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懦雅,“敬慕中闰”。这里的“中国”则是指内地了。清朝末年,常把内地
十八省(外加东三省)称为中国,与边区相对。
凡此种种,孰是孰非,尚难定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理应了解自己
祖国的名称的由来,让我们努力探索吧!

(东生) 
外国人为什么称中国为“支那”? 
古往今来,外国人称呼中国的名称很多,如赛里斯、汉土、桃花石、唐
家等等,而最流行、影响也最大的是“支那”这个名称。世界上各文明古国
如印度、伊朗、希腊、罗马,许多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捷克、日
本,几乎都用它或与之音近的名词称呼中国:支那、希尼、震旦、至那、脂
那等,后四种都是支那的异译。
支那是译音。拉丁文、意大利文、印度梵文写作Cina,法语写作IaChine, 
英、德、捷克等语写作China。支那即从这些词翻译而来。至于日本称呼中
国为支那,大概由于它是佛教国,从佛教经籍中吸收了这个名称。那么,外
国人为什么称中国为“支那”呢? 
古印度对支那作过如下解释:慧苑《华严经音义》说:“支那,翻为思
维。以其国人多所思虑,多所制作,故以为名。”法云《翻译名义集》也说: 
“支那,此名文物国,”意思是用支那来称呼中国这一思维发达、文物昌盛
的国度。
第二种说法认为,支那一名,出于印度,是梵文表示边疆地方的意思。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云:“种必有名,而吾族之名,今人相率称为支那。
按支那之称,出于印度,其义犹边地也。”葛方文《中国名称考》(见《华
东师范大学学报》1981 年第6 期)也认为,支那(也有译作“震旦”的)是
梵文“东方”的意思,是对边疆地方的称呼,后借用来指代遥远的中国。
国外很多学者认为支那是从秦朝的秦演变过来的。如日本学者高桑驹吉
在《中国文化史》里就认为,由于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且南边开发越南,北
边击走匈奴,置郡县、修长城,威名远扬,使中国边境的少数游牧民族和中
国北方、西方、南方的一些国家,都强烈感受到秦朝的强大,每每以秦人作
为中国人的代称。一直到汉晋时,秦人的称呼还在许多典籍里保存着。《史
记·大宛列传》、《汉书·匈奴传》、《佛国记》等古籍中均有所记载。这
样,“秦”就成了中国的代称,写作Cin、Chin,然后加一个表示地名的后
缀a(或e),就成了Cina、IaChine、China。清代薛福成在《出使日记》
里谈到:“欧洲各国,其称中国之名:英称采依纳,法曰细纳,意曰期纳, 
德曰赫依纳,拉丁之名则曰西奈。问其何义,则皆秦字之音译。。揆厥由来, 
当由始皇逼逐匈奴,威震殊俗,匈奴之流徙极远者,往往至今欧洲北土。彼
等称中国为秦,欧洲诸国亦相沿之而不改也。” 
有人以为此说值得商榷。因为印度的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
罗多》的梵文定本虽然编定于纪元后,但其内容却成于公元前5 世纪,而其
中已有“支那”的称呼。古希伯来人的圣经《旧约·以赛亚书》中有“看哪, 
这些从远方来,这些从北方、从西方来,这些从希尼(支那的异译)国来”。
《旧约》成书约在公元前12 世纪到公元前2 世纪。秦始皇统一六国是在公元
前221 年,而声传域外,时当更晚。这似乎与上述材料发生了矛盾。们印度
的两大史诗和《旧约》的成书时间问题,本来就争论不清;再加上主张支那
源于秦的学者把秦的概念扩充到统一六国以前的秦国,所以各家的笔墨之
仗,战犹未酣,难分胜负。
苏仲湘在《论“支那”一词的起源与荆的历史和文化》(见《历史研究》

1979 年第4 期)一文里,一面反对支那出于秦的论点,一面提出了自己“支
那源于荆”的观点。他说,苏曼殊引《摩诃婆罗多》云:“摩诃婆罗多乃印
度婆罗多王朝纪事诗。婆罗多王言,尝亲统大军行至北境,人物特盛,民多
巧智,殆支那分族云云。”当时印度对中国的印象,是分为两部分的中国大
陆。《罗摩衍那·地德》列举北方的20 国名,其中标出“支那”和”外文那”, 
这正是荆与中原地区的区分。荆就是楚国。巴蜀与荆早有来往。荆的国力鼎
盛,地广人众,经济发达,物产丰富,威名显赫。荆的信息很可能就是由巴
蜀传到印度去的。从语音的角度看,荆为颚音,秦为齿音,二音比较下来, 
“荆”也更接近于“支那”的声音。荆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史。《诗经·商颂》
有“挞彼殷武,奋伐荆楚”句,说明荆曾与商朝抗衡;周朝时又大力齐发, 
“汉阳诸姬,楚实尽之”;春秋时,它是五霸之一;战国时,仍名列七雄前
茅。它的声威,足以传到印度。而域外诸国关于中国的知识,大多是从印度
再传的。于是,荆就传到了别的国家,成为今天的“支那”。
又有从中国特有的土特产“丝”的方面来考虑的。赵永复《丝绸之路— 
—汉唐时期中两陆路交通》(见《地理知识》1973 年第1 期)一文说,古代
西方称我们为赛里斯,它是从希腊文“赛尔”一词而来。赛尔指蚕丝,因蚕
丝出于我国,就把我国称为赛里斯。赛尔写作Ser,加上指地后缀a,也就成
了支那、赛尼。何建民的《隋唐时代西域人华化考》说,汉时,似用来指代

国北部地名的Serica,似指华北某地的sera,都发现于希腊罗马之著作
中。
可证支那出于产丝国的观点。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支那”出于滇、日南等地名。《隋唐时代西域人
华化考》说,华南与印度间早有海上交通,公元1 至2 世纪,希腊罗马的商
船也来到了中国。而表示日南或华南某地的Sinai 也就闻名于西方了。
但“支那”究竟从何而来,还需深入研究。
(东生) 
秦代到底设置多少郡? 
郡作为地方行政区划始于春秋末年。因战争需要,各国在边地设郡,面
积虽大,但地位低于县。到战国时期,边地逐渐繁荣,故于郡下设县,形成
郡、县两级制。郡长官称守,初为武职,防戍边郡,后逐步成为地方长官。
这是春秋战国时代地方行政区划制度的萌芽和发展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
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健全郡县制,并全面推行于全国范围,成为政权
组织地方行政区划郡县二级制。郡下设若干县,郡县长官均由中央任免,成
为中央集权组织的一部分。作为地方政区最高一级的郡,秦代到底设置多少, 
因史无明载,故历来无定论。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 年)统一全国后,分全境为36 郡,这是学
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由于第一部正史《史记》不立专篇地理志,未载其全
名。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作“三川、河东、南阳、南郡、九江、鄣郡、
会稽、颍川、砀郡、泗水、薛郡、东郡、琅邪、齐郡、上谷、渔阳、右北平、
辽西、辽东、代郡、巨鹿、邯郸、上党、太原、云中、九原、雁门、上郡、
陇西、北地、汉中、巴郡、蜀郡、黔中、长沙凡三十五,与内史为三十六郡”。

清代以来多数学者认为裴说不足尽信,但诸家说法又各不相同:一说认为裴
注内史(即秦京师)不应在郡数内,补以郯郡(洪亮吉《与钱少詹论地理书
一》载《卷施阁文甲集》卷十);一说应去内史、鄣郡,增以郊郡、广阳(毛
岳生《秦三十六郡说》,载《休多居文集》卷一);一说应去内史、鄣郡、
九原,补以陶郡、河间、闽中(王国维《秦郡考》,载《观堂集林》卷十二); 
一说应去内史、鄣郡、黔中,补以桂林、南海、象郡(钱大昕《秦三十六郡
考》载《潜研堂文集》卷十六)等众多说法。
究竟秦一代共设置多少郡,目前学术界尚未定论。一般都认为36 郡是秦
始皇统一中国时的郡数,其后续有增析。但诸家的说法又各不相同,下列是
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说法: 
(1)秦36 郡说。钱大昕主此说。这是与众不同的一种说法,大多数学
者都认为秦始皇二十六年后陆续有所增设和分置,但他根据《汉书·地理志》
称:秦置者二十有七;称秦郡者一;称故秦某郡者八,共三十六郡。秦二世
改元以后豪杰并起,复称六国,分置列郡,多有出于三十六郡之外者,不久
仍复并省,故《班志》略而不言。(《秦三十六郡考》,载《潜研堂文集》
卷十六)全祖望《汉书地理志稽》亦同此说。
(2)秦40 郡说。《晋书·地理志》主此说。云:“始皇初并天下,惩
战国,削罢列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按:其郡名与裴注同)。於是兴师
逾江,平取百越,又置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凡四十郡。”主同此说者
甚多,如杨守敬《历代舆地图·秦郡县表序》、金榜《礼笺》附录《地理志
分置郡国考》,刘师培《左盦集·秦四十郡考》等等。
(3)秦48 郡说。王国维主此说。他根据《史记》纪传等史籍逐个考证, 
得出秦共置郡四十有八的结论。还以“秦以水德王,故数以六为纪”为依据, 
称“二十六年,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三十六者,六之自乘数也,次当增燕
齐六郡为四十二郡。四十二者,六之七倍也。至三十三年,南置南海、桂林、
象郡,北置九原,其于六数不足者二,则又于内地分置陈、东海二郡,共为
四十八郡。四十八者,六之八倍也,秦制然也。”(《秦郡考》,载《观堂
集林》卷十二)。
(4)秦46 郡说。谭其骧主此说。认为钱大昕是“执泥于《班志》三十
六郡目,置史汉纪传于视若无睹,啁嘐再四,终难自圆其说”;“全祖望所
得繁多,惟限于初并天下时之三十六郡”。杨守敬、刘师培等“因仍旧说, 
略无创获”。王国维“乃推而及于嬴秦一代所有之郡,而不免好奇穿凿”。
他依据《史记》纪传、《水经注》、《华阳国志》等史籍逐个考实,得出秦
一代建郡于史有征者四十六,同时认为“然非得谓秦郡必止于是数”,他不
同意王国维所谓“秦以水德王,故数以六为纪”用“六自乘和六之倍数”计
郡的方法,王氏惟其秦置郡必为六之倍数,因谓东海与南海、九原等同置于
三十三年之说则殊嫌无据。秦置东海之年,史无明征,《始皇本纪》,三十
五年,立石东海上胸界中,以为秦东门,疑即在是年。又如“汉以五数为纪, 
百三郡国何尝为五之倍数乎?”(《长水集》上,人民出版社) 
此外马正林认为秦王朝共设多少郡,“大致说来,以四十一郡的说法比
较妥当,若再加上设在国都咸阳的内史,一共为四十二个郡级单位(《中国
历史地理简论》,陕西人民出版社)。
秦一代设多少郡,自清代以来,研究它的学者不少,长期争论不休,成
绩甚微,尚无实质性的突破。这是因为第一部正史《史记》不立专篇地理志

记叙秦郡设置及沿革,只散记于纪传之中,难免有不全之纰漏,以致秦全部
郡数无法见于一代之史,年代久长也就难以搞清楚。后世只能根据现存的材
料加以考订,在史无明说的情况下,难怪仅一郡的设置时间就有多种看法相
持不下。因此,要真正求得2000 多年前秦郡实际数目,彻底揭开秦郡数之谜, 
无疑是相当困难的。
(王天良) 
松江等地名是怎样东渡日本的? 
在日本列岛本州岛西部,有数处地名与我国长江三角洲东部的地名完全
相同,这就是松江、金泽和吴。我国江南的地名,怎会东渡到日本去落户呢? 
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索。
得名谁先谁后 上海市郊县之一的松江,是因元至元十五年(1278 年) 
设立的松江府而得名。作为河流的名称,早在公元3 世纪的三国时就已见诸
史籍,当时是叫吴松江的。青浦是上海的另一个郊县,它有个金泽镇,以土
壤肥沃,水网密布,“田于是者获泽如金”而得名。古称“白苎里”,是著
名的吴歌发源地之一。宋建炎初,成为南渡丞相吕颐浩定居江南的第宅所在, 
后以其宅为寺而称“颐浩禅寺”,有声丛林。至于今江苏省苏州市的古代地
名“吴”,则早在公元前6 世纪就已出现,上海古代也属于“三吴”之地。
日本岛根县的松江、石川县和横滨市的金泽以及广岛县的吴,那里的气候与
生态环境,与我国江南三地虽有同有异,但都适宜种植水稻、竹子、水果, 
他们的得名均晚于我国。因此,决不会出现我国的地名去仿效日本地名的情
况。
地名迁移的规律 古今中外,地名迁移的现象屡见不鲜,通常均由母地
向子地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