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家的人们 作者:司马辽太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丰臣家的人们 作者:司马辽太郎-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忌妒弟弟的权势,因而起谋反之心。
  由于上述缘故,家康决定派秀康担任留守。让他守卫宇都宫城,以钳制上杉氏,在关东
的东北角,远远地保卫江户城。为此,家康派了一名使者到秀康的军营中去。使者是家康的
同族人,官居玄蕃头的松平家清。
  秀康还没有听完来使的述说就从座位上跳起来怒吼道:“混帐!”
  他说,自己生在将军之家,面临这么大规模的决战,却叫我担任留守,这怎么成呢?这
个命令我不能服从。我准备今晚立即离开这里,以先锋的身份率兵沿东海道西进。请将我的
上述意见,转告父君。
  担任使者的家清吓得脸色发青,赶紧奔回小山城,向家康作了禀报。
  家康沉吟半晌之后,对他说道:“我知道了。你去告诉秀康,叫他立刻上我这里来一次。”
  对于这样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说话得讲究方式方法。家清不懂这一点。
  秀康奉命来了,他正在从山脚下一步步向小山山顶攀登呢。
  家康特意从座位上站起身,走到军帐的门口迎接秀康,然后把他让到了另一个房间里。
那种恭而敬之的样子,完全象对待一位贵客似的。坐定之后,开始讲述这次会战的战略,家
康说道:“现在我们要撇开东边的敌人上杉氏,去打西边的敌人。这是关系到德川家生死存
亡的时刻。倘若在与石田三成交战中,背后的上杉氏起兵出会津盆地,闯入关东平原,并乘
势从背后袭击江户,那么事情会怎么样呢?我们德川家就非得灭亡不可。”
  这是一项严重的战略任务。但是,实际上,家康早已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一方面他已经
布置了伊达氏和佐竹氏等来牵制上杉氏,另一方面上杉氏也不可能袭击关东。
  照家康看来,上杉氏仅仅是个百万石的大名,以他那点兵力,要守住会津盆地,已经十
分吃力了。他没有能力到外线作战。只要上杉景胜不发疯,他们上杉兵是不会打到关东平原
来的。但是,对这位结城秀康,他可不能把事情讲得那么轻松。必须充分说明事态的严重性。
家康夸大了危机,以便年轻的秀康产生一种重任在肩的感觉。
  家康说道:“上杉家自上杉谦信以来,就是天下闻名的豪强。上杉景胜严守父亲谦信传
下的法规,他的家老山城守直江精于用兵,其谋略之高明,当代堪称首位,无人能与之相比。
除非有一位武艺高强、才智过人的非凡人物,否则无法与他抗衡。敝人苦虑再三,决定请少
将任此要职。不知能否受命?”
  秀康听了不禁喜形于色,与前判若两人,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家康又向他交代了一番
作战上应注意的事项。
  家康说道:“可用如此这般计谋。”
  他对此作了极为详细的说明。上杉部队出击关东,到时你不要死守宇都宫城,而应放弃
城池。
  “要放弃宇都宫城吗?”
  “是的,要放弃。”
  家康指点他说,宇都宫城是一座建造在平原上的城堡,难于据城死守,倒不如与敌人在
野外决战为好。在野外构筑阵地,看准敌人已经全部渡过了利根川,来它一个长驱迂回,作
出企图切断敌人的退路的姿态。敌人看到你这一着,定会胆战心惊,慌忙地龟缩回会津去的。
从战术来说,没有比这更漂亮的了。上杉氏出兵关东,由于战线过长,必定会始终感到后方
有危险,只要刺激一下他的这一弱点,定能取胜。
  秀康越发高兴了。他在心里说道,悔不该当初拒绝了这一任务,那完全是自己的肤浅之
见。在这次大战之中,不是有如此一条光荣的战线在等待着自己吗?
  说几句题外话,这个时期,在德川的军团中,有人对家康的三位公子秀忠、秀康以及忠
吉,作过一语破的的评论。
  家康手下的亲信武士永井直清,作了如下的记载,说是当石田三成在上方举兵的重大消
息传到小山城的军营之中时,“秀忠殿下紧锁双眉,忧心忡忡;三河守(指秀康)眉宇舒展,
面露笑容;萨摩守(忠吉)怒发冲冠,激愤异常。”秀康之所以面带笑容是因为觉得,通过
这一仗,如果弄得好,有可能乘大乱之机取得天下。而嫡子秀忠则担心原定该由他继承的德
川家的天下会因此丧失。这一评论并不符合当时的事实,然而却可以看作是对秀康和秀忠两
人性格的描述。这故事一针见血地说出了他们的心思。而家康不放心的也正是这一点。
  关原之战以家康的胜利而告终。
  然而秀康却一无战功。上杉氏终于未出会津盆地一步,秀康一直在宇都宫城担任留守,
连放一枪的机会都不曾得到。可以说是被束之高阁了。就象命里早已注定这个年轻人生来就
始终只配抽这么一根签似的。
  顺便交代一下,家康的嗣子秀忠率领第二军沿中仙道西进,原来约好在美浓与家康的东
海道军相会合的,然而不料在信州为西军的真田昌幸部队所阻,终于没有赶上关原之战。秀
忠为人忠笃信谨,但缺少能力。但是,对于这件事,家康仅仅略表不快而已,战争结束之后,
也没有从秀忠手里要回继承人的宝座。每当听到这种消息,秀康都不免为自己英雄无用武之
地而惆怅。他多次想道:要是当初让自己领兵过中仙道的话,将会如何呢?
  经过关原这一仗,丰臣家的地位一落千丈,成了一个普通的大名,家康得了天下。在重
新分封诸侯的时候,家康把北国给了秀康。秀康把领地的首府放在越前的北庄城(如今的福
井市)。除了越前一国之外,另有若狭和信浓的一部分,封地达十五万石之多。然而,这些
地方冬天雪大,去不了中原。
  秀康小声地对从江户来他身边担任家老的长谷川采女发泄不平道:“我倒象被投进了雪
牢似的。”
  不久,家康在江户当了将军,建立了德川幕府。两年之后,他把将军的职务让给了秀忠,
自己隐居在骏府城里。
  秀康虽是将军的兄长,却只是一个大名,并且改姓松平,这是早先德川家的别姓。不过,
世人都还仍旧称他结城少将,并对他怀有敬意。而这种敬意之中,是包含着某些为他惋惜的
心情的。
  从少年时起就具有的那种天生威严的气质,虽说有些过于锋芒毕露,但随着年岁的增长,
竟变得越来越浓厚了。庆长九年(1604)七月,家康在伏见的时候,秀康在自己的府邸举行
大相扑的比赛,并请父亲家康前来观看。自然,其他大名和秀康手下的亲信武士也来相随作
陪。没过多久,十四对相扑力士的预赛结束了,最后轮到东西两组的大关(原是相扑比赛中
最高一级选手。现在的最高一级是横纲,其次是大关)级选手追风和顺礼上场了。此时,满
场轰动起来。追风是越后人,京城的力士,原是某个公卿家所养,在天下众多的力士之中,
要算他名气最大。顺礼是加贺地方人,是前田利家的力士,在这之前不久曾参加京都北野天
神的筹款义捐相扑比赛,七天之中,上场三十三次,连战连胜,保持不败的记录。由于这番
缘故,因而改称顺礼。满场人对这一组比赛十分昂奋,大名们全体站了起来,亲兵们也大声
喧哗,吵吵嚷嚷,比赛场中闹得个天翻地覆,不可收拾。这时候,秀康正坐在比赛正面的廊
沿下。只见他倏地站立起来。
  他就这么一站,一言不发,以严峻的目光环视全场。这么一来,满场满院立刻变得鸦雀
无声,宛如荒山野林一般。
  家康惊叹不已。事后他对身边的人说:“今天的比赛,精彩万分。秀康的威严,四座为
之震惊。”
  这天生的威严,本应该用到战场上去的,然而这样的机会终于一次也没有光顾过他。
  家康惧怕秀康。在封他为越前五十万石的大名之后,立即重建了琵琶湖东岸的长滨城,
并把它交给了德川家属下的直系大名内藤氏,让他守卫。这是担心万一大坂的丰臣秀赖发动
叛乱,他的义兄越前的秀康可能会与之相呼应。近江长滨位于越前和上方之间。让内藤氏驻
守长滨,是为了一旦秀康要与大坂汇合而南下时,可在长滨阻止他。倘若大坂城的秀赖与越
前的秀康联合,那么江户的德川秀忠是否能抵挡得住,对此,家康是有疑问的。
  实际上,当时甚至有过流言,说是有一次福岛正则上秀康的邸宅,喝醉了酒,这时,正
则拉开嗓门说:“要是天下发生大事,敝人一定站到你这边。”
  这意思是说,丰臣秀赖在大坂起事,如果你秀康以兄弟的情分加入秀赖一方,那么我正
则二话没说,一定协助你们。这点我可以向你保证。福岛正则酒后的这番话,对于江户政权,
具有极大的威胁性。
  然而,这种预料中的危险也消失了。在大坂的丰臣家发动所谓冬季和夏季战役之前,秀
康早于庆长十二年(1607)年,因病在他所在的领地死去。时年三十四岁。死因似乎是恶性
梅毒和极度虚弱。
  人们原以为在秀康活着的时候他准会有所发难的。例如他每次来江户的时候,德川家对
他的接待之隆重,可以说是过分了。将军秀忠直迎到品川,从品川到江户的路上,秀忠甚至
要把自己的坐轿放在秀康的下方。由于秀康坚决推辞,结果改成了两顶轿子并肩行进。秀忠
如此用心良苦恐怕是来自家康的指使。他以这种厚礼相让的行动,来消除秀康的锐意。看来
正是这么一些周到的安排,使秀康从生至死,整整一辈子都无所作为。秀康是个具有戏剧性
性格的人,然而纵观他一生走过的道路,却没有什么戏剧性的因素,他自己既没有发动过什
么大事,在他的人生道路上,也没有发生过什么大事。
  自己究竟何以来到世上?当秀康在越前的北庄城咽下最后一口气的当儿,他的脑海里兴
许曾掠过这样一个疑问。

八  八条亲王

第一节

  丰臣氏突然之间出现了。这个比以往诞生在地面上的任何政权都更加穷奢极侈、富丽堂
皇、规模宏大、气象万千的政权,竟然在仅仅十天多一点(即从天正十年六月二日织田信长
死于非命到同月十三日明智光秀战败而亡之间)这一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短暂时间内,忽然
降临人间。在任何准备都还没来得及作的情况下,这一家族却不得不被迫仓促地登上贵族的
宝座。
  这样一来,就产生了种种弊病。丰臣氏的直亲、姻亲以及养子们,由于生活境遇的突变,
无论愚钝的还是聪明的,都已无法象以往那样安身立命,过四平八稳的生活,一个个都犹如
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总是那么焦躁不安,有的甚至因此而被挤压得粉碎。
  然而,有一个例外。
  唯有他保持了冷静沉着的态度,唯有他自始至终,温文尔雅,在这一新的时代和新的环
境中,神态自若,游刃有余。
  这是一位叫作赏瓜亲王的年轻人。
  确切地说,他叫八条宫智仁亲王,是天皇的弟弟。理所当然,这位生来的贵族,在血统
问题上,比起丰臣家的其他养子来,高贵得犹如鹤立鸡群一般,不仅仅如此,此人还是个学
问渊博的人,即便在政治的洞察力方面,也具有超乎常人的资质。
  顺便说一下,在京都南郊一个叫桂之乡的地方,有一片一望无际的瓜田。
  寓居京城的人们,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有许多赏心乐事。阳春三月,去岚山郊游;满
树新绿的早春时节,则去清水,观赏阳光照射下闪着晶莹波光的雨珠。秋天上高雄看红叶。
哪怕是盛夏季节,也有乐趣。这便是沿着阳光灿烂的丹波官道南下,到桂之乡观赏那一带长
得又肥又大的甜瓜。在骄阳似火的瓜田里,品尝清凉可口的甜瓜,这大概就是赏瓜之行的乐
趣所在吧。
  最爱这盛夏的风雅之举的,便是上述这位亲王。由于这个缘故,他得了“赏瓜亲王”的
雅号。
  智仁生于天正五年(1577)正月,幼名古佐丸。他出生的那个时候,织田信长已经建造
好了安土城,并且在与中国地方的毛利氏和大坂的本愿寺作战的同时,关心京城的市政建设,
致力于整顿市内的秩序。信长十分崇敬宫廷,常为改善宫廷和公卿们的生活而操心。他给了
他们领地,并且接二连三地为他们新建公馆。御所周围常常响着夯槌的声音,亲王是在看着
工匠们的忙碌的工作中长大成人的。日后,这位亲王之所以对建筑表现了强烈的兴趣,这恐
怕是和他小时候周围的这样一种环境不无关系吧。
  他的父亲是诚任亲王,母亲名叫劝修寺晴子。
  按照贵族的习俗,八条亲王是在母亲的娘家劝修寺家出生,并长大成人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