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下)-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母皆不能识。从此为废物,日卧街上,多见之者。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向阳扪虱:在向阳处捉虱子。
'2'房中丹:指增进性功能的一类丹药。
'3'衲:僧衣。即百衲衣。
'4'黍(shǔ鼠):粘米,俗称“黄米子”。
'5'遗:入厕。
'6'项缩腰橐(tu 
ó驼):此从青柯亭刻本:底本作”顶缩腰橐”。橐,通 
“驼”,
谓腰背弯曲。
'7'蹒跚(p 
ánshān盘珊):踱行貌。

于中丞

于中丞成龙'1',按部至高邮'2'。适巨绅家将嫁女,装奁甚富,夜被穿
箭席卷而去'3'。刺史无术'4'。公令诸门尽闭,止留一门放行人出入,吏目
守之'5',严搜装载。又出示,谕阎城户口各归第宅'6',候次日查点搜掘,
务得赃物所在。乃阴嘱吏目: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7',捉之。过午得二人,
一身之外,并无行装。公曰:“此真盗也。”二人诡辨不已。公令解衣搜之,
见袍服内着女衣二袭'8',皆奁中物也。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
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又公为宰时'9',至邻邑。早旦,经郭外,见二人以床异病人,覆大被;
枕上露发,发上簪凤钗一股'10',侧眠床上。有三四健男夹随之,时更番以
手拥被'11',令压身底,似恐风入。少顷,息肩路侧,又使二人更相为荷'12'。
于公过,遣隶回问之,云是妹子垂危,将送归夫家。公行二三里,又遣隶回,
视其所入何村。隶尾之,至一村舍,两男子迎之而入。还以白公。公谓其邑
宰:“城中得无有劫寇否'13'?”宰曰:“无之。”时功令严'14',上下讳
盗,故即被盗贼劫杀,亦隐忍而不敢言'15'。公就馆舍'16',嘱家人细访之,
果有富室被强寇人家,炮烙而死'17'。公唤其子来,诘其状。子固不承。公
曰:“我已代捕大盗在此,非有他也。”子乃顿首哀泣,求为死者雪恨。公
叩关住见邑宰,差健役四鼓出城'18',直至村舍,捕得八人,一鞠而伏。诘
其病妇何人,盗供:“是夜同在匀栏'19',故与妓女合谋,置金床上,令抱
卧至窝处始瓜分耳'20'。”共服于公之神'21'。或问所以能知之故,公曰:
“此甚易解,但人不关心耳。岂有少妇在床,而容人手衾底音,且易肩而行

'22'。其势甚重;交手护之,则知其中必有物矣。若病妇昏愦而至'23',必
有妇人倚门而迎;止见男子,并不惊问一言,是以确知其为盗也。”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于中丞成尤,干成尤,字北溟,山西永宁州(今离石县)人。崇祯时
副贡。顺洽末,授广西罗城知县。康熙间,历宫直隶巡抚,擢兵部尚书,总
督江南江西。二十三年,兼摄江苏、安徽两省巡抚事,未几,卒于官。溢清
端。于为官简陋臼奉,而所至申明保甲,好微行炯知民隐,摘发盗贼。康熙
称之为“古今第一廉吏”,《清史稿》二七七有传。下文称“按部至高邮”,
知本段所记为于出任两江总督启事。
'2'按部:谓巡视属下州县。高邮:明清时州名,属扬州府,州治即今江
苏省高邮县。
'3'穿窬(y 
ú鱼):穿壁逾墙。指偷窃行为。《论语 
·阳货》:“色厉而内
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箭之盗也与。”注:“穿,穿壁;窬,窬(踰)墙。 

'4'刺史:知州的别称。
'5'吏目:官名。明清州置吏目,职掌缉捕、守狱及文书等事。
'6'谕阖城户口: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底本“阖”作“阁”。
'7'再:两次。
'8'二袭:两身。衣裳一套叫一袭。
'9'宰:知县。本段记述于成龙初任广西罗城县佃县时事。于在罗城七年,
政绩最著,被举卓异。参《清史稿》本传及易宗夔《新世说·政事》。

'10'凤钗:股端镌作风头状的发钗。又叫凤头钗。
'11'更番:轮换。拥;推而塞之。
'12'二人,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作“一人”。
'13'劫寇:被劫失盗之事。
'14'功令,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原作“公今”。朝廷考核官员的有关条
例。
'15'隐忍:隐瞒、忍耐。
'16'馆舍:驿馆。
'17'炮烙:指强盗逼财所施烧的之刑。
'18'四鼓:四更天,谓天未明。
'19'勾栏:此从青柯亭本,底本作“钩栏”。指妓院。
'20'窝处:窝藏赃物之所。藏匿罪犯或赃物的主家,称为“窝主”或“窝
停主人”,见洪迈《夷坚志》及《元典章》。
'21'神:神明;明察。
'22'易肩:指换人扛抬。
'23'昏愦:昏迷不醒,谓病重。

皂隶

万历间,历城令梦城隍索人服役'1',印以皂隶八人书姓名于碟'2',焚
庙中;至夜,八人皆死,庙东有酒肆,肆主故与一隶有素。会夜来沽酒,问:
“款何客?”答云:“僚友甚多'3',沽一尊少叙姓名耳。”质明,见他役,
始知其人已死。入庙启扉,则瓶在焉,贮酒如故。归视所与钱,皆纸灰也,
令肖八像于庙'4'。诸役得差,皆先酬之乃行'5';不然,必遭答谴。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历城:县名,明清为山东济南府附郭之县。
'2'皂隶:指县署衙役。明制,官府衙役服皂色盘领衫。牒:简牒,指录
名纸札。
'3'僚友:指同署供职的衙役。僚,服事执役的人。
'4'口令:指历城知县。
'5'口酬:报谢。酪奠致谢。

绩女

绍兴有寡媪夜绩'1',忽一少女推扉入,笑曰:“老姥无乃劳乎'2'?”
视之,年十八九,仪容秀美,袍服炫丽。温惊问,“何来?”女曰:“怜媪
独居,故来相伴。”媪疑为侯门亡人'3',苦相诘。女曰:“媪勿惧。妾之孤

'4',亦犹温也,我爱姐洁,故相就。两免岑寂'5',固不佳耶'6'?”媪又疑
为狐,默然犹豫。女竟升床代绩,曰:“媪无忧,此等生活,妾优为之'7',
定不以口腹相累'8'。”媪见其温婉可爱,遂安之。
夜深,谓媪曰:“携来衾枕,尚在门外,出瘦时,烦捉之'9'。”媪出,
果得衣一裹。女解陈榻上,不知是何等锦绣,香滑无比。媪亦设布被,与女
同塌。罗衿甫解'10',异香满室,既寝,媪私念。遇此佳人,可惜身非男子。
女子枕边笑曰:“姥七旬,犹妄想耶?”媪曰:“无之。”女曰:“既不妄
想,奈何欲作男子?”媪愈知为狐,大惧。女又笑曰:“愿作男子何心,而
又惧我耶?”媪益恐,股战摇床。女曰:“嗟乎!胆如此大,还欲作男子!
实相告:我真仙人'11',然非祸汝者,但须谨言,衣食自足。”媪早起,拜
于床下。女出臂挽之,臂腻如脂,热香喷溢;肌一着人,觉皮肤松快。媪心
动,复涉遐想。女哂曰:“婆子战栗才止,心又何处去矣!使作丈夫,当为
情死。”媪曰:“使是丈夫,今夜那得不死!”由是两心浃洽'12',日同操
作。视所绩,匀细生光;织为布,晶莹如锦,价较常三倍。媪出,则扁其户;
有访温者,辄于他室应之。居半载,无知者。

后媪渐泄于所亲,里中姊妹行皆托温以求见,女让曰'13':“汝言不慎,
我将不能久居矣。”姐悔失言,深自责;而求见者日益众,至有以势迫媪者。
温涕位自陈,女日:“若诸女伴,见亦无妨;恐有轻薄儿,将见狎侮。”温
复哀恳,始许之,越日,老温少女,香烟相属于道。女厌其烦,无贵贱,悉
不交语;惟默然端坐,以听朝参而已。乡中少年闻其美,神魂倾动,媪悉绝
之。

有费生者,邑之名士,倾其产,以重金啗媪。,媪诺,为之诸。女已知
之,责曰,“汝卖我耶?”媪伏地自投。女日:“汝贪其赂,我感其痴'14',
可以一见。然而缘分尽矣。”媪又伏叩。女约以明日。生闻之,喜,具香烛
而往,入门长揖。女帘内与语,问:“君破产相见,将何以教妾也?”生曰:
“实不敢他有所千。只以王嫱、西子,徒得传闻对;如不以冥顽见弃'15',
俾得一阔眼界,下愿已足。若休咎自有定数,非所乐闻'16'。”忽见布幕之
中,容光射露,翠黛朱樱'17',无不毕现,似无帘幌之隔者。生意炫神驰,
不觉倾拜。拜已而起,则厚幕沉沉'18',闻声不见矣。恨怅间,窃恨未睹下
体'19';俄见帘下绣履双翘'20',瘦不盈指。生又拜。帘中语曰:“君归休!
妾体情矣!”媪延生别室,烹茶为供。生题《南乡子》'21'一调于壁云:“隐
约画帘前,三寸凌波玉笋尘'22';点地分明莲瓣落,纤纤'23',再着重台更
可怜。花衬凤头弯'24',入握应知软似绵;但愿化为蝴蝶去,裙边,一嗅馀
香死亦甘'25'。”题毕而去。女览题不悦,谓媪曰:“我言缘分已尽,今不
妄矣。”媪伏地请罪。女曰:“罪不尽在汝。我偶堕情障'26',以色身示人

'27',遂被淫词污亵'28',此皆自取,于汝何尤'29',若不速迁,恐陷身情
窟,转劫难出矣'30'。”遂楼被出。媪追挽之,转瞬已失。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绍兴,县名,明清为绍兴府治。即令浙江省绍兴市。绩:析理丝麻,
搓纺成线。
'2'姥(mǔ母):对老妇的尊称。
'3'侯门亡人:谓贵家出逃的姬妾之类。
'4'孤:孤独无依。
'5'二岑寂:孤寂。
'6'固:岂。反。
'7'优为:擅长。
'8'不以口腹相累:谓不须寡媪供给饮食。
'9'捉:提。
'10'罗衿:罗衣衣襟。衿,同“襟”。
'11'仙人,狐精的婉称。
'12'泱洽:融洽。
'13'让:斥责。
'14'痴:钟情。
'15'冥顽:愚钝。
'16'“若休咎”二句:谓一生祸福已由命定,自己不屑置念。
'17'翠黛朱樱:翠眉朱唇。
'18'沉沉,重垂貌。
'19'下体:下身。
'20'绣履双翘:指旧时女子尖足绣鞋翘起的鞋尖。
'21'《南乡子》:本唐教坊曲名,后为词牌名,有单调、双调两体。此
为双调,始自冯延已词,宋代苏轼、陆游、辛弃疾等皆有此体词作。

'22'“隐约”二句:谓身隔画帘,隐约看到绩女所着尖小绣鞋。凌波玉
笋,指旧时裹足女于所着弓鞋,实兼咏足。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
罗袜生尘。”杜牧《咏袜诗》:“钢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笋裹轻云。”
'23'“点地”二句:写绩女细步走动,足迹象莲花瓣轻柔地洒落地面。
莲瓣,指足印。相传南齐潘妃行于金简莲花铺成的地面上,被赞为“步步生
莲花。”见《南史·齐东昏侯纪》。纤纤,谓步履轻柔、细巧。《古诗为焦
仲卿妻作》:“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24'“再着”二句:谓如改穿高底绣鞋,鞋面复瓣花儿衬着凤鸟,就更
加惹人爱怜。重台,本作“重抬”,此从二十四卷抄本。谓重台履,即古之
高底鞋。元稹《梦游春》诗:“丛梳百叶舍,金蹙重台履。”又,“重台”
亦下射“花”字,花之复瓣者称重台花。韩偓《香查集·拓媒》诗:“好鸟
岂须兼比翼,异花何必更重台。”凤头:鞋面绣饰;鞋头绣凤鸟为饰者称风
头鞋。见马缟《中华古今注》及苏轼《谢人惠云中方民》诗自注。
'25'“入握”四句:想象女足香软,表示如有缘亲近,死也甘心。
'26'情障:谓因情爱而造成业障。此处犹言“情网”。
'27'色身,眼力能见之身,俗谓肉胎几身。佛家语,见《楞严经》。
'28'污亵:砧污。
'29'尤:怨恨。
'30'转劫:历劫。劫,梵语“劫波”音译之省。

红毛毡

红毛国,旧许与中国相贸易'1'。边帅见其众,不许登岸。红毛人固请:
“赐一毡地足矣。”帅思一毡所容无几,许之。其人置毡岸上,仅容二人;
拉之,容四五人;且拉且登,顷刻毡大亩许,已数百人矣。短刃井发,出于
不意,被掠数里而去。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红毛国,指荷兰。据《明史·和兰传》及《清史稿·邦交志》,自明
万历中,荷兰海商始借船舰与中国往来。迄崇帧朝,先后侵扰澎湖、漳州、
台湾、广州等地,强求通商,但屡遭中国地方官员驱逐,不许贸易;惟台湾
一地,荷兰人以武力据守,始终不去。清顺治间,荷兰要求与清政府建交,
至康熙二年遣使入朝。其后清廷施行侮禁。二十二年,荷兰以助剿郑成功父
子功,首请开海禁以通市,清廷许之,乃通贸易。本篇所记,系据作者当时
传闻,时、地未详。

抽肠

莱阳民某昼卧'1',见一男子与妇人握手入。妇黄肿'2',腰粗欲仰,意
象愁苦'3'。男子促之曰:“来,来!”某意其苟合者,因假睡以窥所为。既
入,似不见榻上有人。又促曰:“速之!”妇便自坦胸怀,露其腹,腹大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