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士- 第3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吃要喝,地方上又哪有那么多粮草供给大军使用。就算部队自己带着军粮,可所谓的军粮,也只能保证部队饿不死,营养价值什么的根本就谈不上。

士兵们一日三餐除了米饭和面,还得食用新鲜肉类和蔬菜,否则就会生病。而新鲜肉类的蔬菜只能靠地方提供。

一地的产出总归有限,因此,部队在不打仗的时候必须分散驻扎。

这是吃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么多人每天一人拉一陀屎,不两日,就会让当地环境彻底恶化。日子一久,瘟疫就会流行开来。

这也是当古代生产力和医疗条件低下的缘故,即便是现代军队,也得分散开来,等到战时才会集结于一处。

很快,宁乡军分散开了驻扎在济南城中,和城外的几个郊县。

没办法追击建奴,给未来明帝国最大敌人更多的打击,孙元还是抑郁了几日。

很快,这一战的缴获就计算出来,给了孙元巨大的惊喜,也让他从抑郁中恢复过来。

管老板捧着帐本向孙元汇报的时候,说话的声音都在打哆嗦。

“将军,将军,此役的缴获统计出……出……出来了……”

听到管陶的结巴,孙元和黄佑都笑了起来,作为宁乡军的统帅和首席幕僚,进了济南之后,他们两人倒是挺闲的。

毕竟解救济南一城的百姓,虽然名义上的军事指挥者是刘阁老,但孙元作为实施者,依旧让满城百姓记住了他的恩情。这些年,孙元成天随着刘宇亮出席没完没了的宴会,喝得头昏脑涨,并顺便将济南的泉水看了个遍。

济南被人称之为泉城,孙元前世已是闻名已久,但一直没有机会来这里。如今可好,正可亲眼见见这古色古祥,原滋原味的满城清泉。可在城中看了几处泉水之后,心中却大为失望。主要是,这个时间的中国正处于小冰河期,北方旱得厉害,想象中喷涌而出的泉水已经缩成涓涓细流不说,还因为城中埋了太多死人受到污染,官府已经禁止百姓饮用。

孙元笑着道:“管老板,不要激动,坐下说话,坐下说话。”其实,对于缴获,他已经有心理准备了,建奴入寇半年,兵锋横扫北京、河北、山东,攻占了三十多座城市,肯定抢劫了不少财物。

而管老板这些年随自己东征西讨,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至于激动成这样吗?

管陶:“不……不……不坐了……”

黄佑一把将他拉到椅子上:“别急,慢慢说来。”

又递过去一杯热茶,管陶喝了一大口,好不容易在稍微平静了下去。不过,端茶杯的手还是微微颤抖着,里面的茶水淋在手上袖子上。

他也顾不得什么个人形象,“呸”一声,朝右手拇指上吐了一口唾沫,用力地翻着帐本,大声道:“将军,此次,我军共斩首四千多级。其中,汉军旗和辽东各类夷族的士兵三千五百,真夷七百……”

“真鞑才七百,其他才三千多,少了点。”孙元有些不满,而且,依他看来,这三千多汉军旗中,除了一定数量的主力战兵之外,还有辅兵和民夫,说不好也有不少裹胁在建奴军中的俘虏。

大约是看出孙元的猜测,管陶有些生气,怒道:“将军休要怀疑,如此岂不是抹杀了将士们的功绩?杀良冒功这种邋遢事儿,咱们宁乡军可是干不出来的。”

“怎么说?”看到管陶如此激动,孙元大觉愕然。

黄佑细声细气道:“将军,若真要杀良冒功,别说三千多,就算是三万也容易得紧。济南被围将近一月,城中百姓青壮年几乎都牺牲在战场上,再加上建奴派去死于攻城战的俘虏,当真是试山血海。只要愿意,有的是脑袋。”

孙元恍然大悟,一拍脑袋:“我却是忘记了,管陶你接着说。”

其实,斩首四千多级已经是不得了的战功了。这次乃是闪击战和追击战,建奴身体都壮,跑得也快,所以,大多数的伤亡发生在建奴大军溃逃宁乡军追击的过程中。

而且,正常情况下的战争中,部队的伤亡比例应该在四比一。也就是说,建奴这次阵亡四千,部队中的伤号至少有一万多人。可以说,清兵右翼军已经被宁乡军给彻底打残废了。被斩首的真鞑虽然只有七百,可以古代糟糕的医疗条件,将来还不知道有多少伤兵会因为伤重不治而亡。

所以,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场空前大捷。

从崇祯七年到现在,孙元杀阿山、斩鳌拜、败多铎、击溃岳托右翼军……恩,是杀岳托……先后死在他孙元手头的真夷已经超过三千。建奴满州八旗可用的战兵才多少?据后人史料考证,崇祯十七年满清入关,多尔衮尽起八旗主力,也不过四万多人。也就是说,一成的满州精锐没在他孙某人手上。

可以想象,他孙元已经成为满清的噩梦和勾魂使者。

想到这里,孙元又是得意又是骄傲。

管陶刚才发了一通火,现在总算是平静下来,看着帐本,说道:“此战,我军缴获的战马、被服、铠甲、兵器、粮秣不计其数,再加上又在赈济百姓,一时却是统计不出来。所获军资共计黄金两千两……”

物资之类的东西孙元知道数量庞大,也不怎么放在心上。至于黄金两千两,也就价值白银两万,他心中略微有些失望,这也太少了点吧。

可接下来管陶的话却叫他瞪大了眼睛。

管陶:“白银四十万两。”

“多少?”不但孙元,就两黄佑也忍不住叫了一声。

管陶满面激动:“白银四十万两……将军,加上上次泊头镇之战的缴获,我军这次出山东,已经从建奴手头缴获了将近六十万两白银了。”

厅堂里只剩下孙元和黄佑粗重的呼吸声。

“某这次来山东,竟是发大财了!”

孙元忍不住狠狠地用拳头砸了一下自己的大腿,感觉脑子里晕忽忽的。

两场战役一共得了六十万两白银,这是什么概念。这年头,一个正七品的知县,每年的俸禄也不过三十来两银子。一两银子的购买力相当于后世一千多块钱人民币,足够明朝普通人家吃上四个月了。

六十万两白银,折算下来,起码是后世十亿元人民币的模样。当然,这点钱在现代社会根本算不了什么,也就是一个政府小工程的规模。可在经济和生产力极不发达的古代,却是一笔骇人的天文数字。

要知道,明朝嘉靖、天启发年的太仓也不不过三百多万两白银。整个国家的赋税总和,加一起也就五百万出头。

六十万两,相当于三四个边远省份一年的税收。

宁乡军才多少人马,到现在也不过五千出头。即便军队吃钱再狠,有了这笔收入,三五年之内,孙元也不用为钱的事情担心了。

当然,这点钱跟辽西关宁每年九百万两军费根本算不得什么。不过,关宁本就是一个依附在明朝肌体上的肿瘤。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黄佑和管陶也跟着一阵大笑,笑得异常畅快,特别是管老板这个财迷。

不过,转念一想,孙元又立即明白过来。按照真实历史记载,建奴这次入寇,岳托所率的右翼军本就收获巨大。共缴获黄金四千两,白银一百万,俘虏人口二十万。

至于多尔衮的左翼军,附录人口二十五万,他的缴获在历史上也没有记载。可左翼军是建奴的主力,打下的城市比岳托更多,想来所获金银的数目更大。

如今岳托的缴获比起历史记载少了将近一半,想必是因为没有拿下济南的缘故。

孙元:“看来,管老板要忙上一阵子了,你准备一下,过得几日,只怕你要出一次远门。”

黄佑不解,疑惑地看着孙元和管陶。

管陶却好象已经明白了孙元在说什么,忙道:“属下明白,不过,从这里去江南千里迢迢,还请将军请韶伟将军带兵负责押运。”

“你怎么想着让韶伟陪你一道回去?”

管陶:“韶将军勇武过人,人又精明。这么多钱,有他在,属下也安心些。”韶伟如今已经是宁乡军的第一大将军,地位已经仅次于孙元和费洪,已经不是当初凤阳那个*青年了。不得不说,这小子还真是个人才。

孙元哈哈大笑:“准了,等下你同韶伟说一下,就说,他已经离开宁乡好几年了,现在我放他的假,让他带几百精锐士卒压运物资同你一道回家。”

管陶大喜:“将军,此战我军还有一桩缴获,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置。”

“什么?”

管陶:“岳托不是还俘虏了将近十万民夫吗,此战之后逃亡了将近一半,还余几万人,是不是都押回去?”

孙元大惊:“这也算是缴获,开玩笑,这可是都是受了了兵灾的顺天、河北、山东的百姓,是我们的同胞。如果我们这里干,同建奴又有什么区别,一但被人捅到朝堂上去,咱们可要吃不了兜着走。你们下去之后尽快甄别,给点路费和口粮让他们自己回家去。”

“是,将军。”管老板一脸的惋惜。这可是五六万人啊,且都是青壮,若是弄回江南,那可是一笔巨大的人力资源,正好用来屯垦无主荒地,战时也可以源源不绝地补充进部队中去。

商人无义,他心中可没有什么朝廷什么正义,管老板眼睛里只认得孙元一人。

第556章这可不是我认识的孙太初

许久没有说话,一脸微笑的黄佑突然严肃起来:“将军这是要将财物送回宁乡吗?”

孙元:“自然。”

黄佑:“孙将军,据我所知道,你现在是宣府镇渤海所参将吧?”

“是啊,怎么了?”孙元不解地看着他。

黄佑:“将军这次却将上所有的军资都解送回宁乡,大河卫宁乡所可不是将军的辖地啊!难不成,将军已萌了回南方老家,富贵荣归故里的念头?”

“自然如此。”管陶是个南方人,虽说凤阳也冷得厉害,气候同北方没什么区别。可凤阳好歹是大明朝的中都,而他也习惯道路南方的生活。在北地这两年,感觉分外难熬,忍不住道:“如今,孙将军可谓是在战场上打出了赫赫威名,封侯拜相自不在话下。富贵不归故里,犹如锦衣夜行。这北方咱们是呆够了,不如归去。”

“这就是孙将军的心思?”黄佑不理孙元,目光炯炯地看着孙元。

孙元有些经受不住:“是有这个心思。”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自然知道历史将来会如何发展。如果不出意外,再过得几年,李自成就会杀到北京城,然后明朝灭亡,然后满清入关。

到时候,整个北方就会变成一个大战场,自己若还是呆在北京,说不定会就会随大明朝一起倒霉。还不如回南方去,找个地方安置,好好休养生息几年,静待时局变化,为将来清军南下做准备。

为这事,他已经准备许久了。首先就是在战场上获取不世功勋,得到朝廷封赏赐。然后在刘宇亮的提携下,想办法做到总兵官的位置上,在南方寻一个军镇安置。

刘阁老也很乐意帮忙,如今,拿到岳托头颅,解了济南之围之后,时机已经成熟。他现在所需要做的事情只逐渐将手头的物资和人才转移回宁乡,等着入京面圣的那一日。

“可叹,可鄙!”黄佑突然发作,霍一声站了起来。

“怎么了,黄先生?”孙元愕然地看着他。

黄佑:“孙将军难道忘记了老督师当初提携你为宣镇参将时的期许了吗,督师之所以用你,想的就是用你之才,抵御建奴入寇。事实证明卢都督师识人的眼光当世第一,以后了孙太初在,果然在战场上立下了绝世功勋,解了济南之围。如果督师地下有知,想必也能含笑九泉了。可是你,可是你……如今建奴未灭,你却想着求田问舍,想着回乡享富,这也是你孙太初的志向?”

一提起卢象升,黄佑眼睛里沁出泪花来:“太初啊太初,若我是你,断不会做此想。我若是你,不但不会想着回江南,反会向天子向朝廷请命,愿率军进驻辽西。有宁乡军在,建奴还敢越过长城犯我京畿吗?男儿行事,怎么能只顾这一自私利,而不顾国家和百姓。”

孙元被他指责得有些抬不起头:“我宁乡军才多少点人马,黄兄高看某了。”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黄佑长啸一声,满面的慷慨激扬:“太初你以宁乡军一军之力击溃建奴右翼军,阵斩奴酋岳托,李广又算得了什么,真要比拟,汉之卫、霍也不过如此。太初,国家正是用人之际,留下吧!”

说着话,他目光热切地看着孙元。

孙元心神一阵激荡,几乎就点头答应了。若是换成几日前的自己,或许也就肯了。

可现在他已经不是几天前那个热血沸腾想带着部队追击建奴的热血青年,又恢复成了宁乡军统帅。

留在北方,甚至去辽西?

开玩笑,以辽西将门的操性,我若是去了,不被他们排挤到死才怪。

况且,这北方已经被建奴打得彻底破败,已经没有丝毫战争和经济潜力。宁乡军若是留在这里,还怎么发展壮大,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