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民谣志 作者:李鹰 编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校园民谣志 作者:李鹰 编著-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见的时期。文艺青年及文艺中年只能在北京城里找地儿消耗诚惶诚恐和无所事事的日子。 
        那段时间,赵节的老公带着儿子早就回了浙江,五一期间她和朋友潘粤明及我再加上其他的人打了七天 
      的麻将,或许没坚持到七天。总之后来我听到有首歌叫《七天七世纪》就颇生感慨,并不由自主地把它跟“ 非典”联系起来。 
        那段时间之前,赵节和朋友一起做的文化公司因为各种原因正举步维艰。她打算从头再来,放下已然是 
      鸡肋的公司去一家文化公司上班挣工资。虽说有些伤感但大家的心情普遍是很愉悦的,“非典”病毒和公司 事宜因为某人的点炮大包庄被置诸脑后。 
        2003年的夏天,“非典”狂潮渐行渐远,赵节如前所说开始上班了。她去了上海驻京的某家大型文化公  司做了演员经纪。没几个人知道那个每天早晨匆匆从天通苑先坐小公共再倒城铁,包里边搁着一大堆演员资  料的女人,就是十年前“校园民谣”风中唯一为大家所熟悉和喜爱的女歌手赵节。 
        ·往前倒十年· 
        1994年,赵节做了两件事,录《校园歌谣》,谈恋爱。 
        在居鹏的操作下,短短三个月里,赵节就有九首自己写的歌分别被收录在《校园歌谣1》和《校园歌谣2  》里。《校园歌谣2》的发行量仅次于《校园民谣1》,赵节在那年第一次进了录音棚,拍了MV——然后她也 有了一些小小的名气。 
        在此之后,赵节开始谈恋爱。这场恋爱始于某个晚上一堆人在操场上唱歌。那天赵节的饭票用完了,她 
      笑着大叫一声:“妈的,这日子没法过了!”第二天,一个男孩把她从宿舍叫出来,递给她一个纸包,上面 
      写着“赵节的日子”,打开里面全是饭票。当然其中的细节不足道,但这确实让赵节感动了一把。后来她就 
      陷入热恋,没多久和那个男孩同居了,在北广旁边特别简陋的平房。好朋友杨丹帮她把所有的家当从北广宿 
      舍转移过去,过程有点偷偷摸摸。然后两人兴致勃勃地开始布置房子。(杨丹在每天《新闻联播》后都会见 
      到,和宋英杰搭档主持天气预报的那个女主播。现在好像到旅游卫视去了。) 
        赵节说,1994年,这两件事改变了她以后所有的日子。 
        那段时间同学们发现赵节好像突然间消失了。学校里莫名其妙地有各种传言冒了出来,有人说她成名了 
      ,变成了大富婆,已经退学了。还有的说她抵挡不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诱惑,出国去了。更不靠谱的是,有人 
      居然说她被文艺圈给腐化了,在吸毒,然后被抓起来了,言之凿凿,有鼻子有眼。 
        其实这都是胡说八道。2004年和赵节一起瞎聊,不经意聊到当初的流言飞语,十年之后她依然对中国群 
      众丰富的想象力心生佩服,并且依然止不住想笑。她说她其实就是当幸福小女人去了,那段日子和男朋友窝 
      在平房里,弹琴、写歌,然后两个人拿着饭盒回到北广食堂打饭。“你说去食堂的时候看到熟人还聊天呢, 怎么我就消失了呢?” 
        当年和她同屋的人说,那时候在宿舍里,尤其是停电的时候,点蜡烛听赵节唱歌是经常的事。杨丹在旁 
      边证实了这事。所以我们很快就总结出来,可能是北广依旧停电,但唱歌的人没了的缘故。黑暗的夜晚总是 
      显得漫长的,没了赵节的音乐由不得她们心生怨恨。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她在人民群众心中的江湖地位是很 高的,她应该感到欣慰。 
        搞过艺术的人总会被人问到从艺之路之类的问题。赵节是北京广播学院91级播音系的学生。她是背着吉 
      他去上大学的,所以她的艺术道路应该从大学之前算起。赵节学播音也有家庭原因,母亲就是山西太原知名 
      主持人。不过她学吉他与母亲无关,而是因为她当画家的父亲。赵节说她的第一件乐器是一把三根弦的小提 
      琴,是人家报废的,不要了,拿回来她就当吉他一样弹。于是老爸说,你考上重点高中,我就给你买一把。 
      好孩子赵节没怎么努力就考上了重点高中,有了第一把吉他。如果要再往前倒,就是因为她的父亲画画的时 
      候,一块木板旁边有大夹子,绷根皮筋她就可以弹出音调……哎呀妈呀,音阶从此诞生了! 
      赵节,一直很安静(2) 
        赵节一直以为写歌是高中开始的,但多年后在她翻同学留言的时候,发现她在初三的时候就写过一首叫 《笑笑笑》的歌,但怎么唱自己已经毫无印象了。 
        那年的上半年,在赵节没有录校园歌谣,没有谈恋爱之前,《校园民谣1》开了场不大不小的发布会,主 
      持人是杨丹。作为杨丹最好的朋友,赵节也去了。在那天的发布会上,各大高校人物云集。其中贾南和简巍 
      也在,他们听说赵节会写歌,就跟她说他们工大要搞个首都高校原创歌曲演唱会,邀请全北京高校里的创作 积极分子过去,是在1994年5月12号。 
        这场演唱会就不多说了。演唱会完了后,没人舍得走,就全部在工大的草地上就着啤酒继续开不插电演 
      唱会。赵节详细叙述了那天晚上她激动的心情,用了一个让我记忆犹新的形容词:“那儿的空气都不一样了 !” 
        在这场演唱会上,周亚平验证了贾南和崔文斗的创作演唱实力,开始了他俩挑歌进棚的过程。但对赵节 
      来说,这场演唱会除了让她认识了更多的朋友,对她没有任何影响。她也仅仅把它当做一次盛大的Party,怀 
      着兴奋之情继续过她原来的日子,依旧经常和杨丹一起,从北广一直走到西单,去吃一碗她们说的特别特别 好吃的酸辣粉。 
        (说起她和杨丹有件现在她们还经常提起的事。那时候杨丹号称她们那届的第一美女,追她的人无数。 
      赵节作为她最好的朋友,因为承担了替男生套磁递纸条的重任接受了不少请客吃饭的贿赂。赵节说那时候她 
      和杨丹商量好了,如果有人约杨丹,杨丹就把赵节推出来,然后赵节就会提出请客吃饭的条件,为此曾有人 传她俩是不是同性恋……) 
        赵节不是那种让人惊艳的女人。在校园里匆匆走过引人注目是因为她那个没有套儿的吉他在背后晃荡老 
      撞着人。她过的是自得其乐且平淡的日子,别人都忙着谈恋爱的时候,她努力学习,弹弹琴,大一大二从来 
      没缺过勤,因为宿舍的老大就是班长。她还得过学校的人民奖学金……哪怕《校园民谣1》出来大火后,哪怕 
      她认识那张专辑里那么多人也没想过出磁带,因为那是很专业人的事,她感觉离她很遥远。所以大三之前, 
      她依旧拿着吉他,面前摆一杯啤酒,坐在广院小树林里或者8号楼台阶上,给来往的人唱她写的歌。说不定, 
      当年在北广8号楼前等过姑娘的人,都会记得有个弹吉他的姑娘…… 
        赵节总结,从大面上来说,是广院的氛围很宽松,播音系课不多,又是艺术类的氛围,比如文编系当时 
      有日本文化大学的教授来教日本的民乐。私下来说,作业很少,氛围很好,大家不会觉得你有神经病! 
        平静的日子过了没多久,居鹏便在贾新栩(狗子)的推荐下找到了赵节。那年夏天,赵节也成了进棚录 
      音的校园歌手中的一员。她一直认为这事儿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一张嘴,一打哈欠就掉进来了。合辑中最 
      有名的歌是《文科生的一个下午》,“从荷马史诗到鲁迅全集”,很多人当时一看都觉得这个女生真厉害。 
      赵节说,根本没全看!而《教书先生》的流传程度也颇高。那歌是在课堂上写的,写一位教古代汉语的教授 
      。那教授是一个东北人,幽默风趣,而且有一种老学究的样子。并且这教授知道这歌后,还语重心长地对赵 
      节的学弟学妹说:“你们看看人家,赵节学习又好又会写歌,把我写得多像!” 
        出磁带后赵节二十岁,刚升入大三的女孩。这事对她多少有些影响。去食堂打饭,低着头,就有人说傲 
      慢,其实她就是因为近视没戴眼镜。多年过去,赵节依旧记得坐火车出去演出,拿到5000块出场费不知道该 藏哪儿的日子。 
        后来居鹏在广院跟她谈了三个小时,让赵节做他的签约歌手,但赵节拒绝了。后来有人跟她说,你当时 谦虚一些,没准儿现在的孙悦就是你了…… 
        “没准儿现在的孙悦就是你”后来成了朋友间的玩笑话。这句话出现的场合包括麻将桌上、酒桌上、饭 局上以及其他私人场合。 
      赵节,一直很安静(3) 
        录完磁带后,赵节和杨丹还想去吃那个特别特别好吃的酸辣粉,结果,那个小店拆了。 
        很多事还是会改变的,有时候不是几个人所能控制的。 
        大学快毕业的时候赵节先是到北京音乐台实习,后来就去了北京交通台。1995年12月份教育台要做一个 
      节目,要成立CETV…3,要做一个栏目《校园竞歌台》,就是从校园里挑学生作曲,找专业的人进棚录,再拍 
      MTV,再找相关的人员做一个专题播出。赵节觉得这是她特别喜欢的。就离开了电台,去了教育电视台。在这 儿她还遇到了清华的老大哥邱柯。 
        不过这个节目没做多久就停办了,因为教育台根本就没经费。邱柯说当时一首歌所有的经费加起来也就 
      2000块钱,包括进棚、拍MV。所以节目播了几期,就被迫停掉了。后来还有个华讯(虹波)金曲榜,是华讯 
      赞助的,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教育台以及一个平面媒体(还有北京电视台)一起来做,但做了一年收 
      效不是特别好,也停掉了。因为和唱片公司建立了很多联系,他们一直在播出MTV和与音乐相关的资讯。在 
      1999年的时候,赵节想这些资源放在那儿也是浪费,于是创办了现在成为CETV…3品牌栏目的《校园点歌台》 。 
        再后来,她闲了一段,结婚,生子。挺着大肚子的时候还给某个电视剧写了主题音乐。 
        2005年,赵节离开了2003年时上班的地方换了一个工作,开始想着给儿子买保险,给自己存钱。现在的 
      她成熟了,已经不太像个校园歌手。虽然在天通苑的家里还有两把吉他和一个键盘。虽然她还有一颗校园民 谣的心……但她也已经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了。 
        2004年,为纪念校园民谣十年,赵节和当年的天津人张乃申再度合作,策划出了一盘《我的最爱—校园 
      歌谣十周年》的CD。纪念唱片里有赵节的一些新歌和老歌,放在一起。给我的感觉,她似乎为自己的演唱生 涯画上了一个句号。 
        ·赵节的作品· 
        中国长城音像出版社出版的《校园歌谣2》 
        ◎《文科生的一个下午》 
        创作时间:1993年5月词曲创作并演唱 
        ◎《我的最爱》 
        创作时间:1994年3月词曲创作并演唱 
        ◎《年轻的颜色》 
        创作时间:1994年5月词曲创作并演唱 
        ◎《照顾爱情》 
        创作时间:1994年5月词曲创作并演唱 
        ◎《红月亮》 
        创作时间:1993年5月词曲创作演唱:李蓓 
        ◎《教书先生》 
        创作时间:1993年5月词曲创作演唱:周峥 
        ◎《流浪的承诺》 
        创作时间:1993年5月词曲创作演唱:居鹏 
        中国长城音像出版社出版的《校园歌谣1》 
        ◎《想在雨里走一走》 
        创作时间:1994年8月词曲创作并演唱 
        ◎《孤独的灯》 
        担任演唱 
        中国教育电视台1995年纪念“12·9”《青春礼赞》文艺晚会 
        ◎《四季》 
        创作时间:1995年10月词曲创作并演唱 
        中国教育电视台《校园竞歌台》栏目 
        ◎《校园回忆》 
        创作时间:1995年10月词曲创作并演唱 
        中国教育电视台专题片《金秋园丁颂》片头、片尾歌曲 
        ◎《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