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宝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楼宝鉴-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只有一个客人来装过一次干鲜果、打过三次茶围。这个客人是在洋货店里站柜台的,谁知道倒是她的老相好,吃过晚饭就来,总要坐到十二点钟才走。就为了这个,本家①说话了,诸三姐才赶去打她的呀!”翠凤问:“没人吃酒,叫局的有多少?”黄二姐两手一摊,
  
  ①本家──这里指开堂子的老板。金花离开黄二姐家,到了幺二堂子里,仍然是搭伙的关系,老板是本家,诸三姐是她的领家。
  笑着说:“不跟你说了么,一个多月通共就装了一档子干鲜果,哪里来的局呀?”
  翠凤一听,不由得也跳了起来,质问金花:“你一个多月只做了一块洋钱的生意,是不是要叫你妈去吃屎啊?”金花的头越垂越低,哪里敢回话?翠凤一连问了好几声,又抬起她的头来问:“你说呀,是不是要叫你妈去吃屎?你倒还那么高兴,做上了恩客!”黄二姐劝翠凤说:“你去说她干吗?”翠凤气得瞪着眼睛嚷:“诸三姐也太没用了。有力气打么,干脆打死算了,放在那里还要赔洋钱!”黄二姐跺脚说:“好了,好了,别说了。”一边说一边用手按着翠凤,要她坐下。
  翠凤随手把桌子一拍,喊了一声:“赶她出去!看见她就生气!”这一拍,正好拍在一只金镶玳瑁的臂钏上,拍得也太重了些,竟把那臂钏拍成了三截。黄二姐“咳”了一声说:“这是哪里来的晦气!”急忙丢个眼色给金凤。金凤就牵着金花的手,要她到对面房间去坐。金花自觉没脸,就要回去,黄二姐也不留她。倒是金凤多情,依依相送。送到门口,正好遇见罗子富下轿。金花不想跟他见面,掩在一边,等子富进门,才和金凤作别,扶着老妈子,慢慢地出了兆荣里,从宝善街一直向东,回到东棋盘街绘春堂隔壁的得仙堂。
  诸金花遭到不幸,又毫无办法,但望诸三姐不来查问,苟且偷安而已。
  第二天午饭以后,金花正和几个打杂的在客堂里打打闹闹,突然郭姥姥摸进门来,招手叫金花。金花猛吃一惊,慌忙过去。郭姥姥说:“有两个挺好挺好的客人,我给你做个媒。这回可要巴结点儿,懂吗?”金花问:“客人在哪里呀?”郭姥姥说:“诺,来了。”
  金花抬头一看,一个是清瘦的年轻人,一个有胡须的,是个瘸子,都穿着雪青官纱长衫。金花迎进房间,请问尊姓。年轻的说姓张,郭姥姥认识他叫张小村;瘸子说姓周,郭姥姥也不认识。外场送进干鲜果,金花照例敬过,就到榻床边去烧烟做泡。郭姥姥挨到张小村身边,小声地说:“她是我的外甥女儿,请多多照应,随便你开销好了。”小村点点头。郭姥姥问:“要不要喊个台面下去?”小村正色禁止。郭姥姥迟疑了一会儿,又说:“那么问问你朋友看,怎么样?”小村反问:“这个朋友你不认识吗?”郭姥姥摇摇头。小村说:“他就是周少和呀!”
  郭姥姥听了,眉眼嘴脸全变了样,赶紧溜出门外。金花装好了烟,请少和抽。少和没有瘾,就让给张小村先抽。小村见这个诸金花相貌、唱口、应酬,无一可取之处,就在这里酣畅淋漓地抽足了鸦片,仍与少和一起踅出了得先堂。
  小村与少和出了得先堂,溜溜达达,无拘无束,先在四马路口看看往来马车,随后又到华众会楼上沏了一碗茶,坐着闲聊,打发光阴。
  俩人聊了没多一会儿,忽然看见赵朴斋独自一个踅上楼来,也穿一件雪青官纱长衫,嘴里叼着象牙嘴儿的香烟,鼻子上架着墨晶眼镜,红光满面,精神焕发,走上楼来,东张西望。小村有心讨好,举手招呼。朴斋竟不理会,径自到后面烟间里转了一圈儿,又踅到前面茶座来,这才看见小村,见面就问:“看见施瑞生了吗?”小村起身说:“瑞生没来。你要找他,就在这里等一会儿好了。”
  朴斋本想不再理他,可又想在少和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体面,就大模大样地坐了下来。小村叫堂倌再沏一碗茶。少和亲自去点了一根纸吹,捧过水烟筒来。朴斋见少和一瘸一拐的,问是怎么一回事儿。少和说:“楼上摔下来摔坏的。”小村指着朴斋对少和说:“咱们一块堆儿的,就数他的运气最好。我和你俩人都是倒楣鬼:你的脚摔坏了,我的脚也崴了。”
  朴斋问吴松桥近来怎么样。小村说:“松桥也混得不怎么样。在巡捕房里关了好几天,刚刚放出来。他父亲想问他借几块钱,父子俩吵了一架。还好外国人不知道,要不,连生意也要丢了。”少和问:“李鹤汀回去了,出来过么?”小村说:“听郭姥姥说,快要来了。因为他叔叔生了杨梅疮,要到上海来治,他一块儿来。”朴斋问:“你在哪里看见郭姥姥了?”小村说:“郭姥姥到栈房里找我,说是她外甥女儿在幺二堂子里,请我去看看。我刚才跟少和一起去装了一档子干鲜。”少和不禁讶然:“刚才那个就是郭姥姥哇?我都认不出来了。这可真是失敬得很啦!前年我经手的一宗官司,就办过她的拐逃。”小村恍然说:“怪不得她看见你有点儿怕呢!”少和说:“怎么不怕?这会儿要收她的长监,只要我一张禀单。”
  朴斋听了,别有领会,侧首寻思,不再插嘴。沏了五六开水,日色已经偏西,朴斋料想瑞生行踪无定,没地方找他,就向少和、小村说声“再见”,离了华众会,回到三马路鼎丰里家中,告诉二宝瑞生没有找到。二宝说:“明天你早点儿到他家里去请。”朴斋说:“他不来,你请他干什么?好客人多得是!”二宝沉下脸来说:“叫你去请个客人都不肯去,就知道吃饱了饭到处去玩儿,有个什么用处!”朴斋发急说:“好,我去,我去!我不过说说罢了。”二宝这才回嗔作喜。
  这时候赵二宝已经红得发紫,每天晚上碰和吃酒都不止一台。席间撤下来吃不了的酒菜,送到洪氏房内,任凭朴斋酣畅淋漓地大吃大喝,然后醉醺醺地在床上一倒,自以为这就是极乐世界了。
  第二天,朴斋到南市去请瑞生,瑞生不在家,留下一张名片,心想:“这会儿回家去,二宝又要说我不会办事,不如到王阿二家去混上半天,重叙旧好,岂不妙哉?”一走走到新街口,忽然想到上次被打破脑袋的教训,这次可得格外谨慎,先到隔壁请郭姥姥做个牵头,预先做好退步。郭姥姥高兴得像天上掉下宝贝来的一般,把朴斋安置在后半间屋子里坐等,自己去叫王阿二过来。
  阿二见了朴斋,眉开眼笑,亲亲热热地说:“赵哥,到房里去呀!”朴斋说:“就这里吧。”一面说着一面解下青纱长衫,挂在蚊帐竹竿上。阿二一面让郭姥姥到那边去关照一下老妈子,一面推朴斋坐在床沿,自己趴在他身上,勾住他脖子说:“我一直在惦记着你,你发了财,却想不到我,我不干!”朴斋就势两手合抱,问:“张先生还来吗?”阿二说:“你还提什么张先生,这个人可真不怎么样!他在我这里还欠着十几块洋钱,正没地儿找他去呢!”
  朴斋讲起昨天小村说的话,阿二跳起来说:“他有洋钱,倒上幺二堂子里去攀相好,我明天非去问问他不可。”朴斋按住说:“你可别提起我呀!”阿二说:“你放心,跟你没关系。”说着,老妈子送来烟茶,自回隔壁去了。
  郭姥姥在外间听不见房间里有什么响动,知道已经入港,怕别人再来打搅,就到门口去望风。过了一会儿,忽然听见后半间地板上有杂乱的脚步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进房一看,只见朴斋手里提着长衫要穿,阿二紧紧抓住不许,俩人扭结成一堆儿。郭姥姥笑问:“你们这是干什么?”阿二生气地说:“我跟他商量借十块洋钱,往后在烟钱上算,他回答我没有,倒站起来就要走。”朴斋求告说:“这会儿我确实没有,过两天有了给你送来,行不行?”阿二不依,说:“你要过两天送来,先把长衫押在这儿,拿十块洋钱来取。”朴斋跺脚说:“你这不是要我的命吗?叫我回去怎么说呀!”
  郭姥姥做好做歹,自愿作保,要朴斋定一个日子。朴斋说是月底,郭姥姥说:“月底就月底,不过到了月底可一定要拿来的呀!”阿二还给他长衫,要挟地说:“月底你不拿来,我到鼎丰里去请你上茶馆儿!”阿二要把朴斋的长衫留下抵压,郭姥姥做好做歹,自愿作保,说定月底给钱,方才取回长衫,脱身而逃。
  朴斋诺诺连声,脱身而逃,一路寻思,自悔自恨,却又无可如何。
  第三十六回
  史公馆痴心成好事  山家园雅集庆良辰
  赵朴斋垂头丧气地回到鼎丰里口,远远看见自家门首停着两顶官轿,拴着一匹白马;踅进客堂,又见坐着一位管家,四个轿夫。走上楼去,正想回话,正好二宝有客,不敢惊动。悄悄儿地在帘子缝儿里张了张,见是两位客人,其中一位是葛仲英,还有一位不认识的,身材俊雅,举止轩昂,似乎一向还没有见过如此高贵的客人。
  朴斋只好仍然悄悄儿下楼来,进了客堂,跟那管家打了个招呼,聊了几句,随即请他到后面账房里坐。探问起来,方才知道他的主人就是天下闻名极富极贵的史三公子,别号天然,年方弱冠,祖籍金陵,出身翰苑。只身来到上海,是为养病,在大桥租了一座高大的洋房,十分凉爽,每天和两三个知己饮酒谈心。只是半个多月以来,还没有找到一个可心的人儿承欢侍宴,觉得有点儿辜负花晨月夕,所以仲英才带他到这里来走走。
  朴斋听了,满口里奉承。又问知这位管家姓王,人都叫他小王,除了贴身服侍史三公子之外,还兼掌管银钱。朴斋想要得到他的欢心,烟茶点心,不绝地供应,小王果然大喜。
  将近上灯时刻,阿虎传话,让打杂的出去叫菜。朴斋听见了,急忙去禀告母亲,打算另叫四个冷荤、四个热炒,专请管家,洪氏自然答应。等到楼上入席以后,账房里也摆了起来,请小王上座,朴斋在下首相陪。俩人推杯换盏,兴致飞扬,吃得杯盘狼藉。
  楼上这台酒,只请华铁眉和朱蔼人两个,席间冷冷清清的,再加史三公子特别怕热,不耐久坐,出局的一散,宾主四人都急于要走,纷纷呼唤轿班点灯。小王只好匆匆吃了几口干饭,赶紧出来伺候。三公子送走了客人,自己也上了轿子,然后小王骑马在前面开路,一行人鱼贯而去。
  一连三天,天气酷热,史三公子没有登门。第四天是六月三十,也就是月底了。朴斋一大早的就起身,把私下积攒的洋钱凑了十块,直到新街,敲开郭姥姥的门,点明数目,请她转交。随即转回家里,母亲、妹妹还没有起床,估计不致露出破绽。只有大姐儿阿巧蓬着头站在客堂里打哈欠。朴斋搭讪着说:“还早着呢,不再睡会儿了?”阿巧说:“我是要干活儿的呀。”朴斋说:“要我来帮你做吗?”阿巧还以为是调戏她,竟掉头不理。
  没过多久,忽然一片乌云从西北飘来,顷刻之间遮住骄阳,弥满寰宇,电掣雷鸣,倾盆如注,足足下了有两点多钟,方才雨停日出。二宝梳妆好了,正靠在楼窗上纳凉。却见一个人走得气喘吁吁地,满头都是油汗,手持局票,闯进客堂里来。随后朴斋上楼郑重通报,说是三公子叫的局,叫到大桥史公馆。二宝赶紧换上出局衣裳,高高兴兴地去了。
  谁知一直到傍晚,竟不见二宝回家。朴斋疑虑焦躁,正想亲自去接,恰好阿虎带着空轿子回来了。朴斋大惊失色,瞪大了眼睛,急问:“人呢?”阿虎反觉好笑,转身对洪氏说:“二小姐不回来了,三公子请她在公馆里歇夏,包她十个局一天。叫我赶紧把梳妆盒子和替换衣裳给她送去。”
  洪氏还没说什么话,朴斋却嗔责阿虎说:“你倒胆子真大呀!把她放生了,自己一个人回来。”阿虎说:“是二小姐叫我回来的呀!”朴斋说:“下次你可得当心点儿。闯出大祸来,你当老妈子的吃得消吗?”阿虎也沉下脸来说:“你别着急呀!我也有四百块洋钱在这里呢,能不当心吗?我从小就吃堂子里的饭,到如今年纪大了,才做了老妈子;你不妨去打听打听,看我闯过什么祸没有?”
  一句话,把朴斋给问噎住了。还是洪氏接嘴说:“你别去听他,快收拾好了去吧!”阿虎嘟嘟囔囔地到了楼上,收拾好了东西,打成两包,辞了洪氏自去。
  朴斋却忐忑不安,一夜没有睡好。一早起来,就和母亲商量定,去买来许多水蜜桃、鲜荔枝,装了盒子、小筐,前去探望二宝。出门叫了辆东洋车,拉到大桥,一路打听,找到了史公馆,果然是高大的洋房,两旁栏凳上列坐着四五个方面大耳、挺胸凸肚的汉子,全都穿着乌皮快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