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士- 第7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秦易无能,镇海军三万大军就这么完了,完了……空前惨败……”中军节帐中,孙元大发雷霆,气得嘴唇都在发颤。

这样的发泄,他也不知有过几次。

在听说镇海军军权被马宝夺去,而豪格出乎所有人意料带并来袭之后,孙元就感觉到不妙,急忙带着骑兵军来援。

可走到半路上,就听说镇海军整个地溃下来了。

失望、震惊、郁闷之下,孙元没个奈何,只得停了下来,让骑兵军驻扎在容城,并带信给后面跟进的各营,让他们向自己靠拢。

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容城将成为自己的大本营。先依托白沟河,稳住阵脚,然后另觅良机同豪格决战。

此刻,斥候不断将前方的消息带回来,消息一个比一个坏。

据回来的斥候说,琉璃河到拒马河之间的平原上,到处都是镇海军的乱兵,而建奴的骑兵如同狂风一般,一遍一遍地吹袭而来。这一次,建奴也是发了疯,两天两夜,不眠不休,就那么不停地挥舞着刀子,大量杀伤的明军。

镇海军阵亡将士的尸体铺满了整个平原,填满了每道沟渠。

三万镇海军,以及两万镇江军、民夫和辅兵跑得到处都是,再也不可收拾。到现在,活着回来的只有甘辉收拢的两千多败兵。

这可是过朝自当年朱仙镇大战之后,又一场空前惨败,对于各路北伐大军的打击可谓沉重已极。

他担心镇海军的失败动摇了自己的军心,宁乡军虽然敢战,可也是*犯胎,见友军输得如此之惨,思想上难免不会有所波动。

更何况,这支镇海军可以说是倾注了孙元不少心血,如今已不复存在,怎不叫人心疼?

见主帅又开始发火,众人都战战兢兢大气也不敢多出一口。

好在外面有兴泰的声音传来:“禀君侯,甘辉将军来了。”

孙元的脸色这才缓和下来,他大步走出节帐,一把扶起欲跪下去的甘辉,不住叹息:“还好,还好,甘将军总算平安归来,这让某一颗悬在半空的心总算是落地了。只要你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甘辉听到孙元的安抚,心中一暖和,眼泪掉下来了,道:“末将往日糊涂,一心想回镇海军。经过这一站,在下这才知道,要想为国家和民族效力,还得在君侯身边,也只有在君侯这里,末将才算是能够一展胸中的抱负,愿为曹国公麾下一走卒刀山火海绝无二话。”

孙元心中欢喜,一边牵着他的手朝节帐中走去,一边道:“甘将军能够加入宁乡军,乃是某莫大喜事。你的事情我也听说了,放心好吧,你做了某麾下大将,斩杀马宝一事没人敢多一句废话。”

提起马宝,孙元一脸的愤怒:“此贼就算你不杀,某也必斩不饶。对了,你手下那两千多人马的兵器铠甲马匹,还有带军的军官,等到主力到后,某会叫人送过去的。甘将军,我有两个计划,一是,将败军重新整编,单立一营,你来做这个营官;二是打散了,充实到各军,当然,甘将军也会妥善安置的,却不知道甘将军你有何打算?”

第1450章白沟河

按说,单立一营,自己立即就能做一营统领,且部队不用打散,都是自己的嫡系乃是一件好事,正常人都会选择第一个方案。

当即,甘辉差一点就同意了。

可话到嘴边,他却突然醒悟。单成一军,拥有自己的直系部队表面看起来好象是最佳选择,可是,宁乡军和一般的明军本就不一样。

尤其是六营的主将都不养家丁,所有的兵马只效忠孙太初。

如果自己单成一军,孙元固然会点头,可从此之后也就被排除到核心层以外了。而自己的部队,以后也不过是秦军、山东军、岛津联队、朝鲜营那样的二线部队,说不定还会沦落为登州营那样的三流军队。

作为一个江湖人物,乱世之中,甘辉胸中自然对所谓的大明朝没有任何忠诚之心。他以前在福建军中的时候,郑家也不讲这个。

甘辉对于孙元拿下北京,统一整个北中国充满信心。如今,孙元的势力已经膨胀到如此之大,一旦恢复北京,威望将达到顶峰。这已经是不赏之功,人臣到了这一步,要么是解甲归田退隐山林,要么就只要一条路………割据。

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君侯不是一个人,他代表的是一庞大的军事集群和一个庞大的由失意文人组成的利益集团。就算他要退,其他人可退不了。

真到那个时候,军中各人的前程自不可限量。

甘辉现在加入宁乡军已经迟了,若是沦落为三流军队的统领被排除在核心层之外,今后无论自己立下多少功劳,这辈子估计也就是一个总兵,这自然是他不想要的。如此,还如何施展自己胸中的抱负?

当即,甘辉就下了决心,道:“君侯,在下何德何能,在君侯麾下也无寸箭之功,怎敢一来就独领与军。能够在你手下做一走卒就已经很满足了。且,这支溃兵士气低下,就算单独成军,也是毫无用处。若是能够混编进各营,成为天下第一军的战士,弟兄们也欢喜得紧。”

孙元面上的笑容明显地更浓,连声说好,道:“也不能委屈了甘将军,这样好了。你以前不是带过铁甲军吗,就去韶伟那里做个将官好了。”

甘辉大喜:“韶伟将军乃是君侯手下第一得用之人,能够在他手下作战,末将欢喜不尽。”

孙元哈哈笑道:“蒋韶伟也会非常欢喜的,这些年随着部队的进一步扩编,老是在某面前喊干部不够用,军官不够用,总是打主意想从别的营挖一点过去充实他的威武营,搞得人憎神厌,这小子,看起来桀骜不逊,其实精明得很啊!”

节帐中众人都忍不住轻笑一声,就连一向严肃的汤问行也露出一丝笑容。

说完,孙元问:“各步兵营什么时候能够道?”

黄佑:“步兵携带的辎重实在太多,就算急行军,也得三日才能集结在容城。”

“很好,建奴呢?”孙元送开甘辉的手,走到一面悬挂在墙壁上的巨大舆图面前,问。

那张舆图上,已经用红、黑、蓝三色小旗插满了。

有一个小吏正将一面红旗从上面摘下来,不用问,这面红旗代表的正是镇海军。而黑旗则是宁乡军,蓝旗就是豪格的正蓝旗部队。

听到孙元问,汤问行回答:“禀君侯,正蓝旗正不住南下,已经两天两夜了,想来他们的部队已经疲劳至极。而且,豪格军中乏粮,消化战果也需要一些时日。”

黄佑插嘴:“估计豪格已经力竭,部队也应该停下来了。”

孙元喃喃道:“是该停下来了,大家都打累了。也好,大家都休息一下,等养好力气再战。”

说着,他从箭壶中抽出一支羽箭,朝白沟沟上用划了一下,感慨道:“等部队集结完毕,咱们就在这里和豪格决战,再打一场白沟河之战。有史记以来,白沟河已经进行过两场决定天下大势的大决战。一是北宋和契丹,一是李景隆和成祖皇帝。每战都是南面的军队向北攻,但最后都是北军获取了最后的胜利。这一次,某要将这一历史彻底改变。”

他低声冷笑起来:“豪格这次全歼镇海军,不外是学野猪皮当年的凭他多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法,想的不过是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想的就是要用镇海军的人头来震慑各路北伐大军,把咱们吓回南方去。是的,如果换成其他明军,此刻想的只怕是退兵了。可我孙元不会退,我宁乡军不会退。建奴无边的杀戮只会激起将士心中的仇恨,这一仗,我要全胜!”

说完话,朝前狠狠一扔,羽箭钉在白沟河上。

是的,在历史上,所谓的白沟河大战其实有两场。

第一场在北宋和契丹之间,宋雍熙三年,宋军分路进攻燕云地区,主力在歧沟关溃败,致全线失利的一次重要作战。战争起因和战前冲突宋朝建立后,宋辽之间即不断冲突。北宋初年,宋太祖致力于整顿内部和统一南方,对辽军的袭扰只采取来则备御,去则即止的方针,但一直有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打算。中原地区得到初步统一后,北宋王朝为收复燕云,与辽军在幽州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太平兴国四年五月,宋灭北汉后,宋太宗乘胜迅速自太原移兵连进,乘辽无备,企图一举夺占幽州,然后收复整个燕云地区。

五月二十二日,宋军从太原分路东进。二十三日宋太宗率军进抵幽州城南。六月二十五日宋军对幽州展开围攻,久攻不下。

七月初,辽军援兵进军幽州城下,同宋军激战于高梁河之畔。宋军在辽的猛烈攻击下,被迫撤除围城部队,大败南逃。

九月初三,辽景帝耶律贤为报幽州被围之仇,遣兵数万出幽州,兵分两路南进攻宋,于满城被宋军击败。太平兴国五年十月,辽帝耶律贤率兵瓦桥关,又把宋军打得大败,并到莫州。此后,宋辽两军不断发生战争。

宋军第一次围攻幽州失败后,宋太宗一直想再举兵收复燕云,以雪高梁河失败之耻。太平兴国八年,契丹圣宗耶律隆绪继位后,因年仅十二岁,由其母萧太后摄政。萧太后名绰,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军事统帅和政治家。她摄政后采取了一系列缓和内部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措施,发展生产,整顿军队,使辽国的国力进一步增强。而宋太宗认为契丹圣宗耶律隆绪年幼,母后专政,宠幸用事,内部不稳,决意乘机再攻契丹,夺取燕云地区。宋攻契丹歧沟关之战经过。

雍熙三正月,宋太宗作出了再次进攻幽州的决策,宋军兵分三路,东路、中路于正月出动,西路于二月出动。

三月初,宋军开始进攻,东路宋军连败辽兵,攻占歧沟关、涿、固安、新城等地。辽南京(即幽州)守将耶律休哥在援军未到之前,知寡不敌众,避免与宋军争锋,昼出精锐虚张声势,夜遣轻骑袭扰,暗潜部分兵力设伏宋军侧后,断其粮道,疲惫宋军。

曹彬部据涿州仅十余日,即因粮草不济欲退兵雄州,至白沟。中路军田重进部在飞狐击败辽军,擒辽将大鹏翼,攻占飞狐、灵丘、蔚州。西路潘美军也击败辽军,先后攻占寰(、朔、云、应)等州。

宋太宗认为曹彬军退军就食是重大失策,严令曹彬率军沿白沟河向米信军靠近,养兵畜锐,待机北进,曹彬部下诸将听说中西两路军连克州县、屡战屡胜,因此求功心切,都主张出战。曹彬听信诸将意见,在补充粮食后,与米信引军北渡白沟河,与耶律休哥军对垒。

宋军结方阵,堑地两边而行,向涿州进军。耶律休哥以一部兵力阻击曹军,使之且行且战,行动迟缓,一百里路竞走了二十天。这时正是夏天,途中缺水,曹军士卒困乏不堪。到达涿州后,曹彬得知萧太后和契丹圣宗率军从驼罗口南进,已到达涿州东面五十里处,有会同耶律休哥军钳击宋东路之势。

于是,曹彬命部将卢斌携带城中民众先行向南撤退,亲率主力断后。但撤退中宋军非常混乱,耶律休哥遂以全力追击。五月初三,宋与契丹两军激战于歧沟关外,宋军大败,南逃至巨马河,被辽军追击,宋军溺死者不可胜数,余部继续向高阳)撤退,途中正烧饭时又被耶律休哥追上,死伤数万人,遗弃戈甲、军资甚多。

宋太宗得知歧沟关战败的消息后,为避免中西两路军再遭失败,同时增兵北境,阻止辽军南进。契丹军在歧沟关取得胜利后,即派详稳排亚率弘义宫兵及南、北皮室、郎君、拽刺四军西进,支援耶律斜轸军,攻击中路宋军,先后攻占了蔚州、灵丘、飞狐等地。

宋太宗命令潘美等派兵掩护云、朔、寰、应四州居民南迁。六月,契丹又从南京派炮手支援耶律斜轸军。耶律斜轸引军十余万,进击宋西路军。此时,宋中路军已退兵,西路军孤悬敌后,形势危急。宋西路军主将潘美在兵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令杨业出击,杨业根据契丹军攻占寰州后兵势正盛的情况,不同意向朔州出击。领兵自代州向朔州,监军使王优遣责杨业:“君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

七月,杨业不得已率兵出战,并与潘美等约定在陈家谷口派兵接应。杨业孤军北进,遭到契丹军伏击而大败。杨业南退至陈家谷口时,接应兵已撤退,杨业所部全军被歼。杨业受重伤被辽军所俘,绝食而死。

至此,宋三路大军皆败,所取州县复失。宋军在歧沟关一战遭到惨重失败后,宋朝君臣再也不敢发动对辽的进攻

……

另外一场白沟河之战则是发生在明建文二年四月,建文帝军大将军李景隆率军六十万人,号称百万人,进抵白沟河,谋攻燕王朱棣官邸所在地北平

燕王闻讯,率马步军三十万人迎战。

二十四日,燕师自苏家桥循河而进,遭到建文帝将平安所部万余人伏击,先锋官平安及大都督瞿能父子督师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