是我的无线电发射不出去,被打坏了,只能听到。地面不断叫我,叫到最后觉得也没有叫头,以为飞机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是被打掉了还是怎么的?这时候我就找一个机场准备着陆。降落的时候才发现,起落架也放不下来了,我就硬着试了几次,终于把它放下了,我落地以后,下来再看我的那个飞机,哎,飞机的后部一共被打了五十多处的弹洞,五十多处受伤。发动机都被打了,但是在空中还是转的,没有停。当时一看这个情景心里挺害怕。不过,这个苏联飞机还可以,打成这样子了,飞那么远还没有停车。  第一次打下这架飞机,我没有多大体会,要问我怎么打的,有什么经验体会,这些东西我都说不出来,就是突然之间我被敌人攻击了,我处于劣势,敌人是处于优势。而且,我是一架飞机,他是两架飞机,我觉得我能安全回来,还把它击落了一架,对我来说应该是不错的了。就是那个一瞬间,给我印象特别深,我们俩好像编队似的,这个一瞬间有多长呢,也不是太长,估计就是七、八秒钟,只是那一刻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所以就觉得时间长了。要是没有那七、八秒钟的犹豫,我抓紧时间开炮,说不定我的飞机还不会受那么多伤呢!  还有一次是1953年的4月12号上午,这天我们还是十六架飞机,我们的作战空域基本就是清川江、大同江,朝鲜的地方就是那么大一点,都是在铁路的沿线,美国飞机就是来轰炸铁路。这一天我们起飞了以后,发现天气还不是很晴朗,有点云。我们起飞十六架飞机,按照地面指挥所告诉的航向、高度、地点飞。那时候一般都是这样,起飞以后,指挥所会告诉我们航向多少,高度多少,地点多少,很明确,而且朝鲜就那么一点地方,一告诉就知道了。  飞到清川江上空以后,我没有很好注意飞机编队的距离,好像就是一个瞬间,我正搜索敌人,转眼一看,我们团的飞机都不见了。实际上我没有转弯,是他们转弯走了。这时候我就形成了单机,只有我一个飞机,我就着急了,我们团的飞机跑到哪里去了呢?在这个战区里就我一个飞机,就不太好办了,你一个单机,被敌人抓住,一般是跑不了的。也就是在这个瞬间,我发现敌机了。我们是头对头地飞。他往北飞,我向南飞。我也没有转弯。这时候我看到美国机群比较大,我数了一数,恐怕将近三十多架飞机,它编成纵队,不是四架,也不是两架,就是一个一个接着,不像我们八架飞机起飞,他采用的是四架一批,后面接着又是四架,就是这样的,我都数了七、八个四架,对头飞过去了,敌人可能是有目的的,半路上它也不会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