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开创个人事业的秘籍:穷人创业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融危机下开创个人事业的秘籍:穷人创业经-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事实上很多老板在日常生活方面花钱还不如职员潇洒,而且大老板往往比小老板朴素。
  当钱很少时,它是钱,每一角每一分都有具体的用处;而当钱很多时,钱就成了数字,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花销关系不大。大多数老板并非每天西装革履,随身带着支票本和信用卡,他们钱夹里的人民币也不比普通人多多少。
  老板一般都习惯于算账,因为他们长期生活在成本和利润之间,在花一笔钱时,自然而然就会计算。
  大多数老板都很“抠”。经营本来就必须精打细算,何况当了老板,你就等于是自己的长工,不管生意好不好,收入高不高,你都得扛着。
  当一个老板,企业是你自己的,开弓就没有回头箭了,谁也不会因为你生意不好就同情你、谦让你,该交的税要交,该付的工资不能不付,房租、水电、办公费等等,一分也不能少。说穿了,大家都是在这个市场上找饭吃的,大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都必须首先考虑自己。就像打麻将,既然你点炮时谁也不会可怜你,那该你和牌时你也绝不会心慈手软。
  人在严酷的环境中,最强烈的本能就是生存;老板在激烈的竞争中,唯一的出路就是——赚钱!
  所以老板的压力不知比职员大多少。替人打工的,只要有本事,哪里找不到一碗饭吃!吃得饱就继续干,吃不饱,一走了之,炒你老板的鱿鱼。至于扔下来的是个什么摊子,有你老板收拾着。
  老板和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和责任心,永远是没法比的。作为老板,企业是你的,只要一天不关门,你就一天不能停止去找米下锅。
  今天有米,不能保证永远有米,老板即使赚了钱也有危机感,没有赚钱更是寝食不安,至于亏了本的,那彻骨的焦虑,外人又怎么能够体会!
  台湾灯饰大王林国光,当初从他大哥手里接过家族的贤林灯饰公司时,公司已经负债累累,大哥也累成肺癌,不久于人世。公司本来可以申请破产,但大哥不愿逃避债务,在身背骂名中离开世界,只好把远在美国闯天下的林国光召回来支撑危局,可以说林国光经营这个公司就是为了家族的荣誉,为了还债的。
  37岁的林国光接手贤林灯饰公司后,把自己的房子以及可以变卖的家产都变卖了,先还了一部分债,剩下的债务确实无法筹集了。林国光把所有的债权人找到一起开会,告诉他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起诉,让他大哥带病坐牢,钱还是还不起;要么给他6个月时间,从第七个月开始,每人每个月还一点,直到还清。债主们权衡再三,都选择了第二个方案。
  据他自己说,此后的日子里,他每天早上8点上班,一直做到晚上两三点,他和妻子两人吃的菜还不如一个小工。有一次在阳台上,望着脚下的万家灯火,真想跳下去,一了百了。但是自己一跳倒是解放了,债务还得由妻子承担,他最终还是咬牙挺了过来。
  就这样赚钱还债,一个月一个月地还,到41岁那年,他终于还清了所有债务。接下来几年,一路拼杀,最终成了灯饰大王,资产上亿。
  每个老板都是苦出来的,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人们看见老板开豪华车,出入宾馆酒楼,就觉得老板活得潇洒。其实,他们既然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大多数还是有强烈事业心的,吃苦耐劳,许多人甚至成为工作狂,哪里有工夫潇洒?他们确实比一般人更多地出入灯红酒绿,但那多半也是为了应酬,工作而已,与潇洒相去甚远。
  老板的乐趣未见得比普通人多,人们对老板的要求却比普通人高。普通人犯事,比如保安监守自盗,职员里应外合,收红包,吃回扣,这些事都司空见惯了,至于一般公司里小打小闹的损公肥私,简直不能当回事来说。老板则不然,一出事就是大事,就有社会影响,就要付出惨痛代价。
  当老板容易吗!老板都有一笔血泪账!

压力像弹簧,你弱让它强
  王均瑶先生和他的均瑶集团都是我非常非常佩服的。均瑶集团的飞机可以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了,创始人均瑶先生却已作古多年。每一年,我都会从报章杂志上看到许多昔日熠熠生辉的企业家们与世长辞。据说,中国企业家群体非正常死亡率非常之高,尤其以英年病逝和自杀者众。特别是最近,制造业的企业家受困于原料和人工费等连环价格暴涨、海外出口受挫、银行银根紧缩、国家宏观调控。沿海许多企业都是乌云压城城欲摧,风雨飘摇莫可终,景象触目惊心,惨烈之至。不少不堪债务压力的企业家,选择了静静地一个人独自离开。
  出来做事,压力总是有的。人,每天都生活在大气压力中,但人却浑然不觉压力。这是因为人已经习惯了。那我们这些做生意的人,面对压力,是否也应该像初入高原的人们一样,慢慢习惯压力,与压力共舞呢?
  穷人做生意尤其要注意这一点,特别是早期。比如你是开小面馆的,哪怕损失一只碗,你可能都觉得心痛。要是忽然遭卫生局罚个三五万块钱,你可能血压一下就升高了几十度,头痛耳鸣不止。这时,如果工商局再给你来个雪上加霜,罚你个七八千,你怕是起不了床了。在这节骨眼儿上,要是你的儿子再得点病住院,一下花掉你哪怕500块,你可能就要崩溃了。这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那根稻草。
  等你生意做得很大了,回头再来看,不就是几万块钱,至于吗?可惜,很多穷人兄弟做生意,死就死在了最卑微、最弱小的开初。一只螳臂也可以挡下你的滚滚战车。对于压力,我的建议是,压力就像弹簧,它强就让它强好了,你慢慢来,打打太极,宽宽心,告诉自己没有什么过不了的坎。

信念是最大的力量
  一般说来,搞得孬的人拿日薪,一天几十元,就很满意了;搞得好的拿年薪,一年几十万,也不算顶尖人物;不好不孬拿月薪,比前者稳定,比后者微薄,拿月薪的人标准再高也不可能暴富。
  结账的时间和生意大小很有关系,摆地摊的人每天结账,盈亏一目了然。但若是上百亿的大项目,收回投资可能要等好多年。因此,暂时没有收获,并不意味着此路不通。做大事的人最要紧的是耐住寂寞,假如三年不开张,没有关系,只要还有伙食吃,只要你相信自己拿的是年薪,十年磨一剑,准备越充分,结果越辉煌。
  任何时候信念都是最强大的力量,尤其是当周围的人已不断收获,而你的果实还没有成熟,甚至根本没有开花时,只要断定种子是优良的,营养也充足,那开花结果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你唯一需要的就是耐心和坚持。
  当大老板,首先要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做好输的准备,越大的投资,回收越慢,过程也越艰难。一个高档的大型商场,开张前就得准备亏损三年,而一个摆地摊的,可能当天就有赢利。小生意有小生意的好处,货是一件一件出去,钱是一张一张过手,金额虽小,心里踏实。到了晚上,摊子一收,就可以回家去炒两个菜,喝二两酒,安安生生睡一觉了。
  大老板却难得有这样的放松。
  一个大项目,杀进去不容易,撤出来就更难,完成的时间太长,牵连的因素太多,对结果不容易准确预测,大老板就随时处在不稳定的状态中。大老板操纵的是大机器,产出虽然可观,但消耗也非同寻常,经营一旦出现困难,就会像黑洞一样,把利润轻而易举地吞噬掉。
  当大老板的难处远比小老板多。一般人有了钱,最常见的选择是存银行,既保险,又能生利。大老板一旦赚了钱,因为数额巨大,钱就不是钱了,而是资本。有了资本就要运作,所以赚了钱也有压力,轻松不了。
  大老板常常是生活简朴,情绪稳定,具有远见卓识的人,很难大悲大喜。因为曾经沧海,阅历丰富,已将胜败视为常事。唯有专心致志走自己的路,干自己的事,不为一时的得失所动,才是大老板的品性。

穷老板最要沉住气
  百万不算富,千万毛毛雨,亿万才刚起步。这倒不是富人们故意谦虚,而实在是山外有山,富外有富。据说,盛大的老板陈天桥开始跟老婆合计,赚到50万就收手不干,很快过了50万。他们又改口说100万,很快又过了100万。接着,他们说,钱已经够多了,过了500万铁定不干了。结果呢?今天亿万身价的老陈还在盛大干得挺好。这绝非他贪恋富贵,而的确是人在江湖,有时,真的是身不由己的。
  幸好,老陈是沉得住气的,否则,今天我可能就玩不到盛大免费的游戏了。小老板、穷老板其实也是需要沉得住气的。为什么呢?穷人做生意,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天寒地冻的,大家都在家里围着炉子吃烤鹅,鬼才出来买你的火柴。你试试,吆喝几声,看有人探出好奇的脑袋瞅一眼不?想不冻死、饿死,怎么办?那就点火柴取暖,边取暖,边卖火柴吧。火柴虽然很短很有限,但毕竟你还可以一根接着一根点燃,直到有人来买你的火柴,直到太阳出来无须取暖。
  可惜,很少有人能沉得住气,点了几根火柴就慌了,最后不是冻死,而是自己把自己吓死。所以,穷人出来做生意,开头那阵沉住气,保证自己的生意不夭折,是最要紧的工作。

平平实实做生意
  世界上什么东西百吃不厌?饭!平平淡淡,没盐没味,却能让你几十年天天吃它。
  真正的好企业也是如此,没有刺激人心的事件,一切都按部就班,每个人都非常清楚自己的位置,个人和企业的发展也有明晰的轨道,前景完全可以进行理性的预期,所以很难听到爆炸性新闻。这样的企业,就犹如一棵根深叶茂的树,日长夜大,结果自然壮观,过程却很平淡。
  与之相对应的是另外一种企业,他们在经过短期的原始积累后,形成一个资本的原子核,然后就投向市场,开始资本的核爆炸,效果惊人。这个企业几乎像魔术一般,眨眼之间就从一只小鸡崽变成了金凤凰。这无异于现代神话,让所有搞企业的人心动,于是形成潮流,就有了空前热闹的资产重组,有了一大批超常规扩张的典范,甚至于有了故弄玄虚,夸大其词,画饼充饥,浑水摸鱼等泡沫现象。
  旧时看一家人是不是大户人家,不仅仅是看他的房子有多大,金银有多少,更要看他的院子里有没有大树。
  房子是可以迅速盖成的,金银也可以迅速聚敛,唯有树木,只能一寸一寸地长,任何盘根错节荫天蔽日的景象,都是岁月积淀的结果,根深才能叶茂。
  企业也是如此,如果抓住机遇,不排除暴富的可能。但此时所谓的规模不过是一堆泡沫,需要时间的沉淀和提炼。
  暴富的企业很多,但能坚持几十年持续发展的却很少,原因就在于企业的经营理念、核心能力、品牌价值、人才队伍等等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真正优秀的企业都是千锤百炼的结果。
  传说中的树仙蛇仙狐狸精们,无一不是上千年修行得来的,时间能够说明一切。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在规律,企业的行为是否符合客观规律也是需要时间检验的,而这个时间往往既漫长又平淡,路遥知马力,日久见成败,就是这个道理。

人无横财不富
  谚语云: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水浒传》里劫生辰纲那段尤其精彩。教书先生智多星吴用摇唇鼓舌,左一个富贵,右一个富贵,说得晁天王老爷子心花怒放,仿佛生辰纲上过的官银都是无主之银,什么人都可以随便捡一样。再加上公孙胜的火上浇油,这趟富贵果然落入了这几个梁山开创者的口中。
  仔细观察穷人朋友做生意的缘由,许多都是很偶然的。有的原来在政府、公司、机关里做小职员,薪水一般,地位卑下,偶然得了机会,就抱定了发横财的想法,跳出来做生意,一做就做发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穷人如果老按照富人画定好的路线图空转,而没有像吴用这种发财靠自觉,要富贵如探囊取物的豪气、决心,怕是一辈子都没有出头之日。
  穷人要做生意,首先就是要想发财,快快地发横财。有了此心,才会真的有所作为,而不是既要赚银子,又想不赚银子,首鼠两端,结果是做不好的。

吃亏就是占便宜
  据说有个砂石老板,没有文化,也绝对没有背景,但生意却出奇地好,而且历经多年,长盛不衰。说起来他的秘诀也很简单,就是与每个合作者分利的时候,他都只拿小头,把大头让给对方。
  如此一来,凡是与他合作过一次的人,都愿意与他继续合作,而且还会介绍一些朋友,再扩大到朋友的朋友,也都成了他的客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