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士-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些变化船上的人因为成日和孙元呆在一起,倒也没有觉察到。

就因为冒成三人一路督促,相比起孙元原先的计划,粮队提前了五日到了地头。

时间已经到了崇祯七年腊月二十五日。

……

“一千,一千零一,一千零二……不行了!”孙元浑身大汗地倒在地板上,大口大口地喘息:“实在太累了,中午肯定要多吃两碗饭……什么声音?”

船舱实在太狭小,只能做些简单的体育锻炼。先是五百个俯卧撑,用来锻炼上肢力量;接着是五百个仰卧起坐,锻炼腰腹肌肉群;最后则是水手操,也不用数数,直到累瘫下位置,这是用来锻炼内脏和耐力的。

这个时候,外面的欢呼声一阵接一这传来。

孙元心中疑惑,忙一个骨碌怕起来,穿好衣裳冲上甲板。

手搭凉棚定睛朝前方看去,却看到西面的江岸上是一圈用青砖筑成的城墙。

说是城墙其实也不算,真说起来倒有些像是拱桥。只见,城墙正好扼住一条水道。墙下是四个高大孔洞,不断有船只在孔洞间进进出出。

城墙显得有些破旧,上面垮塌处露出黄色的夯土,长着一丛丛枯黄的茅草。

“中都到了,开过去,开过去!”不断民夫们,就连冒成、周武和江十三也都是面露微笑,大声下着命令。

不等孙元说话,所有的船夫都收了帆,使劲地划着桨,整个船队以一字排开,次第从一个孔洞进入。

等船穿过孔洞,眼前豁然开朗。

却见前方是一片大平原,江边满是整齐的建筑,全是青瓦粉墙,间或精美的亭台楼阁、深宅大院,绵延四五里,霍然正是一座繁华的大都市。

船队靠在码头上,待船停稳,放眼望去。码头上人流如织,有军士有百姓,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叫卖声、喧哗声、喝骂声响成一片。

作为一个帝国的陪都,或许在人口数量上不能同江南地区的大城相比,可比起如皋这种县级城来说,却要大得多。

船上的民夫都来自泉水凼,很多人一辈子最远也就去过如皋县城,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城市,而且还是帝国的中都,一个个口中都啧啧有声:“好去处,好去处,这次若不是做了脚夫,还真来不了这地!”

“怪了,这么大一座城市,怎么没有城墙?”突然间,冒成疑惑地叫了一声。

他不叫还好,这一声喊出,大家都定睛看去,同时在心中叫了一声:日怪!

果然如此,这么多一座城市,还是皇帝的祖陵,除了刚才进码头时的那一截墙壁,却没有普通城市的城墙、望楼、箭楼一类的建筑设施。

古代的城市布局都有严格的规矩,讲究的是平整对称。有明晰的经纬线,所有的街道都是南北东西朝向伸展。如此一来,城市中的规划极为严整,就如同一个大棋盘。

但眼前的凤阳虽然看起来极为繁华,城市的市容市貌却显得散乱。东一片西一片,所有的房子也是错乱无致。很多街道都弯弯扭扭不成规矩。

听到冒成惊讶的叫声,高个子衙役江十三笑道:“冒保正你这就不知道了,这里是什么地方,这里是太祖爷龙兴之地,风水自然是极好的。若是乱建城墙,坏了龙脉风水,咱们大明朝可就要大大地不好了。”

冒成恍然大悟:“江兄弟说得还,这里还确实不能修城墙。”

孙元看到凤阳城的情形,也大觉有趣,心中又道:封建迷信害死人,就为怕破坏了明朝的龙脉,凤阳没有修城墙。再过二十天,张献忠等十三家七十二营农民军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抵抗就占领了明朝的中都。

如今的凤阳就如同一个光着身子的女人,只要你愿意就能轻易地地扑上去大肆蹂躏。

不过这样也好,正是我孙元的机会。

第37章孙元的计划

看着光敞敞没有任何防御设施的凤阳,孙元面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笑容。

没错,按照真实的历史记载,张献忠、高迎祥等农民军将在大年十五那天攻入凤阳,在抢劫了凤阳城之后,放火烧了朱元璋父母的皇陵,彻底同朝廷撕破脸。

到时候,兵灾一起,也不知道这凤阳要乱成什么样子。

作为一个熟知历史的穿越者,孙元自然知道在这个时间段来凤阳,就是一脚踏进了地雷阵里,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遇上大凶险,被炸一个粉身碎骨。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按说,孙元不应该主动要求到凤阳来的。

可这次押送秋粮本就是雷泰设的一个局要害他的姓名,如果换一个地方,等待他孙元的就只有两个结局。要么变成逃犯浪迹天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死在机恶和战火之中;要么就因为巨大的亏欠,被人逮捕下狱,俯首待毙。

与其如此,还不如奋力一搏。

而且,这一赌未必就没有成功的可能。

苏木的计划是,等粮船到了凤阳之后就想办法将这个差事拖延下去,拖延到正月十五那一天,然后拿到完税之后的堪合文书回家交差。

真到那个时候,城中想必已经乱成一团,各大衙门的官吏肯定都只顾着逃命,也没人管事了。到时候,不管自己是采取贿赂还是其他手段,要想弄个堪合也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反正凤阳一旦陷落,府库都会被农民军抢劫一空,里面究竟有多少库藏,自己究竟是否准数完粮,朝廷也没办法派人来查。

这事的关键是要找个一个关键人物,且时间点要掐得极准。早了不行,迟了,只怕孙元这一百来斤就要赔在农民军手头。

掐时间这一点孙元也不担心,作为一个穿越者,他自然知道张献忠、高迎祥会在正月十五元宵夜派人化装成普通百姓混进城中,第一时间抢占各部官署衙门。自己那个时候直接跑去接收秋粮的南京户部派驻凤阳的机构即可。

至于关键人物,倒是不急,离正月十五夜还有二十天,有的是时间建立关系。

而同人打交道,却是孙元的强项。

想当年,公司为了开拓陕西市场,就派了孙元一人去西安。孙元还不是背了个包买了张机票就出发了,也不过一个月时间就在当地打开了局面。后来回老家单练,不也是从两眼一抹黑干起,跑市场,找关系,到穿越前不也是干得风生水起。

现代人,尤其是经过时常经济熏陶的现代人,白手起家搭建人脉的手腕自比古人要高明许多。对此,孙元还是有很强自信的。

至于在办完这事之前,得先找个地方将手头这点粮食给卖了。到时候,要想贿赂户部派驻凤阳的官员可是需要钱的。还有,有了钱,等回到如皋,就能干上一番事业了。

看到孙元面上的微笑,周武心中不觉一阵厌烦,心中冷哼一声,暗道:这鸟人果然是傻了,死到临头还笑得出声来。也不想想,这一路上一百来号人的吃喝就已经消耗了许多粮食,通关打点又花了不少钱。到如今,孙元你手上只怕已经精光干净了。等下见了户部的大老爷们,看你还怎么将秋粮白米入库。嘿嘿,到时候,大老爷发现数目对不上,不待我等对手,一声令下,你这厮就得被下到大狱里面。

船靠上码头,就有一群军士迎上来喝问来者是谁。

孙元掏出文书,说明来意。

为首那人道:“原来你们是从扬州来的,早就有公文送来,却不想你们这个时候才到。”

孙元道:“天气冷,又是逆水行船,故而来迟。还请教,户部大仓在何地?”

那人指了指远处一片建筑道:“那不是。”

“多谢,多谢,还请教我们粮队驻在何地?”孙元又问。

话音刚落,周武就率先骂起来:“姓孙的,你他娘还想在凤阳呆多长时间,驻地,驻地个屁。现在也才上午,天光还早,一万石秋粮又没有多少,现在就过去入库。下午就能起程回家。他娘的,跟你跑这一趟,咱们都没办法在家里过年了。”

冒成和江十三也连声说是啊是啊,今天就将秋粮入库,然后调头回家好了,这地方又有什么好呆的。

孙元心中咯噔一声:这三人还真是迫不及待啊,若真依他们所言,现在就去入库,我孙元还真是永世都翻不了身了。不成,得想个法子拖延上二十日。

脑子一转,孙元立即就有了主意,微笑道:“是啊,出来都一个半月了,也该早些回去。别说你们,就算是我也想家得很,咱们这就过去吧!”

“你这厮倒是晓事,也罢,就随你走这一遭。”冒成、周武三人相视一笑,不约而同地将孙元夹在了中间,隐隐有监视的意思。

他们心中都是暗笑,已经打定主意,等下在户部凤阳分署办了孙元之后,也不用急着回家。且在风阳勾留几日,好不容易到中都一趟,此地风光甚好,倒要好好游览游览。

实际上,户部在凤阳的分署和凤阳的官仓是连成一片的,就位于码头边上,也方便各地送来的粮物质入库。

从孙元的船队走路过去,也不过两里路。

走了不过几分钟,眼见着就要到地头了。孙元见路边有个小水沟,故意脚下一绊,“哎哟”一声摔了进去。

虽然是冬季,沟里的水都结了冰,但孙元一掉进去,却是粘了一身的泥土。

冒成和周武、江十三见孙元如此狼狈,忍不住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周武为人粗鲁,说话也是难听:“孙粮长,不过是秋粮入官仓而已,又何必怕成这样,难道说你心中有鬼?”

孙元故意脸色大变,颤抖着嘴唇,强自说道:“我能有什么鬼,我又怕什么,这路实在是太滑了。”

冒成讽刺地扶了孙元一把:“孙粮长你站稳了。”

江十三:“快些走,快些走。这些衙门里的大老爷我最清楚不过,每天卯时开始办公,午饭以后就看不到人了,错过了只能明日再来。”

第38章寻个由头

不过是一个地方县的秋粮,还轮不到大人物出面。接待孙元四人的不过是南京户部派驻凤阳官署中的一个承运库的大使。

户部承运库大使姓梁名仲,正八品,属于明朝政府机构中的末流。户部派驻中都官署的当家人也不过是一个正六品的主事。

大使的官职虽小,却因为掌管着秋粮入库大权,每年手头都有几十万两银子的钱粮过手,架子颇大。

见孙元身上满是尘土,土头土脑,心中就大为不喜。

接孙元送过来的勘合文书和路引凭条时,也是尖着两根手指,好象是生怕沾上孙元身上的泥垢一般。

他低头看了一眼,拖声拖气地道:“原来你叫孙元。”

“回老爷的话,小民正是孙元。”孙元忙拜了下去。

冒成、周武、江十三平日间在孙元面前耍尽了威风,其实也是没见识的土鳖,什么时候进过户部之中中央机关的厅堂,也跟着跪了下去,将头埋在地上,不敢抬头多看一眼。

梁仲:“如皋今年京运中都凤阳白粮总计一万石可都尽数解到了?”

孙元:“回老爷的话,都已经尽数到了。”

“啪!”梁仲突然一巴掌拍在案上,怒喝道:“早在两月前南京就有文书过来,说你们如皋县的秋粮要解送中都。可一个半月过去了,左等你们不来,右等看不见人,你们办的什么差?”

给下面来办事的人一个下马威乃是中央机关的规矩,如此也好让他们知道朝廷部院的威严,心生敬畏。

看到梁大使发怒,冒成三人身子颤抖起来,额头上全是汗水。

孙元心中却不以为然,别说是在封建社会,就算是在现代。你想进政府机关办事,不一样门难进脸难看,倒不是人家有意为难于你,而是官场惯例如此。

不过是区区一个南京户部派驻中读官署的八品大使,被人大声呵斥还算是轻的了。若换成北京吏部,一个小小的七品官,就敢指着一省的巡抚骂娘。

孙元也不生气,就那么静静地等着梁仲发泄。

过了片刻,梁仲骂够了,这才提起笔在堪合上写了几个字,然后扔了下来:“你先拿了此凭据将粮食入库,然后再将回执送来。本官查验无误之后,再送呈主事大人那里立案附卷存照,以凭稽考,最后再用印,到时候,你就可以回去了。可听明白?”

孙元:“小民已经听得明白了。”梁仲说话的时候,孙元也在观察此人。

据他看来,这个梁仲并不是自己想要找的关键人物,关键应该在那个什么主事身上,只有户部主事才有签字用印的权力。

以他孙元区区一个粮长的身份,也没可能和户部主事搭上线。不过,倒是可以通过这个姓梁的。

这人生得白白胖胖,说起话来中气也是不足,又是非正经出身的八品官。不用想,定然是一个贪鄙之徒,恩,今日得给他找点事。一来可以顺理成章地在凤阳耽搁下去,拖到来年正月十五;二来,也好有个继续同他接触的由头。

想到这里,孙元却没有动,依旧抬头看着梁仲。

梁仲不解,喝道:“听明白了还不去做事?”

孙元突然装出一副憨厚模样,嗫嚅着问:“敢问梁大使,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