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文坛群星-诺贝尔文学奖史话(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文坛群星-诺贝尔文学奖史话(下)-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被派往亚洲、拉丁美洲、欧洲等国任外交领事、总领事和大使等职,1945年当选为国会议员,当得知他的老师获诺贝尔文学奖后,聂鲁达的创作欲望倍增,决心象老师一样登上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1950年创作的《诗歌总集》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在这部诗中,作者以满腔热情歌颂祖国智利,赞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水手、渔民、矿士,同时鞭笞统治在劳动者头上的剥削者。他在 1954年发表的《要素之歌》、《葡萄和风》,1957年发表的《一百首爱情十四行诗》颇有哲理,充满了诗人对生活和爱情的憧憬。世界上许多著名文学评论家一致认为聂鲁达对于拉丁美洲的诗歌发展有三大贡献。一是同他的老师米斯特拉尔等一起开创了拉丁美洲诗歌繁荣的新阶级;二是吸收了法国先锋派、西班牙谣曲惠特曼、马雅可夫斯基等诗作的优点,从而奠定了拉丁美洲二十世纪诗歌的创作基础;三是他有“只顾攀登莫问高”的精神,开创了拉丁美洲政治诗歌的新风。

  聂鲁达1973年在圣地亚哥去世,死后发表的作品有回忆录:《我承认,我生活过》、《我命该出世》等。

  从皇太子手中接过奖品

  ——1972年获奖者:[联邦德国]海因里希·伯尔(HeinrichBoll)

  1972年12月10日,九十高龄的瑞典老国王因病未能出席并主持诺贝尔奖金授奖活动,而由皇太子代替。联邦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从皇太子手中接过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奖状和奖金,全场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伯尔还兴致勃勃地出席了庆典宴会,面对一千多名来宾发表演说:“对我来说,到达目前的道路,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我也和其他人一样,从战场上还乡,除了插在口袋里的两只手以外,一无所有,如果说和别人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我有一股拼命的写作热情。”“凭借他对时代广阔的视野和敏锐的典型化的技巧,描写德国人的生活,对复兴德国文学作出了贡献”是伯尔获得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理由。

  同以往一样,197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竞争也是十分激烈的。参加角逐的候选人有意大利小说家莫拉维亚和诗人蒙塔莱(此人三年后获诺贝尔文学奖);还有荷兰的作家、刚刚去世不久的费斯特代克;澳大利亚小说家兼戏剧家怀特 (此人于第二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更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法国作家兼政治家马尔罗,此人二十多年来,几乎年年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人们一般都认为他的获奖是“三只手指捏田螺”,可是,他又一次落选。这一年,伯尔刚刚取代法兰西学院院士埃马努埃尔的职位,新任国际笔会会长,而瑞典文学院对于国际笔会有较好的印象。由于这两点,伯尔较之他的竞争候选人更具夺魁的优越条件。

  伯尔于1917年12月21日出生在德国科隆。父亲是专门制做宗教用品的雕刻匠。中学毕业后,曾在波恩一家书店里当过学徒,1939年在科隆学习德国语言文学,同年被法西斯军队拉去当兵,曾在战俘集中营里待了几个月,六年的战争生活的种种经历和感受,是伯尔早期文学创作的主要题材。1947年,伯参加文学社团“四七社”的活动,三十四岁时成为专业作家。他的小说开始被世界文坛注目是在五十年代,那时候,他发表了较有社会影响的短篇小说 《火车正点》,长篇小说《流浪人,你若来斯巴……》。他较有成就的代表作是195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一声没吭》,作品以五十年代联邦德国刚刚复苏的“经济奇迹”为背景,反映在表面繁荣的西德经济的掩盖下,普通下层劳动者的痛苦与不幸。长篇小说《以一个妇女为中心的群像》,其思想和艺术均达到了伯尔创作的高峰,有评论家称这部作品是伯尔“小说创作的皇冠”。小说以一个上流社会的妇女■次婚姻为线索,描写了西德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塑造了各个阶层的众多人物,揭露了西德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弊病。此外,伯尔有影响的作品还有 《无主之家》(1954)、《九点半钟的台球》(1959)、《一个小丑的看法》(1963)、《一次出差的结局》(1966),伯尔几十年的创作道路充分反映出他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和和平主义政治家的形象本色。

  伯尔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他除了小说,还创作了大量广播剧、电视剧、话剧和政论,翻译过英国、爱尔兰和荷兰文学作品。

  第一位大洋洲获奖者

  ——1973的获奖者:[澳大利亚]帕特利克·怀特(Patrick Victor Martindale。)              White

  当瑞典文学院宣布澳大利亚小说家兼剧作家帕特利克·怀特为197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时,在南太平洋这块世界上最小的大陆上引起了欢呼和激动,因为怀特是第一个获得这一世界性荣誉的澳大利亚作家,而且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奖的大洋洲作家。

  早在 1969年,怀特的名字就已经出现在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的办公桌上。可是那年的奖金却被爱尔兰的贝克特捧去。1970年,怀特在致一位友人的信中这样写道:“当可怕的谣言传到澳洲时,如果有几分真实的话,我必须立刻设法隐退。然而,由于事实不是如此,我象挨了沉重的一击,颇感愤慨。”三年后,怀特再次参加角逐,又再次失利。此时怀特有点心灰意冷,怏怏不乐了。他甚至不相信自己会获奖,以至1973年红运确确实实降临于他时,他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一家报纸记者在怀特获奖后采访了他,然而借他的话发表评介说:“当他知道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深感惶恐。”

  怀特的这番话,自有他的辛酸。他的文学创作道路是十分坎坷和不顺利的。刚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时,他的作品却不被出版商承认,他们不愿意出版怀特的书。1939年,怀特创作完长篇小说《幸福谷》,遭到伦敦几乎所有的出版商的拒绝,后来经好友的再三介绍、推荐,方被一出版接纳;二年后,他出版了另一部长篇小说《生者与死者》,也未受到评论界的好评,出版后的销路也很差。

  怀特的祖父母是英国人,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移居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怀特的父母曾到英国旅居过一个时期,于 1912年在伦敦生下了他。怀特的童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市附近度过,13岁时去英国求学。中学毕业后回家乡到牧羊站当工人并开始写作,两年后进英国剑桥皇家学院主攻现代语言,1935年毕业,离校后继续从事诗歌、戏剧和小说的创作,但他一直未能得到出版机会。尽管怀特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遇到许多阻力,但他创作之心未泯。 1955年,他创作的长篇小说《人类之树》使他一跃而成为世界文坛知名人士。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怀特在英国皇家空军情报部门服务五年。大战结束后,他于1948年回澳大利亚定居,他下决心要歌颂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可爱的人民。《人类之树》就是这样一部具有明丽色调、浓郁生活气息的小说。《人类之树》的发表不仅赢得了读者,也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怀特其他有影响的长篇小说还有描写十九世纪企图横跨澳大利亚大陆的德国探险家事迹的《沃斯》,描写一对英国移民孪生兄弟的《可靠的曼荣罗》等,怀特还发表过几个剧本:《有火腿的丧宴》、《沙萨帕里拉的季节》、《快乐的灵魂》、《秃山之夜》等。怀特在创作的艺术手法上,敢于和其他澳大利亚作家分庭抗礼,不为习俗所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瑞典文学院授予他197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理由是:“他将一个新大陆介绍到文学领域中来,并在叙事及心理刻划方面展示他的创作艺术。”

  怀特因患气喘病未敢亲赴斯德哥尔摩领奖,他委托他的一位画家朋友代为前往领取。他将所得奖金建立了怀特文学奖,以资助一些文学、艺术方面的后来者。

  怀特于 1990年9月30日去世,享年七十八岁。

  第四次平分秋色

  ——1974年获奖者:[瑞典]埃温德·雍逊(Eyvibnd johnson)

  [瑞典]哈里·埃德蒙·马丁逊(Harry Edmund Martimson)

  诺贝尔文学奖曾于1904年、1917、年1966年出现过三次双双获奖的局面。1974年,瑞典作家埃温德·雍逊和哈里·埃德蒙·马丁逊又同时获得该年度的大奖,使诺贝尔文学奖颂奖史上出现了第四次平分秋色的况境。

  雍逊和马丁逊两人的名字曾多次在诺贝尔文学奖的竞争名册里出现。瑞典学院每年都要收到来自各国的数百名的推荐名单,真是劲敌如林,强手云集。参加该年度竞争的除两名获奖者外,有多次参加角逐的英国作家格林、幽默作家沃德豪斯、土耳其的小说家亚沙尔·凯马尔,意大利小说家莫拉维亚以及塞内加尔诗人桑戈尔等。当然,为这些作家助威呐喊的舆论同样是十分卖力的,有人提议颁奖给专门从事幽默创作的小说作家沃德豪斯,也有人提议给雍逊、马丁逊。最后,瑞典文学院十八名院士投票选举,雍逊和马丁逊各得九票,因而两人同时获奖。

  雍逊于1900年7月29日出生在瑞典北端的悖登,父亲是一个铁路建筑工人,家境贫寒,从小不得不寄养在亲戚家里,在饥饿和冷眼中度过童年。十四岁那年,雍逊小学毕业后,父亲无力供他继续上学,就开始了采石、烧砖、放木排等劳动。经过五年做苦工,雍逊来到斯德哥尔摩,他一边自学,一边工作,热心文学创作,十九岁时担任过报社的记者,二十岁时还与朋友一起合办《我们的时代》杂志。雍逊和代表作品有小说《黑暗的城市》、《回忆》、《告别了哈姆雷特》、《奥洛夫四部曲》、《克利隆》、《幸福的尤利斯》等。前期作品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倾向,也具有反纳粹主义的情感。雍逊的创作精力极为旺盛,大战以后,他虽已闻名欧洲并成了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院士,但终年执笔不停,直到1970年8月25日逝世,他的后期作品受纪德、佛洛伊德、乔依斯等人的影响,偏重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描写,来反映自己对社会和道德的看法。瑞典学院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由于他那高瞻远瞩和为自由服务的叙事艺术。”

  马丁逊于1904年5月6日出生在瑞典的贾姆肖勃莱肯,六岁时父亲病故,母亲改嫁弃他而去,马丁逊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儿,后靠亲戚收留抚养。1920年,十六岁的马丁逊离开家乡到一艘商船当了一名小听差,后改司炉工,在此后的七年里,他干过各种苦力,以流浪汉的身份在欧洲各国和印度、南美等地飘泊游历。他的生活经历为他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1931年他出版的诗集《流浪者》就反映了他的这一段生活经历。接着他又与另外几位青年作家合写了一部瑞典文学史《五个年轻人》,开始在文坛上出名,马丁逊的小说受左拉自然主义影响比较大,也从吉卜森的新浪漫主义中汲取了活跃、明快的风格、如发表于1938年的《溪谷》和《梦与盲蜘蛛》(1937)是这一具有多种艺术风格成分的产物。1974年出版的诗集《草丛》是马丁逊的最后一部作品(马丁逊1978年2月11日逝世),其作品是知识与想象力相结合的产物,往往给人以深刻的启发,使人们感到的是一种美的、直觉的艺术享受。瑞典文学院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他的作品通过一滴露珠反映整个世界”。

  雍逊和马丁逊两人同时获奖,世界舆论对此反映应不一。有的赞扬这两位作家的成就,也有人反对推选本国文学院院士获奖。197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奖金之丰是前所未有的,每人各得五十五万克朗。这一评选结果的发表也较以往提前了两个星期,早在10月3日就公布了竞选结果。

  在颁奖仪式上,四年前获奖的索尔仁尼琴因故未能在该年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这一年他出现在新改建的音乐厅接受了奖金。当他从国王手中接过奖品时,获得了与会者的喝采和狂热的掌声,这气势自然压过了当年度的两位获奖者,这不能不说是颁奖中的一个小插曲。“诗人不能象商人那样敏感地对待时间”

  ——1975年获奖者:[意大利]埃乌杰尼奥·蒙塔莱(Eugenio Montale)

  意大利诗人埃乌杰尼奥·蒙塔莱喜获1975年诺贝尔文学奖后,采访和取经者络绎不绝。一位女记者问他如何安排他的写作时间?每天几点钟写诗?几点钟翻译作品?工作多少小时?休息多少小时?蒙塔莱幽默地回答:“诗人不能象商人那样敏感地对待时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