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士- 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算什么,关键是朝廷这次被建奴弄得实在太丢人,但凡有点功劳,都要往十倍里夸十倍里奖。”高锦:“还有那个王承恩,更是可笑,也得了个世袭锦衣卫都指挥使的恩荫。”

“王承恩,他不是一直侍侯天子的起居,一步也走不开,又在什么地方去捞军功?”高起潜更是惊讶。

高锦:“哥哥你这就不知道了,王公公看起来老实,却非常狡猾。为了邀宠,竟自掏腰包买了二十匹军马进献陛下,说是要用来给曹化淳守城。把皇帝感动得……啧啧,都他娘精得跟猴儿一样。”

高起潜一阵无语,心中仿佛滴血一般:以我高起潜的手段,若不是来领军,留在城中,要想讨好皇帝,获取功勋,可比曹、张、王这三个奸人的花样多多了。可惜,我辛苦了这两三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算没有苦劳也疲劳了。可如今不但讨不到一句好,反有很大可能跟张尚书梁总督一样,去菜市口刑场走上一遭。

难不成,为了保住我的家族,为了保住老二这根我们高家唯一的血脉,咱家也要学他们一样自我了断?

思想至此,高起潜的目光落到兵器架子上那把尚方宝剑上面,有一种立即抽出来往脖子上一抹的冲动。

看到高起潜的诡异的表情,高锦又看了看架子上的尚方宝剑,立即明白过来。毕竟是一母所生的弟兄,二人平日里也是无话不谈,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个大哥。

表面上看来,高起潜位高权重,不可一世。其实,他的性子却懦弱得紧,平日里又有疑神疑鬼的习惯,说穿了,就是性格上有缺陷。

听到这个消息,哥哥说不准会反糊涂,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来。

他忙道:“哥哥诶,事情还不到最后时刻,你也不要乱想。”

高起潜一脸的颓丧:“怎么不是到了最后时刻了,张尚书和梁总督不过是卸任的官员,虽然说有一定责任,可这次建奴入寇,朝廷丢尽了脸却同他们没有直接关系。可天子需要泄愤,说杀也就杀了。咱家手握整个京营,被朝廷派遣出城与敌作战。这都两个月了,却是一箭未发,想不被人治罪都难。万岁爷只怕是已经恨上咱家了……我悔啊,早知道就硬着头皮,眼睛一闭,不管不顾地同建奴战上一场……”

他声音哽咽起来:“就算是将手头的部队都打光了,好歹也算是有个交代。反正那兵又不是我的兵,死光拉倒……”

高锦见一向志得意满的大哥流下眼泪,心中也是发慌:“哥哥呀,你也别责怪自己。这建奴就是那么好打的,京营都是一群废物,还没见着敌人,自己就先炸营了。真若拉上战场,队伍一乱,只怕你我弟兄都要没在战场之上。而且,京营的人都是混蛋,让他们上战场送死,可能吗,只怕自己先就要兵变了。”

高起潜的眼泪终于滴下来:“困坐愁城,束手待毙。”

高锦眼珠子一转:“哥哥,其实以你在皇帝面前的圣眷,也不能脱身的。只不过,得寻一件功劳堵住文官们的嘴。你看人家王承恩和曹化淳多精啊,那种狗屁事情也能记为军功。估计皇帝心中也是明白,也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好歹也能给朝廷留点体面不是?”

“功劳,功劳……咱们家到现在除了见到孙元砍下来的那几十颗真夷的脑袋,活着的建奴究竟长什么样子都还没见过呢!”高起潜一脸的苦涩。

可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醒悟过来,猛地看过来:“你的意思是……”

高锦点了点头:“嘿嘿,大哥你可真是……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你,这可是几十颗真夷的脑袋啊,还加五十颗蒙古人,三百多汉军……当然,蒙古可汉军旗的脑袋也不值什么钱……五十多颗东夷脑袋,这可是我朝从未有过的空前斩获,送上去了,报个斩首三千级也不过分吧!哥哥你不但能够平安度过这个难关,只怕万岁爷那里一高兴,升你做个司礼监掌印太监也说不定呢!到时候,兄弟我不也要跟着你吃香喝辣?”

说到这里,他咯咯地笑起来,能够替哥哥出这么好一个主意,高锦颇为自得。

高起潜身子一凛,苍白的脸上突然出现酒醉般的红晕,整个人竟显有些趔趄起来:“斩首五十,还都是真夷,确实是空前大捷……司礼监掌印怕是做不成,可首席秉笔太监还是可以争取一下的。可是,咱家好歹也是秉笔太监,冒他们之功实在龌龊,这事可做不出来。这一战结束之后,那王允成,小人一个。竟然想送人头给咱家,讨我的好。咱家好歹也是个体面人,司礼监内相,要承他的情,传出去,还不被人笑话……不成,这事不能干,太丢人!”

见高起潜否决自己的提议,高锦着急了,叫道:“哥哥你真是糊涂,面子算个鸟蛋。你不拿到这个功劳,将来免不了要去菜市口走一遭,到时候人头落地,还体面个球?到那时候,你才是真的丢人。”

第332章冒功

高锦是真的急眼了,如果自家大哥倒台,他以后还怎么混?

“哥哥你也真是读书读迂腐了,这可不是你的性子。你一个太监,又不需要跟朝中的诸公们年样珍惜羽毛。嘿嘿,即便是朝中的文官们,谁又不是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不就是面子上抹不过去的,总比被人将脑袋砍下来好。再说,又不是你自己要夺这个功劳,那可是王允成送你的。”

高起潜毕竟在内书堂读了那么多年圣贤书,虽说太监做事没有原则,可内心中起码的道德观还是有的:“咱家若是顺手收了那些真夷的头颅,孙元那里又该怎么说?是不是该给他点好处。”

高锦:“哥哥,孙元在滁州和泗州立下了那么大的功劳,就算少这一桩,也无所谓。还有,你只怕买通不了那孙元。”

“确实是,这孙元在南京所立的功劳实在太大,可谓已是简在帝心了。万岁爷以往数次在咱家面前说起此人,说是要提拔重用。而且,卢象升也奏请朝廷任命他为宣府参将。这一战的斩获对他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就算小一点,也无所谓。不过,老二你这话说得让我很是糊涂。他孙元虽然是卢象升的门人,可咱家乃是内相,他若投在咱家门下,将来的富贵不比在卢建斗门下强。别说区区一个参将,就算是一个总兵,甚至总兵官,咱家也能许给他。”

高起潜不悦的同时,心中突然升了一丝兴奋。这个孙元实在太能打仗了,他手下的兵简直就是传说中的戚家雄师。如果能够将之纳入自己的夹袋,对于自己也是一大臂助。

可是,接下来高锦的话却让他一颗热切的心瞬间冷却下去:“哥哥你是不是瞧上那孙元了,别白费力气。此人同是你敌非友,别养虎为患才好。”

高锦压低声音说:“我这次进京已经访得明白,你知道这个孙元是什么来历吗?他以前不过是扬州一个普通农民,被人算计做了粮长被派遣押送秋粮去中都。这厮也是个有本事的,竟然和杨泽搭上了,得了个千户的官职。不但如此,杨泽死前,还将自己老婆送给了孙元,托他照顾。如果我没记错,中都守备太监杨泽当年好象是大哥你弄出北京的吧?孙元可是杨泽的一等一的亲信,他若是得了势,哥哥就不怕被反咬一口吗?”

“什么,孙元是杨泽的人?”高起潜低呼一声,目光中闪烁着杀气。当年的他和杨泽都是内书堂的师兄弟,皇宫就那么大点,两人都是一等一的人尖子,自然免不了相互竞争,什么龌龊手段都使尽了。从小到大,两人已是结下了化不开的冤仇。

一听到弟弟说孙元是杨泽的人,他倒是抽了一口冷气。

明朝官场上讲究的是花花轿子人抬人,一般人若是知道高起潜有分一些功劳过去,也不用高公公开口,自己紧巴巴地赶着送上门去。可孙元却是死对头杨泽的门人,要想从他手头分功,只怕这个小子不会被自己面子的。

高起潜:“看起来,这事弄不成。”

高锦:“别呀哥哥,怎么就弄不成了,依兄弟看来,不过是一件小事罢了。”

高起潜:“怎么说?”

高锦嘿嘿笑着:“哥哥,弟弟我虽然不学无术,没你读的书多,可这朝廷的规矩和军制却是清楚得很。这京外的军队可都归你管,任何一支我大明军队所获的战功可都是有你一份儿的。”

“原来你说的是这事,难得你有心。”高起潜想起一事,恍然大悟。

原来,按照大明朝的军制,在对敌作战的时候,尤其是在规模空前的大会战时,不可能只有一支部队参战。比如这次建奴入寇京畿,参战的军队不但有京营,还有宣府镇军、山海关关宁军,天雄军,孙元的宁乡军,甚至连山东的地方部队也得到了朝廷的调遣。

这么多军队聚集一地,分属不同的军镇、卫所,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力量分散,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

因此,遇到这种情况,一般来说,按照明朝的规矩就是客军听从主军的指挥。毕竟,主军是本地人,熟悉战场情况。

所以,按照制度,一切进京勤王部队都必须听从高起潜的命令。

当然,如果客军强,主军弱。让客军听从住军的调派,也不太合理。

因此遇到这种情况,朝廷就会派一名朝廷大员出任总督,做所有军队的统帅,主持对敌作战事宜。

“这么说来,这一仗的斩获,咱家当居首功了!”想到自己不但不会被朝廷拿来当替罪羊,反摇身一变成了大功臣,高起潜兴奋起来,咯咯笑着:“曹化淳、王承恩,你们这两个小人,只知道在后面耍阴谋诡计,靠谄媚讨好万岁爷得了封赏。咯咯,咱家这回却是实打实的功勋,到时候,定然要羞你们一羞。”

高锦也陪着大哥笑了起来。

笑毕,高起潜却皱起了眉头:“若是别人还好,怕就怕那孙元要闹,不肯分功。老二你不是说了吗,那孙元是杨泽的人,与咱家是敌非友。到时候,捅到万岁爷那里去,咱家麻烦就大了。”

他背着手在厅堂里慢慢跺起步来:“老二,你可有法子。”

高锦:“哥哥你叫我打探消息,我自然是得心应手,可若叫我想出对策来,你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这种费脑筋的事情,还得靠哥哥你自己。就算勉强让我想,我也只能出个馊主意。”

“恩。”高起潜点了点头,一边走着,一边喃喃自语:“此事有两个关键,一是,得同王允成说好了,他毕竟是这两路军队的统军大将,若没有他的点头,咱家也分不去那么多人头。没错,要想将功劳做实做大,甚至得到万岁爷的圣眷,得将五十颗真夷的脑袋全部送上去。问题是,王允成是卢象升的心腹,咱们内官和外官一向不和,只怕这人不会给我面子。就算肯送,也不过随意给我两颗脑袋。如此,咱家却免不得要欠他一个人情,却不是我愿意看到的。得想个法子,叫他乖乖过来讨好。”

第333章高起潜的计划

转了两圈,高起潜突然一拍手:“对了,我倒是忘记一事。”

高锦:“哥哥又想起什么了?”

高起潜:“卢象升调动任宣大总督之后曾经上过一个折子,保举孙元做宣府参将,并主持居庸关到古峰口的长城防务,这已经是实打实的掌兵大将了,可见卢建斗对此人的信重。”

高锦笑道:“哥哥,依我看来,天雄军名气虽然大,可却不经使。王允成部已经算是其中的精锐了,可还没看到鞑子,不也跟咱们一样炸了营。倒是孙元,真他娘能打。这样的骁将,换成我是卢总督,也是要重用的。打仗这种事情可没什么人情关系可讲,性命优关啊!谁不希望自己手下都是关二爷岳鹏举这种猛人?”

“确实是。”高起潜:“可说来也怪,卢建都做总督后,除了孙元,一个手下也没保举。可见,孙元在他心目中的分量甚至还高过他手下的老人。如此一来,天雄军中的老人必然不服……哎哟,咱家知道了!”

高起潜停下脚步,一拍额头:“依咱家看来,如今的卢建斗在主持东南军务之后功劳实在太大,又生擒了高迎祥,已得了万岁爷信重。他虽然身为宣大总督,但不可能在这个位置上呆太久,说不好什么时候就被调进京城大用。到时候,天雄军只怕要交出去。而孙元又得他看重,说不要要成为天雄军的统帅。卢象升让他做宣府参将,这是在为他铺路熬资历啊!”

高锦:“哥哥这话说得对,孙元不过是一个新人外来户,一来就要全盘接收天雄军,换我是军中老人,也不服气啊!难不成咱们这些年为卢象升流的血都白费了。”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陛下用人,如同积薪,后来者居上。’无论什么时候,遇到这种事情,总归是有人不服的。”高起潜好象已经想通了什么,笑眯眯地问弟弟:“老二,换成你,就算心头不服又能如何?”

“还能如何,反正就是无事也得给孙元找点麻烦,然后不断排挤,让他没有任何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