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故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人街故事-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部分
暮色中的哈瓦那唐人街(1)
    东欧巨变以来十多年过去了,“古巴”不再是一个只能在报纸杂志上见到的名字。哈瓦那街头,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他们在品味雪茄和朗姆酒之外,总会带着参观历史博物馆的心态注视着这颗旧日的加勒比海明珠。 
    过往风云 
    哈瓦那曾经是南美最繁华最有魅力的城市,也曾是华人在南美最重要的聚集地。可是今天当人们留连在哈瓦那的大街小巷,却很难见到华人昔日辉煌的印记。然而和其他许多国家一样,古巴华人有着苦难而英雄的历史。19世纪中叶,随着土著印第安人的灭绝和从非洲贩运黑奴的禁止,在古巴的西班牙殖民者迫切需要新的劳动力来源。 
    1847年6月,首批中国移民被骗卖到古巴。他们作为“苦力”被强迫在甘蔗园和糖厂干活。到1874年,华工的人数达到10万人以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华工们陆续摆脱“苦力”的身份,开始经营中餐馆、杂货店和其他行业,逐渐融入古巴主流社会。不单如此,在19世纪古巴两次独立战争中,广大华工踊跃参加起义军,其中不少人战功卓著,成为起义军的中坚力量和指挥官。 
    哈瓦那海滨大道附近的广场,矗立着一座8米高的黑色大理石纪念碑,上面记录着华人前辈们的英勇与辉煌。碑上面用西班牙文刻着古巴著名的爱国者和诗人盖萨达的名言:“没有一个古巴华人是逃兵,没有一个古巴华人是叛徒。” 
    进入20世纪,华人移民古巴又达到了新的高潮,顶峰时华侨曾多达15万人,居美洲各国之首。50年代是哈瓦那唐人街的全盛时期,上了年纪的人至今仍记得过去的辉煌盛事。 
    毛罗·特里阿诺是1967…1971年古巴驻中国代办,也是《光华报》的老朋友。目前他正在写一本关于古巴中国移民生活和中古关系的书。作为一名关心中国的外交官,特里阿诺先生亲眼见证了唐人街的兴衰变迁。 
    “以前的唐人街,在某个时期,我们认为哈瓦那的唐人街其重要性相当于夏威夷的唐人街。那时候有很多中国人的私人买卖,很多的商店,卖中国布料、瓷器,还有放映中国电影的电影院。唐人街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那时候有若干家报社,现在只剩一个,那时候甚至还有中国杂志,那时唐人街是非常繁华的。这都是我书中写到的事情。” 
    1959年,古巴推翻了亲美独裁政权。1961年,卡斯特罗向全世界宣布:古巴实行社会主义革命。1968年,所有私营企业收归国有,许多华人老板因而失去了一切。 
    古巴革命四十几年来,这里没有新的中国移民。老侨们如昨日黄花日渐凋零,唐人街的命运像暮色笼罩的海滩,朦胧而忧伤。 
    古巴最大的华人区位于哈瓦那老城的中心,而实际上,现在的唐人街只是两条交叉的小路,总共不到两百米:十几家饭馆,门口站着既不会讲华语、也看不出多少东方血统的华人后裔。周围陈旧的老房子里居住着在古巴的大部分华人华侨和他们的子孙。 
    唯一尚存的中文报纸 
    转过古巴唐人街的街角,在一所破旧的楼房里便是古巴唯一尚存的中文报纸——《光华报》报社所在地。 
    赵文立是报社现任总编辑,今年71岁,退休前曾做过会计和交通警察。4年前,前任总编因为年老多病退下了岗位,于是,赵文立开始接手报社的工作。因为报纸现在还是传统的铅字印刷,而年轻一辈的华人没几个能识中文,所以他还要兼任排版的工作。 
    赵文立其实早在几十年前就学会了排字这份工作,但是也有几十年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工作了。从2000年开始,由于报纸先前做排字的人年纪大了不想继续做,他只能接手了这份辛苦的排字工作。 
    在这群为华人报纸工作的老人之间,赵文立还算是年轻的了。老人们苦苦支撑着这份报纸,不过是希望能够维持中国文化机构。而排版的工作并不是赵文立唯一的一份工作,为了能够维持生活,他还需要做会计、校对。 
    他并不知道这份报纸还能够支持多久,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有一天做不了了,这份报纸只有停办了——报馆里的人年纪都大了,而年轻人又不愿意做这样的工作。 


第二部分
暮色中的哈瓦那唐人街(2)
    现在的报纸都走向现代化了,都已经开始使用电脑了。而在古巴的这份华文报纸,却没有电脑可以供他们工作,所有的设备都还用那些古老的机器。如果不是这些会用老机器的老华侨们还在苦苦支撑,报纸肯定没有办法维持下去了。尽管他们很可惜这份辛辛苦苦创业的报纸,但是却完全没有解决的办法。 
    鼎盛时期的古巴曾有四家中文报馆。1959年革命后,由于政治、经济等各种原因,如今只有《光华报》一家硕果仅存。现在的《光华报》是由《开明公报》和旧《光华报》于1976年合并而成。报头几个大字是董必武先生亲笔提写的。它原来是日报,后为周报。 
    几年前,迫于人员和资金的严重短缺,改为每月出版两期。《光华报》至今仍采用传统的铅字印刷,每次出对开纸一张四版,头三版是中文版,第四版为西班牙文。主要内容包括中国要闻、古巴要闻、国际新闻、古巴华人社会动态、小说连载等等。 
    近四十多年来,古巴没有新的中国移民,老侨们年事已高且大多生活困顿。报社没有了后备力量,经营举步为艰。现在连社长在内总共11人,平均年龄71岁,平均月工资不到7美金,全部都是由各个行业退休下来的老侨自愿组成。 
    对于这个勉力维持的报馆来说,其实什么都需要,他们缺的不仅是人,是钱,甚至缺乏来自外面华语社会的消息。以前还有香港的《星岛日报》等中文报纸寄过来支援这份报纸,但是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这些报纸就不再寄过来了。于是,老华侨们主要是靠收集翻译一些本土消息来继续报纸的新闻,有时候还会收到一些来自中国的消息,不然这份报纸就没有办法维持下去了。 
    蒋祖廉是蒋祖乐的堂兄弟,1950年追随叔父来到古巴,现在担任报社的翻译。老人通常会从古巴当地的西班牙报纸中选取一些新闻翻译过来,而这些报纸通常都是古巴共产党的喉舌,例如:《古巴公产青年报》就是古巴共产党的党报,还有《工人报》也会给他们提供一些信息。 
    《光华报》选择翻译的新闻主要是跟中国有关的,比如蒋祖廉老人就曾经翻译过中华人民共和国55周年纪念时,古巴总理卡斯特罗参加庆祝会的新闻,标题就是“中古两国高举社会主义的旗帜”。同时报纸也会报道古巴国内的重大新闻,比如对居民供电缺乏情况的报道。 
    就在那所昏暗的楼房里,几名老人艰难维系着中国文化的血脉。除了一盘盘残缺不全的铅字,一台百年老印刷机就是报社最主要的家当了。 
    这台历史悠久的印刷机是1900年生产的,是当时的美国华侨送的。当年把印刷机从美国运过来的老华侨们恐怕怎么也不会想到它能够运转100多年。而世界上现存的这种印刷机恐怕也不多了。毕竟这种老式的机器已经被全淘汰了,现在的人们早已经用上了电脑。 
    几年前,曾经有法国人想要买这台老式的印刷机,但是老华侨们却不肯出售。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公共的财产,他们要用它将中华文化传承下去,给多少钱他们都不会将这台相伴报纸百年的机器出售的。 
    现在用铅字的报纸已经越来越少,这份华文老报也缺乏应有的电脑人才。毕竟这里古巴华侨年纪都大了,没办法学电脑了。赵文立还算是比较年轻的,今年也已经71了,但是报馆的其他工作人员年纪比他们还要大,都快要80岁了。 
    老华侨们也想不到什么办法能够将报纸长期维持下去,现在他们只能把报纸办一天算一天。他们也希望有新人能够加入到办报纸的行列中来,他们也曾经在报纸上登过广告招人进来参与报社工作。这样的招聘启示从2002年就开始在报纸上刊登了,不过非常遗憾的是,到了2004年都没有人愿意来做这份工作。 
    每期报纸出版前,报社的几名骨干都要在一起开个简单的编辑会,商讨选题和内容。虽然报社的前景并不乐观,但他们还是尽力做好眼前的工作。 
    出版方面,他们尽力挑选有意义的、对中国的发展有特别影响而且比较适当的事情进行报道。而且对于出版时间,他们必须要有确切的日期。不过因为中国侨办和古巴的合约关系,每年都会让几个老侨回去探亲,顺便采访一下中国当前的发展状况,而且消息也可以发出来。 
    《光华报》前总编辑冯啸天先生的忌日的时候,蒋家兄弟特地买了鲜花去“中华总义山”拜祭同僚。 
    中华总义山是哈瓦那的华人公墓,位于城市的西南角,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就像唐人街一样,昔日的总义山也曾华丽风光。这些石碑和挽联,对于不得不埋骨他乡的先侨们来说也算是最后的安慰。但是近几十年,华人在古巴逐渐没落,公墓变得破败荒凉。那些没有亲属的老侨,只能葬在拥挤而简陋的公坟里。 
    冯啸天可以说是在中国社区里面非常重要也是很伟大的一个人。冯啸天是广州大学新闻系毕业的,来到古巴将近四十年。他曾经是一个老师,在古巴教中文教了很长时间,从事中国文化的工作。所有在古巴的中国人都因为他而骄傲。 


第二部分
暮色中的哈瓦那唐人街(3)
    新的一期报纸出版的时候,平日冷清的小楼立时热闹起来。为了生活,报社的员工大多兼任几份工作,只有在这一天,才聚集到一起干活。 
    每份《光华报》卖2毛钱古巴比索,相当于不到1美分。现在,每期印刷500…600份,每期报纸都有30到40份需要发往古巴国内不同的地方,包括哈瓦那、马坦萨斯、圣地斯皮利图、卡马圭省以及东部的奥尔京、圣地亚哥、马萨尼奥等省份。 
    但是,即使全部售清也不会有赢利。古巴华人社会的萎缩意味着报纸的读者越来越少。报社一直亏损经营,全靠民间社团和一些华人游客资助。 
    现在报纸发行量非常少,由于现在古巴没有很多中国人,也没有很多中国人来到这里,这些原因导致发行量减少。以前曾经很多的读者正在慢慢凋零,现在报纸的状况也只能维持十年八年,如果没有人接班,也只有关门了。 
    现在任职《光华报》的这一辈老侨,正逐渐凋零。他们的下一代,多半已与中国语言和文化完全脱节。再过几个春秋,平均年龄79岁的一代人逝去,谁也无法猜测唐人街和《光华报》的未来。 
    老华侨们的生活 
    古巴革命之后,大批华人离开古巴,大多数北上美国,重新创业。时光流转,留在古巴的老侨们逐渐去世,而几十年来又没有新的中国移民到来,古巴华人社会日益缩小。目前,在中国本土出生的老侨只有不到300人,平均年龄79岁。就像日渐衰落的《光华报》一样,今天的唐人街已经风光不再,成为苍白的历史见证。 
    曾经的唐人街集中在今天我们看到的两条破败的小街上。那时候,大部分的华人都住在这里,街的两旁都是唐人商店,有的卖各种洋货,有的卖传统的中国工艺品,甚至连非常地道的中国豆腐都有卖的。中国人的繁华店铺曾经一度占到了哈瓦那店铺总量的40%。曾经生意最好的太平洋酒楼见证了当日的繁华。 
    在那个遥远的时代里,人们通常可以到太平洋酒楼,享受一杯舒服的早茶,尤其对于中国广东人来说,这更是一项福利。夜晚迟归的人们也可以在这里吃一顿夜宵。中式菜肴的精美也吸引了无数的外国人成为了这里的常客。 
    但是,这些店铺都被收归国有了,一间都没有留下。新的人接手了唐人街店铺的生意,但是他们都不愿好好经营。从前卖粮食、卖唐人杂货的店铺都被政府收购了,如今实行的是配给制。 
    老人们的配额是每个月6斤米5斤糖1斤油,还有每人半斤的饼干。另外每个月还有一些豆类。而肉,就是每月一斤。这样的配给是非常少的,如果还想要更多就只有另外买一些高价的商品了。这样的配给制,已经实行有30多年了。 
    近些年,古巴政府为重现唐人街昔日繁华,建立了专门的机构——华区促进会。“颐侨居”就是由中华总会馆和华区促进会于1994年共同创办的,里面住的都是70岁以上无依无靠的老年侨胞。很多老年华侨都住在那里。 
    81岁的温先生在古巴已经居住了50多年了,其实在这个老人院居住的人,每个都侨居古巴将近50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