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士- 第6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到这么多财物,众勋贵子弟眼睛都亮了,

有人喃喃道:“如果能够让汤将军花钱?”

汤问行哈哈笑道:“自己人客气什么,些须财物算不了什么,也就每人四百两的零花,倒叫大家笑话了。”

“四百两……”有穷得狠了的勋贵子弟大声地吞着口水,这已经是他们一年多的月份了。

又有人道:“如果能够让汤将军使钱?”

“是啊,自己人无须如此的。这么多钱,真真是破费了。”

汤问行一摆手,等大家都安静下来,才道:“其实,也不算什么。各位是没带过兵,不知道这其中的门路。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打仗打的就是钱粮。没有钱,你还怎么带兵。当年朝廷设辽西防线的时候,关宁军每年都要花朝廷几百万两银子,辽西将门一个个富可敌国,已经成为国家财政的一大负担。可是,就这样,朝廷还得咬牙将钱如同流水一样拨过去,皇帝还不差饿兵呢!”

“还有一句话是宋时岳武穆说的: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可致天下太平。也就是说,这武人,带兵统帅,你就不能让人家穷着。兵一旦穷了,就不能打仗,这天下就要乱。”

“既然大家都是自己人,汤问行今日就给大家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我知道你们来这里是得了朝廷的旨意,让你们来监督我汤问行的,是不是啊?”

众人被汤问行说破这一点,都有些尴尬。

汤问行并不想继续羞辱大家,继续笑道:“我知道,办完了差事之后,你们都会受到朝廷封赏,说不定还能够在骑兵军做个军官什么的。可是大家想过没有,打仗可是要死人了,谁也不敢保证上了战场自己就能百战百胜。就算军队打了胜仗吧,你一个运气不好,说不定一支流矢就能要了你的命。那么,立再大的功劳又有什么用处?”

“当这个军官,哪里如手头有钱,在南京过个太平公侯来得爽利。我汤问行若是能够继个爵位,荫个出身,鬼才来这前线赌命挣出身。我身上的伤你们也都看到了,若运气不好,任何一个都能让我变成一把枯骨。这军官没什么可当的,这兵可不好带。”

“就算大家运气好活到最后,得了朝廷的封赏,又如何,还不是那样,又有什么实际的好处?”

听汤问行这么一说,众人都低头沉思起来,越想越觉得汤问行说得有礼。实际上,这群纨绔子弟在南京舒服惯了,这一路来骑兵军又是风又是雪的,大家都觉得挺不住,心中都有怨言,只是当着汤于文的面不方便说罢了。

汤问行见说得众人动心,接着用诚挚的语气道:“各位兄弟这次来我这里,不外是想着升官发财。你们也别对我说你们要报效国家,为国流血什么,那都是狗屁,哄皇帝和朝廷的玩意儿。既然如此,要不这样。打仗的事情你们交给我好了。但凡我在前头立了功劳,报捷的文书上自然少不得你们的名字。”

“还有,建奴的朝廷在北京城里,那边也不知道有多少金银财宝。但凡我有缴获,也少不了你们一份儿。多的不敢说,北伐之战结束,一人几千两甚至上万两的身家还是能挣出来的。何如?”

一听到上万两身家这句话,所有勋贵子弟的眼睛里都闪烁着金子的光芒。

其实,这二十六人当中如汤于文那样欲借此在进入官场,一展胸中抱负,有强烈权力欲和野心的人也就一两人而已。

在此之前,他们从小到大都呆在金陵那种金粉繁华之地,先祖遗传下来的雄心早就被江南风月淘尽了。再加上朝廷对这种勋贵之家也诸多防备,设有专门的机构对他们进行管理。

公侯之家还好些,如藩王一级更是被严格限定在一定的活动范围之内,无诏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城市。没办法,朝廷被靖难、朱高煦、宁王的叛乱给弄怕了,不得不防。

这些小公爷小侯爷和未来的伯爵们从生下来开始,就被朝廷教育到循规蹈矩,不得过问政治和军事。

但对于他们的个人操守和品行,却没有什么要求,就算他们做出再荒淫的事来,朝廷也是不闻不问。甚至有隐约放纵的架势,一个声名狼籍,品德低下的勋贵符合老朱家的利益。

在这样的政治大气候中,南京的这群纨绔子弟越发地放肆起来,外间的事情一无所知,生活也荒诞堕落,对于政治却是毫无兴趣,甚至觉得这种劳累的事情自然有人去做,他们只需要享受就是了。若谁流露出哪怕半点想要做出一番事业的心思,反要受到圈中人的嘲笑。

话虽这么说,可大家都穷啊,没钱还谈什么享受。

这这随汤问行来北京监军的原因一是因为家中的委派,二是想着进军队来任职多少能够弄几个钱,无论多少,至少能够在经济上独立,不用可怜巴巴地等着每月的月份。

当然,这一路上的艰难的旅程也让他们叫苦不迭,心中甚至打起了退堂鼓。

此刻听汤问行说了这么多话,大家才猛地醒悟过来,是啊,打仗可是要死人的。就算运气好,死不了,身上带了伤,一疼起来也叫人遭不住啊!这个汤于文,当初怎么不说这事,这不是欺骗吗?想到这里,又想起这一路上走得如此之累,心中不觉得怨恨起信国公来。

又听汤问行说他们什么都不需要做,只需呆在军营里小酒喝着,懒觉睡着,就有大笔银子到手,心中都是非常亢奋。哈哈,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好的事情,若是不答应,那才是真的犯傻呢!

一万两银子是什么概念,买一个标致的丫鬟才三四两银子,那种年轻漂亮又有一手好厨艺的美人儿顶天了也就三十来两。

咱若是得了这钱自然是不会交到公中的,老子出生入死来北京一遭,用命换的钱自然要紧着自己享受不是?

已经有人盘算等将来犒赏下来,在南京起个宅子,买他一群丫鬟小子,关起门来享受美好的人生。

这个时候,没有人比他们更盼望宁乡军拿下北京,获取一场空前大捷。

于是,所有勋贵子弟都轰地一声站起来,拜在地上,叫道:“咱们以后但唯汤将军之命是从,将军若有事,只需一声令下来,咱们水里火里自是去得。若有人敢对将军不利,就是我等不共戴天的仇人。”

就这样,他们在汤问行一硬一软的两手下被彻底拉了过去。

汤于文也被彻底地孤立。

第1358章不安

赵州距离巨鹿,快马也就一日多的工夫。

汤问行这里所发生的一切,孙元这里自然第一时间知悉。

虽然对于汤于文去骑兵军一事孙元都是冷眼旁观,不闻不问,可并不代表他不关心。虽说他并不害怕汤于文将骑兵军拉跑了,宁乡军士兵对他忠诚和体制能够最大限度让这种事情没有出现的可能。但孙元还是害怕失去汤问行这么一员难得的骑兵大将,宁乡军虽然人才济济,可真正懂得骑兵集团作战的也就汤问行、冷英和朱玄水区区几人,属于稀缺资源,少一个对他来说都是重大损失。

汤问行毕竟是跟随自己多年,战功赫赫的勇将,对他,孙元是信任的。但古人的三观有的时候还真是不好说,他怎么说也是信国公府的人,汤于文有是他的兄长。如果到时候汤问行真一犯糊涂,做出什么事来,问题就麻烦了。

其实,孙元当初也可以直接将汤于文扣下来的。只是,他不知道是怎么的,竟鬼使神差地同意汤于文去骑兵军。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内心中未必没有考验汤问行对自己忠诚度的想法,只是当时不觉得而已。

孙元突然有些小小的后怕,如果汤问行真的做出糊涂事儿,自己又该如何面对?

依照宁乡军的军法,叛乱者是要砍头的,真到那个时候,我孙元下得了手吗?

其实,这一切都可以不发生,可我依旧放任不管。

“心态啊心态,我现在怎么这种心态了?”孙元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额头:“孙元啊孙元,你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小白领小老板了,你看看现在的你同古人又有什么区别?”

现在听到汤问行圆满地解决此事之后,孙元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对立在自己身边,请求指示的梁满仓道:“汤问行将军是值得信任的。”

梁满仓:“是,君侯,汤将军是值得信任的,对你也是忠诚的。”

孙元挥了挥手:“下去吧……等等,你去将黄先生叫来,就说某想让他去一趟骑兵军,把信国公请回宁乡军老营。他是宁乡军的监军,又不是骑兵军的监军,老是呆在汤问行那里也不是个事儿。”

“是,君侯。”

等到梁满仓退下,孙元面上浮现出一丝苦笑。

不得不说,汤问行这一手干得漂亮,不但彻底震住了那群纨绔子弟,还让将他们和汤于文分化瓦解了。如今的汤于文是孤家寡人一个,就算有些弄事,也起不了半点涟漪。听人说,汤于文在骑兵军老营里成天以酒浇愁,就没有个清醒的时候。一喝醉了,就开始骂娘。

骂汤问行忤逆不孝,骂汤问行是丫鬟的儿子,信国公府的野种,搞得军营中鸡犬不宁。

汤问行倒是好涵养,装着听不到。可他手下的将军们却都是群情激奋,孙元担心再这么发展下来,说不定哪一天他就被人给砍死了。骑兵军的气质和元字营等步兵有很大区别,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野。”

毕竟是继承了九边骑兵的衣钵,这群混帐东西一个个性如烈火、眼睛里揉不得沙子。

若监军有个好歹,那不是坏我孙某人的名声吗?

而且,汤问行那里面子上也过不去。

另外,那群勋贵子弟也要弄回来,不然还不得将老子的兵给带坏了。

汤问行也写过一份信过来,将此事详细地禀告孙元,请求批示。毕竟,这其中还涉及到财务问题,他可是答应过众勋贵子弟,一旦拿下北京城,都要给他们发赏的。宁乡军财物制度极为严格,这一大笔开销得孙元点头才行。

孙元想了想,就回信批示说准了,但这笔钱不能从军费上走,就由他孙元自己掏腰包。毕竟,勋贵子弟没有半点功劳就平白得了这么多赏赐,传出去,恐军心不服。

另外,孙元在信上说,此事乃是罗如意的设计,一开始也没有向上级请示,他输的钱我可不认。就从他自己和你汤问行的俸禄中扣吧。

黄佑不片刻就进得节帐之中,听到这事之后,忍不住赞了一声,说汤问行将军公私分明,是个大节上把持得住的人,真君子也!

语气中却隐约带着一丝嘲讽,好像是说孙元这事做得不够君子,竟然用这种事情来试探属下的忠心,搞不好就弄出一场人伦惨剧了。

孙元也大为尴尬,解释说这事真不是他授意的,要怪就全怪大白鹅罗如意吧!

又过得两日,罗如意得意洋洋带着那群得意洋洋的勋贵子弟们回来同孙元汇合。

这一次,孙元设宴款待了众人。又说军营中条件简陋,将他们安置在巨鹿的一家缙绅的院子里居住。并拨出兵丁护卫,赏下精美衣食。且道,将来仗一开打,大家也不用担心,就跟着我孙某人立在中军大旗下观战就是了,无论如何,安全还是能够得到保障的,功劳也一分不少你们的。

众人都是大喜,纷纷举杯向孙元敬酒。

只汤于文一脸颓丧,只闷头不住喝酒,直喝得烂醉如泥。

处理好这件事之后,部队继续朝北开拔。

很快,健锐营和威武营过来了,同孙元合营。

而伟字营和金雕军着在距离他们六十多里的地方,各军都缓缓向北,向保定方向靠拢。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消息传来,保定的镇海军突然出动了。

郑森没有等北伐各军,而是独自领军出征。

据传来的消息说,镇海军的动作非常快,如今,郑成功的老营已经快到涿州了。可运送物资的民夫和辅兵还拉在保定。

从保定到涿州漫长的距离上,到处都是络绎不绝的车马,从马车上落下的粮食撒得沿路都是。

孙元抽了一口冷气:“这个郑大木究竟在搞什么?”

傅山也觉得不对劲,喝问梁满仓:“镇海军那边究竟是怎么了,有消息没有?”

梁满仓一脸的惊恐:“回先生的话,没有,一点没有,秦易他们同我已经失去了联系。”

傅山:“这……”

孙元还在摇头,傅山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叫了一声:“糟糕,郑一官,我怎么忘记他了?”

孙元:“郑一官?”

傅山铁青着脸:“郑一官前一阵子不是突然把行辕设在河间府吗,那里距离保定也就三日路程,他随时可以直接跑到镇海军老营里去夺了郑大木的军权。郑大木这人可不是汤问行,性格可没有那么刚强。”

说着话,他不停起敲着自己的脑袋:“太初啊太初,都怪我,我这几日尽想着骑兵军的事,倒将那老海匪给忘记了。先入北京者为王,郑芝龙怎么可能不动心。一定是他已经进了镇海军军营,督促郑大木进军的。”

孙元心中也是咯噔一声,不过,他还是安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