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征战实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四军征战实录-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去做。”
    片刻,蒋介石又问叶挺:“如果你离开四军,谁可以代替?”
    “最好是叶剑英。”叶挺说。
    蒋介石“嗯”了一声,脸上露出一丝不快的表情。蒋介石显然不能接受叶挺的建议。
    事后,叶挺把同蒋介石谈话的情况详细向董必武、叶剑英作了汇报。不久,叶挺找个理
由请假回到澳门家中。
    叶挺离开新四军军部以后,项英渐渐不安起来。项英担心为此受到党中央的批评,就问
沈其震:“叶挺是你送走的?”
    沈其震说:“叶军长离开皖南时,我到绩溪为他送行。”
    项英一听,心里更恼火,说:“既然是你把他送走的,现在就要你去找他,把他请回
来。”
    项英还给叶挺打电报,希望叶挺以新四军数万部队的生存发展为重,就新四军的经费和
编制问题再到重庆去交涉。沈其震离开皖南时,项英还写了一封信要他带给叶挺。
    沈其震一路寻访,来到澳门,由廖承志陪同去找叶挺。叶挺看了项英给他的信,对廖承
志说:我可以再到重庆去交涉,但有无结果,我没有把握。
    不几天,叶挺同沈其震一起来到香港找宋庆龄。那时候,宋庆龄主持保卫中国同盟,许
多国际友人支援中国抗战的药品,医疗器械、被服、食品等物资都集中在宋庆龄这里,然后
再由宋庆龄设法送往内地。见到叶挺和沈其震,宋庆龄很高兴,她把叶挺和沈其震带到仓库
里,说:新四军需要什么,你们就挑选什么,尽量多带走一些。
    保卫中国同盟还赠送给新四军一些港币和国币,这些物资和款项后来都转送到皖南的新
四军部队。
    1940年春节过后,叶挺再次到重庆同国民党方面交涉。这一次,叶挺主要是找国民党
军委会的一些熟人疏通关系。蒋介石没有见叶挺,但是国民党方面认可了江北新四军部队的
番号,新四军的军费也比原来增加了4万元。
    叶挺的要求尽管没有完全满足,但总算有了收获。
    3月25日,出国治伤的周恩来回到延安。不久,中共中央听取了周恩来的汇报,周恩
来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一系列重要问题后,又踏上了前往重庆的征程,继续主持中共中央南方
局的工作。
    5月31日,周恩来到达重庆。当周恩来看到中央书记处发来的一份电报时,不顾20多
天旅途的疲劳,立即去找叶挺。
    这份电报讲到:
    蒋在西安向我们同志表示,叶挺已离开新四军,因此新四军问题须重新解决,有另派他
人去新四军
    任军长之意。
    周立即约叶挺到重庆谈话,彻底解决其在新四
    军工作问题,并要叶挺向蒋表示愿回新四军工作。
    对新四军之其它解决办法如另任军长等,我们
    表示坚决反对,并对4支队8团不准用新四军名义事,表示抗议,要求蒋下令纠正。
    周在与叶谈话中,应确定叶在新四军之实际地
    位与实际职权,以坚定其在新四军之安心工作。
    周恩来一到重庆,董必武和叶剑英主动向周恩来报告了叶挺的有关情况。那天,周恩来
同叶剑英一起来到青年会招待所找叶挺。
    大家一见面,周恩来一眼就看出叶挺鬓角上的白发又多了。叶挺也注视着周恩来那只因
伤致残的右臂。
    周恩来把中央的电报给叶挺看后,耐心地劝叶挺,国民党顽固派的第一次反共高潮被打
退以后,又在酝酿新的阴谋,新四军面临着新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叶挺不能去职,不能
给蒋介石以可乘之机。个人的处境再困难,也要坚持抗战到底。
    叶剑英也在一旁劝说。
    叶挺深受感动,他说:我本来不想改变去职的想法,现在我改变主意了,我要按照党中
央的指示回到皖南去。个人的委屈再多,也要同新四军共命运。
    “应该向蒋介石表示愿意回新四军工作,坚决反对蒋介石另派新四军军长。”周恩来又
说。
    叶挺微微点头。
    周恩来给项英打电报,要项英派一名高级干部到重庆来接叶挺。项英接到电报后,马上
派政治部主任袁国平赶往重庆。
    在重庆,周恩来先后三次找袁国平谈话。
    第一次是周恩来个别找袁国平谈话。周恩来指出,项英没有积极执行中央关于新四军应
向北发展的方针,没有执行中央关于对顽固派应进行“有理有利有节”斗争的方针,在同国
民党的谈判中没有坚持党的立场,这些都是错误的。周恩来还说:新四军发展的主要中心是
江北,第二是苏东,第三是苏南、皖南。新四军必须建立苏北、皖北根据地,其次是湖北根
据地。在年内新四军要扩军20万人。
    周恩来第二次找袁国平谈话时,博古、叶剑英、饶漱石和叶挺都参加了。叶挺还表示了
三个同意:即同意中共中央提出的发展方向,同意用各种游击队的名义发展武装,同意在敌
后建立民主政权并大批募款。
    当时还决定:新四军军部争取移往苏南;今后有关新四军问题的谈判,一律在重庆由周
恩来负责,不再由袁国平在上饶同顾祝同进行谈判。
    第三次谈话时,饶漱石也参加了。周恩来在同他们的谈话中,确定东南局仍以项英为书
记,饶漱石、曾山为副书记。
    周恩来还要求袁国平回新四军以后要支持叶挺做好工作,帮助项英改正错误。
    7月9日,叶挺离开重庆回新四军。临走前,周恩来同叶挺一起字斟句酌,写了一封给
蒋介石的信。这封信写得很巧妙,既回避了辞职的字眼,又承当了“迄未完成”“旨意”的
“责任”,从而使蒋介石无法阻止叶挺回新四军工作。这也是周恩来高超的斗争艺术的体
现。现把这封信辑录如下:
    委座钧鉴:
    年来挺以愚拙无能,诸凡钧座所付托之旨意,迄未完成。按其责任,挺实无可辞卸。乃
蒙委座曲谅,感戴靡涯。倘能追随钧座,仍许为国效力,则挺唯有摩顶捐躯,以报万一。临
禀待命,肃叩钧安
                                                              叶 挺
新四军征战实录
4
    4
    公元1940年。
    新四军东进北上,在黄桥漂漂亮亮地打了一仗。
    史载,陈毅指挥“黄桥战役”,为巩固和扩大苏北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苏北,地处上海、南京、蚌埠、徐州侧背,盛产粮、棉、盐等战略物质,也是日本侵略
军华中和华北两个战略集团的接合部。在苏北坚持敌后游击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黄桥,位于泰县、泰兴、靖江、如皋等县的中心。以黄桥为中枢建立根据地,东可向南
通、海门敌占区挺进,北可以与八路军接应。黄桥周围数县物产丰富,人口稠密,对新四军
坚持敌后游击战十分有利。
    为了贯彻“向东发展”的方针,陈毅、粟裕决心东进黄桥。
    敌人的力量显然比新四军强大。
    当时,盘踞在苏北大部分地区的是国民党江苏省主席兼苏鲁战区副总司令、省保安司令
韩德勤指挥的部队。韩德勤是江苏泗阳人,早年曾在江苏陆军小学、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
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北伐战争时,他任第3师上校参谋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曾率部
参加对红一方面军第三次“围剿”,后来又担任军委会委员长重庆行营办公厅厅长、西安行
营办公厅厅长等职务。淞沪会战爆发时,他担任第三战区参谋长。1938年1月,韩德勤任
第24集团军副总司令,并代理总司令。韩德勤勾结日寇,不断制造反共磨擦,残杀抗日军民。
    日本侵略军由于兵力不足,也想利用韩德勤的力量来镇压苏北人民的抗日活动。因此,
如何对付韩德勤的部队成为新四军贯彻东进北上方针的一个重要问题。
    陈毅看到,韩德勤虽然有15万多军队,但派系繁多,各部队之间矛盾很深,难以统一
行动。这些军队主要有三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第89军,该军辖第33师、第117师、独立第6旅、江苏省常备第1至第10
保安旅。这一部分军队是韩德勤的“嫡系”。
    第二部分是苏鲁皖边游击军,下辖第1至第11纵队,共约3万人,部署在泰州及其附
近地区。李明杨为游击军总指挥,李长江为副总指挥。他们属于地方实力派。
    第三部分是由国民党财政部税警总团改编的游击第8军,由陈太运指挥,名义上隶属于
李明扬和李长江,实际是宋子文系统的力量。
    韩德勤凭借自己的军队优势,时时都想兼并“二李一陈”。“二李一陈”虽然隶属韩德
勤指挥,但对韩德勤的排挤非常不满,他们暗中联合,反对韩德勤。因此,这些军队之间各
怀叵测,明争暗斗。
    陈毅和粟裕决定利用这些部队之间的矛盾,打开苏北抗战的有利局面。
    1940年5月8日,陈毅向中央报告:“解决苏北问题,应先向省韩下手。”在陈毅看
来,惨杀抗日游击队、制造大小血案的韩德勤已成为苏北抗战的主要障碍。要建立苏北抗日
民主根据地,发展苏北抗战,必须从韩德勤手中夺取苏北抗战的领导权。毛泽东也明确提
出:“陈毅部队,应当加紧向苏北发展”。
    陈毅的设想是:第一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应率领主力迅速转移到苏南;第二步:从苏
南渡江北上。
    5月17、19和27日,陈毅三次报中央和项英,促请新四军军部及皖南主力迅速向苏南转移。
    5月26日,党中央致电项英、陈毅,不仅同意陈毅的建议,还明确指示:“皖南军部
以速移苏南为宜”。
    然而,国民党顽固派不顾抗日战争的大局,调动军队千方百计地要把陈毅指挥的部队阻
止在江南,形势很严重。当时,陈毅所部8个团已有4个团在苏北,江南只有4个主力团,
即第4团(其中第1营已随陶勇北渡)、第2团、第3团、新6团。这些部队中除第4团留
在苏南协同地方武装坚持斗争外,其余全部开赴苏北。同国民党顽固派压迫新四军的军队相
比,江南新四军兵力薄弱。为此,陈毅曾请求从苏北调两个团到江南,以应付顽军的进攻。
    中央书记处告诉陈毅:4个团的“主力仍应留在苏北发展但可酌抽一部加强苏南。”
    然而,由于形势变化,“酌抽一部”也未能实现。苏北叶飞率领的挺进纵队前有日军、
后有韩德勤的顽军,南下增援的八路军一时也上不来,处境也很险恶。苏北的兵力也很单薄。
    刘少奇曾致电中央:“叶飞部队甚为孤立,有被韩军消灭之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陈毅只能把加强苏南兵力的希望寄托在新四军军部的东移上。
    但是,项英迟迟不动。新四军军部不见东移,而国民党冷欣的部队正在向陈毅的部队步
步逼近。
    6月4日,陈毅致电中央,请中央敦促项英率领新四军军部东移。
    6月10日,陈毅再次向中央报告:冷欣部队对我江南指挥部形成大包围,苏南我力量
不足不能突破,决心东移,到京沪线大举肃清敌伪势力,然后决定今后动向。
    项英却认为,他面临的形势比陈毅更严重。6月12日,项英打电报给党中央和陈毅,
说国民党正在增调军队,如果军部向东转移,很可能遭到国民党军队的进攻,转移路线正好
在两条河之间,不利于作战,军部只能“待机”移动。
    陈毅明白了,依靠新四军军部东移来加强苏南力量的可能性很小。在这种情况下,他毅
然决定率部东移。
    6月15日,陈毅向中央和项英、刘少奇发电报。其中说:
    目前只有集中苏北攻击韩或者集中苏南打冷欣两个途径。一切应付已到穷尽之时,再不
决定必致苏北苏南两方受损。
    在你们未指示前我决心布置移往苏北。到苏北后,皖南军部方面宜速部署。
    这份电报发出以后,陈毅一面命令部队准备渡江,一面欺骗敌人,使国民党顽固派放松
警惕。
    为此,陈毅让粟裕率领战地服务团的演出队到冷欣的第二游击区副总指挥部进行慰问演
出。为了麻痹国民党顽固派,陈毅特地让新婚妻子张茜也一起参加慰问演出。演出前,陈毅
又让作战科长吴肃到冷欣的副总指挥部进行联络。
    演出队演出时,陈毅却组织部队进行北移。
    起初,冷欣得知陈毅派张茜等人一起来演出,以为陈毅的部队不会向江北转移,他也放
心了。蒋介石曾经亲自布置,要冷欣把陈毅的主力“陷死”在江南。
    当冷欣突然发现陈毅的主力部队要渡江北上时,非常惊惶,连夜调了一个团赶去堵截,
加上原来驻扎在茅山腹地的一个团,共用两个团的兵力来拦阻陈毅。
    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