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况。
地名迁移的规律 古今中外,地名迁移的现象屡见不鲜,通常均由母地
向子地迁移。汉高祖刘邦定都长安后,其父太上皇不能适应宫廷生活,要求
回乡。刘邦就按家乡的式样在郊外建造了一个新镇。迁来了丰、沛的居民定
居经商,取名“新丰”。英国约克郡移民来到新大陆后,对东海岸建立的定
居点,取名纽约(NewYork)即“新约克”,以寄托他们对故乡眷恋之情。西
班牙移民则在美洲加勒比海沿岸及向南北延伸,建立了不少以圣地亚哥
(SanTiago)命名的城镇,是出于对故土保护神的崇敬心。明永乐帝派遣“三
宝太监”郑和下西洋,宣慰各国,所到之处,出现了三宝颜、三宝垄、三宝
井等地名,则是出自各国人民对著名人物的追思。因此,表现于母地、子地
问的地名迁移上,是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的。
是否纯属巧合 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历史证明:松江、吴等地,早在唐、
宋时期就已与日本开展了文化交流。在八世纪的平安时期,日本人民已经利
用汉字字形,组成了假名字母;而在日语读音方面,也出现了“吴音”系统。
唐大中元年(847 年),日本人唐求法僧圆仁一行五人归国时,他们于九月
初在登州赤浦搭乘的海船,就是五月十一日从松江口启航、由新罗人为主驾
驶的苏州船。长江口与松江口汇合处华亭县的青龙镇(今青浦县白鹤乡), 
在北宋时就已成为“夷夏杂处,异货盈衢”、海船出入频繁的重要商港,“广
南、日本、新罗来,岁或一至”(隆平亏《灵鉴宝塔铭》),应是当时的可
靠记录。嘉泰四年(1204 年),日本僧不可弃俊芿来到后来成为松江府府治
所在地的华亭县城(今松江镇),师从超果天台教院、高僧北峰宗印学“天
台”。八年,俊芿人宋凡13 年,归国时携回的典籍达2000 余卷。他在日本

京都创建的泉涌寺至今犹存,曾剃度后鸟羽上皇等皈依佛门,封“大兴正法
国师”,是日本真言律宗之祖。事实证明,两国相同地名的出现,应有一定
的渊源,不可能纯属巧合。
“弘安之战”战俘的下落 发生于上海建县前10 年,即至元十八年
(1281 年)的“弘安之战”(时为日本弘安四年),是一场由元世祖忽必烈
发动的侵略战争,一共派出了14 万元军东征日本,却以失败而告终。在这场
战争中,南路军10 万人是从庆元(今宁波)、上海、澉浦等“上船口岸”出
发的。根据正德《松江府志》载,松江建府前有23 万户,而至战后至元二十
七年(1290 年)时,却只剩下16 万户。户口减少的原因甚多,而被签括从
军当是原因之一。参阅《新元史》哈刺、沙全、朱清、完者拔都诸传,松
江、金泽、吴等地被迫从军的青壮年人数当不卜万人,即使有不少人战死、
溺死和逃回,被生俘的也应有数千人之多。而当时江南人以心灵手巧著称, 
江南先进的文化技能对日本有用,幕府执政驱使战俘至本州各地劳役和开
发,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也许这就是江南战俘们为怀念故乡而予以命名的。
和平使者赴日 急风骤雨似的战争瞬息而过,随着忽必烈的去世,元朝
与日本的紧张关系渐趋缓和。大德三年(1299 年),元成宗派遣普陀寺僧一
山一宁持国书使日。延祐元年(1314 年)又开“下蕃市舶之禁”,恢复了海
上贸易。泰定三年(1326 年),日本幕府执政北条高时出家,他两次派遣使
者来到松江真净院,礼聘高僧清拙正澄赴日弘法。正澄应聘偕弟子东渡,翌
年迎至镰仓,后醍醐天皇请他住持建仁、南禅等名刹,并又创建了开善寺。
正澄以《百文清规》治寺,剃度了武家小笠原贞宗,弘扬佛法,受到日本朝
野的尊敬,旅日14 年,殁于建仁寺,谥曰“大鉴禅师”。遗有《禅居集》、
《清拙和尚语录》等著作,对于日本佛寺管理、“五山文学”和武士礼法, 
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其后300 多年,在明,清易代之际,寄籍松江的明遗民
朱之瑜(舜水)(1600—1682 年)渡海居日,宣扬儒学,受到大将军德川光
圀及土民的崇敬,称为舜水先生,旅日24 年以终。这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
又一佳话。
地名谜的试解 初步归纳起来,地名之所以东渡,大致可以有三个谜
底:一是日本人民仰慕我国江南的山川风物而命名;二是在“弘安之战”后, 
确有数千来自松江等地的战俘在此劳役开发,他们为寄托对故园之思而用家
乡的地名命名;三是由其他途径从江南三地来的移民,为教育后代不忘桑梓
之情而命名。以上是笔者根据有关史料和两国人民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共同之
处而假设并作出判断的,尚有待于更多的史实加以印证。至于彻底地解开此
谜,则有待于两国史学研究者的相互切磋与共同探索。
(金石声) 
碎叶何时设镇? 
碎叶城,或称素叶城、素叶水城,以城临碎叶水(今楚河)而得名。故
址在中亚吉尔吉斯北部托克马克西南。地当东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南
北二道干线交汇处,不仅为中西商人汇集之地,也是东西方使者往来必经之
路。自然条件优越,水土沃润,宜于农牧,地位十分重要。公元六世纪末后, 
伊犁河、楚河流域曾为西突厥十姓游牧地,碎叶城正位于该地中心,因而西
突厥曾一度以碎叶为牙庭。公元七世纪前期唐高僧玄奘西赴印度途经此城

时,谒见西突厥统叶可汗。据说唐诗人李白出生于此。
唐王朝为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统治,于沿边要地设置都护府。贞观十
四年(公元640 年)平定汉人割据政权鞠氏高昌,遂于高昌故城(今新疆吐
鲁番东南)始置安西都护府,作为管辖西域地区的最高军政机构,下辖都督
府、州,并于边境要地设置军、城、守捉、镇等边防戍守机构,防御戍边。
由于碎叶地位极为重要,设以重镇,为著名的“安西四镇”之一。也曾一度
成为安西都护府的治所。
碎叶何时设镇,是学术界争论悬而未决的问题。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认为碎叶设镇于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 年1 月),设镇时即为安西
四镇之一,《辞海》主此说(见《辞海》“碎叶”条)。但又在“安西四镇” 
条中指出:“贞观二十二年,始设龟兹、疏勒、于阗、碎叶,永徽元年(公
元650 年)罢四镇,约显庆三年(公元659 年)复,时四镇有焉耆而无碎叶
(一说贞观始置时即为焉耆)”,日人伊濑仙太郎亦主贞观说。(《西域经
营史の研究》)另一种说法认为唐贞观时碎叶为突厥居地,此时唐王朝的势
力尚未达到碎叶之地,因而当时(指贞观二十二年)始置的四镇无碎叶而有
焉耆,碎叶成为四镇之一(即始置镇时)当在显庆之时。(岑仲勉《西突厥
史料补阙及考证》)《中国古代史常识》一书中亦主此说,认为(贞观)“二
十二年,平龟兹,乃移安西都护府于其都城(今新疆库车),统龟兹、疏勒、
于阗、焉耆四镇,不久又迁回西州。显庆二年(公元657 年),唐平贺鲁, 
分西突厥地置昆陵、蒙池二都护府。。统碎叶河以东五咄陆部落”。(《唐
朝在边疆设置了哪些都护府》,中国青年出版社) 
邹逸麟、赵永复发表了《唐代的碎叶城》(载《复旦学报》历史地理专
辑,1980 年),持贞观说。文章从公元七世纪前后西域的政治、军事形势, 
唐王朝的势力以及和西突厥的关系、碎叶城在西域中的地位、碎叶和焉耆的
比较等方面,进行较全面的分析,论证碎叶设镇并成为安西四镇之一,当在
贞观二十二年,而非在显庆之时。其主要论据:(1)从唐王朝和西突厥的关
系看,唐朝立国之初,西突厥就臣属了唐朝。西突厥新立可汗,必须由唐朝
予以册封。贞观六年(公元632 年)遣鸿胪少卿刘善周立咄陆为奚利邲咄陆
可汗。十五年(公元641 年)命左领军将军张大帅立弩失毕部贺咄叶护为乙
毗沙钵罗叶护可汗。西突厥内部发生争端时,唐朝有权加以调处。在龟兹之
役期间,西突厥乙毗射匮可汗在位,当时咄陆可汗因不为部众所服,己从白
水胡城逃至吐火罗。乙毗射匮可汗由唐使节选择册立,此时西突厥与唐朝的
关系十分融洽,又值咄陆南逃,故地空虚。在这种形势下,唐朝在位于咄陆
部与弩失毕部之间的碎叶城设镇是完全可能的。(2)从龟兹之役的经过情况
来看。贞观十一年(公元647 年)十二月,唐命阿史那社尔为昆丘道行军大
总管率军取龟兹,次年三月唐太宗曾对侍臣说:“今昆丘行师,处月、处密
二部及龟兹用事者羯列颠、那利,每怀着鼠,必先授首,弩失毕其次也。” 
说明唐朝此次出征,目标还包括碎叶以西的弩失毕部,同时兵力曾达天山以
北的处月、处密部及天山以南的拨换城(今新疆温宿)。下拨换城后,又遣
“左卫郎将权祗甫徇诸酋长示祸福,降者七十余城,宣谕威信,莫不欢服”。
当时拨换城以东各主要城市已被唐朝所取,所以“降者七十余城”中,有可
能也包括拨换城西北的碎叶城在内。因而断定碎叶镇是唐贞观二十二年平定
龟兹时设置的,为安西四镇之一。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 年)罢四镇,显
庆三年(公元658 年)平定瑶池都督府阿史那贺鲁的叛乱,并复四镇,以焉

耆取代碎叶,因为据史载在咸亨元年(公元670 年)再罢四镇时,其名称为
“龟兹、于阗、焉耆、疏勒”。至“调露元年(公元679 年)以碎叶、龟兹、
于阗,疏勒为四镇”。碎叶镇置于显庆时的说法,并无确实根据,不足为信。
两《唐书》,《册府元龟》、《唐会要》、《大唐西域记》、《资治通
鉴》等史籍多记有碎叶城的资料,但均无载碎叶设镇的确切年代,故有此争
议。主贞观说虽比主显庆说的理由充足,但有不少根据是用间接材料加以推
论,因而其结论难免还带有推断之嫌,只能作为一种说法,还不能作为定论、
揭谜的唯一说法。《辞海》虽主贞观说,但同存显庆异说,即是一例,其他
主贞观说亦应如此。
(王天良) 
渤海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公元698 年靺鞨酋长大祚荣自立为国王。713 年唐睿宗派郎将崔忻入渤
海,“册拜祚荣为渤海郡王”,专称渤海国;同年,大祚荣派子朝唐,后“每
岁遣使朝贡”。(《旧唐书》)那么,渤海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 
日本津田左右吉的《渤海史考》根据渤海自有年号和曾34 次出访日本等
史实,认为渤海是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古代国家。苏联渤海史专家沙弗库诺夫
在《渤海及其在滨海边区的文化遗存》中则宣称渤海国“是我们伟大的多民
族祖国历史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存在的第一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主权
国家,因为:①渤海国王有自己的对内对外政策;②渤海国有自己的年号; 
③渤海国曾与唐王朝兵戎相见。朝鲜史学家朴时亨则认为渤海“从其居民、
领域、主权等各方面看,都是高勾丽后继者”,“是朝鲜历史上的重要王朝
之一”。中国学者认为以上这些说法是根据渤海国的民族特点,故意夸大了
它的独立性。为此,陈显昌在《唐崔忻题名石刻》(《求是学刊》1980 年第
1 期)一文中着重指出:此刻石虽仅有29 字、却是渤海国是中国领土的实物
见证。
在国内,尽管多数专家认为渤海国是唐时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具体
论述却有不同说法。杨昭全认为渤海国虽自立为邦,却“是我国唐代东北地
区靺鞨建立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的国家,“与唐王朝保持严格的臣属关系” 
(《求是学刊》1982 年第2 期)。论据有六:①渤海为靺鞨所建,而靺鞨族
是我国境内的古老民族;②渤海王国之地域早系我国之领土;③渤海接受唐
朝册封,受爵、向唐朝朝贡;④渤海疆土为唐之行政建置;⑤渤海官吏由唐
王朝任命;⑥渤海国大量吸收中原文化。姜守鹏根据以下三点提出了“渤海
国是唐统辖下的地方民族政权国家”(《学习与探索》1982 年第4 期)的看
法:①渤海人自己承认隶属于唐朝;②唐在渤海设州置府,按自己的下属进
行管理;③渤海的邻国新罗和日本也公认渤海隶属于唐朝。公元897 年新罗
孝恭王在给唐朝《谢不许北国居上表》中明确写道大祚荣“先天二年(公元
713 年)方受大朝(唐朝)宠命,封为渤海郡王”。八世纪末,日本留唐僧
永忠在给日本天皇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渤海在日本“和铜六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