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士- 第3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湖广熟,天下足,自然湖北和四川都是朝廷的赋税重地。经此战乱,已经不能为明帝国提供哪怕一丝人力和物力支援。

最最可怕的是,杨嗣昌身为内阁中唯一知兵的统帅级人才的阵亡,再加上洪承畴在东北战场被俘,明朝能打的总督一级统帅人才突然出现断档。

在以后的一年时间中,朝廷之后孙传庭一人可用。问题是,等到孙传庭再次督师时,接受的却是一副烂摊子,已经无力回天了。

张献中在湖广和四川搞出偌大风云,陕西和河南的李自成其势更是锐不可挡。

李自成在崇祯十一年八月败于洪承畴之后,率军退入陕西、四川、湖广交界的大山之中。等到崇祯十二年张献忠再反谷城之后,李自成出山,不断召集旧部,扩充部队,力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因为张献忠部吸引了所有的官兵,让李自成在河南打得非常顺手。

而这个时候河南正好遇到空前旱灾,百姓几乎活不下去,纷纷揭竿而起,这些都是李自成取之不尽的兵源。说难听点,一块大饼子扔出去,就能轻易地招募一大群青壮加入进部队之中。

当年十二月,李自成连破鲁山、伊阳,然后进入河南府,又连下宜阳、永宁、偃师、灵宝等县。

这次李自成同以往的流动作战方式大不一样,开始经营起根据地来,并开始收罗重用知识分子,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牛金星和宋献策。大量知识分子的加入让农民军有了质的提升,极大地增加了他的力量。

而且,随着他在河南地区建立起一整套基层政权机关之后,颇有些争夺天下的味道,这一手比起死抱着以兵就事流寇主义的张献忠高明多了。

李自成在崇祯十三年扫荡了洛阳周围的各县之后,便盯住了洛阳这座大城。

洛阳是河南第一大城,中原重镇,地位非同小可。以前农民军屡屡在河南过境,都是绕着走,丝毫没有动过打洛阳的念头,如今的李自成终于有了攻克如此天下雄城的实力了。

十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李自成在得到内应之后,开始攻城。二十一日清晨,洛阳陷落。洛阳城中的福王也被李自成杀害,和着鹿肉煮城肉汤,摆了一场福禄宴。

福王被杀的消息传到北京,崇祯皇帝大为镇静,竟失声痛哭:“朕不能保一叔父!”

洛阳的失陷,除了福王被害之外,在政治和经济的意义极为要紧。

首先,有明一朝两百余年,还从来没有如洛阳这样的省会级城陷落的先例,即便是强悍的建奴当初不是也在济南城下碰得头破血流吗?洛阳的陷落难免让天下人产生一种感觉:连这样的大城都陷落了,难道我大明朝真的要完蛋了吗?

在经济上,攻打如此重量级的大都市的缴获却不是以前的农民军可以想象的,那下一百座县城的战利品也比不上洛阳。开了洛阳府库,开了福王府的银库,李自成几乎被里面的财物耀花了眼。经此一役,农民军未来几年都不在用军资担心。

拿下洛阳之后,李自成得悉开封空虚,便急率三万人马,其中家丁级的主力战兵就有三千之巨,强行军三日,于崇祯十四年二月抵达开封城下,随即展开攻城之役。

开封乃是古都,就其军事和政治上的地位甚至超过洛阳,乃是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打个比方,类似现代社会的成都之于西南三省,兰州之于西北地区。

李自成突然杀到,让开封城中一片恐慌。无论怎么看,开封都是守不住的。

不过,开封城中却出了个人物……………周王朱恭枵。

他当即就自掏腰包拿出五十万两白银,立下赏格:民间有能出城斩敌一名这,赏银五十两,射杀一名者赏银三十两。

就算你没有杀死敌人,不要紧,能够设伤一名敌人,甚至仅仅是用砖击伤一个敌人,也有十两银子可拿。

官兵战死或者重伤也赏五十两,轻伤二十两。

如此,极大地鼓舞了城中军民的士气。

洛阳失陷时城中达官贵人的惨状极大地震撼了开封城中的官员和贵人们,地方缙绅更是举全族之力协助守城。

李自成这次攻打开封原本以为可以拣个便宜,战前准备不足。结果啃到硬骨头,猛攻数日一无所得,到最后,被被城上守军射杀了一只眼睛,无奈之下,只能灰溜溜地撤退了。这一战,史称第一次开封之战。

因为这一战李自成败得实在太惨,所以他对开封有刻骨仇恨,于是,才有后面第二次,第三次开封之战。

李自成从开封撤退之后,向河南西面运动,同年七月,罗汝才和李自成不和,带兵过来和营。

同年,李自成在项城大败官兵,活捉陕西总督傅宗龙。并连续攻下开封府的商水、扶沟、许昌、长葛。

十一月,李自成攻下南阳,活捉并处死了猛如虎等一大批官员,唐王也被杀害。

十二月,李自成拿下襄城。

气候,又连下镇平、新野、唐县、汝州、陈留、通许。

然后,就开始第二次开封之战。城中军民拼死抵抗,双方激战二十来天,都损失巨大。

李自成无奈之下,于崇祯十五年主动撤退,转攻偃城,第二次开封之战结束。

李自成、罗汝才虽然没有拿下开封,可在偃城却达了个大胜仗,斩杀了陕西总督汪乔年。

汪乔年本是陕西巡抚,傅宗龙死后,汪接替了他的职位。如今陕西总督的主要任务是剿灭李自成,崇祯十五年春,汪乔年拼凑了三万人马东出潼关。

这三人人马他也不弄不清楚自己是从什么的地方拣来的,反正下一道命令,命各地征召勇士,然后送到自己军中就是了。可谓是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这样的部队能有战斗力,才见鬼呢!

这个汪乔年在出关之前还干了一件邋遢事,挖了李自成的祖坟,他和李自成可谓是仇深如海。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李自成也管不了其他部队,专逮着汪乔年打。

二月十三日,李自成击败官军于襄城之东,贺人龙不战而逃,直接溜回了陕西。同在战场上的左良玉见贺人龙跑了,知道单靠自己一人是打不过李自成的,而且,贺人龙来这么一手实在太恶劣,搞得部队军心动摇,无法再战,于是,他也率部东走。

十七日,李自成攻下襄城,活捉汪乔年,然后被杀。

汪总督死得很惨烈,先是舌头被割,然后被凌迟活剐。

借大胜之机,李自成又开始进攻开封,第三次开封之战开始了。

……

孙元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年初就连续上了三道奏折,请求率领宁乡军入豫平乱征讨贼军。

第641章今日意

做为一个穿越者,没有人比孙元更知道南方农民军坐大,湖广糜烂、河南糜烂对于明帝国究竟意味着什么。

对于远在湖广和四川的张献忠孙元没有法子,毕竟隔得太远,鞭长莫及。而且,那个战场一直都由自己的仇人杨嗣昌负责,自己根本就插不上手。而且,那边的左良玉和陕西军又极排外,自己千里迢迢跑过去,那边也不会给自己一点补给。只怕部队还没到地头,先就饿死了。

倒是河南战场还可以有所作为,河南、安徽本为一体,都属于中原。而安徽则是南京的防区,一旦河南尽落敌手,安徽北面的凤阳必然不保。如此,南京就彻底暴露在贼军的兵锋之下。

古代中国有一句话说得好:中原逐鹿。

也就是说,谁占据了中原,就算是拿到天下。而任何一个王朝一旦丢掉河南、安徽和苏北,基本就算是失去了统御寰宇的法统。

人心这种东西,确实微妙。

可以想象,一旦开封落到李自成之手,到时候,只怕大明朝的所谓的正统也要大打折扣。这一点在洛阳陷落,大量破落地主和知识分子纷纷加入闯军,极大提升了李自成部队质量上就能看出来。

所以,对于河南战事,南京向来非常关心。新任的凤阳总督马士英这几年厉兵秣马,一直有主动参与中原战事的想法。可惜,也只停留在想法上面。

毕竟,凤阳的兵力实在太单薄,而且马士英马瑶草还担负着守卫中都凤阳的重任。

如今,南京地区的部队是多。有马士英的庐凤兵,黄德功的徽州兵,还有守卫南京的卫戍部队,以及漕运和盐运的军队。可不客气地说一声,也就宁乡军有点战斗力。

对于自己的部队孙元有强烈的信心,他也知道第三次开封之战,李自成肯定会拿下这座中原大城,然后一飞冲天,进而席卷整个北中国,拿下北京城,灭亡整个大明朝。

然后,就是满清入关的民族大惨剧。

正因为知道未来几年国破家亡的惨烈,无论是救国救民,还是仅仅是为了自保,孙元都觉得自己应该参与进这场开封大战之中。否则,未来的扬州十日可都是要落他和亲族头上的。军人的职责是守护,守护自己的家园。

因此,他才一两上了三道折子,要求主动请缨,希望出兵河南,剿灭李闯贼军。

可惜,三道折子递是递上去了,可到现在还是杳无音信石沉大海。

现在已经是四月底,据孙元所知,下个月中旬,李自成就将和左良玉在朱仙镇决战。这场战役直接关系到开封存亡,最近一年因为不满傅宗龙有些消极避战的左良玉也知道这其中的厉害,不敢怠工,出动了手头所有的力量。同时,保定军以及宣府镇军也同时赶来,朝廷大军总数已经达到十八万之巨。可惜,这一战,朝廷大军还是败了。

朱仙镇大战是明朝最后一击,从此以后,朝廷再也无法组织起如此强大的力,如果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只能等死了。

所以,孙元觉得,自己应该在一个月之内加入到朱仙镇大战之中。

现在的宁乡军比起三年前,力量已经不知道壮大了多少倍。

领扬州镇之后,孙元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造船参与海外贸易,靠着海贸之利和当初击败建奴大军的缴获,扬州镇在老宁乡军的基础上有扩建了一营兵力,并组建了一支有上百条大小船只的水师。

水师那边有水兵大约万人,当然,海军的战斗力不能用人数来体现,得算总吨位。

而国内战场主要靠陆军,宁乡军如今有两个营。第一营乃是孙元亲率,起名元字营。当然,作为总兵官和统帅,孙元并不直接带队。日常军务和训练都由蒋武,也就是犟驴子负责;第二营的主将是韶伟,名曰伟字营,副将温健全温老三。

元字营和伟字营各有四千五百人马,这两营都配有火炮、火枪和长矛手。

除了这两营之外,还有骑兵军,由汤问行带。总数两千,有战马四千匹。

这三支部队加一起,总数达到一万一千,表面上看起来,好象并不太多。

要知道,以前大明朝任何一镇兵马出征,怎么说也能凑他个三五万人。在朱仙镇那边,几支明军加一起都十多万人马了,这一万一千人过去能派上用场吗?

可别忘了,如今朱仙子镇那边的明军虽然有十八万,可大多是辅兵和民夫,真正上得了战场的主力战兵,加一起,能凑足一万就算是让人惊喜的了。而且,据孙元所知,左良玉手头的家丁好象只要两三千人。

而孙元手下这一万一千人马可都是真正的家丁级精锐,如果他愿意,又不考虑部队的战斗力,发动所辖的所有军户和民夫,五六万人还是可以的。当然,这么干确实很威风,可这么多人出动都要吃要喝,有必要都带去吗,兵贵精不贵多。

大约计算了一下,孙元感觉自己手头的力量甚至比那十八万明军二线部队好象要强许多。如果自己参加进朱仙镇战场,和李自成这个老朋友倒是可以打一打的。击溃闯军或许还有些力所不逮,可解开封之围他还是有十成把握的。

料敌从宽嘛!

不过,宁乡军的其他将领可不这么想。这一万一千人马中超过一般可都是经历过山东血战的老卒,宁乡军连战连捷的,部队中的将士们也都异常骄傲,反正老子就是天下第一。

在孙元写折子请求朝廷调宁乡军入豫参战之后,如蒋武和汤问行这些悍将都喊出“让左良玉他们滚开,这河南之战,咱们宁乡军包打了!”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温老三甚至推出了“杀进开封去,里面的皇公王爷多的是,到时候,一人一个宫娥彩女。”这样的混帐宣传口号。

这已经是明朝版的“打进开封去,一人一个女学生”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宁乡军已经投降了李自成,搞得孙元哭笑不得。

部队休整了三年,除了水师月月打仗,其他人都要被憋疯了。如今,众人战意沸腾自然是好事。

问题是,还有一个月朱仙镇之战就要开打,到现在宁乡军是否能够出兵,朝廷还没有准确的答复,这让孙元心头一阵急噪。

据说孙元所知,朱仙镇大战之后,朝廷再无余力救援开封。在经过长期围困之后,开封断粮,人相食。九月十五日这天,李自成挖开黄河,水淹汴梁。开封陷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