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士- 第7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问无妨。”

“呵呵,好的,周将军。”那个士卒不好意思地抓着头皮:“昨晚我见你同郝大人吃酒,刚开始的时候还谈得来,后来怎么就打起来了?你和郝大人都是我宁乡军中立下大功的,咱们听到你们的事迹,心中都是异常佩服,你们都是英雄人物,怎么就说不到一块儿?”

“别提这个小人!”周仲英额头上的包又开始疼起来,心中快要滴血。

那士卒偏偏不开眼,继续说到:“周将军你是什么人物,扬州之战的时候,手刃奴酋,百万军中取人首级,难不成连郝大人这个胖子也打不过?”

“什么打不过,我是不屑给他玩真的。”周仲英冷哼一声:“若真生死较量,老夫一根手指就能摁死他。”

“是是是,郝大人自然不是周老爷的对手。”众士卒连连点头,面上却不以为然。这个周大人外号铁胆,又是君侯亲口给他取的绰号,听起来好生威风。可真接触得久了,却发现他也不过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书生,君侯也是看走了眼。

不过,也不能这么说。就周仲英大人所立的那么多功劳来看,他确实是一个福将。只要一上战场,好象就没吃过亏。或许,君侯看中他的就是这一点。这就是一个有着老天爷保佑之人吧?

大家不提郝肖仁还好,一提,周仲英就气不打一处来,又骂了一通娘,直骂得口干舌燥,气喘吁吁,这才罢了。

就在这个时候,周仲英想起昨天晚上和郝肖仁争吵的原由,心中突然一颤,好象琢磨到什么东西。

昨天晚上自己之所以和他吵闹,还不是因为宋太祖陈桥兵变之后的评价。两人因为宋太祖得国究竟正不正而争了半天,自己秉着儒家的纲常伦理那一套给赵匡胤安了一个反贼的头衔,而郝大人则说他顺天意得民心,帝位当仁不让。

明朝士人有一句话说得好:天下者,天下人的天下。

因为,朝廷并不禁止士人议论朝政,尤其是东林得势之后,更是对此执鼓励态度。到崇祯朝末年,江南士人更是纷纷结社,制造舆论,影响地方政治。这其中以复社为代表,搞得官府很是头疼。当年的阮大铖更是直接被复社赶出了南京。

因此,每当读书人聚会,诗词歌赋,诗酒唱和之余,若不臧否人物,检讨朝政得失,那你就不算是个名士。更有人索性同官府同朝廷做对,以捞取名声。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在耳。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按说,宋太祖黄袍加身的历史同周仲英和郝肖仁也没有一文钱关系,大家说过就算了。就算起了争执,大家也有个底线,以不伤和气为原则。

可昨天晚上那姓郝的小人反应却异常激烈,就好象宋朝的官家是他的祖先一样,到最后竟卷起了袖子和自己动手。

“这至于吗……难道他是在借古喻今?”

“那么,当今天下,谁吃郭威留下的孤儿寡母,谁有是统领禁军的英雄盖世的赵大……”答案不言而喻。

那就是君侯。

是的,君侯如今已经掌握了大明朝八成一上的可战之兵,自起兵以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如今,整个北方即将落到他老人家的手中。

如此功勋,即便是岳武穆也不能与之相比。

眼见着北京就要恢复,那才真真是直捣黄龙府,至天下太平了。

可是,君侯如此大的功劳,已是不赏之功。再往后,只怕他有心朝天阕也不可能的。人臣做到这个份儿上,就将面临不测之危。

除非君侯也学宋时的韩世忠和盘将军权交还给朝廷,结庐于西湖之滨。或者学春秋时的陶朱公,泛舟于江湖之远。

以君侯的忠义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可是,整个宁乡军,整个扬州镇的人怎么办,他们肯定是不会答应的。是啊,军中尽是野心之辈。如今,整个天下就要被宁乡军囊括了,只需给君侯来一个黄袍加身,他们就是开国重臣。日后扬州镇也不知道要出多少公侯伯男子,多少世袭惘替的勋贵。

如此巨大的诱惑就摆在眼前,谁不想啃上一口。

君侯忠义,自然是不会这么做的。但谁也不敢保证下面的人怀有心思,真到那个时候……我又该如何自处。

是啊,郝小人立功颇大,如今已在山东军中参赞军务,一旦陈桥兵变,公侯或许谈不上,一个伯还是可以看到的。这个小人,难怪昨天晚上反应这般激烈,他是怕老夫挡了他富贵之路啊!

周仲英心中一阵愤慨:这个小人,这个反贼……不行,我得秘密禀告君侯……可是,这军中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有如此心思。若我去告密,挡了那么多人的路,说不好就要被人剁成肉酱。

他本就是一个胆小之人,一想到这里,心中顿时一寒,却是畏惧了。

“或许,这事我应该先去问问青主先生,他可是再世诸葛。对,他能给我一个很好的建议的。”

正想着心事,突然间,有低沉的轰隆声响起,即便坐在车厢里,众人还是能够感觉从地底下传来的震荡。

接着,就是泼风也似的马蹄声。

这忽然传来的动静让车厢中众人俱是一呆。

“好象很多人?”良久,有人说。

“是好象来了很多人……”

“起码两千,还有马。”

“糟糕,敌袭!”

“敌袭。”车厢中一片大乱,五人呆在里面本就非常拥挤,这下又都忙着寻兵器,更是乱成一团。

只见马车颠簸歪斜,外面的驾车那人忍不住大叫:“别乱,要翻了,要翻了!”

周仲英人瘦,也灵活,当下朝前一钻,将头伸出车门帘子,定睛看过去,心中顿时一凉,心中起了一个念头:完蛋了,想我堂堂铁胆周仲英,这下要变成建奴的俘虏了。

第1456章屁股决定脑袋

就这样,密云被郝肖仁给拿下来了,如此大功自然落到了死胖子手中。

进城之后,周仲英才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郝小人在之前就知道自己偷偷地出发来打密云,就派人假扮渤海所守军去密云求援,将里面的敌人调了出来。自己则带着主力兜了个圈子绕到密云北面,直接拿下了这座不设防的城市。

计固然是好计,可是,周仲英恰好在半路上碰到那群援军。如果不是那群清兵实在太烂,自己说不好就死在战场上。

这个小人,这是想害死我呀?

一想到这里,周仲英就怒不可遏,寻思报复。

密云到手,整个北京战场的局势发生了重大改变。如此,建奴北逃的通道已经关闭,整个建州八旗顿成瓮中之鳖,末日开始进入倒计时阶段。

当下,周仲英和郝肖仁各自派出快马将这份捷报送去小公爷孙天经行辕。

第二日,秦军先锋部队就开进城来。接着是秦军主力,山东军主力,岛津联队和朝鲜营。

城里城外全是兵,到处都是白色的帐篷。

至此,这一路兵马终于聚齐,开始休整,准备下一阶段的战斗。

周仲英这次被郝肖仁摆了一道,心中恶气难平,跑到傅山那里告状,将此事的从头到尾详细说了一遍,说到悲伤处。老周还流下了泪来,道:“青主先生你若不能为我做主,我手头的差事也干了,现在就去找君侯。想我周仲英,名教子弟,什么时候受过这种胥吏小人的羞辱。我为君侯流过血,我为君侯立过功,我要见君侯,我要见君侯!”

看他一把年纪哭成这样,傅山也觉得很难办。

他自知道,郝肖仁这两年所立的功勋大到了极处,可以说,整个山东军都是他拉过来的。而且,他还守住了淮安,将淮安府和整个山东都纳入了扬州镇版图,在孙太初那里红得烫人。打个比方,君侯若是魏武帝曹孟德,我傅山就是郭嘉郭奉孝,黄佑是荀文若,而他郝肖仁就是老奸巨滑手段狠辣的程昱。

至于周仲英,在孙太初心目中,大概也就运气不错的蒋干之流吧!

郝肖仁是个干才,将来说不好要与他同殿为臣,为了一个周仲英去得罪好小人,实在是划不来。

不过,周仲英虽说在孙太初心目中也就是个弄臣。不过,这人是曹国公树立起来的一根标杆。首先,他的外号是孙元取的。其次,周仲英是扬州镇第一次公务员考试中式的士子,乃是孙太初的天子门生。若是有人整他,就是打孙国公的脸。

恩,两边都要好生安抚。

傅山也是无奈,就斟了一杯热茶,亲自端给周仲英,又劝慰了半天,好不容易才让周老头平静下来。

傅青主苦笑:“渤海所、密云一战孰是孰非,君侯自有定论,到时候会有个说法的,周大人也不用担心。你也不要去见君侯,这里距离京南战场实在太远,等你过去,说不定这一仗已经打完了。周大人,我拟向小公爷推荐,让你在他麾下参赞军务,如此也能一展抱负,他那里也有用得着你的地方。”

“好,下官就先放下这段恩怨。”

傅山:“哎,你和郝大人都是我扬州镇的干才,怎么就闹得红了脸呢?”

听傅山这么问,周仲英这才想起自己正要向他请教。

当下想了想,就吞吞吐吐地说:“下官和那小人之所以闹将起来,其实是因为另外一件事。这事在下官心目中如埂在喉,不吐不快。下官心中也是迷糊,想请教先生。”

傅山微笑:“你说。”

等到周仲英把话说完,傅山面上的笑容凝固了。

他心中也是波澜万丈,是啊,就连好小人也想要给孙太初来个黄袍加身,好谋一场大富贵。军中镇中的带兵大将,中枢决策的君子们肯定也会做如此之想。一旦再来一场陈桥兵变,整个扬州镇不知道要出多少钟鸣鼎食的公侯。人都是有私心的,他们会放弃吗?

只怕就算孙太初不愿意,也是不可能的了。

看傅山久久无语,周仲英:“青主先生……”

傅山定了定神,突然问:“周大人,打一个比方,如果天下太平了,君侯要解甲归田,你觉得朝廷会如何安置你?”

周仲英略一思索,想了想,就喃喃道:“还能怎么样,最大的可能是授下官一个什么千户之类的军职。”

傅山看着他,问:“那么,你愿意吗?”

“还能怎么样,下官是一个小小的秀才,做不成文官的。我朝有个规矩,非翰林不得为相,非进士不得为官。可是,大明朝朝文贵武轻,不像我扬州镇,文武平等。周仲英好好的一个名教中人,怎么可能去做千户,做个武夫被人看不起。”周仲英面上突然露出一丝丧气:“说不定到那个时候,下官会辞了官职回老家读书自娱终老。好在这些年下官得了君侯许多犒赏,下半身当衣食无忧。”

非翰林不得入阁,非进士不得为官乃是明朝的官场潜规则。也就是说,朝廷的所有官员都必须由科举而入仕,你考不进翰林院,这辈子部堂级高官是休想的,不中个进士,七品县令也做不成。

这已经堵死了扬州镇那群失意文人官员的出路了。

傅山目光炯炯地看着周仲英:“君侯有一句话说得虽然粗,却很有道理‘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的意思是,所谓大义什么的,人人都可以说,还能说得义正词严,可真涉及到切身利益的时候,却自有自己一套行事的准则。你在什么位置,是什么人,都有着不同的想法。你所有的想法,都是要以自己所在的阶层的利益为出发点。我想,周大人已经有了自己的决定,不需要某再多说了吧?”

说完,他最后补充一句:“武王伐纣,他本是商的臣子;李唐的陇右世家是隋之臣子;赵大是郭威的臣子。他们不也至天下太平,开一代盛世。在老百姓心目中,他们不是反贼,而是一代明君,这就是老百姓的屁股。天下者,天下人的天下。天下人者,天下所有人。老百姓的屁股,才是真正的大义啊!”

傅山的这一席话简直就是离经叛道,就如同一道霍闪在周仲英心中扯过,直照得他浑身通明,整个人都透彻了。

禁不住一揖到地,拜曰:“青主先生大哉斯言,所谓不说不透,叫晚生如同醍醐灌顶,佩服,佩服。”是啊,不能不佩服。

他这样的话其实每个人心中都会这么想,都会这么去做。只不过,不肯说出来而已。

傅山乃是举人出身,又是天下闻名的大名士,他和黄佑乃是扬州镇一众文官中之首。一直以来,周仲英对他都没有什么好感。就个人而言,他更愿意同黄佑亲近。今日,却真正了解到他胸中的见识是如何了得。

傅山没有伸手去扶,抚须笑道:“明白了就好,郝大人和你毕竟是同僚,你们都是我扬州镇的后起之秀,一切当以大局为重,不可失了自家和气。快快起来。”

周仲英起身,低哼道:“君子我口说我心,下官鄙夷那小人的人品,道虽相同,却不以为谋。君子无党,下官可不想同他有任何交集。”

傅山无奈,只苦笑道:“罢了。”

……

拿下密云县城之后,孙天经一路兵马彻底遏制了建奴北逃之路。很快,四支大军集结密云,各军统帅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