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士- 第7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傅山无奈,只苦笑道:“罢了。”

……

拿下密云县城之后,孙天经一路兵马彻底遏制了建奴北逃之路。很快,四支大军集结密云,各军统帅也齐聚城中会商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当即,傅山便下令秦军和山东军各出一步,抢占密云后卫,也就是古北口和磨刀峪、将军石关,将长城的关口彻底拿到手中。

这一军事行动很是顺利,这三出关口中清庭本驻扎了不少兵马,可惜此刻都被豪格带去了京南作战,只剩几百个新附军。高杰和刘春的凶名实在太胜,他们一出动,守军就快关投降,惟恐慢了一拍触怒这两头猛兽,被他们来一场大屠杀。

孙天经这一路大军自出动以来,攻打镇边城、渤海所、密云以及长城隘口几乎是传檄而定,让这个小公爷兴奋莫名。

进密云之后,立即叫人以飞鸽传书将这一喜讯送去父亲那里,这其中未免没有炫耀之意。

毕竟是一个小孩子,同这一路所有将士一样在摧枯拉朽般的胜利前未免膨胀起来,当即就笑问坐在一边的傅山:“傅山师傅,现在可以攻打北京了吧?”

看到满面兴奋的学生,傅山道“在攻打京城之前,还有一事要做。”

朱玄水:“青主顾虑的可是怀柔和顺义两县?”

还没等傅山回答,郝肖仁就拱手道:“小公爷,青主先生、兴平侯、东平侯,朱指挥使的话说得对。怀柔、顺义两县恰好遏制在我进军北平的官道上。城中也有驻军,虽然不多,可我军若是进攻京城,粮草辎重都要通过官道运输。若这两城的敌人不开眼,出来骚扰,确实是一个麻烦。因此,在攻打京城之前,得先将这两个点拔除了。”

第1457章戏剧喜剧

却见,眼前是一片黑压压的人潮,又是人又是马,总数大约两千。所有的人都穿着清军的铠甲,看旗号,乃是汉军旗。

这里是一片乱葬岗子,上面生满了松柏,官道刚好从这里绕过,加上又是顺风,周仲英等人也听不到敌人的声气,一不小心就走到他们跟前来了。因为道路突然拐了个弯儿,两千人马挤成一团,闹得厉害。

看这队人马的铠甲和兵器比起昨天在渤海所的却是要精良许多,如果不出意料之外,应该是清军正规部队。

昨天周仲英拿下渤海所本就是无心所得,带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好运气也不可能紧这你一个人,这些清军人多势中,可比不得昨日的那群乌合之众。周仲英大觉不妙,冷汗不觉从额头上流了下来。

这个时候,轰隆的马蹄声中,一个军官模样的清军带着五六个侍卫冲了过来,对着驾车的那个士兵和周仲英喝道:“你们是什么人?”

驾车那个士卒却不畏惧,他也不回答,只斜着眼睛看着那个清将军。

宁乡军是什么部队,那是天下第一军,自成军以来就没吃过败仗,而且经常是以少胜多。如此,军中将士一个个都养成了桀骜不驯的野性子。虽然敌人实在太多,可他却凛然不惧,眼神中尽是轻蔑。

那清将大为恼怒:“你看什么看,仔细剜了你的眼珠子!”

周仲英没想到敌人一来却问了许多废话,而不是直接动手厮杀。不觉一愣,旋即又恍然大悟。原来,今天实在太冷,大家出来的时候都在铠甲外面罩了一件大棉袍,看起来臃肿懒散,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驾车这个士卒想必是被敌人当成当地的车把势了。

听到敌人的喝骂,驾车那个士卒大怒,手就摸到棉垫下的马刀柄上。

周仲英急忙一拱手:“回官长的话,咱们是渤海所的人,要去密云投亲。”

“你们是渤海所的人?”那清将吃了一惊,急问:“渤海所那边是不是有明军?”

周仲英连声道:“是是是,有一支明军昨天攻占了渤海所,咱们好不容易从里面逃了出来,正要去密云躲上一阵子呢!”

“啊,明军,有多少人,可看清楚是哪一路的?”不等那个清军将领说话,他身边的几个侍卫就七嘴八舌地问起来,脸色都非常难看。

周仲英心中一动,道:“不知道多少人,满山遍野都是,起码有五六万吧。明军一进渤海所就到处号房子,城里都挤爆了。许多明军因为没房子住,都歇在街道上。”

“啊!”众清军又是一片惊叫。

那将领喃喃道:“五六万人,怎么可能这么多……他们现在出城没来?”说着话,他一脸的苍白。

周仲英故意吓唬他道:“明军一大早就在点卯集合部队,一队队朝城外开去,听他们的口号好象是说什么‘打到北面去,一人一条羊皮褂子。’”

“打到北面去……北面不就是咱们密云吗?”又有人在惊叫。说话间,后面的清军步兵已经开过来了,拥在那个清将军的身后,都在乱糟糟地议论。

“都安静!”那个清将大吼一声,然后一脸煞气地盯着周仲英:“满口胡言,怎么可能有那么多明军,你一定是奸细,想用大话来吓唬老子?”

周仲英:“小老儿怎么敢吓唬官长?”

“还敢还嘴?”那清将三角眼一鼓,突然发现有什么地方不对劲。突然叫了一声:“你等究竟是什么人,怎么带了这么多战马,车厢里的人都出来,他娘的!”

听到这一声喊,所有的清军都举起了武器,眼前一片明晃晃的刀枪。

周仲英心中咯噔一声:完了,完了,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

没错,他们这次来的时候都是带了马匹的。而战马和挽马可有是不小的区别。而部队中用粮食喂出来的,用来打仗的马和老百姓家的马从外面上就能明显的看出来。

战马因为食用的是粮食,一个个长得异常高大,皮毛也柔顺光亮。最重要的是,战马一般都会高昂着头,不想拉车的那种马时刻都将脑袋低下去,一副猥琐模样。

周仲英这一行人的马鞍都非常精良,上面还点缀着白铜的铆钉。

见已经暴露了,那个驾车的士卒再也忍不住,猛地抽出马刀,跃上一匹战马,大喝:“他娘的,你废话实在太多。实话告诉你等,爷爷是宁乡军!”人还在半空,身上的棉袍就掀到一边,露出里面亮闪闪的铁甲。

“啊,宁乡军!”所有的清军就如同雷击一般呆住了。

这个时候,周仲英身后有大力涌来,趴一声就摔下车去。

抬头看去,只见车厢中那四个士卒也都从里面冲出来,跳上战马:“爷爷是宁乡军!”

只听得“轰”一声,所有的清军都转身不要命的逃了,同是乱糟糟地喊:“宁乡军,孙魔头来了,吃人的孙魔头来了!”

两千多人这一跑,当真是挤得不能再挤,到处都是汹涌的人潮,到处都是哭爹喊娘的声音。

那五个士兵同时大喝,挥舞着马刀冲上去,不歇气地朝敌人背心劈砍,这加速了敌人的溃败。

等到周仲英从地上爬起来,定睛看去,两千多清军已经逃得到处都是,地上也扔满了铠甲、兵器,几匹无主的骡马在荒地里吃草,这些个畜生倒是悠闲。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五个士卒各提着几颗血淋淋的头颅过来,大声笑道:“周将军,敌人实在太烂了,就不是男人,连还手都不敢。偏偏跑得极快,咱们骑着马都追不上。”大家面上都浮现出酒醉后的微红,显然是兴奋到了极点。

又有一人喊:“咱们得抓紧了,快些杀去密云。若是迟了,敌人把城门一关,咱们又没翅膀,可飞不进去。”

见清军实在无能,周仲英已经被这场以六对两千,不,应该是以五对两千的巨大胜利冲混了头脑,急忙爬上一匹战马:“对对对,得抓紧了。”

六人也不顾惜马力,一通猛跑,终于到黄昏时分冲到密云城下。

可是,还是来迟了一步,密云县城的城门已经关闭,吊桥也拉了上去。

周仲英气恼地一拍马鞍:“入他娘的,还是来晚了!”

众人也都是颓丧若死。

正在这个时候,吊桥咯吱地放了下来,接着是城市轰隆开启的声音。

周仲英惊喜莫名:“敌人出来迎战了,太好了,太好了!”

“哈哈,周兄别来无恙啊!”一阵笑声从城楼上传来。

抬头看去,就看到郝肖仁那张肥胖的不怀好意的笑脸。

山东军的红旗正在城墙上猎猎飞舞,肆无忌惮,得意扬扬。

“竟然让你这个小人抢了先,我的战功啊!”周仲英悲愤地大叫起来,额头上的包直是痛不可忍。

其他五个骑兵也气愤地将马刀扔在了地上:“小人,这个摘桃子的卑贱小人!”

第1458章窗户纸

话还没有说完,李举李亲王就道:“郝大人说得对,这两个点不拔除了终归是个麻烦。就交给我朝鲜营好了,三天之内必将这两县完完整整拿下来。不,两天就够了。”

朝鲜人一向喜欢说大话,他所言的两天拿下怀柔、顺义两县城,也没有人当真,甚至没有人理睬。

高杰淡淡一笑:“我去吧!”

这个时候,孙天经突然道:“兴平侯,我记得你以前好象没有来过京城,对这一带的山川地理也不熟悉。依我看来,还不如让山东军去打。东平侯以前在山东德州的时候,一年之中总要来北京两趟,听说城中还有宅子。我说这话到不是怀疑秦军的战斗力,实在是北京直战至为要紧。傅山师傅在我出兵之时就说过,攻打京城的关键就一个字‘快;’必须让豪格反应不过来。否则,一旦正蓝旗发觉不妙,缩回城中,再要攻城就困难了。而且……呵呵。”

孙天经****无害地笑起来:“而且,一旦正蓝旗缩回北京,父亲大人一到,攻城的事情也轮不到咱们,也显不出各位将军的手段不是?再则,据报,建奴又征发了大量兵丁守城,若咱们再拖延,一旦济尔哈朗整顿好兵马,我军必将付出许多不必要的牺牲。兴平侯,你看,这样可好?”

高杰为人桀骜不逊,如果换成其他人说这话,早就发做了。可今日却是奇怪,他竟然点了点头:“小公爷这话说得有些道理,山东军去打正好。不过,攻打北京,我秦军要做先锋。”

郝肖仁现在在山东军参赞军事,抛开个人同刘春的私交不论,山东军所立的功劳也有他的一份。当下就道:“秦军乃是这一路大军的主力,自然要留在紧要处的。”

刘春眉头一扬,正要说话,周仲英就跳出来和郝肖仁抬杠。

周仲英现在恨郝小人到极处,只要能够叫这鸟人不痛快,什么话都说得,也不管是否荒谬:“郝大人此言差矣,明明有阳关大道不走,偏偏要去过怀柔、顺义这座独木桥,真真可笑。枉郝大人还是我镇有名的谋士,依在下看来,也不过如此。”

郝肖仁恼了,盯这周仲英,喝道:“难不成周大人另有高见?”

周仲英也不理睬他,只朝孙天经一拱手:“小公爷,从密云到京城可不只有怀柔、顺义这一条道。况且从怀柔、顺义也远,要先绕一个圈子去通州,通州是京城东大门,那边的防守必然严密。如果攻之不下,不是浪费工夫吗?”

孙天经一呆,他虽然年纪小,可古人都早熟。他又生长才孙元府中,因为母亲去世得早,姥姥不亲,舅舅不疼,天生天养,比起同时代的孩子早熟。所以,虽然年纪尚幼,其实心理年龄已相当于现代社会的十六七岁的青年。

这次北伐,他早就摩拳擦掌要干一番事业,整个顺天府的地图可说已是烂熟在胸:“周大人的意思是走昌平。这个……这个不太好吧……”

是的,从长城隘口到京城,可不止顺义怀柔这一条官道。以古北口为起点,有两条路,一条是古北口——密云——怀柔——顺义——通州——北京;另外一条则是古北口——昌平——北京。

哪边近,哪边远,自不用多说。

实际上,听到周仲英这么说,大家心中都是一亮,又有些懊恼。实际上,拿下镇边城之后,大家可以直接向东攻打昌平的,也不用到密云来兜一个大圈子。但是,不拿下密云,关闭建奴北逃之路,将来上头一旦追究下来,大家都有麻烦。出来的时候,孙元就交代过,拿下北京尚在其次,此战的关键是关门打狗,只要封住长城关卡,北京什么时候打都可以。但若是放跑了建奴,就算拿下北京,也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大家才放过昌平不打。

这个时候,周仲英又提出重打昌平,确实叫人食指大动。

而且的,打昌平根本就没有什么难度,那地方可没有建奴的一兵一卒。

原来,昌平这个地方并没有任何战略价值。不像密云,直接控制长城关隘,乃是北方边防和京城的屏障;也不像居庸关,乃是北京和山西的门户。

但这地方却有着很重大的政治意义——明朝皇陵就在这里。

这里在后世被称之为十三陵,是北京最重要的景点之一。里面有十三个明朝帝王的陵寝,分别是明仁宗的献陵、宣宗皇帝的景陵、明英宗裕陵、宪宗皇帝的茂陵、孝宗皇帝泰陵、武宗正德皇帝的康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