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4 月1 日的《从“万户捣衣”说起》由诗句引出洗衣机的制造。1979 年第4 
期《人民画报》刊载的《李白诗意画》,画面上是一古代妇女月夜坐在树下, 
旁边放着一篮洗好的衣服。《唐宋词常用语例释》认为捣衣是“拆洗寒衣”。

1982 年出版的《唐代诗人咏长安》也认为捣衣是洗衣。。 
但是,既然捣衣诗词与游子、征夫有关,不免使人产生疑问:难道远在
千里之外的游子征夫会不顾关山阻隔、路途遥远把脏衣服寄回家中去洗?洗
衣为何不在白天进行更便于晾晒?为何不在夏天拆洗棉衣,而要等到秋凉? 
吉林《社会科学战线》1982 年第2 期《捣衣不是洗衣》一文认为捣衣“是
裁制衣服的一种劳动”。其根据是唐人作的《捣练图》。然而,裁制衣服不
能在月光下的河滨或庭院进行,不会发出使四邻惊动、诗人肠绝的响声,也
不需如杜甫《捣衣》诗所写的那样“用尽闺中力”。裁制衣服不需捣的动作, 
砧、杵之类也无用武之地。
1983 年,《社会科学战线》又刊登《捣衣解》(见第2 期),提出浆衣
之说,然而浆衣也是不必捣的。
一些治学严谨的老前辈则肯定了捣衣是裁制衣服前的一道工序,但怎么
捣法却不太弄得清楚。沈祖棻、程千帆的《古诗今选》有关捣寒衣的注中写
道:“以练制衣,要先在石砧上用木杵捣后,才便于缝纫。”朱东润的《中
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的“砧”下注:“。。唐代妇女每于秋夜捣
衣,捣法不可考。从有关诗歌和宋人所绘《捣衣图》来看,知所捣为未经缝
制的衣料,所以捣衣又称捣练。” 
以练制衣为何要先捣?捣法是否可考? 
我们从纺织学中可以了解到蚕丝及麻的韧皮纤维分别含有20—25%及
30%的胶质,胶质裹束着纤维素,对其起保护作用。但胶质的存在使丝、麻
织物手感粗硬,穿着不舒适,既不利于上色和保暖,也不美观。所以布、帛
需脱胶处理,而捣练就是脱胶的工序之一。
查阅古籍中的有关纺织史料,可以考证出我国古代的布帛脱胶方法。《周
礼·考工记》记载了脱胶的化学处理过程:把丝织品放入灰水中沤数日,使
丝胶溶解,让丝素从被丝胶束裹的状态下解脱出来,变得柔软疏松。汉代则
由浸泡发展成煮练,增加温度使化学反应加速,以提高工效。《说文解字》
对“练”的解释侧重于物理处理过程:“练,湅缯也。”“湅, 也。”清
人段玉裁的注释说得更加明白:“ 氏如法湅之,暴之,而后丝之质精,而
后染人可加染。湅之以去其瑕,如湅米之去糠秕。”湅米之去糠秕,稍淘即
去,因为米糠是分离的。帛中之“瑕”则是和丝素连成一体混合存在的,必
须反复捶捣方能析出。为了充分发挥碱的作用,必须将已煮之帛带灰捶捣, 
使丝胶成浆状物析出,然后再浣尽,所以捣练可在河滨进行,也可在庭院中
进行。段注中的“暴之”,就是将已湅之帛放在浅水中漂晒,利用日光中的
紫外线在水面上进行界面化学反应而使织物漂白。现代工厂里捣的工序由罗
拉(roller)连续滚压代替,但原理并无变化。至今贵州的偏僻农村仍有木
机织布、人工捶捣的遗风。
由于唐代府兵制规定征人需自带衣服和武器(见《新唐书》《志》第五
十六),寒衣需由家中做好再由驿使送往驻地,因而写捣衣的诗词琴曲往往
表现妇女对征夫的思念,并通过闺情反映征戍之苦以及抒发“平胡虏”、“罢
远征”的愿望。由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特点,游子的寒衣当然也需由家中做好
寄去。
从一些唐诗本身也可看出捣衣是制衣之前的工序。如李白的《子夜吴歌》
之三写了捣衣之后,之四便写制衣和寄衣:“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唐代女子裴羽仙的《寄夫征衣》诗更是把“捣秋砧”、“执刀尺”、“信手

缝”、“托边使”的层次写得十分清楚。那么,为何称捣衣呢?因为寒农材
料除布帛外还须用丝绵或乱麻作填充物,用成品代材料的借代修辞法,以衣
概之更为全面。
以上说法看来比较合理。但是,唐代著名画家张萱的《捣练图》,画中
并不是用杵在砧上捣练,而是两个女子各执拉开的帛的一端,绷平,一个小
女孩扶着帛的外边沿,内侧一个小女孩蹲着由下向上看帛的背面,中间站着
的妇女右手执一件长柄工具(状类勺)在帛面上操作。从工具和动作看,不
是剪裁,不是熨烫,也不是描花或刺绣。她的操作相当于今天织纴中的哪一
道工序?那长柄工具是什么?图中的主要人物是贵妇模样,专心工作,神态
安详,意境与诗词中的妇女怨夫别离、情思凄楚截然不同。同一题材在同时
代的不同艺术领域里差别为何如此之大呢? 
(文启宇) 
古代妇女为什么穿耳戴瑱珰? 
在某些场合,我们能看到一些雍容华贵的妇女或年轻的女郎,其耳垂上
附着一粒珠子,或是戴着短短的或长长的一串耳饰,走起路来,发出轻轻的
悦耳的音响。
这是古代妇女穿耳戴瑱珰或明珠习惯的遗存。古时候,女孩长到10 岁左
右,母亲就会请人择了黄道吉日替她穿耳。一般的方法是,先用手指和着米
粒,把女孩的耳垂摩软,然后用一支小针在耳垂凹部戳一下,塞进一根线, 
敷上土药,手术就完成了。慢慢地,这地方长成一个小孔,可以戴上瑱珰、
明珠等各种耳饰。
古书中描写妇女戴珰情态的地方很多。曹植《洛神赋》有“珥(戴的意
思)江南之名珰”语,晋朝傅立《艳歌行》有“耳缀明月珰”之句,北魏高
允《罗敷行》亦有“耳穿明月珠”之言。史书记载,汉武帝谴责钧弋夫人, 
她吓得立刻脱卸珥玉请罪;赵飞燕做皇后时,她妹妹来宫中,皇帝喜欢她, 
赠给了合浦圆珠珥。晋朝甚至还下令平民百姓不许戴用真珠的珰珥呢! 
为什么古代妇女都穿耳戴上珰珥珠子?看来“戴翡翠,珥明珠”,走路
时确有婀娜的姿态,人的神情也显得更典雅高贵一点。魏太祖某次弄到几副
名珰,卞后选了中等的。她说,取最好的珰,我存心不正;取最差的,也非
我本愿;我选中等的,不也很好看吗?说明耳饰确能给人添色。因此有人认
为,古代女子的穿耳戴珰,是为了漂亮。
由于瑱玉、耳珰等都是要在耳垂穿孔后才能戴上去的,所以有人提出这
样的看法:上古时为了防范买来的女子逃跑,就在她的耳朵上穿了孔,戴一
个环或是什么东西以作记号。即使女子把戴上去的东西拿掉了,但人家一看
到耳垂上的针眼,就知道这是个逃奴,马上抓起来。谁知耳朵上戴了东西, 
走起路来很有一番风韵,于是贵妇人的争相效法,渐渐形成了穿耳戴珰、珠
的风俗习惯。
也有人说,古代妇女在耳垂上附起一颗珠,最早本是蛮夷女子的妆饰。
古书说蛮夷妇女轻淫,喜欢走动,所以在耳垂上挂起一串东西,走起路来, 
啷。。作响,十分美观中听。中原华夏族的贵妇人在她们的影响下,也渐渐如
此打扮起来,遂酿成这么一种现象,“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贵妇人
讲究耳饰,民间妇女喜欢穿耳和戴瑱珰,自然是不待说了。

还有一种古老的说法。中国上古社会的宗法制十分盛行,男人是外当家, 
女人是内当家。主妇是不是贤明,是不是能干,对一个家庭来说十分重要。
特别是士大夫家里的贵妇人,其言行对她当官的丈夫从事政治,有不容忽视
的影响。而当官的丈夫为了让妻子郑重,不偏听偏信,就在她耳边穿耳戴上
瑱珰、明珠一类首饰,让她时时提醒自己,以做一个合格的内当家,据考证, 
它的使用在周代比如周宣王的姜后就戴瑱玉。它先在宫廷后在民间使用;汉
代把瑱珰等定为皇后、妃子和贵妇人的正式首饰。《诗经·啵纭ぞ淤衫稀
云:“玉之瑱也,象之揥也”,赞“小君”(诸侯夫人)可与卫宣公白头偕
老。郑玄注曰:“瑱,塞耳也”,就是说,小君能用瑱玉塞住自己的耳朵, 
不让流言蜚语来影响自己,并通过自己的嘴巴使卫宣公受影响而做出不太有
益的事来。《诗经》是周代的,郑玄是汉代的,可见当时这种说法是较为流
行的。当时有句俗话叫“不瘖不聋,不成姑公”,正说出了妇人戴珰玉的作
用就是防闲,要她装聋作哑,别管“闲事”,这样才能安稳地过日子,生儿
子,娶儿媳,做婆婆(姑)。瑱的别名叫“充耳”,《诗经·齐风》中有一
首讽刺“不亲迎”的诗,就提到“充耳”:“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 
就有讽刺“充耳不闻”的意思。戴着瑱珰不听闲言,一心顺从妇德——好一
副“贤妇人”的样子。我们若是读过班昭的《女诫》,就知道古代对妇女的
德行、言语、容止和工作态度的要求,很可能会同意此种观点。
但民俗学家则持完全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穿耳戴瑱珰或明珠,是原
始社会的一种遗习。原始社会的人,其审美观点带有很大的功利性。他们把
强健的体魄、熟练的劳动技能看得至为重要。谁能打到野兽,他就必定把野
兽的牙齿或角插在自己的鼻孔里或耳朵上,以示自己的威武勇敢。人们把这
种牙或角视作美的装饰品,能用它装饰的,就是美丽的人。妇女们的工作主
要是采集果实、烧火做饭,所以只能把能代表她们的工作成果的柴棍之类插
在耳朵上。后来,到一夫一妻制出现后,做丈夫的便把自己的这些“战利品” 
转让给妻子,让她打扮得美一点。当玉石、金属品的装饰品出现后,这些小
巧、优美的东西便取代了原先粗糙而低劣的“战利品”,成为妇女们不可或
缺的美容品。耳朵上便出现了精致的瑱珰和明珠,成为女子行路时婀娜多姿
的一种装饰品,并由于它的优美中看而一直流传到现在。
众说纷坛,至今未有定论。亲爱的读者,你认为哪一种说法有道理呢? 
(东生) 
妻父为何称“泰山”? 
我国习俗,丈夫对妻子父母的称谓,一般在口语中称为丈人、丈母。“丈” 
在古代有“长”的意思。“丈人”原来是对老年人、长辈的尊称。《论语·微
子》中说:“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这里“丈人”就是“老汉” 
之意。王充《论衡·气寿》中也有“名男子为丈夫,尊公妪为丈人”的说法, 
也讲“丈”之本意,原是尊敬他人尤其是尊敬老年人的说法。不过,在王充
所处的汉代,对老年人不分男女,无论公妪均可称为“丈人”。那么,对妻
父尊称“丈人”源于何时何地?有人以为此说从汉代匈奴那儿传来。班固著
《汉书·匈奴传》中有匈奴单于谓汉天子为“我丈人”的说法,当时汉朝历
代皇帝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以公主或宗室女(也有以宫女假冒的)嫁
于匈奴单于为妻,故有此称。这大概就是对妻父尊称“丈人”说法的起源。

而对妻母尊称为“丈母”,最早的记载大约要算北齐颜之推所著《颜氏家训·风
操》,其中有“丈人之妇,猥俗呼为丈母”的说法,之后对妻子父母尊称为
“丈人”“丈母”的记载屡见不鲜。唐代柳宗元祭祀妻杨氏之父母,著有《祭
杨詹事丈人独孤氏丈母文》,可见“丈人”、“丈母”之称的来源比较简单, 
从上面所述之外,至今还没有找到过其他的说法。
书面语中,人们又有称妻父为“泰山”、“岳父”、“岳翁”的。这“泰
山”、“岳父”、“岳翁”之称从何而来?却有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以为这种称呼源自唐朝,唐段成式《西阳杂俎》前集卷十二
记载,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十四年(726 年)到泰山封禅,由丞相张说担任
封禅使,张说顺便将女婿郑镒充作随从也带去了。按唐代官例,去泰山封禅
后,丞相以下的官吏都可以升一级。郑镒本是九品小官,张说却利用职权, 
一下子提升他四级,成为五品。九品、八品小官着浅青色官服,而五品官就
可穿浅绯色官服,唐玄宗在宴会上看到郑镒的官服突然换了颜色,很觉奇怪, 
便去问他,郑镒心中有鬼,只得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这时唐玄宗身边
有位长于讽刺滑稽的优伶黄幡绰插了一句话:“此泰山之力也!”借指封掸
泰山之事,隐指张说越级提拔女婿,含意深刻,妙语双关。唐玄宗心中明白, 
因碍于张说面子,不便发作。此言一下子传遍朝野,听者无不掩面失笑。后
人有好事者,因此戏称他人妻父为“泰山”。不料沿袭日久,戏称成为尊称。
因为泰山又是所谓“五岳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