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不要奢望别人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幸福不要奢望别人给-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明美的先生坦言,自己并非不愿妻子再度成长,而是孩子还小,自己也在上班,妻子一去不是数月、就是一年以上,孩子需要母亲,他也需要妻子,但是,明美却在此时选择「暂时的出走」,让原本一件「好事」,却成为婚姻的杀手。 
      最后,明美选择离婚,单身的生活让她更加自由,可以任意享受婚前的梦想,但是,却没有人可以分享,这个快乐终究有几许的缺憾,明美说:「婚姻和梦想是可以并存的,只是,我太忽略家人的感受了。」 
      不管是获得学位、学习语文,或者单纯只是游学,有的人虽然无法幸运的成行,但在心境上也不要有比较的心理,认为自己若不跟着流行走就「太逊了」!其实每个人的主客观环境不同,有的人背负着经济的压力,不能说走就走,有的人则是有家庭的牵累,暂时无法「出走」。 
      但别忘了,心情的转换也是出走的一种。 
      这几年,台湾社会的变化很快,休闲生活普遍受到重视,而旅行也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兴趣。年长的人在退休以后,出国看看花花世界,增长不少奇妙见闻,也方才体会到辛劳多年之后,游山玩水乃是人生一大乐事。年轻人更是热中旅行。经济划算的自助旅行,可以满足喜好冒险的欲望;贷款去旅行,则是商业社会典型的﹁先享受﹂观念。为了在忙碌的工作中找寻假期,有人不惜辞职,有人刻意换工作,当然,积极主动策划休假的人,更是所在多有。 
      旅行显然有其迷人之处,才会使得这幺多人乐此不疲。 
      我的朋友中不乏﹁旅人﹂,旅人都爱旅行,用尽千方百计,散尽一切积蓄,衣带渐宽终不悔,只为了要去陌生的国家走上一回。 
      踏足的地方多了,飘泊的经验丰富了,那些个别国家与民族的色彩,却反而渐渐淡去。最后,留下的是一个性格活泼、思想开阔、胸怀世界的成熟面貌。 
      每一次旅行回来,都感觉自己的心灵,被洗涤得清清爽爽。 
      旅途中的美景,常会使人有炫然落泪的感动,让人不由得感叹造物主的神奇。和宇宙永恒的美丽相比,个人的一切都渺小得微不足道。不管你在旅途中遇到多少冷漠寡情的面孔,最后留在记忆里的,永远是那些温暖得令人心痛的淳朴面容。 
      除了沉浸于山水之美,旅行最重要的是,给我一段空白。 
      平常日子被填塞得满满的,约会、读书、看电视、与朋友相聚,难得找出一刻的空白。 
      忙碌不停的活动使人盲目,但是,毫无留白的生活,也算不上是艺术。 
      唯有在生活中,安排一段属于个人的轻松旅程,让思绪任意飘荡,让心灵自由驰骋,有闲与忙的对照,空白与多采的穿插,生活才会显现出一种灵动之美。 
      旅行给我一段不受干扰的思考时间,可拋下破碎片段的日常生活,深刻地去探索生命的一些大问题,自己的存在、工作的意义、生活的方向,都在不断的思考之下一一解开。所以,每一次旅行回来,就像是蜕去老旧的生命,重新展开一个全新、活泼的新生活。 
      人生道路上的大转折,每每是由旅行而来。 
      回家之后,又是新的开始。 
      回家真好,这里是全世界最好的地方,我感觉温暖、安全,可以放松所有的神经,沉沉睡去。去过的地方,遇上的人物,都已纠结成生命的一部分。 
      有一天,我还是会疲倦,还是会出走。但是,今天我在家,在家真好! 
      当我们面对横逆顿挫后的丰盈,从人生的最高峰,回首看看现在的立足点,我们有待努力的时日仍然漫长。 
      在年轻仿徨的日子里,如果能暂时撇开琐事的干扰,把每天的起伏心情放在一边,从长远的角度去探索自己的一生,自然会发现,长程的生命有其一定的轨迹,它会规律的出发前进,而无视于春夏秋冬的短暂变化。 
      我们所必须掌握的,就是这样一个长远的生命。 
      每一天,你都会有喜怒哀乐,每一年,你也躲不过春花秋月,在这些短暂的变化中,你很容易随波起伏,让一天一天、一年一年的波浪冲着你前进。 
      旅行,让我们的生命,有了重新前进的动力。 
      「游历新境最容易见出事物的美,习见的环境都已变成实用的工具。」 
      --美学作家.朱光潜 
      生活太疲惫,你必须暂时走开,旅行,就成为一个很好脱逃的借口。 
      还有很多问题,人、工作、关系,纠缠在一起,理也理不清。出走一趟,至少可以把这些人和事都拋在脑后,回来再做一个新人。 
      我实在很喜欢流浪的感觉,一个人背起包包就走了。 
      流浪像逃亡,一个人孤独上路;但更多时候,我其实是厌恶生活,憎恨狭窄生活里逼人窒息的气压,为了找寻一点可以呼吸的空间,我和城市挥手做短暂的告别。 
      旅行是一种解脱,从沉重的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甚至最亲密的家人朋友之中,解脱出来,给自己一个喘口气的机会。 
      喜欢旅行的现代人,大概会愈来愈多,因为我们的工作生活与休闲生活,正逐渐在转变。 
      五年前,莉庭去欧洲旅行。 
      她说离开台北之前,身兼两份上班的工作,回家还要翻译书和写企划案,每天工作十六小时是常事。 
      一方面不堪忍受超时工作的压力,一方面也为了实现年少时环游世界的梦想,她向老板请了两个月的假,便踏出她世界之旅的一小步。 
      当年她是抱着不惜辞职的心情,准备去探索世界的奥秘。 
      她说,在台湾的生活太紧张,发现欧洲的闲散,一时叫人难以适应。 
      欧洲人的步调中,总透露着一份富裕之后的从容,在负荷过一天十六小时的工作之后,她从身边缓步而过的欧洲人身上,看到自己紧绷的神经。 
      公寓阳台上尽是做日光浴的人,半裸着身体,享受大自然最温暖的抚摸,走过街边咖啡座,下午的太阳暖烘烘的,许多人握一杯咖啡,伸长了腿,细细打量着来往行人,一坐几个钟头,动也不动,就这样悠闲地等着日影西斜。 
      入夜,巴黎的香榭大道上,灯火辉煌,人群摩肩接踵,喝一杯鸡尾酒,吃一客冰淇淋,聆听一首小曲,全然无视于夜色转墨。 
      旅行了一个月,莉庭开始体会到欧洲人舒缓的生活情调,把懒散的心留在欧洲。 
      过度辛劳却没有深刻意义的工作,令人感到厌倦。金钱充裕缺乏人性内涵的生活,让人打从灵魂里,感觉空洞。 
      丰富生命的元素 
      海明威曾经跟《大亨小传》作者费兹杰罗一起旅行,回来以后,他告诉太太,学到的一件真理,就是:「千万不要和你不喜欢的人一起去旅行。」 
      古有明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让人获得智能的宝库;旅行,则是另一种耕读土地的方式。 
      并非一定要双脚踏出国门才算旅行,十五岁的琪琪,乘着风骑着脚踏车到庙口,品尝几口酸中带甜的菠萝,内心开怀畅快,这和登上喜马拉雅山是同等的快乐。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要运用现有的条件与资源,规画适宜的近程、中程、远程的旅游目标,然后逐步实践之。 
      以旅游为志的朋友,先要有「心」去玩。 
      朋友靖梅笑称自己从小就把世界地图挂在墙上,每游历一个国家或观光名胜,就插上标志或国旗,纪念「到此一游」,在插上国旗的当下,心中接着又盘算着下一个目标在哪个地方,不知不觉中,就走遍了大半的世界。 
      旅行期间吸收不同的风土民情、知识和见解,甚至是一幅异国的风景,即使,这些印象不直接变成文章,也会成为她成长的养分。 
      换句话说,旅游可说是丰富个人生命经历的元素。 
      旅行,可以让自己成长,而这个成长会转化为人格、气质或生活境界的一部分。写作者可将成长经验回馈到文章,经营事业者也可藉此启发工作上的新创意。 
      你随时可以背起背包就走。世界之大,你没去过的地方还有很多。万物有序,少了你的天下,世界照常运转。

第7章
      「能发现自己的愚蠢,就是了不起的聪明。」 我们在工作或是生活上,经常会遇到此种情形,萦绕已久的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却往往在身心放松的时刻,灵光不断的涌现。
       当你转换心境与时空,总会有好的方法和想法出现。这是因为先暂时退出胶着的实际情况,转换不同的情境和心情,反而会引发我们创新的思路与念头。因此,当遇到难题时,不妨先暂时把问题拋开,放松一下,喝杯咖啡或者去散散步,反而能找到更好的灵感或者看法。
       第一位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华人作家高行健,曾被医生误诊为得了肺癌,高行健在得知恶耗后,内心虽是惊惶恐惧,却采取以退为进的对策,随即展开长达十个月的漫游。
       这段时间,他走过华中八省,把沿途所闻、所见、所思写成《灵山》一书,并因此书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画家在作品即将完成时,通常都会退后几步,端详自己的画作,接着再向前修饰画作,让作品更完美。虽然只是增添了几笔,所展现的整体效果却是差别很大。
       利用以退为进的方法,透过时间的沉淀、情境的转化,让胶着的想法找到另一个出口。在变化快速的环境里,问题不断的接踵而来,许多问题往往超出我们过去的处理经验。
       这些新的问题,容易让我们陷在泥沼之中,此时,不妨让自己先脱离当时问题的情境,隔一段时间再处理,这样会让我们有更多新的思考角度。搁置,并不意味着放弃或拖延,而是透过时间的沉淀及情境的转化,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当你遇到复杂而且挑战性高的问题时,一时难以找到解决的方法,不用恐惧或沮丧,因为,最好的策略往往需要时间去孕育。
       一味仓促的做出决定,往往得不偿失,暂时把问题放下来,把压力降低,可以让我们许多平常没有想到的想法与作法浮现出来,不仅让思考更周密、更清楚,也更具有创造力心灵需要偶而的掏空,身体也需要常常把重担放下。当你学会放下、再放下,生命会更轻松,身体也才会更放松。 
      「干净的心灵是健康的第一步。」 
      任何人不生病的时候,都会忽略健康的重要性。 
      金钱不是成功的代表,健康才是幸福的基石。 
      我深刻体会到人生有许多规划,但是,生命是你无法掌握的,因为,死亡随时都紧邻在旁。该做的事不应该再拖延,即使爱一个人,也要及早告诉他。 
      很多人常以金钱来衡量人生的成与败,越有钱的人就越受尊重。实际上,当生活达到一定水平时,钱就是多余的,更何况有许多事情根本就不是钱所能换取的。 
      前汉声杂志社长姚孟嘉在五十岁壮年之际,因突发的心脏疾病,撒手离世。 
      事发当天早上,他到办公室上班后不久,觉得身体不适,于是回家休息。十点左右,姚孟嘉突然昏倒,到医院时,已停止呼吸,医生抢救仍无效。 
      他生前身体十分硬朗,总是笑脸迎人、从不发脾气,是同事、朋友眼中会长命百岁的人,他的骤逝令人相当意外与震惊。 
      「或许是工作太过度吧!」一位曾在汉声任职的旧属感叹的说。经常加班,埋首工作的职场工作狂,相同的憾事,屡屡可见。 
      前和信超媒体董事长辜启允,因癌症之故,在四十八岁的壮年离开人世,而三位交大教授过劳死的新闻,也让不少人惊觉,不只是事业时常面临困境和瓶颈,连生命都是如此无常。 
      因此,健康管理就成为现代人,不可忽视的一门学问。 
      自己前一阵子,也因为眼睛的不适,频频看医生,但是医生却认为问题不在眼睛,而是﹁过劳﹂所引起的。这时我才惊觉自己看书、打字的时间过久,让眼睛过度疲劳,眼睛不适所反应的其实是身体的一种警讯。 
      这个警讯告诉我,该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了。 
      当你不断超时工作,努力加班的同时,不要忘了:也要把健康放在工作之上。 
      有了健康的身体,才有追求其它幸福的可能。 
      成功,但不要过劳 
      「人生无常,变量永远存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