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开创个人事业的秘籍:穷人创业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融危机下开创个人事业的秘籍:穷人创业经-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来自艰苦的山区,贫穷的农村,闭塞的小县城,并没有什么先天优势,或者通过考学,或者通过打工,就凭着要在大城市出人头地的强烈愿望,从社会的最底层开始,艰难地奋斗着,渐渐占据重要位置,以至于到后来,比土生土长的居民更像城里人了。
  在商界,小老板就是弱势群体,比起那些大老板来说,相当于一无所有。正因为你是弱势,处在食物链的下端,费尽千辛万苦,只能吃到一点别人的残茶剩饭,只能在夹缝中艰难求生。
  但任何大老板都是从小老板做起的。一无所有也是一种财富,它让人产生改变命运的冲动,产生出创造的激情,同时,一无所有就无所牵挂,能量就发挥得更彻底。
  农民要进城打工,丢掉的无非就是一把锄头,而对城里许多养尊处优的人来说,要离开原来的环境,去开创新的事业,需要放弃的东西就太多了。结果大多数人割舍不了,创业也就成了幻想。
  所以当你原有的优势受到威胁时,你其实正面临着一次机会,当环境把你逼到一无所有的境地,实际上是给了你一把挖掘宝藏的锄头。
  大老板很容易扭住已有的东西不放,最后成了落伍者,神光一退,很快败落。小老板却能轻装上阵,敏捷地抓住机会,使出全身的力气,拼死一搏——没准几仗打下来,也就成了大老板了。

做好失败的准备
  生意全靠钱打仗,要扯起一个摊子,圆一个场子,哪怕是大街上卖艺,刀枪斧棒,这些道具还是要拿钱买的。当然,也不排除像苏秦这样的强人,凭三寸不烂之舌就挂六国相印,权势炙手可热。但你想过没有,除了头悬梁、锥刺骨的苦读功夫外,老苏游说六国之初的盘缠路费伙食钱,还是不能公费报销,必须得自己掏腰包的。
  很多穷伙计翻身发财的故事里,除了发一次横财、得一次“富贵”外,基本上都是东家借米、西家借面,一点一点凑来本钱,然后起家的。现在,想空手套白狼,分钱不花,一毛不拔,半点心思不动,天上就有大把的银子来砸你脑壳,想都不要想了。
  穷人做生意,固然有许多碰到白发仙姑,授以点石成金术的美传。这就像老实巴交的董永,也会有七仙女姐姐天降爱怜的传奇。可惜,我始终很怀疑,这不过是富人或阔人们吃饱喝足后虚构来涮我等穷光蛋的。这让我也想起了蒲松龄的聊斋故事。我想,久走夜路,天天晚上漫山遍野地瞎跑,从概率上说,肯定是会碰到鬼的。但绝大多数时候,这些夜游神还是会失望的。鬼,不是那么容易碰的。
  所以,对于出来做生意的穷哥们姐们,我想说的是,如果你真正是一无所有,那失败的概率是非常之高的,要随时做好哭的准备。

追求利益是否会伤害友谊
  生意的实质是什么?就是利益交换,这和人要吃饭、鸡要啄米一样简单。
  中国人崇尚“君子之交淡如水”,很多人忌讳将利益和朋友联系起来,以为如果承认了利益是友谊的前提,就会被贴上“势利”的标签。
  其实人生中大部分朋友都是在谋取利益的过程中结交的,利益越一致,关系越深厚。尽管人与人之间有各种矛盾,但利益的凝聚力会使双方去磨合、修复,自动寻求平衡。
  国与国之间,因为利益,同志加兄弟,因为利益,朋友变仇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正是人际关系的缩影。
  人之所以需要聚在一起,过社会化的生活,是因为人们需要彼此的帮助和支持,有时是物质的,有时是精神的,如果这个前提不存在了,友谊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即使儿时的好友,如果谈的都是往事,难有新的火花,久而久之,关系也会淡化。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这不是否定友谊的存在,而是探讨一种使其更长久、更丰富的途径。

朋友是你一辈子的生意
  商场如战场,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读过厚黑教主李宗吾的千古奇书《厚黑学》的朋友,一定心有戚戚焉。它的意思,无非是一句话,古往今来成大事者,之所以成功,一是脸皮够厚,二是心肠够黑。随便翻翻二十四史,有几个皇帝的王冠不是鲜血染成的?
  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就是为什么古来圣贤皆寂寞的原因。勾践、秦始皇、刘邦、朱元璋等等一干人一坐了龙庭,哪个不是高举屠刀,首先搞死兄弟?范蠡先生给同朝为官的文种警告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赵匡胤要杀南唐后主,后主很惊诧,说我侍奉皇帝很尊敬呀。赵匡胤很不耐烦地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后主无奈,只好束手就擒,独自品尝“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了。
  一山难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既然都是公的,不好意思,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了。这些道理的确很深刻,但我也在观察和思考,这种对待兄弟的哲学,是不适合穷人做生意的。
  兄弟如手足。你想,本来就穷得叮当响了,要是穷朋友们再不来帮你,这生意怕是很难做得下去。特别是现在这样激烈的竞争条件下,如果你还对朋友一厚二黑,坏事做绝,好人得罪完,那基本上你的生意怕是100%做不下去了。和气生财,特别做小生意,人缘好是决定性的。
  从投资价值来说,兄弟、朋友才是你一辈子值得投资的生意。生意可以失败,但只要有朋友在你身边,你就可以东山再起,卷土重来。项羽的失败,就是到了乌江边上,他才发现,自己的生意,原来只剩下自己在操心。落了单,再回江东也成不了气候了。

勇敢做大事
  很多人总是直观地认为路边店便宜,大饭店昂贵,其实不然。就算小饭馆单价确实便宜,但如果敞开肚子,毫不节制乱点一气,最后结账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何况小饭馆并不一定便宜。你看过《水浒》没有?孙二娘可认识?她那店就是个小店!不要以为店小老板就善良,大饭店反而要讲规矩、讲信誉得多。小饭店生存艰难,说不定早已练就了一身刀技,宰起客来绝对的稳准狠。
  何况还要算一笔账,要是在路边的馆子吃坏了肚子,更是得不偿失。
  所以,不妨壮起胆子走进大饭店,试试。先问个价,如果不行,无非是退出来而已,又不损失什么,至少还长了见识,何必凭空想象,自甘平庸,自绝于更好的机会。
  做一个大生意和做一个小生意,费的口舌往往是一样的,结果却大不相同。
  中央电视台的许多主持人都是从地方台跳去的,当年他们在地方台时,当地的观众也没有觉得他有多么出众,多么了不起。但去了中央台,渐渐就气度不凡了,如果再返回地方,与过去的同事同台主持,真的就不一样了,让人刮目相看。
  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丰富的潜质,你所面临的挑战越大,对自己的潜能挖掘得越充分,就越可能有非常的建树。一个人的思维和气质常常是由他所从事的工作打磨而成的,并非他刻意如此,而是每天所接触的人和事,每天必须思考和处理的问题,培养出了一种个人风格,而且环境也有一种特殊的氛围,给其中的每个人打上烙印。
  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常常不是基于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而是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而改变的。当别人认为你是重量级的人物时,他的态度谦卑,你就不知不觉气宇轩昂,而当周围的人都觉得你无足轻重,你自己要么畏缩,要么激愤,难有大度雍容的感觉。
  人生如同一场戏,既然都是唱,都要花费同样的力气,还不如选个大舞台,好角色,痛痛快快演一场。

从小事做起
  大丈夫当扫天下,何须只扫一屋?阁下不愿扫一屋,又何来扫天下?听起来都有道理。你看欧阳修笔下的卖油翁多厉害,瓶子口上放块小钱,端起一瓢油,就直接往下倒,油就很听话地从钱的方孔中冲下去,分毫未损。还有那个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家伙,也算是解牛界的状元魁首了。其实,仔细读他们的经验,你会很惊异地发现,如此神乎其神的技艺,竟然都是“无他,唯手熟耳”。
  你看《士兵突击》中那个傻兮兮的许三多。当兵就当兵吧,修什么路呀。他怎么知道这条路的尽头,竟然是大名鼎鼎的钢七连。这个许三多,我是很喜欢的,倒不是傻人有傻福,而是他的确想得很简单,自己很笨,那就笨鸟先飞多练吧。天天练正步,练引体向上、后空翻,练射击。这个家伙,只要认了真,就没有什么不能创纪录的了。奥运会上许多人夺冠,我也在看,他们大多很轻松。原因很简单,平日天天就是这样练习来着。奥运会不过是多练了一次而已。
  穷人出来做生意,最怕的就是花花肠子太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会儿想到东北去挖老参,一会儿想到南海去捞海鲜……三十六个心眼,七十二个转轴,每天九九八十一个想法。Oh,myGod!这样瞎折腾,你累不累啊?你不累,地球还累呢。你就炒你的傻子瓜子,炒得比年广久先生还厉害,做全中国的瓜子大王,你就成功了。
  我觉得,穷人做生意,最要紧的,不是要勇于做大事,而是勇于做小事。

积极扩大事业规模
  世界上最强壮的动物是什么?不是虎豹豺狼,而是——跳蚤!跳蚤起跳的高度可以达到自己身高的一百多倍,如果将跳蚤放大到老虎那么大,按比例,它所跳的高度只有飞机能够媲美。尽管跳蚤如此强健,但还是没有几个人愿意当跳蚤,因为它太小。人都有一种追求宏大的本能,宏大意味着权威和影响力,大可以支配小,大是事物的决定性因素。谁都希望自己是重要的。
  规模本身就是一种令人敬畏的力量,跳蚤虽然生命力顽强,但咬你几口,最多起几个疙瘩,无关紧要,老虎要是咬你一口,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人总是对大的东西怀有敬畏。
  大的优势并不在于单位赢利水平,而是在于整体效益。
  比如开一家面馆,收益率是100%,投入2万,一年就净赚2万,赢利水平很高。但一家面馆所能承载的资本只有2万,如果一个大老板有1亿资金,岂不是要开5000家面馆?这5000家面馆就是5000个投资项目,要一个一个管理好,大老板得操多少心,累白多少根头发?还不如投资宾馆,一个宾馆就足以消化全部1亿的资本,哪怕收益率只有20%,一年下来也有2000万利润!
  大资金只会青睐大项目,钱往高处走,你越有钱,扯的摊子越大,就越有人要把钱给你。而且,你有钱,说明你有找钱的能力,这就是信用,就是你能让钱生钱的证明,如果有人要投资,他不找你找谁?
  资本的眼光势利得很,你只有把企业做大,才能做到更大,越大越好做——有点像个绕口令,但其中的道理是简单明了的。

场子要扯圆,摊子莫铺大
  大有大的难处啊。王熙凤说这话的时候,只知道骂娘的贾府奴才焦大,显然是很难明白的,为什么老太爷们那阵就不像现在:爬灰的爬灰,偷窃的偷窃,腐败的腐败……所以,他老先生也只能活该被塞满一大嘴的驴屎马粪。
  中国可能是个最爱面子的国家。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读读易中天教授的《闲话中国人》,里面对面子有非常精彩的分析。我是深以为然的。不管有钱没钱,场子要扯圆,大小是个老板,不能穿得太小农,吃得太垃圾,出门坐骑不能太丢人现眼。宁愿在家喝糨糊,在外面也得胡吃海喝。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来的到底是好事坏事先不管它,喝,感情深,一口焖,感情浅,舔一舔。
  就像四川方言电视剧《傻儿师长》里的胖墩师长说的那样:袍哥人家,哪个也不准给老子拉稀摆带!换成穷人做生意,那就是,既然下了海,兄弟,那就不要管游泳圈是5块还是5000块一个,先整一个套起来。
  可惜,酒醉之后还得醒来。千金散尽,还“复来”不“复来”,酒醒之后的李白可能自己也说不清楚。可做点小生意的你我,千金花光,只能呼天抢地号啕大哭,赶紧收拾东西,连夜出逃——明早,放高利贷的听到风声肯定要打上门来的!
  在这方面,我的忠告是,穷人做生意,就像刀口上舔血,兄弟姐妹们,可得小心翼翼点弄,场子固然可以扯得圆满,但也不要把摊子铺得太大。不然血没舔着,倒丢了舌头,放了不少自己的血出去不说,连道理也讲不出来,那就太不合算了。

挑战一切压力
  事实上很多老板在日常生活方面花钱还不如职员潇洒,而且大老板往往比小老板朴素。
  当钱很少时,它是钱,每一角每一分都有具体的用处;而当钱很多时,钱就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