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杂病广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15-杂病广要- 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数而少为热,数而多为虚,老人多有此,盖阳气衰微,不能约束,历见数人,卒皆不救,由其不能摄养, 
而神气耗散故也。古人有谓不通为热,不禁为寒,乃心肾气弱,阳道衰冷而传化失度。法当温补,温存以养 
其神,药石以坚其肾,神完肾固,膀胱气充,自可约束,然必调治及早,庶或十全三五。(《赤水》) 
古方书论小便不禁,有属热属寒之辨。不知不禁之谓,乃以小水太利为言,皆属虚寒,何有热症。若因热 
而小便频数,则淋沥点滴不能禁止,而又出之不快,或多痛涩,非遗失不禁之谓矣。倘以虚寒误认为热,而 
妄投泻火之剂,岂不殆哉。(《金匮翼》)(按∶遗尿不禁为热客肾经,《原病式》有其说,而王氏《杂着》 
亦谓为属热。《赤水》、《景岳》既斥其非,而尤氏此言最为约核,故拈出之。又《必读》有肝家郁热,小便 
不禁,得温补转炽者,用龙胆泻肝汤加黄鸡肠治验,盖是证之变者也。) 
凡治小便不禁者,古方多用固涩,此固宜然,然固涩之剂,不过固其门户,此亦治标之意,而非塞源之道 
也。盖小水虽利于肾,而肾上连肺,若肺气无权,则肾水终不能摄,故治水者必须治气,治肾者必须治肺。宜 
以参、 、归、术、桂、附、干姜之属为之主,然后相机加以固涩之剂为之佐,庶得治水之道,而源流如度, 
否则徒障狂澜,终无益也。余制有巩堤丸方治,无论心脾肺肾之属,皆宜以此为主治。(《景岳》)(按∶ 
巩堤丸用熟地、菟丝、白术、五味、益智、故纸、附子、茯苓、韭子,山药糊为丸。) 
因先病淋,服利药太多,致溺不禁者,参、 大补为主,少佐熟附子。(《六要》) 
又有女人下关无闭,遇寒则便数,遇咳嗽则小便适来,亦为不禁者也。(《绳墨》) 
x遗尿尿床x 遗尿者,此由膀胱虚冷,不能约于水故也。膀胱为足太阳,肾为足少阴,二经为表里。 
肾主水,肾气下通于阴,小便者水液之余也。膀胱为津液之府,府既虚冷,阳气衰弱,不能约于水,故令遗尿 
也。诊其脉来过寸口入鱼际,遗尿。肝脉微滑,遗尿。左手关上脉沉为阴,阴绝者无 
肝脉也,苦遗尿,尺脉实,小腹牢痛,小便不禁。尺中虚,小便不禁。肾病小便不禁,脉当沉滑而反浮大。其 
色当黑反黄,此土之克水为逆,不治。(《病源论》)(按∶此说脉,肝脉微滑出《灵枢》,其他皆出《 
脉经》,但尺中虚未考。) 
尿床候,夫人有于眠睡不觉尿出者,是其禀质阴气偏盛,阳气偏虚者,则膀胱肾气俱冷,不能温制于水, 
则小便多,或不禁而遗尿。膀胱足太阳也,为肾之腑,肾为足少阴为脏,与膀胱合,俱主水。凡人之阴阳,日 
入而阳气尽则阴受气,至夜半阴阳大会,气交则卧睡。小便者水液之余也,从膀胱入于胞为小便。夜卧则 
阳气衰伏,不能制于阴,所以阴气独发,水下不禁,故于眠睡而不觉尿出也。(同上) 
出而不禁,谓之遗尿。睡里自出,谓之尿床。(《直指·小儿》) 
睡着遗尿者,此亦下元冷、小便无禁而然,宜大菟丝子丸,猪胞炙碎煎汤下。凡遗尿皆属虚,古书云∶实 
则失气,虚则遗尿。有盛喜致小便多,日夜无度,乃喜极伤心,心与小肠为表里,宜厘清饮、四七汤各半帖和 
煎,仍以辰砂妙香散,吞小菟丝子丸或玄菟丹。(《要诀》) 
少壮遗尿,下元热也。热则有动其火,故梦遗也。遗虽失而阳热盛,然必有力。治之宜清。(《绳墨》) 
(按∶遗尿属热,《原病式》语意不了,丹溪亦有按。难为准,并不录。) 
肾主闭脏,肾虚则不能约,以故不时而遗出也,中年人凿丧太过,多有此症。亦有下部湿热太盛,迫水 
妄行者,其人必嗜酒。夜遗,少壮责之火,中年责之虚。热则清之,栀 
子、木通、茯苓等,虚则补之。(《六要》) 
遗溺,遗失也,睡梦中遗失,醒而后觉,童稚多有此,大人少有也。夫童稚阳气尚微,不甚约束,好动而 
魂游,故夜多遗失也。古方多用暖药,乃温养阳气之意,经谓虚则遗溺,不约为遗溺,从可知矣。曾见数人二 
三十岁,仍遗失不止,后皆无子,得非下元虚寒所致欤。(《赤水》)(按∶又曰。刘河间、丹溪、《千金翼 
方》有认为热者,必以脉症相参看,庶无偏热偏寒之弊。予前论寒者,以大概而言也。诸病皆 
有寒热虚实,多有始同终异,故治法不能执一而无权也。此引《千金翼方》,当考。) 
遗溺一证,有自遗者,以睡中而遗失也。有不禁者,以气门不固而频数不能禁也。又有气脱于上,则下 
焦不约而遗失不觉者。此虚极之候也。总之三者皆属虚证,但有轻重之辨耳。若梦中自遗者,惟幼稚多有之,俟 
其气壮而固,或少加调理可愈,无足疑也。(《景岳》) 
有睡则遗尿,皆责之虚,所以婴儿脾气未固,老人下元不足,多有此证。在婴儿挟热者十居七八,在老人 
挟寒者十居七八,此又不可不辨也。(《必读》) 
x午前数尿x 有人每日从早至午前定尿四次,一日之间又自无事,此肾虚所致,亦犹脾肾泄,早泄而 
晚愈,次日又复然者也。(《要诀》) 
x小便余沥x 肾主水。劳伤之人,肾气虚弱,不能藏水,胞内虚冷,故小便后水液不止而有余沥。尺脉 
缓细者,小便余沥也。(《病源论》)(按∶《脉经》曰∶尺脉缓,脚弱下肿,小便难,有余沥。》 
x固涩诸方x 《范汪方》治人喜遗尿方。 
矾石、牡蛎,分等治合,以黍粥服方寸匕,日三。(《医心》) 
《录验方》治遗尿,龙骨散方。 
桑耳(三两) 矾石(二两) 牡蛎(二两) 龙骨(三两) 
凡四物,合治下筛,服方寸匕,日三。(同上)《外台》无牡蛎,有阿胶。 
《古今录验》牡蛎汤,治遗尿小便涩方。 
牡蛎(四两熬) 鹿茸(炙四两) 阿胶(炙,各二两) 桑螵蛸(二两) 
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外台》)《千金》于本方去桑螵蛸,加桑耳。《圣惠》 
治妇人虚冷,小便数,桑螵蛸散,于本方去阿胶,加甘草、黄 ,捣细罗为散,生姜汤调下。(《必读》治阳 
气虚弱,小便不禁,去甘草,加人参、赤石脂。)《奇效》泽泻散(主治同),于 
本方加泽泻、牡丹皮、赤茯苓,为细末,酒调服。 
治不渴而小便大利,遂至于死者方。 
牡蛎五两,以患人尿三升,煎取二升,分再服,神验。(《千金》) 
治小肠虚冷,小便数多,鹿茸丸方。 
鹿茸(二两去毛涂酥炙令黄色) 白龙骨(一两) 山茱萸(三分微炒) 
上件药三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盐汤下,晚食前再服。(《简要济众》) 
治小便数方。 
上取纯糯米 一手大,临卧炙令软熟啖之,以温酒送下,不饮酒人温汤下,多啖弥佳,行坐良久,待心 
间空便睡,一夜十余行者当夜便止。予尝以为戏术,与人赌物,用之如有神圣。或言假火气温水送,不然 
也。太多糯稻主缩水,凡人夜饮酒者,是夜辄不尿,此糯米之力也。(苏沈)(原更载糯稻秆治渴,宜考。) 
邻家有一男子,小便日数十次,如稠米泔,色亦白,心 
神恍惚,瘦瘁食减,以女劳得之,令服此桑螵蛸散,未终一剂而愈。安神魂,定心志,治健忘、小便数,补心 
气。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人参、茯神、当归、龟甲醋炙,以上各一两为末,夜卧人参汤调下二钱。 
如无桑上者,即用余者。(《本草衍义》) 
固真丹,治肾与膀胱虚冷,真气不固,小便滑数。 
韭子(四两) 舶上茴香(炒) 补骨脂(炒) 益智子(炒) 鹿角霜(各二两) 白龙骨 
(三两 别研细如粉) 
上为细末,以青盐、鹿角胶各一两,同煮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送下,盐汤亦 
得。(《魏氏》)又破故纸丸,治肾气虚冷,小便无度。破故纸、茴香(并盐炒)等分,酒糊为丸。 
缩泉丸,治丈夫小便频。(《史越王氏》) 
乌药 川椒(去目并合口者出汗) 吴茱萸(九蒸九曝) 益智(炒) 
上等分为细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临卧盐汤下。(同上)《济生续》去川椒、吴 
茱,酒煮山药糊为丸。(《得效》名三仙丸。又《白浊》萆 厘清散盖此祖方。) 
六味地黄丸,治内虚热者,小便频数不禁。 
本方加牡蛎、五味子。(《丹溪附余》) 
固脬丸,治小便不禁。 
菟丝子(二两制) 茴香(一两) 附子(炮去皮脐) 桑螵蛸(炙焦各半两) 戎盐(一分)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用米饮送下。(《奇效》)《医通》山药末 
糊丸,酒下十五丸。 
姜附赤石脂朱砂丹,治小便数而不禁,怔忡多忘,魇梦 
不已,下元虚冷,遗尿精滑,或阳虚精漏不止。 
附子(生) 干姜(各半两) 赤石脂(一两半水飞) 
上为细末,酒糊丸,绿豆大,每服十五至二三十丸,大便不和米饮下,小便不禁茯苓汤下。(《准绳》) 
黄 束气汤,治气虚遗溺。 
黄 (一钱二分) 白芍(一钱) 人参 破故纸(各七分) 升麻 益智仁(各五分) 北五味 
子(三分) 薄桂(二分) 
水姜煎服,(《儿科方要》) 
x清凉和温诸方x 《范汪方》治小便一日一夜数十行方。 
菖蒲、黄连二物,分等治筛,酒服方寸匕。 
又方,石膏半斤 咀,以水一斗,煮取五升,稍热服。(以上《葛氏方》同之)(《医心》) 
《究原方》醉仙丸,治因劳心,肾经寒,小便多。 
白茯苓去皮,不计多少,用黑豆同水煮半日,去豆,出焙为细末,用薏苡仁炒碾为细末,煮糊为丸,如桐 
子大,每服五七十丸,以枣汤服下,空腹临睡服。(《万安》)(按∶此《苏沈》梦泄茯苓散之意。) 
四君子汤,诸急病遗尿不禁者,此方主之。诸急病,谓卒然暴仆诸疾也。遗尿不禁者,形气将脱,无形之 
气不足以固有形之溺也。甘温为阳,可使益气,故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皆甘温也,可以用之。(《方 
考》)(按∶此方何能堪急病不禁,但缓证或有相适,姑存之。) 
治肾虚小便多,阿胶汤方。 
阿胶(炙令燥别捣末) 人参(各一两) 干姜(炮二两 远志(去心) 附子(一枚炮制去皮脐) 甘 
草(炙锉三两) 大麻仁(烂研一两) 
上七味,粗捣筛五味,与麻仁拌匀,每服六钱匕,水二 
盏,煎至一盏,去滓入阿胶末半钱匕,更煎两沸,食前温 
服,日三。(《圣济》)(按∶此方本出《千金·消渴》中。今加入人参、甘草。) 
治气牵腰背,及胁内痛,小腹坚,小便不禁,当归汤。(同上)(按∶即张 
文仲当归大黄汤,方见《胁痛》。) 

脏腑类
小便不通
属性:x小便总说x 胞囊者,肾膀胱候也,贮津液并尿。若脏中热病者,胞涩,小便不通,尿黄赤。若腑有寒 
病,则胞滑,小便数而多白。若至夜则尿偏甚者,夜则内阴气生故。热则泻之,寒则补之,不寒不热, 
根据经调之,则病不生矣。(《千金》) 
肾主水,膀胱为之腑,水潴于膀胱而泄于小肠(按∶当云水潴于小肠而泄于膀胱,此误错),实相通 
也。然小肠独应于心者何哉?盖阴不可以无阳,水不可以无火,水火既济,上下相交,此荣卫所以流行,而水 
窦开阖所以不失其司耳。惟夫心肾不济,阴阳不调,故内外关格而水道涩,传送失度而水道滑。热则不通,冷 
则不禁。其热盛者,小便闭而绝无;其热微者,小便难而仅有。肾与膀胱俱虚,客热乘之,故不能制水,水挟热 
而行涩焉,是以数起而溺有余沥。肾与膀胱俱冷,内气不充,故胞中自滑,所出多而色白焉。是以 
遇夜阴盛愈多云云。故或冷或热而滑涩随之矣。(《直指》) 
x病由肾膀胱有热x 小便不通,由膀胱与肾俱有热故也。肾主水,膀胱为津液之府,此二经为表里,而 
水行于小肠入胞者为小便。肾与膀胱俱热,热入于胞,热气太盛故结涩,令小 
便不通,小腹胀满,气急甚者,水气上逆,令心急腹满,乃 
至于死。诊其脉紧而滑直者,不得小便也。(病源论) 
热气在于脏腑(按∶此上数句,与不通候同,脏腑即肾、膀胱),水气则涩,其热势极微,故但小便难 
也。诊其尺脉浮,小便难。尺脉濡,小便难。尺脉缓,小便有余沥也。(《同上》)(按∶此诊候本出《脉 
经》。) 
x病有数端x 尝记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