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士- 第4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名字突然从牛金星心中响起,对,如今也只有他有这样的威望和手段了。他毕竟是闯王的妻弟,在闯军中地位极高。只要他说话,军中就算在跋扈的将军和头领都会给几分面子的。

牛金星提起了精神,正要再问高一功的下落,一阵熟悉的呻吟声传来。

抬头看去,远处有一队士兵抬着一个担架趔趄而来,担架上有人大声地哭号着惨叫着,听声音不是高一功又能是谁?

“高将军!”众人同时叫了一声,围过去。

却见高一功已经脱掉了身上的铠甲,赤着上身,整个躯体都被人裹得像个粽子。

牛金星:“高将军,你怎么了?”

高一功一张脸白得没有血色,他勉强地抬起头来:“原来是牛军师,还好好好,你还活着。死太多人了,死太多人。这打的什么鸟仗,咱们是胜了这一仗……可是,救援永城却输得彻底……”话还没有说完,头一歪就晕厥过去。

“牛军师,高将军中了流矢,就是失血过去,养上几日就能好,不用担心。”一个卫兵问:“敢问军师,现在咱们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撤下来吧!”牛金星只感觉浑身无力,一屁股坐在烂泥上。

以二十倍于敌的兵力,又预先知道孙元军会来攻打刘宗敏老营,义军就在这里设下天罗地网,天地人三者在我,可结果却是让孙贼从容离去,还斩杀了义军这么多大将。

不得不承认,这厮真他娘的猛张飞再世。

如今刘宗敏气为之夺,带兵回开封去了。

小袁营三个头领全部战死,这小袁营组织本就松散,乃是真正的乌合之众。头领一死,下面的小头目们争权夺利,不等敌人来打,自家前战成一团。

如果高一功没受伤,或许还能镇得住他们。可惜……

从此刻开始,世界上已无小袁营了。

如今,救援永城已再无可能。

没错,正如刚才高一功所说,这一战表面上看起来,义军是赢了。可从战略上来说,却输得连裤子头脱掉了。

牛金星冷得透心:世界上怎么可能有这么强的军队,怎么可能……

天渐渐地黑下去,满地都是死去的士兵,那一张张脸在黑暗中苍白醒目,如同池塘里翻白肚子的死鱼。

这天地,就像是一片巨大的沼泽,拉着你不断下陷,叫你透不过气来。

第688章风吹麦浪

马牧集之战就这么结束了。

此战,宁乡军可谓是打出了威风。刘宗敏所率的中亲军在付出巨大的代价之后,退回了开封。小袁营三大头领阵亡之后,因为缺少强力的统帅,这六万农民军立即分裂成十几股人马,相互攻打,不几日就散了。

如今,孙元、马士英北面的威胁已除,终于可以腾出手来继续攻打永城。

至于开封那边的李自成,大约也没有心思再管刘超的死活。毕竟宁乡军是如此地难啃,若想全歼孙元军,也不知道还有付出多大的代价。刘超和李自成非亲非故,他自然没有两肋插刀的想法。永城固然重要,可要为此死去那么多士卒,不划算。

……

一场暴雨之后,枯黄一片的大地似乎在一夜间披上了绿装。

小草争先恐后萌芽,枯干的树枝上也发出了新芽,吹过来的风也不想往日那么懊热,带着清凉的水气。

在距离围城长堤两里的一个干燥的地方,一百多具阵亡士兵的尸体放进新做的棺材里,棺材的盖子还没有扣上。

孙元等人穿着整齐的军服,沉着脸立在那些死去的袍泽弟兄面前。

一个士兵幽幽地吹着长笛,哀伤的曲调拖曳着长长尾韵,随风飘扬。

此战,宁乡军斩获巨大,回来的骑兵几乎人人腰上都系满了敌人的头颅。可是,一百一十四个弟兄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另外还有两百多人躺在帐篷里,忍受着伤痛和暑热的折磨。

这一战,宁乡军虽然大败闯军,打出了威风,可也付出了一成的伤亡。

黄佑的病已经好了些,他柱着拐杖,摇晃着身子立在人群中,又摇头,又是叹息,良久,才点点头:“可以开始了。”

几个士兵走上前去,从死去的战友怀中摸摸,就摸出一把麦子,撒在棺材边上,然后将棺材盖子扣上。

等走到荆然的尸体前,一摸,却摸了空。

有个士兵喊道:“荆大哥是新加入我骑兵军的,身上没有带麦子……谁是荆大哥的亲友?”

“我是。”冷英走上前去,蹲下去,伸手抚平荆然的衣裳,眼泪就落了下来,然后将手中的一把麦子撒在坟中:“大哥,我对不起你,我是个孬种,我不是人。”

说完,就伸出手使劲地抽起了自己。

他这几巴掌可谓是用尽了全身力气,只两记,脸就肿了,鼻血流了出来。

“冷兄弟,你不是孬种,你是好汉,这一仗你已经证明了。如果荆大哥在天有灵,也会为你欢喜的。”两个士兵抓住他的手,将他使劲地拖了出来。

“放!”汤问行下令。

一排骑兵抽出没有装铅弹的手铳,同时击发:“砰!”

“放!”

“砰!”

“放!”

“砰!”

长笛还在幽幽地吹奏着,直上青天云外。

一个声音高声叫道:“英灵不灭,魂兮归来!”

这些死去骑兵绝大多数都是来自燕赵的男儿,虽然在江南三年,可依旧爱吃家乡的小麦。在行军途中,每个人身上都会带上一斤麦子,等打了胜仗,就会磨成面粉,做一顿饺子犒赏自己。

如今,他们再也尝不到家乡新麦子的味道了。

但这些军粮会随他们的身躯一道埋进泥中,等到冬季,这里就会绿成一片,等到明年夏季,必然是灿烂如今。

风吹过,麦浪翻滚,如同融化的铜汁铁水,那就是骑兵军不朽的军魂!

“此战,我军损失不小,李岩,贼子!”孙元咬着牙:“还好,李贼已经授首,不过,此恨因刘超而起,永城百姓协贼,不能宽恕。传我命令,就依马总督之策行事。”

“是!”士兵们都红着眼一声大吼。

黄佑嘴唇动了动,想说些什么,最后却将头低了下去,发出一声低低的叹息。

所谓的马士英这策说穿了很简单,就是不允许城中任何一个百姓出城逃生,用他们消耗永城的军粮,要活生生将刘超军给饿死在里面。

在以前,城中有百姓想逃出危城时,官军都会睁一眼闭一眼,放他们一条生路。

刘超老贼守城的本事异常了得,在孙元离开永城和刘宗敏高一功作战的几几日中,马士英又撒出大把银子,组织南京军和庐凤军试探着进攻了一次。结果非常糟糕,庐凤军早就打得疲惫了,至于南京军那就是一群少爷,只一个上午,就被无边的血肉吓得炸了营。

马士英也是没有办法,只能将军队撤下来,继续修筑长围,论持久战。

河南受了一年多旱灾,今年的已经绝收。永城虽然有不少军粮,可据马士英测算,也只能维持刘超军半年所需。还有,战事一起,整个永城的百姓都涌进城去,甚至连归德和开封那边的难民也来了不少。这么多人挤在里面,如果不出意外,城中军粮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

城中那么多百姓都是刘超用来守城的人力资源,如果刘超军不放粮,他手下的部队就得不到补充,而且还有可能出现内乱。

所以,马士英就出了这么个毒辣之计,命士兵用土围将永城团团围住,提着长弓立在土围上,只要有人出城无论妇孺老弱,都一概射杀了。每杀一个百姓,按斩首一记计算。这些庐凤军和南京军的士兵打仗不成,可杀百姓却是异常勇猛。

当然,城中的百姓要想出城求生也可以,但却得付一人一百斤粮食的买路钱。如此,又可变相减少城中储粮,并引起贼军内斗。

马总督的这个计划刚一说出口,就引起了宁乡军士卒强烈的反对,人心都是肉长的,百姓如今都极为困苦,按照一家五口计算,如果一个家庭要想出城找一条活路,得交五百斤粮食,如今百姓哪里还有那么多粮食。而且,城中已经起了瘟疫,难道眼睁睁看着他们在城中病死。

如今,孙元被仇恨冲昏了头脑,点头同意了马士英这个主意,这是要让满城百姓都死绝吗?

黄佑心中一阵悲凉:如今河南已是赤地千里,贼军来屠一遍,官军来又屠一遍。在百姓心目中,只要是手中捏着刀子的人都是歹徒。至于朝廷大义什么的,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至少在整个中原地区,朝廷的人心已经丢尽了。

难道真的已经到了礼崩乐坏的末世了吗?并引起贼军内斗。

马总督的这个计划刚一说出口,就引起了宁乡军士卒强烈的反对,人心都是肉长的,百姓如今都极为困苦,按照一家五口计算,如果一个家庭要想出城找一条活路,得交五百斤粮食,如今百姓哪里还有那么多粮食。而且,城中已经起了瘟疫,难道眼睁睁看着他们在城中病死。

如今,孙元被仇恨冲昏了头脑,点头同意了马士英这个主意,这是要让满城百姓都死绝吗?

黄佑心中一阵悲凉:如今河南已是赤地千里,贼军来屠一遍,官军来又屠一遍。在百姓心目中,只要是手中捏着刀子的人都是歹徒。至于朝廷大义什么的,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至少在整个中原地区,朝廷的人心已经丢尽了。

难道真的已经到了礼崩乐坏的末世了吗?

第689章婆娑世界

接下来就是没完没了的围城战。

刚开始的时候,城中军民在得知闯军派刘宗敏的大军过来救永城的时候,还高兴了几日。刘超甚至还招募了几百敢死士在半夜里用吊篮放下城来,试图偷袭明军大营,他们选择的目标是南京军防御的那一段。

这些死士战斗力还算不错,至少比南京军强多了。一出城,就突破了一段长围,差点将南京军被打崩了。

好在新任的骑兵军防守冷英正好带着三十个骑兵巡逻至此,一个反冲锋,就将这几百敌军留在了长围到城墙之间那片开阔地上。

这个冷英自从马牧集一战之后好象突然换了一个人似的,一反往日懦弱颓丧模样,每战必冲锋在前,很立了不少功劳。孙元对于手下的猛士的奖赏从不吝啬,除了大力提拔之外,还在防守军官的高身上填上了他的名字,送去兵部报备。

对于这个突然变得不爱说话,半天也打不出一个屁的小子,孙元在起初的时候还是很厌恶的,觉得这人就是个绿头乌龟。不过,慢慢地,他对冷英的看法改变了。

这小子带兵是一把好手不说,武艺也高得出奇。当初在马牧集一战的时候,若非他先刺伤刘宗敏,自己还真没可能给刘贼补上一记狠的。

下来之后,军中有勇士私底下也同他切磋过武艺,结果,不少人都败在他快得如同闪电一般的鸳鸯双刀之下。

对于人才,就算私生活再让人不齿,孙元也是提拔重用的。

见贼军士气还算不错,孙元就将自己从马牧集斩首获的人头堆在城外,以为京观震慑刘超贼军。

又将缴获的闯军军旗和兵器码成了几座小山,这下城中贼军知道援军无望,军心沮丧,再不愿出城做无谓牺牲。

见贼军不敢出城,南京军和庐凤军军心也稳定下来,估计也是死人看得多了麻木了,渐渐地有点军队的模样。

此消彼涨,形势大为改观。

而且,经过孙元在三支军队中强势推行卫生制度和病人隔离制度,瘟疫总算得到了控制。火葬场的火光也逐渐小了下去。但城中焚烧尸体的烟雾和臭味却一日大过一日,显然,刘超已经陷入困难之中。

渐渐地,就有城中百姓从逃出来,拖家带口想寻一条生路。

可惜,刘超已经在城中实行严格的军管,老弱妇孺想出城,可以。但财物、粮食和家中的青壮得留下。

他开了南门,吊桥每天放一次,放两千无效人口出城减少消耗。

在城门口他安排了几排士兵搜身,遇到私带的粮食和财物都全部没收。若有反抗,就是一刀砍下去。

可怜这些百姓出城之后,因为有马士英的严令,没有粮食,任何人不得过长围,否则,就是一箭射杀。

几日下来,几千无望的百姓在长围和城墙之间的空地上大声号哭,不住地作揖打拱,求那些戴着口罩的官兵放自己一条生路。

孙元就看到有超过三百个百姓到了自己的防区求情,百姓哭,宁乡军士兵也在哭。可宁乡军军令如山,既然上头有令,就得不折不扣地执行。于是,就有士兵偷偷地将自己的口粮扔给百姓。

他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内心中突然有点后悔自己答应马士英的计划。就跑去找马总督商量,看能不能放百姓出来。

结果,马士英却避而不见。

在他庐凤军等了半天,孙元没得到任何答复,只能郁闷地回去。

他已经决定了:我答应马士英不放城中百姓出城也是一时怒火攻心,害了这么多百姓。再不能这么错下去了,否则,我孙元不成禽兽了吗?罢,开始打开土围,任由百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