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士- 第7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陵、明英宗裕陵、宪宗皇帝的茂陵、孝宗皇帝泰陵、武宗正德皇帝的康陵、明世宗嘉靖皇帝的永陵、明穆宗昭陵、明神宗定陵、光宗皇帝庆陵、明熹宗德陵以及明毅宗崇祯皇帝思陵。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是祭祀和打仗。

民间也又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世界上最缺德的事情是刨绝户坟踢寡妇门。

在中华文化中,对于寝葬所有人都有着敬畏之心。尤其是皇家陵墓,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当年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毁了凤阳皇陵就引得天下大震。

建奴入关之后,打的旗号是为崇祯皇帝复仇的旗号,对于承平皇陵也丝毫不敢损伤,还派军队驻守。一是为了收买人心,最重要的是,清庭已经开始全盘接受汉文化,对于风水一说也非常迷信。在他们看来,昌平此地风水极佳,乃是龙脉所在,日后也要做为皇陵使用。

实际上,在真实的历史上,十三陵除了明十三陵之外,另有清十三陵,康熙、雍正、乾隆等人都归葬于此。

在当今,除了做事肆无忌惮,已失民心的李自成敢将部队开进昌平之外。其他各路兵马无论在北京打得多热闹,都下意识地避开承平,过门而不入,以免得引起不必要的政治上的麻烦。

如果这次要打昌平,谁也说不准皇陵会不会受到战火的波及。秦军、山东军以前毕竟还是明朝的军队,虽然士卒残暴,可好歹也会有所顾及,岛津联队和朝鲜营的倭奴和棒子可管不了这么多。就算是秦军和山东军,一旦乱来,也控制不住。

若是真闹出什么乱子,问题就麻烦了。

是的,走昌平确实是一条捷径。可宁乡军未来何去何从,君侯得了京城之后下一步会怎么走,别说扬州镇众,只怕就连君侯也不知道。

在目前而言,他们还是大明朝的臣民,政治正确上的东西,那条红线,还是不敢轻易触碰的。

当时,周仲英这个提议,却让大家心中那头野心之兽复苏了。实际上,在北伐一开始的时候,所有人都认为拿下北京,囊括整个北方省份当不在话下。且不说宁乡军,就连山东军和秦军中也都涌动着一股暗流,想要做开国功臣得大富贵的暗流。只是,没有敢将这层窗户纸桶破罢了。

此刻,所有人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着声了。

小公爷的话刚说完,周仲英就大着胆子打断道:“小公爷你的顾虑,在下也能理解。不外是那地方是皇陵所在,不好惊扰历代君王的魂灵罢了。不过,你想过没有,帝陵如今已经沦陷在建奴之手,难道他们的魂灵能安宁吗?各位帝王在天之灵见我等收复失地,驱除鞑虏,只怕也会欣慰的。”

“这个,这个……还是再议吧……”孙天经也知道兹事体大,想支吾几句将这一篇揭过。

就在这个时候,刘春突然冷笑:“世子,又有什么好再议的。在下是个军人,只要能够打胜仗,可管不了那么多。若不能尽快拿下京城,让豪格缩后城中,将来要想拿下那座坚城也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我山东军人马本就不多,可死不起。只要能够让部队少死人,我可不怕什么?今日就带着兵马去昌平,若还有人有废话,冲我来就是了。”

刘春如今名声极坏,特别是在刘泽清不明不白死后,可以说已经被世人当成了禽兽。他也管不了名声不名声,反正自己已经怀透了心,就算再坏一点又怎么样?

反正是跟着孙元这个妹夫一条道走到黑,只要孙元有将来,自己也会有个光明的前程。可若是大家费老老牛鼻子的劲打下北京,最后还要将京城还给弘光。最后的结果是天下太平,朝廷威望如日中天,孙元解甲归田,自己坏事做决,必然没有个下场。

就目前来看,最佳的结果是孙元做皇帝,自己怎么着也能得个世袭的国公爵位。进一步天王,退一步就是深渊,还不如反他娘的。

孙天经有点口吃:“这这这,这事还是问问父亲大人再做定夺?”

这个时候,高杰缓缓开口:“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战场瞬息万变,这个时候去请示曹国公,那不是误事吗?我秦军明日就回出动去打昌平,东平侯说得对,我秦军人马也不多,大部都放在河南,来京城的也就区区几千精锐,耗不起。世子,就恕我翻山鹞子不遵号令了。”

说着话,他朝刘春看了一眼。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碰在一起,似是要激出火花来,彼此都在对方的眼睛里看到那一丝肆无忌惮。

第1459章进京计划

岛津一夫也站出来,虽然他站起来和没站起来也没什么区别,很容易地就被高大的高杰和刘春给遮挡住了,只有声音从人群中传出:“世子,青主先生,攻打昌平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士卒也能少走弯路,不至于那么疲劳。亲王,亲王你觉得呢?”

李举哈哈一笑,道:“我没什么意见,不过,打昌平确实是一个好主意。”

傅山面容恬淡,他也知道,今日那层窗户纸已经被大家给桶破了。如此也好,自己大可静观其变,不用急着发表意见。

孙天经年年纪小,见四路兵马都决心要去打昌平,竟不知道该如何再好,讷讷道:“谁还有说的,这个毕竟实在是太……太……”

就在这个时候,周仲英大喝一声:“世子,打个昌平又有什么,不就是那里有历代皇帝的陵寝吗?方才在下已经将话说得清楚了,打仗就是打仗,我等只需想如何才能打赢,没必要考虑那么多。就算惊扰了帝陵惹得天下物议纷纷又如何,咱们还怕这些?自君侯其兵以来,可没得多朝廷一文钱军饷。不但如此,朝廷还屡屡排挤咱们。依下官看来,咱们可不欠弘光什么。所谓君以国士待我当以国士报之,君以路人待我,我以路人报之!君以草芥待我,我当以仇寇报之!这建奴乃是君侯一手消灭,这天下乃是君侯一手打下的,进了京城之后,咱们拥戴君侯坐上那张龙椅又有什么不好?”

“啊!”所有人都惊叫起来。

孙天经更是张大了小嘴,满眼都是惊恐。

刘春一张脸变成血红,大吼:“对,他娘的,咱们可不欠弘光什么。弘光小儿当年登基的时候,史可法就写信给马士英就说过他有七不可立——贪、淫、酗酒、不孝、虐下、无知和专横。这样的人也配为天子?”

周仲英也大叫:“弘光自登基以来,荒淫无道,望之不似人君。帝少读书,章奏未能亲裁,政事一出士英,不从中制,坐是狐鸣虎噬,咆哮恣睢,纪纲倒持。及大铖得志,众正去朝,罗罻高张,党祸益烈。上燕居神功,辄顿足谓士英误我,而太阿旁落,无可如何,遂日饮火酒,亲伶官优人为乐,卒至触蛮之争,清收渔利。时未一期,柱折维缺。如此昏君,如何坐得了龙庭?”

“君侯好不容易收复失地,难不成,眼见盛世将临。可若还是那昏君在朝,这天下必将继续大乱下去。还不如君侯自己个儿君临天下,这才是大义气,这才是民心,这才是天道!”说到这里,周仲英一脸的煞气:“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君侯登极,那是才顺应天意民心,若有人敢多说一句废话,某当扑杀之!”

昨天晚上和傅山的一席话,已经坚定了周仲英的决心。想通这一点之后,他立即从一个极端滑到另外一个极端,只恨不得让大家都立即改庭易帜。

实际上,明末士风糜烂,不但周仲英其他读书人也都非常偏激。

比如在真实历史上,明朝灭亡之后,大量书生殉国。可一旦清庭坐稳江山,眼见着大势已去。那些读书人纷纷投降清朝,成为镇南方反清力量的急先锋。

说到底,儒家可不想后人所想象的那样迂腐。他们核心的精神是经世致用,讲究的是成全完善体现个人价值,说穿了都想有所作为,有野心。不然,当年孔夫子为什么放着好好的周天子不去辅助,反奔走于诸侯之间推广自己的创立的那一套价值观世界观。

儒家的三观,有的时候邪得紧,歪得紧。

这已经是*裸地造反宣言了,听到着铿锵有力的话,下面闹得更厉害。

朱玄水提气大喝:“周仲英,混帐东西,谁给你这个胆子,说出此等狂悖之言,来人啦,将之拿下!”

两个侍卫冲进来,剪住周仲英双手。

朱玄水又喝道:“周大人,你什么身份,竟敢在世子和兴平侯、东平侯面前咆哮?把他给我按回座位去,不许说话。”

两个侍卫气势汹汹地冲进来,本以为朱玄水会让他们将周仲英打上二十军棍,至少也要将他叉出去。却不想仅仅是让他们把周大人给按回座位,这这这,这不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吗?

二人一窒,这才将周仲英扶回座位,低声苦笑:“周大人,你就少说两句吧!”

朱玄水对周仲英如此处置,已经摆明他的态度:废话,一旦孙元做了皇帝,老夫的外孙不就是太子了。汀儿在天若是有灵,必然会含笑九泉。当年汀儿去世,老夫已了无生趣。之所以还坚持这活到今天,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吗?

他还记得自己女儿去世的那一天,自己本以为哭得老泪纵横。这个时候,有一个侍女将刚生下没两天的天经抱早自己面前,那一天阳光正好,百花盛开。

小天经就那么沐浴在阳光里对着自己笑。

朱玄水也微笑起来,因为他害怕自己的悲戚吓坏了这个小孩子。

就这么,他们互相微笑着。

那个时候,这孩子将来会如何,宁乡军将来会如何,朱玄水也没想过。未来,天经长大了,也许带兵、也许做官、也许什么都不做在家当个大少爷,那时候,他会记得这一天温暖的阳光吗?

……

回到座位,周仲英得意洋洋用挑衅的目光看了郝肖仁一眼。

郝肖仁心中好笑:这个周仲英表面上看起来好象是个君子,其实就是个投机客。若真有将来,这厮可是第一个说出要让君侯做皇帝的话的人,从龙首臣啊!这老头就是个现实版的贾充……呃,君侯英才大略,可不是司马炎,真要比拟,孙太初就是那纵横天下的李二郎。

周老头已经视我如仇敌,将来若是得了宠信,可是个大麻烦。

一想到这里,好小人头大如斗。

……

正到大家激动得大吼大叫,满面通红的时候,一直闭口不言的傅山突然缓缓开口:“好了,继续议事。”对于此事,他是了见其成的。不过,老狐狸可不想背这个名声,索性不予置评。

说来也怪,他一开口,大家都安静下来。

傅山缓缓道:“当初在南通的时候,我记得管老板经常为钱的事情和君侯争吵。管老板的性子大家或许都清楚,最是吝啬,但凡钱一入他的口袋,要想拿出一块来,就好象是挖了他的心疼肉。管老板京城对君侯说‘虽然这钱是公家的是你的,可你要使钱,也得说个一五二十,属下是个商人,在商言商。’也罢,今天咱们就就来一个在战言战。既然大家说要打昌平,那就打吧!”

众人都高兴起来,齐声道:“青主先生说得对。”

傅山:“其实大家都知道昌平根本就没几个敌人,拿下来不过是时间问题。关键是打北京,这事才真的应该商议一下。”

高杰淡淡道:“打仗的事情,咱们听青主的就是了。”

“对,青主先生说怎么打,就怎么打好了。”众人又说。

傅山点点头:“此战的关键是要快,必须在豪格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杀进北京。兴平侯。”

高杰:“青主你说。”

傅山:“秦军是这一战的主力,当用在最紧要的地方,阜成门就交给你了。拿下昌平之后,你部不得停留,一口杀过去。”这话的意思是让高杰不要滋扰历代帝王的亡灵,以免给人口实。

高杰面上欢喜:“自然,昌平那地方都是陵墓,某没有兴趣。”

傅山:“东平侯。”

刘春:“青主先生请吩咐。”

傅山:“你部攻打北面的德胜门。”

刘春兴奋地叫道:“青主先生放心好了,小爷一天工夫就能拿下那里。到时候一口气杀进皇宫里去,将那鞑子皇太后皇帝一窝端了!”

傅山:“岛津、李亲王。”

李举:“青主你讲。”

岛津一夫:“先生请吩咐。”

傅山:“你们两部也随东平侯去打德胜门。”

“是,先生。”两人同时应允。

刘春顿时有些不高兴了:“德胜门自有我山东军在,用不着别人帮忙。岛津、亲王,小爷丑话说在前头,到时候你们敢来碍手碍脚,休怪我不客气。”

岛津一夫一鞠躬:“那末将就在旁边给东平侯助威好了,预祝将军武运昌隆!”他毕竟是仆从军,如何惹得起这些军阀,尤其是刘春这个二货和疯子。

李举只一翻白眼:“我打我的,干卿啥事体?”

刘春大怒,只能要捏着拳头去打这个不开言的高丽棒子,傅山接下来的一句话让他彻底爆发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