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经济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生活中的经济学-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物色新的房客,或者要求房客找人来顶替。为了防止房客不履约,在搬进新 
居时要求预缴一笔押金,押金相当于半月至 1 个月的房租,房客毁约时押金 
将被没收。我们不难想象,一个地区有几百上干个租户要找房子,又有大体 
上同样数量的房东要找房客。要使每个房间在老房客搬走的第 2 天就有新房 
客搬进来,实非易事。所以住房广告成为全美国大中小城市的一项最重要的 
广告。广告中简要地介绍召租的条件:面积或房间数、地点、有无家具及停 
车场、起租日期、租金、押金、联系方法等。 
     美国的房租是不是贵得不合理呢?并不。一座 3 卧室的住宅,如果连土 
地在内售价 15 万美元,按年息 10%计算,每间卧室分摊的利息就达每月 400 
美元,这还不包括房屋的折旧、保险、地价税和维修费。将它们统统加在一 
起,一间房的月租达 600 美元不是不公平的。这样看来,大多数美国的房租 
并不比成本贵,或者说房东出租住房赚不了钱。房东购置房产的主要原因并 
不是出租赚钱,而是房产本身的升值。一些新兴城镇三五年内房产价值翻番 

并不罕见。这种购房待沽的现象,反倒便宜了买不起住房、只好租房子住的 
普通穷人。但是对他们而言,一家 4 口住 3 间一套的公寓房,每月要付租金 
上千元,占了收入的 30%到 50%,当然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从消费者的立场看问题,房租越低越好。岂只房租如此,任何商品的价 
格都是越低越好。但经济学家却不这样看问题。价格的高低应在竞争性的市 
场上,由供应和消费的均衡来决定。这样定下来的价格不会低于条件最不利 
的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成本。所以价格是提供给消费者的一个信息:即当他消 
费此商品时,社会必须为此付出的成本。价格定得过低,消费者的选择脱离 
了社会成本,将造成巨大浪费。我国的房租标准,以北京为例,大约只及成 
本的 1%到 5%。在这种价格体制下,消费者的倾向是多占住房,不管它用得 
着用不着。在美国,出差半个月就想搬家,或者找个临时租户。在中国,出 
国一年也不会退租。你如果有兴趣不妨做个调查,晚上看看有多少家住房没 
有灯。这个数字肯定会使你大吃一惊,在普遍叫喊住房紧张的情况下竟有如 
此多的房子空着。也可以说,住房紧张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利用率太低。而 
这正是价格不合理造成的。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生产能力还比较低。因此,我们更经不起浪费 
的折磨,生产出来的东西更应该珍惜它,高效率地加以利用。而在资源利用 
方面,除了纠正价格不合理,在许多做法上可以向美国学习。 
    我在《垃圾中的边际效用》一文中谈到,某个家庭不再用的东西还可以 
调剂给其它家庭加以利用。在美国普遍采用“后院拍卖”(或称“车库拍卖”) 
的办法,把不常用的东西处理掉。这样做的目的倒不在于能卖得多少钱,而 
在于腾出被这些多余的东西所占的地方,同时使得物尽其用。对于一些比较 
值钱的东西,则可在一种专门的“交易小报”上刊登广告。这种交易小报的 
发行办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人口达 20 万以上的大中城市多半有这种专门的交易小报,也有的附设在 
大报纸的星期日特刊上。专门的交易小报每一两星期出版一次,每次有 30 
到 80 页。广告按英文字母分门别类,从飞机(Aircfaft)、古董(Antique) 
开始,到衣柜(Wardrobes)结束,每期刊登几万条广告。小报规定的定价原 
则是:几乎全新的可定价为新品价的 3/4;状态极好的定为原价的 2/3;状态 
良好的是 1/2。物主刊登广告不用交广告费,但物品售出以后要交佣金若干, 
佣金按物品的售价高低规定从 3 美元到 50 美元,每条广告如果在刊出之后没 
有主顾,还可以免费再刊登一期,但定价要自动削减 10%。物品售出以后物 
主应立即主动向小报交纳佣金。办报的一方可以假装顾主打电话去询货,从 
而得知该物品是否已经售出。有的顾客得知某件物品已经售出,还会主动向 
办报人报告。这一制度建立在信用基础上,如果物主赖账不交佣金,交易小 
报也无法追索,而且区区几元钱也不值得去费口舌。这个例子也说明,诚实 
在商品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 
    为什么办报一方能免费为物主刊登广告呢?因交易小报本身能卖钱。所 
以办这样的小报不会赔钱,又能为社会调剂余缺,做到物尽其用,实在是大 
有益于社会的善举。我国改革以来人民生活迅速提高,光是耐用消费品淘汰 
的速度就很快:黑白电视要换彩色,半自动洗衣机要换全自动,小冰箱要换 
大冰箱,搬新居后家具也要更新,互相调剂的需求是很大的。可是迄今为止, 
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就没有任何一家报纸受理这类广告。 
    调剂余缺的另一种途径是通过旧货商店或委托商行。这在我国的大城市 

里并不少见。美国也有这类商店。但美国的旧货店普遍有一条规矩,即商品 
的标价基本上由物主自定,而卖不出去的话,每星期自动削价 10%。有了这 
条规定,商品周转大大加速,而且顾客的人数大大地增加。因为如果你看上 
了一件中意的商品,但又稍嫌贵了些,你可以等一个星期再来看看。然而你 
也不可以因贪心而等得太久,因为在这期间可能有别人抢先买了去。所以按 
这个规定买方和卖方都不吃亏。其实这种办法不仅适用于旧货,也适用于新 
货。波士顿就有一家百货公司采用这条规定以招徕顾客。他的广告上写道: 
本店所有商品每周降低 10%,如果五周内卖不出去,将捐给慈善机构。 
    最后让我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何将生产出来的东西最有效地消费掉。 
飞机的飞行成本与装载的旅客人数关系不大,增加一名旅客多耗的服务费和 
燃料费非常有限,所以满载飞行是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一环。大飞机一次可 
载客四五百人,其中总会有少数人临时改变旅行计划。他们的座位空出来应 
该让排队等候的旅客加以利用,这原是常识中的事。国际航班上多运一名旅 
客价值上千美元。可是要做到这一点却远非易事。因为旅客订了座而取消飞 
行要到飞机起飞前 20 分钟才能确定。在这 20 分钟内,服务台要呼叫等待旅 
客的姓名,给他办理登机手续,分配座位,尤其难的是要将他已经交运的行 
李从另一个航班的几百件行李中挑出来,送上行李搬运小车,转去装入本航 
班客机的货舱。这一切都必须保证飞机正点起飞。我曾亲眼在旧金山机场和 
罗马机场看到过这一过程。那两次在等待线上的旅客非常多,人人都怀着焦 
虑的心情希望能提前出发,但每一个人又都非常有秩序地与机场人员配合, 
一切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这发生在短短十几分钟内的事情,给我留下了终 
生难忘的印象。 

    小结:让生产出来的东西都能物尽其用地消费掉,是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方面,决不应被忽视。 

要建立各种便物能尽其用的制度和方法。但不可避免的“浪费”并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浪费,尽管它 

可以是物理学意义的浪费。 

                       14.环境保护的经济学 


    绿色商品近年来风靡美国。最初它主要是指那些不用农药、不施化肥的 
蔬菜和水果,以后它包括了一切对环境无害的产品。以洗衣粉为例,过去的 
洗衣粉多半含磷的化合物,这种洗衣粉通过下水道最终排向河道或海域,使 
水变得混浊。磷是植物生长的肥料,水草和藻类因获得此种营养而大量繁殖。 
这些水生植物死亡后吸收水中的氧分而腐烂变质,其后果是水中氧分减少使 
鱼类死亡,变质的水发出恶臭。改善后的洗衣粉不含磷,避免了对水体的污 
染。 
    1985 年我第一次去美国时已经出现了无污染的蔬菜和水果,但价钱贵出 
很多,只有富人和特别关心环境的人才去购买。7 年之后第四次访美时,情 
况完全不同,绿色产品的生产已发展成为一大专门行业。专营绿色商品的店 
内商品种类非常丰富,除了不用农药化肥的蔬菜水果和无磷的各色洗涤剂之 
外,还有用再生纸的文具纸张,不含氯氢烃(一种破坏臭氧层的人工合成剂) 
的喷雾剂,用各种可以回收的容器包装的商品,无镉的蓄电池,完全不用电 
池的手电筒(用手的压力做动力源),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电池。最近还 
出现了耗电极低的所谓绿色电子计算机。而且绿色商品的价格并不比普通商 
品贵多少,这大概是因为关心环境保护的人越来越多,绿色商品的市场越来 
越大,生产规模扩大而使成本降低。 
    绿色商品与普通商品比较,是不是价钱要高一些?答案是肯定的,至少 
它不会比普通商品的价钱更低。因为普通商品的生产一定遵循成本最低的原 
则来组织,绿色商品的生产则多了一层环境保护的考虑,不得不偏离“成本 
最低”的原则。正由于这一点,环保和经济发展才有了矛盾。因为要保护环 
境所以使成本上升,这无疑对经济增长是不利的。重视环境保护的人出高价 
买一件绿色商品,对他本人不利,却有利于大家共同生活在其中的周围环境, 
所以是道德高尚的表现。一个人买一件绿色商品等于为社会做一件好事,所 
以绿色商品上都有明显的标志。从绿色商店走出来的人,手里提着此种标志 
的包装袋,显得有点自负,因为他感到为社会做了好事,理应受到人的尊重。 
我相信绿色商品近年来大行其道,与人们的这种心理有关。换句话说,与人 
们对环境保护的觉悟提高有关。 
    从这件事我们看到,在环境问题上要依靠道德的力量。在一般的经济活 
动中却要承认人有追求自身利益的权利:消费者应寻求最便宜的商品,生产 
者应追求利润的极大化。在众多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公平竞争的条件下,可以 
避免经济浪费。环境保护的要求对经济运行的自利原则提出了挑战。如果人 
人不顾对环境产生的后果,只求自身利益,环境问题将无从解决;相反,如 
果人人都买绿色产品,拒绝一切加害于环境的消费,环境保护才有希望。 
    说到这里,我们将发现资本主义经济所培养起来的道德观与传统的道德 
观有相当大的区别。最主要的区别有两点,即承认人有追求自利的权利(但 
以不妨碍别人同样的权利为限)和提倡物质享受。这两点在传统道德观中是 
没有的,甚至加以反对的,然而在促进现代经济发展中确实起了至关重要的 
作用。现在环境问题的出现使这两点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认可甚至鼓励的道德 
观点都成了问题。幸而人类的良知并没有混灭,前面谈到的绿色商品的出现 
即为一例。 
    到过发达国家的人几乎都有一种共同的感觉,即生产中的高效率和消费 

中的巨大浪费并存。这种鲜明的反差说到底,与资本主义的道德观有联系。 
在商品生产竞争的社会里,任何生产中的浪费都不允许存在,因为追逐利润 
的资本家会尽力减少浪费,将它转变为利润;同时有同行业的竞争,浪费将 
削弱自己的竞争力。这种竞争和淘汰法则逐渐形成一种观念,即生产中的浪 
费是不该发生的。而且这一规则确实为社会带来富裕和繁荣,因而发展成为 
道德规范。但是消费方面,盛行的规则是消费者有权处理他花钱买来的商品, 
不论这种处理方式是什么,甚至原封不动地扔掉也属完全正当,旁人无权干 
涉。在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里无例外地有几乎从来没有穿过的衣服、从来 
没有翻过的书、积满灰尘的小摆设,和昂贵但过了时的首饰。这些东西之所 
以被买回家,部分原因是当时的兴致所至,也因为莫名其妙的个人占有欲。 
其结果就是造成生活中的巨大浪费,然而这种浪费在经济学中没有任何统 
计。其理论上的原因是:一件生产出来的商品是在出售给消费者的那一瞬间 
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而不是消费者将它用掉的时候才实现价值的。所以生产 
商品的目的是为了销售而不是为了消费,这种荒谬的逻辑在市场经济的社会 
里成为天经地义。其另一个后果是广告和商品包装上花的钱和耗费的资源越 
来越多。它们就是为了销售而不是为了消费的那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