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本草述钩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27-本草述钩元-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辛热为异耳。盖桂则通血脉。能破血而实卫气。 则益气也。(东垣)其治气虚盗汗。并自 
汗及肤痛。是皮表之药。治咯血柔脾胃。是中州之药。治伤寒尺脉不至。补肾脏元气。是里 
药。乃上中下内外三焦之药也。(好古)参 俱益虚损。但人参惟补元气调中。黄 兼补卫 
气实表。如共剂而用。须别主辅。凡内伤脾胃。发热恶寒。怠惰嗜卧。呕吐泄泻。及胀满痞 
塞。形羸力乏。脉微神短。参为君 为臣。若表虚而自汗盗汗。渐至亡阳。诸溃疡多耗脓血。 
婴儿痘疹 
防风能制黄 。黄 得防风。其功愈大。(助真气以周于身。亦有治风之功。)乃相畏而相使 
也。唐柳太后病风不能言。脉沉口噤。许允宗制黄 防风汤数斛。于床下蒸之。药入腠理。 
周时而瘥。凡小儿脾胃伏火。劳役不足而成慢惊。当于心经中。以甘温补土之源。更于脾土 
中。以甘寒泻火。以酸凉补金。使金旺火衰。风木自平。用黄 汤。炙黄 二钱。人参一钱。 
炙草五分 
发热之要剂。同生熟地黄芩连柏当归。加枣仁炒研。为治阴虚盗汗之正法。本方去三黄。加 
人参五味枣仁。治表虚自汗。同桂枝白芍防风炙草。能实表。治表虚畏风。伤风自汗。与茅 
术生地等分。黄柏牛膝减半。作丸。治积年湿毒 疮。百药不效。一同白芷白芨甘草银花皂 
角刺。排脓止痛。同人参甘草。为除躁热肌热之圣药。又治天行痘疮阳虚无热证。 
附方 小便不通。绵 二钱。水二盏。煎一盏温服。小儿减半。气虚白浊。黄 盐炒五 
钱。茯苓 
服三钱。用大麻子一合研烂。以水滤浆。煎至乳起。入白蜜一匙。再煎沸。调药。空心服。 
甚者 
绿豆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咳嗽脓血咽干。乃虚中有热。不可服凉药。以好黄 四两。 
甘草一两。为末。每服二钱。点汤服。胎动不安。腹痛。下黄汁。黄 川芎各一两。糯米一 
合。水一升。煎半升。 
〔论〕 黄 甘温。禀中土之气味。花至七月开。而根以八月采。中黄外白。是由脾胃 
以至 
其 
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又曰。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又曰。宗气积于胸中。 
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然则胃为后天生气之原。而脏腑之所以受气者。皆统于主气 
之肺。肺之所以主气者。本于息之往来。而其所由以息往来。又本于水火升降贯心脉而行呼 
吸也。肺司卫气之行。而其气更原于肾。经曰。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尝从足少阴之分 
间。行于五脏六腑。(卫出下焦。乃足太阳膀胱。膀胱属肾。而肺之以息往来者。又根于肾。) 
又曰。少阳(三焦也)属肾。肾上连肺。是则卫气之布。皆司于肺者。岂不合于三焦之气。 
而本于肾中之命门乎。夫三焦为元气之别使。经尝言之。然非主气之肺统之。则无以神三焦 
为使之气化。俾气之自下而上者。复自上而下。自内而外者。复自外而内。经固谓三焦属肾。 
肾上连肺也。是则黄 之补气。原合胃与三焦。以为周身之利益矣。第阳气卫外而为固。而 
洁古乃推其化血生血岂卫外之阳反能生阴哉。不知云雾不精。则白露不降。惟分肉腠理之间 
。可以征元气之充与否。若分肉腠理一有不充。即是膻中之气化不足。而云雾不精也。真阳 
不充。则阴气何以滋。阴气不滋。而阳气何以四布乎。试就其益卫而即能生血者参之。可知 
血固液所化。液即气所化也。(经曰。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 
为液。又曰。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乃大盛 
。经脉盛则并纳于卫任而为海。)营气之化。根于卫气之充。不可识 之益表气。通阳和。 
即以滋营而和经。俾藏于卫任。达之命门。以归元阳而疗诸虚乎。(世止言黄 补气。讵知 
化血生血。乃所以竟其气之用耳。即东垣所云泻阴火。是指内伤阳气下陷而为虚热。非阴分 
相火之火也。亦是由气化血之义。然则用 不可但执补气之说。而必究其功用之精微矣。) 
试更以阴生阳。阳化阴。分合之义言之。经曰。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金木者。生成之终 
始也。是则合肾与脾以上于肺者肝也。合心与胃以至于肝者肺也。肝得乎水中之火。故为阴 
中之少阳而主升。如水不足。是本先拨也。即水中之火郁亦病乎升之机而气病者也。肺得乎 
火中之水。故为阳中之少阴而主降。如火不足。是本先拨也。即火中之水郁亦病乎降之机而 
气病者也。若脾固以水为体。以火为用。坎中之离。借风木以上交。故脾能化气于上。而胃 
为表以达之。胃则以火为体。以水为用。离中之坎。借燥金以下交。故胃能化血以下。而脾 
为里以统之。夫肝挟肾与脾以至于肺者。因肺为肾之母也。肺挟心与胃以至于肝者。因肝为 
心之母也。若脾与胃。执升降之枢。以为子母之权舆者也。故上而至天。下而际地焉。黄 
之功。正有体立而用以行者。盖阳中太阳合于阳中之少阴。使阳得化阴而随阴以降。此其所 
以自上而下自外而内也。知此则别录益气。更曰利阴气。甄权所主虚喘肾衰耳聋。皆可明其 
功矣。总之。黄 补肺而利阴。不治阳有余而阴不足之病。乃治阳不足而阴亦不利之病。观 
方书所治。固主益气。然于血分多有功。津液汗溺为病。需之不少。则以肺阳裕而阴生。肺 
阴降而阳随。为自上而下自外而内之权舆焉。又本经首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此由气 
及血。以至于分肉也。至大风癞疾。并妇人子脏风邪。皆缘阴气虚以为风也。他如逐五脏间 
恶血。破症癖瘰 瘿赘。治肠风血崩带下。其由阳及阴之功。种种明着矣。人身天气。由化 
而生。(与地气由生而化者不同)如肺阴下降而生血。其 变化之地在膻中。(膻中固肺所 
治)中焦之营血。此为橐龠。能使胃阳不亢。而气得下行者。非肺之力欤。知肺之力。则 
知之功用矣。抑经曰卫出下焦。然则黄 益卫气。其自上而下者。必先自下而上也。其自 
外而内者。必先自内而外也。洁古谓 为足太阳发表药。缘卫气由足太阳而达之天表也。试 
参虚损有膀胱热而尿血不止者。入黄 于蒲黄丸中以补下焦之卫。而后清热如地麦辈。始得 
奏功。盖不止用 以补虚。固藉其升阳以达表。然后水腑之热可除也。明于阳气下陷之义。 
则知阳不得正其治于上。阴即不能顺其化于下矣。 
缪氏曰。凡气实内塞。胸膈闭闷。肠胃有积滞。及多怒肝气不和者。勿服。其阳盛阴虚。 
或上焦热甚下焦虚寒者。忌之。痘疮血分热甚者。禁用。 
〔修治〕 去头。刮皮。治痈疽。生用。治肺气虚。蜜炙用。治下虚。盐水或蒸或炒用。 

卷七山草部
人参
内容:春秋运斗经。摇光星散而为人参。故名神草。人参赞。三桠五叶。背阳向阴。欲来求我。 
树相寻。(多生于深山背阴近 树下湿润处)春生苗。三四月有花。(细小如粟。 
丝。紫白色。)秋后结子。(七八枚如大豆。生青。熟红自落。)采根于秋冬则坚实。春夏虚 
软。昔多用潞州上党紫团参。产于紫团山。紫色稍扁。又百济参白坚且圆。名曰条参。(俗 
名羊角参)辽东参黄润。纤长有须。(俗名黄参)独胜。高丽参近紫。体虚。新罗参亚黄味 
薄。肖人形者神。其类鸡腿者力洪。(嘉谟)今所用者皆是辽参。其高丽百济新罗三国皆属 
于朝鲜。其参犹来中国互市。辽参连皮者。黄润色如防风。去皮者坚白如粉。伪作者皆采沙 
参荠 桔梗根乱之。但沙参体虚无心而味淡。荠 体虚无心。桔梗体坚有心而味苦。人参体 
实有心而味甘。微带苦。自有余味。其他作伪者不少。须详审之。(濒湖) 
根味甘微苦。气微寒微温。(微寒者春之寒也。微温者亦春之温也。神农直指所禀曰微 
寒。别录兼言功用。又曰微温。寒温虽别。言微则一也。)生用气凉。熟用气温。味甘补阳。 
微苦补阴。苦甘温合。则又补阳中之阴。阴中之阳。(气主生物。本乎天。味主成物。本乎 
地。气味生成。阴阳之造化也。凉者高秋清肃之气。天之阴也。其性降。温者阳春生发之气。 
天之阳也。其性升。甘者湿土化成之味。地之阳也。其性浮。微苦者火土相生之味。地之 
阴也。其性沉。)气味俱薄。(气之薄者。生降熟升。味之薄者。生升热降。如土虚火旺之病 
。则宜生参凉薄之气以泻火补土。是纯用其气也。脾虚肺怯之病。则宜熟参甘温之味以补土 
而生金。是纯用其味也。)入手太阴肺经。(人参益元气。肺脾先受之。以入五脏。五脏俱入 
。则诸虚皆补。其功效难以数例定也。且有患证同而可补不可补迥殊。又一证而前不可补后 
复可补。更难定何证必用参也。惟当熟参诸论而变化之。以尽其功。)主治补五脏。(其生处 
背阳向阴。当入五脏。以类相从也。人身卫气。日行于阳道则寤。夜入于五脏则寐。凡病剧 
张皇。不能假寐者。人参入口便得安寝。此即入脏养阴之明征。)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 
。开心益智。(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肾藏精与志。脾藏意与智。心肾虚则精神不安。 
肝肺虚则魂魄不定矣。惊悸为心脾二经病。心脾之气强。则心窍通利。能思而智益深矣。) 
久服轻身延年(本经)调中保中守神。治脾胃阳气不足。开胃气。主肺气虚促。短气少气。 
补中缓中。通血脉。能回阳气于垂绝。却虚邪于俄顷。(炼膏服。回元气于无何有之乡。凡 
病后虚气。及肺虚咳嗽者宜之。若气虚有火。合天门冬膏对服。)疗五劳七伤虚损。肠胃中 
冷气。心腹鼓痛。胸膈逆满。痰弱呕哕。消胸中痰。泻心肺脾胃中火邪。止渴生津液。(诸 
本草)补肺中元气。肺气旺则四脏之气皆旺。精自生而形自盛。肺主诸气故也。仲景法。病 
人汗后身热亡血脉沉迟者。下利身凉脉微血虚者。并加人参。古人血脱益气。故补气用人参。 
血虚者亦须用之。(东垣)人参补五脏之阳。沙参补五脏之阴。虽补五脏。亦须各用本脏药。 
佐使引之。(海藏)用黄柏佐人参。(东垣)治相火乘脾。身热而烦。气高而喘。头痛而渴。 
脉洪而大者。合麦味为生脉散。(孙真人方)治夏月热伤元气。致汗大泄。欲成痿厥者。此 
皆补天元之真气。非补热火也。经曰。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盖人身之真阳。由阴中以上 
升。此地气上为云。阳之升者。即阴之升也。真阴由阳中以降。此天气下为雨。阴之降者。 
即阳之降也。五脏属阴。乃曰补五脏之阳者。盖补阴中之阳也。真阳由阴而升。真阴由阳而 
降。然后地天交而营卫乃大通。以奉生身。人参阳中含阴。正合于阳中之阴以交于阴中之阳 
而大益真元。故能回元气于无何有之乡。而补天元之真气也。得升麻引用。补上焦元气。泻 
肺中之火。得茯苓引用。(合熟地尤佳)补下焦元气。泻肾中之火。得麦冬则生脉。得干姜 
则补气。(洁古)同黄 用。补表虚。同白术用。助脾胃。同枣仁龙眼肉白芍甘草大枣。补 
脾阴。同白术茯苓炙草木瓜藿香。止虚烦躁。同白术黄 芍药。治自汗。同黄 芍药五味。 
治汗多亡阳。同沉香白芍。治真气虚气不归元。因而胸胁逆满。同茯苓远志益智枣仁麦冬。 
治恍惚惊悸。魂魄不定。同沉香茯神。治心虚而邪客之作痛。同牛黄犀角天竺黄钩藤钩朱砂 
雄黄真珠茯神远志。治惊痫。同附子白术芍药甘草茯苓。治慢惊慢脾风。同黄 天冬五味牛 
膝枸杞菖蒲。治中风不语。肾气衰阳痿。以之为君。加鹿茸巴戟苁蓉五味菟丝山萸地黄麦冬 
枸杞杜仲柏子仁。为扶衰之要剂。令人有子。同附子肉桂麦冬五味。治房劳过度。脱阳欲绝。 
下部虚冷。同附子五味子。治阳气脱。温肠胃中冷。同附子干姜肉桂。治寒厥指爪青黯。便 
清蜷卧。同干姜白术炙草。治中寒泄泻。下利清谷。甚则加肉桂附子。同白术吴萸。治脾泻 
久不止。君五味吴萸骨脂肉蔻。治肾泻。同白芍炙草。治血虚心腹鼓痛。君五味麦冬。治肺 
虚气喘。夏月服之。益气除热止消渴。加白术。又治中暑伤气倦怠。君藿香木瓜橘红。治胃 
虚呕吐。如妊娠呕吐。加竹茹枇杷叶。同橘皮木瓜竹茹紫苏白术。治恶阻安胎。热多者去白 
术紫苏。加麦冬。同鹿胶杜仲续断当归熟地生地。治胎漏不安。去生地加苏木。治负重努力。 
内伤失血。同地黄阿胶麦冬山萸五味杜仲续断。治血崩。加牛膝大蓟鹿胶。治血淋。同乳香 
朱砂鸡子白姜汁三匙调匀。别用当归两许煎浓。同吞。治横生倒养难产神效。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