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师,没等吴军到达,就在水面上实施截击,结果吴军战败。显而易见,双方
进行这样大规模的水战,一定早就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军。
公元前549 年,楚国派水军进攻吴国,《左传》叙述:“夏,楚子为舟
师以伐吴”,这次水战比上述吴齐黄海水战早64 年。这说的是进行水战的时
间,建立水军将比水战还要早。那么我国水军究竟何时建立?还有待进一步
探讨考证。
(李之遇)

军法始于何时? 
在中国古代的许多典籍里,有“刑始于兵”,“师出以律”的记载,“兵
律”、“军律”等军法也有许多专篇。特别是到了唐代出现了一套完整的包
括“律”、“令”、“格”、“式”俱全的军法,如《卫禁律》、《擅兴律》、
《捕亡律》、《官卫令》、《军防令》、《兵部式》、《兵部格》等,详细
地规定了军人的职守、赏罚。凡是违犯了“令”、“式”中的有关规定,就
要按“律”、“格”进行惩处。而最早的军法出于何时呢?还是一个谜。
军法是治军的法规,它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具有阶级性、强制性。
在中国的原始社会,由于那时处在公有制和军事民主时期,战争的胜败直接
关系到部落的每个成员的生死存亡,作战时常常都是男女老幼志愿参加,不
需要用带有强迫性的军法来进行约束。随着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形成,氏
族制度的瓦解和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战争开始成为争夺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斗
争,原始社会时期军事民主制下的群众武装,开始蜕变为由奴隶主操纵的、
专为压迫大多数人和掠夺财物的、夺取和维护奴隶主政权的军队。这时,战
争的胜败,直接关系到奴隶主贵族的切身利益。而对于军队的大多数成员— 
—平民和奴隶——来说,则关系甚小,他们对待战争的态度没有贵族那样积
极。为了鼓励参战,提高军队的士气,便出现了带有强制性的各种行为规则
和明确的赏罚规定。对立功的军人,按圣旨或军律赏赐钱财、官爵、田地、
奴仆,对违犯纪律和军律的官兵,处以杀戮、鞭打、徒刑等处罚。如《尚书·甘
誓》中记载:夏王启,为了确立其统治地位与有扈氏大战于甘(今陕西户县
西南)时,在战前,召集了带领军队的六个贵族,进行战前动员和宣布作战
纪律、赏罚标准。规定凡是服从命令,忠于职守、勇敢战斗、努力完成作战
任务的,就在宗庙里予以奖赏;不努力执行命令,完不成作战任务的,就要
杀死在宗庙里或者降为奴隶,“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用命,赏
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拏戮汝”。这种简单的口头规定军队纪律与赏
罚的做法,是早期的军法。
有的认为,这种口头规定的纪律与赏罚,虽然带有军法的含义,但有很
大的随意性,而且赏罚也不容易一致,还不能算是军法。我国的军法大约形
成于春秋、战国之交。因为这时,各诸侯国频繁进行“争霸”、“攻战”, 
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各诸侯国对攻战的赏罚都作了明文规定,建立起了一
套以军功授爵制为中心的赏罚制度,并与严格而残酷的刑罚结合在一起,从
而形成了带有强迫性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军法。这些军法,虽然由于各诸
侯国的情况不尽相同,实行的程度也不尽一致,但基本的精神都是根据官兵
在战争中的表现和贡献,给予一定的奖励或惩罚。当时,实行得比较彻底, 
规定也比较具体的是秦国,而且在商鞅变法时就全面推行了这种制度。据出
土的秦简《军爵律》和《商子》等文献可以看到赏罚的具体规定。如:士兵
个人,在战争中杀敌一人者,免除其全家徭役和赋税;士兵个人斩杀敌军官
一名,并取得其首级者,授爵一级,赐田一顷,宅九亩和赏给一个农奴(庶
子);大部队作战,在攻城战斗中斩首八千以上,野战中斩首二千以上,均
评为“满功”,部队内各级军官都升一级,其中功大者可升三级;士兵五人
一伍,其中一人逃跑,余下四人处以二年以上徒刑;畏死不前,临阵脱逃者, 
处以死刑,在千人大会上车裂等等。此外,春秋末期的大军事家孙武。在其
所著的《孙子》兵法一书中,也把军法列为进行战争的五大要素之一。写着: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 
五曰法”。显然,当时的军法已经成为军队建设和进行战争的重要内容。
但是,也有的认为军法形成的时间还要早。据《周礼·夏官》记载:“国
有大事,则帅国子而致天大子,惟所用之。若有甲兵之事,则授之车甲,合
其卒伍,置其有司,以军法治之”。从这段文字看,显然早已存在军法。另
据《司马法》记载说:虞舜时代的作战命令,是劝告式的,希望民军体念君
王的困难,自动应命为国效力。夏代的作战命令是强迫式的,在组成的军队
中下达,希望民军完成君王所考虑的任务,商代的作战命令也是强迫式的, 
在军队列阵处下达,以统一全体的意志,共同对敌作战。周代的作战命令也
是强迫式的,在和敌人将要交锋时才下达,用以激励士气,鼓舞斗志。“有
虞氏戒于国中,欲民体其命也。夏后氏誓于军中,欲民先成其虑也。殷誓于
军门之外,欲民先意以待事也。周将交刃而誓之,以致民志也”。我们从这
些记载中可以看出,军法的形成正和其它事物一样,有一个形成和充实的过
程,那么,到底形成于春秋、战国之交?还是夏朝之初?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庞成保) 
间谍始于何时? 
间谍,是国家情报机关派出或指使进行窃取、刺探、传送机密情报或进
行颠复、破坏活动的人员。在中国的历史上,各朝的封建帝王都十分重视间
谍的使用。他们遴选了各种人才,设置了专门机构,投入了大量金钱,使用
了各种手段,为他们进行向外扩张或巩固政权服务。春秋末期的孙武,在著
述的《孙子》兵法中阐述了间谍的作用和间谍的分类。他把间谍分为五种, 
“故用间有五:有乡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
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提出要任用大智亲信去进行间谍活动。“故
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强调用间要极端秘密,“事莫
密于间”等等。那么中国究竟何时有间谍的呢? 
《战国策》记载,郑武公在伐胡前,曾反用了敌方的间谍,使胡麻痹, 
从而一举袭击成功。“郑武公欲伐胡,先以其子妻胡。因问群臣曰:吾欲用
兵,谁可伐者?大夫关思其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 
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而不备郑。郑袭胡取之”。
传说中西周的太公吕望,曾为西周做过间谍。《史记·齐太公世家》记
载,吕望博闻强记,曾在殷朝做过官,知道商王朝的许多机密;他也到过各
诸侯那里进行游说过,了解各方国的情况。“太公博闻,尝事纣。纣无道, 
去之。游说诸侯,而率西归周西伯”。他到了西伯那里,根据掌握的商朝情
况和天下的形势,提出各种建议和制定各种正确的决策,使商朝的诸侯、重
臣叛变纣王,投归西伯,有效地瓦解了殷王朝。所以《孙子》兵法中称:“周
之兴也,吕牙在周”。把周朝的兴起归功于吕望在殷的间谍活动。
《吕氏春秋·慎大览》记载,商在灭夏前,曾使用伊尹为间谍两次去夏
朝进行间谍活动。伊尹原来是有莘氏的媵臣,有莘氏嫁女时,作为陪嫁的一
名奴隶、随着有莘氏嫁到汤家司烹。以后,受到了汤的赏识,于是两次派伊
尹去夏王朝了解情况,进行间谍活动,为了使夏桀不怀疑伊尹,由汤亲自射
伊尹,表示其有罪才逃亡。“欲令伊尹往视旷夏,恐其不信,汤由亲自射伊
尹。伊尹奔夏三年,反报于毫。。。汤与伊尹盟,以示必灭夏。伊又复往视

旷夏,。。”伊尹到夏后,一方面积极宣扬汤之仁德,消除夏王与汤之间的
嫌隙;一方面积极刺探夏的机密,调查中原的地形;同时以重金收买夏朝重
臣,离间君臣之间以及夏王朝与各方国、部落的关系,并使一些有影响的臣
子叛变投商,从而孤立了夏王,为商朝覆灭夏王朝的作战创造了可靠的条件。
另据《左传》、《竹书纪年》记载,夏朝少康时,在攻打过、戈两个方
国的时候,曾派汝艾和季抒进入两国,了解情况,查明地形,收买重臣,进
行间谍活动,为灭两国创造条件。“世子少康,使汝艾伐过杀浇”。注“哀
元年传使汝艾谍浇。。。汝艾,少康臣谍侯也”。又“伯子抒帅师灭戈”。
注:“灭戈前,先使其弟季抒诱之耳”(《竹书纪年·帝太康》)。
以上这些传说都可算中国早期的间谍史,但究竟哪一个可信,可算最早
使用间谍的鼻祖呢?看来还得进一步查证。
(庞成保) 
盔甲何时产生? 
参观过秦皇陵兵马俑的人,都会对一个个盔甲整齐、威武雄壮的兵马俑
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穿在这些武士身上的盔甲,究竟何时产生的?看来
还是一个不易解开的谜。
盔甲是一种古代将士防护身体的装备。盔在古代叫做胄、兜鍪、头鍪, 
形状像帽,用以防护头部;甲又叫介、函、铠,形状类似衣服,用以防护身
体。据古代传说,盔甲是母系氏族社会黄帝时就有了,还是黄帝创造的。《事
物纪原》卷九记载:“兜鍪、胄也,黄帝内传所述,盖玄女请帝制之,以备
身也”。而甲,相传是夏朝第七代帝抒在和东夷人作战时创造的。《世本》
记载:“抒作甲”。注:“抒或作与,少康(夏第六代帝)子也。”原始的
盔甲大多用藤条、兽皮制作,盔似乎也有用金属做的。《史记·五帝本纪》
正文中记载:“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兽身人语,铜头铁额”。这里的所谓“兽
身”,很可能就是用兽皮制的甲,“铜头铁额”,也许就是金属制的头盔吧! 
但这些毕竟还是传说和推测,缺乏考证,不能作为信史。
从考古发现,早期的头盔,有皮和金属做成,商时已发展得比较完善。
从出土的先秦文物看,已有商朝青铜盔,而且制作技术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如河南省安阳市出土的商朝青铜胄,不仅有较好的防护性能,而且胄顶还有
装缨的铜管,胄面上还铸有虎纹和牛纹及其它图案。除此以外,皮胄、铁胄
也有出土,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春秋时制作的皮胄,由18 片髹漆皮甲
片编缀而成,上有脊梁,下有垂缘护颈,既可防护头部,也可防护颈部;河
北省易县燕下都出土的战国晚期制作的铁质护头装具,是用89 片甲片编缀而
成,其防护性能更优于皮胄。从这些头盔的实用价值看,其结构科学、合理, 
有较好的防护性能,已是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
早期的甲由整片的皮革改制,可以伸缩活动。它的制作,通常是根据护
身部分的不同形状,将皮张裁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革片,并把两层或
多层的皮革合在一起,制成坚固、耐用、美观的甲片,然后在皮片上涂上油
漆、穿孔,用绳编联成甲。《周礼·考工记》的“函人为甲”中,比较完整
地总结了有关选材、制甲的全套工艺。“函人为甲,犀甲七属,兕甲六属, 
合甲五属。犀甲寿百年,兕甲寿二百年,合甲寿三百年。凡为甲必先容,然
后制革。权其上旅,与其下旅,而其长为之围。凡甲,锻不挚则不坚,已敝

则桡。”《旬子·议兵篇》中也记载,楚国的制甲技艺更为精良,制的甲坚
如金石:“楚人鲛革犀以为甲,坚如金石。”此外,还有用藤条编织的甲, 
也有一定防护作用。从这些记述看,这时甲已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出土
的文物也证明了这一点。如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皮甲,经复原后,可
以清楚地看出当时皮甲的结构是由甲身、甲裙和甲袖三部分组成的,并配有
一顶由皮甲片编缀成的胄,形成一副完整的盔甲。穿戴后不仅可以自由活动, 
而且具有一定的防护性能。同时,有的还在甲上使用一些青铜铸件,使皮甲
的防护性能更优。如山东胶县的西周车马坑中曾出土过一件青铜兽面甲,在
河南省、北京市等的西周墓中,还发现过钉缀在皮甲上的各式青铜甲泡。它
和盾结合作用,可以有效地防御青铜兵器的攻击。
此外,《周礼》还记载,这时的盔甲已发展到相当数量,所以管理盔甲
还设立了专门的职官,并规定了一定的编制员额,“司甲下大夫二人,中士
八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