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第1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国后改成了鸡。但即使如此,我们从鸡的身上还依稀看得到金翅鸟的形象。
印度十二生肖中竟有十一个与中国的生肖动物完全相同,所以,他们认为中
国的十二生肖来之于印度。
关于十二生肖的来历,民间也有许多传说。有的说,轩辕黄帝要选12 
个动物担任宫廷侍卫,动物纷纷报名,猫托老鼠代为报名,但老鼠忘了,所
以十二生肖中没有猫;也有的说,某次动物比赛本事,最后剩下武艺高强的
象、鼠、牛等13 位,老鼠钻进象鼻,弄得大象狼狈而逃,于是就有了鼠为第
一的十二生肖。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十二生肖的来历到底怎样,尚有待探索。
(东生) 
求雨仪式起于何时?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直是以农为本的中国人的理想境界。的确雨水的
适量与否能决定农业收成的丰歉和整个社会经济的成败。我国古代人们由于
科学知识的贫乏以及盲目的对神鬼崇拜心理,误认为旱涝是神鬼意志的产
物,因而顶礼膜拜,尤其是大旱之年,人们更是盼雨心切,采用种种手段, 
祈求天降甘霖,这种祈祷行为,逐渐演化成为固定的求雨仪式。
龙是古人臆想的神秘动物,传说它能呼风播雨,因而古人在求雨时往往
将它奉若神灵,每每干旱之年,都要将它抬出,焚香跪拜,祈求它降雨解旱。
我国最早记载龙能致雨的书是战国时期的《左传》和《山海经》。《山海经·大
荒东经篇》说:“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
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战国时代,并且已经有了塑龙形求雨的方法。当
时塑龙的材料是泥土,土龙塑成后,还要“文以青黄,饰以绮绣,缠以朱丝”。
汉代以后,在拜龙求雨的时候,还混杂采用阴阳五行、祈祷、巫术等手段。
汉代董仲舒著《春秋繁露·求雨篇》介绍了当时求雨的一些仪式。其中有塑

大苍龙一条,长八丈,位居中央,再塑小泥龙七条,各长四丈,位于大龙之
东。大小龙皆是头东尾西,龙与龙之间相距八尺。再择儿童八人,皆斋三日, 
穿青色衣服舞蹈等仪式,这种以龙为中心,再揉和阴阳五行说相生相克的原
理,目的在于调和阴阳,以助降雨。这种求雨仪式,由人舞渐渐演变为舞龙。
有人认为,我国民俗盛行“舞龙”活动,也许就是从求雨仪式中变化而来的。
比求龙致雨仪式早的求雨方式是“舞”、“雩”。“舞”是一种在商代
广为流行的求雨形式,陈梦家先生在《殷墟卜辞综述》中说,“舞”原为“無” 
字,而巫觋之“巫”,也是“無”字之演变。“巫”舞蹈号以降神求雨,故
名其舞者为“巫”,名其动作为“舞”,名其求雨之祭的行为是“雩”。“雩” 
从周代起就成为求雨的又一主要形式。《礼记·月令》载:“仲夏,命有司
为民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用盛乐,乃命百县雩祀百辟卿士有益于人者, 
以祈谷实。”注疏说:雩,吁嗟求雨之祭也。雩帝,谓为坛南郊之旁,雩王
精之帝,配以先帝也。在这种雩祀礼中,主角是帝王官员,而从事乐舞的配
角却是巫觋。
如果说舞龙求雨仪式是流行于民间的主要求雨方式,而“雩”则一直是
统治者的主要求雨仪式,带有明显的宫廷气息。尽管“雩”的形式在历代有
所不同,但从周到清,绵延2000 多年,一直是古代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历代正史的《礼制》中,均有“雩”礼的各式各样的详细记录。
比“雩”更早的求雨仪式是“烄”。在甲骨文中有很多记载描绘了这种
求雨仪式,即把人或牲畜放在柴堆上焚烧,以祭告雨神降雨。据《淮南子·主
术训》中记载“商汤之时,大旱七年,汤亲自在桑林求雨,准备自焚,感动
了上天,召来四海之云,千里之雨。商汤这种自焚求雨的方式,就是“烄”。
从周代起“烄”被改名为“焚”。《左传》僖公二十一年条说:“夏大旱, 
公欲焚巫尪。”这里的“焚”,即商代的“烄”。在东汉,焚人以致雨的方
法依然存在。范晔《后汉书·谅辅传》说,广汉郡王官掾谅辅在有一年大旱
时,见太守亲自祈祷山川毫无结果,乃自暴庭中,慷慨咒曰:“今太守改服
责己,为民祈福,精诚恳到,未有感彻,辅今敢自祈请,若至日中不雨,乞
以身塞无状。”他令人在自己周围堆满柴草,准备自焚。将近中午,天云晦
合,须臾降雨,一郡沾润。“焚”是一种相当庄重严肃的求雨仪式,其先应
祈祷和“暴”,实在无奈,最后才“焚”。说起“暴”就是将人置烈日下暴
晒以求雨的方法。《礼记·檀弓下》说:“岁旱,穆子召其子而问然,曰: 
‘天久不雨,吾欲暴尪而奚若?”这种以人暴晒求雨的方法也相当残酷,尪
可以解释为久病之人,因长期卧床,其面孔总是仰上。俗谓天哀其病,恐雨
入其鼻,故为之旱。暴晒这种人,让他们在烈日下受苦煎熬,老天便会同情
而下雨。由于“焚”和“暴”这两种求雨仪式太不人道,后世逐渐衰微。不
过其痕迹尚存;清代和民国流行于广东翁源地区的“焚斗笠”以求雨的仪式
或许就是古代“焚”求雨仪式的流变。在天旱时,将一顶烂斗笠用一枝细木
棒顶住,插在地上,膜拜祈祷后,将烂斗笠焚化即可。这种方式无仪仗,无
供品,简单易行。以烂斗笠代,使“青烟”上升以求老天降雨。
我国古代除了以上几种求雨仪式外,还有祈城隍降雨;甚至祈关公降雨, 
以及道士登坛建醮、焚香设幡求雨等等,当然这些求雨仪式毫无科学可言, 
但是它们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的文化信仰的表现。
(季平)

缠足始于唐代吗? 
缠足,是封建时代摧残妇女的一种恶习,曾使无数妇女蒙受了极大的痛
苦,以至于在近代的民主革命中,禁止缠足,放脚,成了妇女解放的一项重
要内容。然而妇女缠足究竟始于何时?却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中国封建
礼教、封建道德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妇女地位的极其低下,妇女被视为男人
的附属品和玩物。为了迎合男人的情趣,满足男人的欲望,妇女无论作出多
大的牺牲都是理所当然的,如“楚宫之腰”即为一例。《诗经》中云:“月
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舒,就是迟跚。窈纠,形容走路好看的样
子,张平子《南都赋》亦云:“罗袜蹑蹀而容兴。”总之,古时妇女走路以
缓行慢移为美;反之,不但不美,亦不符合封建札仪。缠足的发生,看来主
要是基于这一点,但究竟始于何时呢?一种意见认为:妇女缠足开始于五代。
持此论者大多引用南宋张邦基《墨庄漫录》中的一段记载:南唐主李煜有一
宫女名窅娘,轻盈善舞,以帛缠足,使之纤小如新月一般。她穿着白色的袜
子在六尺高的金制莲花上翩翩起舞。以后为人所效仿,从此开缠足之先河。
到了宋代,妇女缠足的风气已相当盛行。据《宋史·五行志》载:宋理宗时, 
宫女们由于缠足,一双脚变得纤直,被称为“快上马”;陆游《老学庵笔记》
载:宣和末年,妇女缠足穿的一种尖底鞋,称为“错到底”。徐积《咏蔡家
归》中有“但知勒四支,不知裹两足”之句。苏轼的一首《菩萨蛮》,极言
当时妇女脚之小:“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临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
行处踪。偷看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对上述说法持异议者认为:“缠足的开始至少不迟于唐代,也就是说, 
在五代以前就有了。他们引元代伊世珍《琅玡记》所载:“安史之乱”时, 
杨贵妃在马嵬坡被缢死后,当地有一位老妇人因拾得杨贵妃的袜子而致富。
其女名王飞,还拾得雀头履一双;上面嵌有珍珠,履仅三寸长。王飞将此奉
为异宝,从不肯轻易给人看。据此,推论出缠足在唐玄宗时就有了。《群谈
采余》中有咏杨贵妃罗袜诗一首:“仙事凌波去不远,独留尘袜马嵬山。可
怜一掬无三寸,踏尽中原万里翻。”阮阅编的《诗话总龟》中记载了唐玄宗
从蜀避难回来,为怀念杨贵妃曾作《罗袜铭》,内有“窄窄弓弓,手中弄初
月”之句。在唐代文人的笔下,也有了对女人小脚的描写。如白居易《上阳
人》诗中的“小头鞋履窄衣裳,天宝末年时世妆”;《花间集》中的“慢移
弓底绣罗鞋”,等等,反映了当时妇女已缠足并成为一种风气。清代内地有
人到西藏,发现当地的灯具状如弓鞋,称为“唐公主履”。唐公主,指文成
公主。有人即认为这是唐代缠足的实证。
需要指出的是,持缠足不迟于唐代说法者尽管引用了不少资料,但并未
确切地指出究竟始于何时,源在哪里?从记载看,唐代以前人们对妇女脚之
大小已有讲究,作为美不美的一个标志。像《孔雀东南飞》中就有“纤纤作
细步,精妙世无双”之句。但要证明唐以前妇女已缠足,还缺乏有力,充分
的根据。至于《南史·齐东昏侯纪》中的东昏侯,以金为莲花贴地,令潘妃
走在上面,称之为“步步生莲花”,与后人将小脚喻为“三寸金莲”则是两
码事。
缠足不迟于唐代这种说法本身,也有可商榷之处。有人指出,若要缠足, 
必须以裹脚布层层裹住,这样便不能穿袜。马嵬坡的老妇人拾得杨贵妃的袜
子,可见当时还没有缠足。郭若虚的《图画见闻记》中说唐代宗令所有的宫

人穿红锦靿靴。这是一种袜筒很高的靴子,缠足的宫人,很难设想能穿之行
走。所谓“慢移弓底绣罗鞋”,只是形容鞋底为弧形,鞋尖向上弓曲,今天
的女鞋尚有此种形状。《宋史》中载:“韩维为颍王记室,侍王坐。有以弓
鞋进者,维曰;‘王安用此舞鞋?’”清代的袁枚也认为弓鞋只是舞鞋而已。
还有人引用唐代韩侂《屧子》诗中“六寸趺圆光致致”之句,说明当时尚无
缠足之恶习。唐有大尺、小尺,大尺相当今天的0。985 尺左右,小尺相当0。82 
尺左右,由此推断,当时的6 寸之脚也不能说很小。
妇女缠足作为一种习俗,从开始到成为一种让会风气,必然要经历一个
过程。究竟何是“源”,何是“流”,区分清楚确非一件容易的事。尽管它
十分符合封建的传统观念,并受到统治者的认可和欣赏,但在历代的正史中, 
有关缠足的记载却很少见。这也许是“男尊女卑”的封建伦理对史官们的影
响,倒是在历代一些文人的诗词、笔记、纪闻等文学作品中,或多或少地对
此有所反映,从而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原始资料。这些资料,有的可靠性
也值得怀疑。如《丹铅总录》,认为缠足始于唐代,但此书的作者是明代的
杨慎,杨慎著此书时正充军云南,疏于考订,讹误不少。凡此种种,给我们
揭开缠足起源之谜无疑增加了困难。因此,缠足究竟始于何时,还有待于进
一步的考证。
(许若齐) 
“捣衣”是怎么一回事? 
六朝和隋唐的诗以及五代和宋朝的词,有不少写到捣衣(叉称捣练)及
与之有关的砧杵。涉及捣衣的诗词又几乎都与游子征夫有关。张若虚“以孤
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里就有涉及捣衣的诗句:“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孟郊的《闻砧》则
认为捣衣声比杜鹃啼叫、断猿长啸还哀切,以致“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
杵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谢惠连、温子升、庾信、李白、杜甫等著名诗
人还有以捣衣为题的诗。
词牌《捣练子》又名《深庭月》、《杵声齐》,别名由李煜及贺铸的词
而来:“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
栊。”“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
关西。” 
此外,古代琴曲中也有《捣衣曲》,同样是抒发妇女为远戍边地的亲人
捣寒衣时的怀念之情。
涉及捣衣的诗中流传最广的恐怕要算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长
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
征。”
但是捣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由于纺织原料及工艺的变迁,现代一般
人已不大清楚,诸家注释差别也很大。
1956 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文学》课本注捣衣为:“洗衣时把衣服
浸湿,放在石上用木棒捶打。”持这种见解的很多。如《湖北日报》1979 年
4 月1 日的《从“万户捣衣”说起》由诗句引出洗衣机的制造。1979 年第4 
期《人民画报》刊载的《李白诗意画》,画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