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士- 第1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天气变化实在太剧烈,竟突然冷了下去。十天前,大家还都是一件单衣汗流浃背,可此刻却都换上了袄子。

太监受了那一刀之后,阴阳失调,身子都弱。秋风秋雨一起,高起潜顿时经受不住。

此刻的他正坐在书屋里,提着笔在纸上写着什么。而书房里,却已经燃起了火炉子。

不得不承认,高公公不愧是紫禁城内书堂出身的高才生,不如此,他后来也不会被选进司礼监做了秉笔。但见,纸上竟是一手漂亮的卫夫人,工整庄严,隐隐有大气。

一篇折子写完,高起潜吁了一口气,搁下笔,甩了甩已经有些发热的手,满意地看了看自己的作品,喃喃道:“还好,还好,这一手书法又有进境。将来若是帖黄拿得出手。”

所谓贴黄是大臣们写的奏折送去内阁之后,内阁做出批示,转到司礼监请内相和皇帝批示。可内阁每日送上了的折子没有一千也有好几百件,以每份折子一千字计算,加一起却是一个好量的数字。且,这些折子中大多都是废话。而皇帝只有一个,若是一字一句看完,基本上别的事情就不用干了。

所以,这些文书奏折司礼监的几个秉笔得先读一遍,做个摘要写在小黄纸条上,以便皇帝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内容,并做出指示。

秉笔太监的权力之所以极大,甚至盖过内阁阁臣,成为明帝国实际上的宰辅。那是因为他们的贴黄可以很大限度地影响皇帝判断和决策。

所以,不是人尖子,你根本就做不了内相。无论精力、从政经验还是学识,都必须是当世第一流。真论起来,司礼监的秉笔们,甚至高过两榜进士。

一手好字,那是必须的。若是鬼画桃符,那是不丢人吗,在皇帝面前也是大大失分,你还谈得上什么圣眷圣恩?

一个随扈小心地走进来,还没跨进门槛,高起潜就皱了一下眉头:“别进来弄脏我的地板。”

“是是是。”那扈从尴尬地立在屋檐下,任凭屋檐水一滴一滴落在肩膀上,须臾就将半边身子淋得津湿。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高起潜才问:“怎么了,那么急。”

扈从这才松了一口气:“禀公公,高二先生从京城回来了。”

他口中所说的高二先生正是高起潜的弟弟高锦。

高起潜早年家境贫寒,日子过不下去了,这才净了身入宫做了内侍。后来,随着他在皇宫大内混得风生水起,家里的日子渐渐好过起来,父母又给他添了个弟弟,算是继上了高家的血脉。

高起潜虽说是性格有缺陷,是个活脱脱的小人,可对于亲情却看得紧。就给高锦补了一个京营军官的武职,让他在京营领一份口粮。

此次出京与建奴作战,为了照顾这个弟弟,免得他没于乱军之中,高太监就将高锦留在中军参赞军务事。战场之上,中军怎么说也安全些不是。

大军进固安休整之后,高起潜也知道自己消极避战两个月,对建奴没有发过一箭,将来进京之后见了崇祯皇帝须不好交代,心中就有为不安。于是,就让高锦先回京城打探小心,看看这段时间朝廷究竟发生了什么,也好做相应的处置。

高起潜“哦”一声:“原来是高二回来了,他现在何处,怎么不来见咱家?”

扈从:“高二先生回来之后,就喊冷,也不来见高公公,径直约了门房吃酒去了。”

“什么,吃酒去了,他这办的什么事?”高起潜面色难看起来。

扈从战战兢兢道:“回公公的话,高二先生说反正也不急于一时,等吃了酒肉有了力气再过来见公公。”

“混帐东西,还真不将咱家当回事,去将他给我抓来。”高起潜森然道:“别以为他是咱家的亲弟弟就,这军法就行不到他头上去。”

扈从惊得满头是汗:“是是是,小人这就去请二先生。”

高起潜话说得虽然严厉,可真见到弟弟,却是一脸温和的笑容,甚至还亲自给他斟了一杯热茶,温和地说道:“老二啊,你们是咱们高家唯一的骨血。所谓酒是穿肠毒药,小酌怡情,可吃得多了却伤身子。你若有个好歹,叫爹娘下半生依靠谁?”

高二比高起潜年轻十来岁,听到哥哥的教训,一脸不以为然,伸出鞋在椅子上不停地刮着脚底下的黄泥:“不就是吃几杯酒而已,多大点屁事。我就算是死了,爹娘不还是有大哥你吗?”

高起潜叹息一声:“我年纪已大,又要侍侯皇上,可不是随便就能出宫的。还有,这朝堂之中争斗得厉害,一把椅子,下头至少有几十双眼睛盯着。别人想从我手头将秉笔太监的位置顶下去,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说不准,我什么时候就倒了下去。落毛孔雀不如鸡,谁也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爹娘,还得依靠你……老二,你就不能爱些干净吗,别刮黄泥了……”

“别那么爱干净嘛,我看大哥你都落下病根儿了。”高锦呵呵笑着,将脚收了回来。

高起潜:“这次进京,可打探到什么消息了,建奴大军如今在什么地方?”

说到这里,他紧张起来。宁乡军击溃了一千建奴,斩首三百来级,其中还包括五十多个真夷,五十蒙古鞑子。这可是建奴这才南侵所说的最大挫折。以建奴的性子,若说不来报复,高起潜也不相信。

虽然这福建再看不到一个鞑子士兵,可这十日高起潜都过得提心吊胆,生怕建奴突然从一个自己不知道的地方杀将出来。

如果那样,自己也只能再次夺路狂奔了。

第330章哥哥这下麻烦了

别人见到堂堂司礼监秉笔太监,早就吓得战战兢兢汗不敢出,可高锦本就是个夯货,在自己亲生大哥面前可没有这种心理负担,也不会给高起潜面子。

他呵呵一笑:“哥呀,你怕什么,建奴难不成还真成了吃人的猛兽,将你这个内相吓成这样。”

高起潜也笑了:“老二你也别说这些不着调的话,继续讲下去。”

高锦:“哥哥你也别担心,建奴都已经走了,不会再来找你晦气。”

“什么,走了,北归了?”

“对对对,这几日我在京城里已经打听得清楚。如今建奴大军正在通过冷口长城隘口,最多再过三两日,十万大军就要尽数出关。”高锦端起茶杯咕咚地喝了一大口:“山海关和蓟镇那边已经有紧急军报过来了,事情自然是真的。”

“果然是走了。”高起潜搓了搓手:“这群瘟神南下两月,也该吃饱喝足回家的。蓟镇和山海关那边是什么情形?”

“还能是什么情形。”高锦呵呵一笑:“关宁军可是被建奴下破胆子的,自然是紧守城墙,不敢有一兵一卒出城。难不成,你还指望他们和东夷面对面较量一场?嘿嘿,关宁铁骑,偌大名头,其实在我看来就是个屁。蓟镇离北京才几里路,两个月了,就算是爬也爬到了吧。可人家就是不动如山,简直就是目送护卫着建奴从容回家。”

高起潜也摆了摆头:“关宁军也实在不堪得紧。”却不想,同他们一样,自己出北京这两月,不也是转进如风,畏敌如虎。

“老二,你接着说下去。这次建奴大举入寇。在以往,建奴南下,各地军马就算做个样子,好歹也会打上几场。如今可好,竟然一箭未发,只怕圣上会龙颜大怒,有人要吃挂落了。”说着话,高起潜心中一沉,自己身为京营统帅,说句实在话表现实在不怎么样,也不知道万岁爷要怎么看自己。

“哥哥你说得还真对,叫我还真是不得不佩服了。”高锦向高起潜竖起一根拇指,发自内心地赞叹:“哥哥啊哥哥,你这脑袋真不知道是怎么长的,连这都能想到。要不然,你怎么就做了内相,而兄弟我却只是一个小军官。有你这么一个哥哥,真是我高二前生修来的福气。”

高起潜听出了这话中的不对,心中更是不安,急噪地说:“老二你先别废话,快说。”

高锦:“对了,前兵部尚书张凤翼张尚书和前宣大总督梁廷栋死了。”

“什么,他们死了,怎么死的?”听到这个消息,高起潜猛地站起来。

“自杀。”高锦道:“我已经打听得清楚,正如哥哥你刚才所说,以前东夷南侵的时候,各路兵马虽然心中畏惧,可好歹还要上阵厮杀几阵,做个样子。这次却好,他们连糊弄朝廷的假面工夫都不肯做了。东夷入关,连陷二十来城,京畿损失实在太大。各路大军,都作壁上观。仗打成这鸟样,万岁爷这脸可丢大了,自然要找人负责。”

“于是,万岁爷就叫人逮捕张尚书和梁廷栋入诏狱审讯论罪。只几天,就从重从快判决下来,判了一个大辟之刑。这两人自知难逃罪责,倒也光棍,直接在天牢里上吊死了。”

“大辟,万岁爷这是是动了真怒了!”站在那里的高起潜捏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地刺进掌心。

心中却是一团乱麻,依稀有一种危险的感觉。

高锦没有察觉到兄长面色越发难看起来,反问:“哥哥,这事我看不明白。那张凤翼不过是前任兵不尚书而已,就算要论罪,也该论到现任杨嗣昌杨阁老头上才是,又关他什么事?还有,梁廷栋也是前任的宣大总督,他的位置刚被卢象升给顶替了的。”

“你这就是不明白了,所谓刑不上大夫,杨阁老若被论罪,朝廷体面何存。至于卢建斗,人家早迟也是要入阁的,刚在南方取得一场空前大捷,皇帝怎么可能办他?”

高锦恍然大悟:“原来张、梁二人不过是做了替罪羊。”

“也不能这么说。”高起潜道:“卢象升出任宣大总督,估计现在也刚到大同没两天;至于兵部尚书,老杨也做了不过三月吧。这次京畿军马连和敌人打仗的胆气都没有,还不是都是他们当初荒废军务留下的恶果。从这一点来看,天子圣明啊!”

高锦连连点头:“哥哥你说得是,打个比方,张、梁二人落下的帐总不可能让杨阁老和卢象升替他们还吧!若如此,天下还有人敢去接手别人留下的烂摊子。”

高起潜又问:“张尚书和梁总督畏罪自杀,万岁爷又怎么说?”

高锦:“人都死了,还能怎么样?张凤翼是老臣,在皇帝那里还有些情分,所以,陛下也不想在牵扯下去,就改叛了他一个去职了事。毕竟,张尚书好歹也是文官,门生故吏遍天下,得留点情面。梁总督可没有那个好运气,已经维持大辟的原判,籍没家产,家中子女充军的充军,发付教坊司的发付教坊司……哎哟,不好,哥哥你麻烦了。”

高起潜没有说话。

高锦身子颤抖起来:“哥哥你是内官,这次出京两月,一箭未发,怕就怕朝中的文官上折子要追究你的责任。你也知道,陛下最是相信那些文官的话了,到时候,只怕……”

“只怕你我都过不了这一关。”高起潜一脸的苍白:“而且,即便是宫中也不是铁板一块。我这两年日子过得不错,未必不会遭人的忌,就算是司礼监中,也肯定会有人落井下石的。”

没有人比高潜更清楚崇祯皇帝的性子了,他这人对你好起来可以将你捧到天上去。可一旦记恨上了你,你就是狗屎一坨。这一点,从内阁这些年走马灯一样换人中可以看出来;这一点,从毛文龙和袁崇焕的死可以看出来;如今自杀的张尚书和梁总督,当初不也是简在帝心,炙手可热?

作为一个内官,就算权力再大,可也是无根的浮萍。内侍的权威得自皇帝,一旦失去了圣眷,你什么也不是。

一想到这可怕的后果,他忍不住剧烈地颤抖起来。

不住地大口深呼吸,内心中有一个声音在响起:冷静,冷静,一定会有法子,一定会有法子的!

第331章到那个时候你才是真的丢人

可这个法子急切之中,又如何想得出来。

当真是剪不断,理还乱,这是高潜自入宫以来所遇到的最大一场危急。

看哥哥惊成这样,高锦却一脸的不以为然:“哥哥你怕什么呀,你的问题就是缺功劳而已。其实,京营究竟是什么鸟样,朝廷和天子都是知道的,也没指望你能干出什么来。只需有一个拿得出手的战功,大家面子上过得去就是,万岁爷也不会拿你怎么样。别人不都是这么干的,顺利过关的吗?”

“别人,什么别人?”依稀想到了什么,高潜眼睛一亮:“快说,快说。”

高锦笑道:“也是哥哥你运气不好,被派出京城和建奴作战。别的内相躲在城里,也没干什么,可功劳却是大大的。比如说负责城防的曹化淳和张国元,什么都没干啊,就因为东夷没有去攻打北京,就得了个守城有功的评语,功荫指挥佥事,各世袭。”

“什么,他们竟然得了朝廷褒奖?”高起潜眼珠子都快落下来了:“这样也能得表彰,运气真好!”

“这算什么,关键是朝廷这次被建奴弄得实在太丢人,但凡有点功劳,都要往十倍里夸十倍里奖。”高锦:“还有那个王承恩,更是可笑,也得了个世袭锦衣卫都指挥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