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抗日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个人的抗日Ⅱ- 第5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进入七十年代,影响日本发展的内外因素已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国际政治继续向多极化发展,美国终于放弃了长期以来推行的反对孤立中国的政策,一九七二年尼克松冲击,迫使一贯追随美国的日本政府必须在对华政策上作出新的选择。另一方面,一九五五年以来日本经济持续发展局面即将结束,公害、物价、交通、住宅、城乡问题的普遍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刚刚成立的田中内阁,正处在这一历史性转折的十字路口。

田中角荣以积极态度迎接了时代的挑战,他在内阁成立的当天就发表谈话说,新政府“在内政方面,将灵活运用现已取得的经济增长成果,谋求国土的划时期性利用,为解决公害,住宅、土地等问题,果断推行以长期性展望为基础措施,充实国民的福利。在外交方面,将继续加深与亚共体各国的交往和沟通,并促使中日两国的邦交正常化,在激荡的世界形势中,强力推进和平外交。”

南洋联邦官方对田中角荣的讲话并没有什么积极的反应,只是在个别民间媒体上刊登了不痛不痒的评论。而另一个相关国家——中国,则立即表示了欢迎。两国的复交工作开始走上了日时议程。

不要光听日本人怎么说的,南洋联邦注重的是实际,注重的是日本国内右翼势力的发展,注重的是日本战后的反省行动,注重的是自己国家目前的和长远的利益。

第401章 等待已久的危机

怎么盖房子、怎么修理引擎、怎么写书,都有专着教导。但是从没见过有这样的一本书,教人如何把一群来自各地的不同移民塑造成一个民族国家,或者如何在战后一片废墟的情况下,建设家园,并养活岛上的人民。

现在可以有写这本书的素材了,一九七四年,南洋联邦人口突破六千万大关,国民生产总值位列世界第四,在美苏德之后,超过了英法两国。在人们普遍赞叹南洋联邦的经济奇迹之时,南洋联邦的缔造者黄历自然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研究他的着作开始不断出现。但也有相当部分的人认为南洋联邦的经济奇迹是后发展效应,而后发展效应不可能永远存在,南洋联邦以后的道路才是至关重要的。

所谓后发展效应,是指后发展的国家在经济起飞时期,往往表现出很高的增长速度。这是因为,世界上有很多成熟的技术可以模仿和引进,而不必自己从头摸索。伴随技术引进,过去国内没有的新兴产业部门相继建立起来,产业结构同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大量劳动力由农业、传统工业等低附加值部门转向高附加值部门。新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又创造了新的需求,新的需求反过来又推动了投资的扩大,从而形成了经济整体的迅速发展。

可以看出,历史上五六十年代的日本经济腾飞,七十年代亚洲“四小龙”经济的高速增长,都是后发展效应的体现。

但是,后发展效应不可能永远存在。随着后发展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上的差距不断缩小,可供模仿的成熟技术也相对减少,新的产业部门难以象以前那样迅速地出现和建立,需求方面的新陈代谢也不再象过去那样快。于是,经济中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便会减少,甚至会出现需求不足、设备过剩、资金过剩等现象。而引起的后果往往是长期的经济低迷。

但依旧沿着黄历设计好的道路在前进的南洋联邦会重蹈覆辙吗?世人在拭目以待,但南洋联邦的领导层却对此充满了信心。限于南洋联邦的人口问题,南洋联邦只实行了十五年左右的固有资本主义国家模式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战后世界经济复苏的机遇下,在巧妙的争取美援后,为自己积累了财富,也招揽培训了第一代国家的科技人才。

从六十年代开始,南洋联邦便逐步投入大量资金人力,发展高科技,拓展其尖端领域的竞争力。同时,利用先发优势,逐渐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嫁到其他周边落后的国家。

时至今日,南洋联邦的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基本完成,已经从追赶型经济阶段过渡到自主开拓型经济。由于对国内金融市场的严厉监管,以及对金融衍生品的严格限制,也由于南洋联邦政府专门引导海外投资的机构的高效率,更由于南洋联邦国势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南洋联邦对外投资额始终保持着年均百分之八以上的增长率。

作为沉重的历史结训,日本是一面好镜子,正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追赶时代已经,以追赶为目标建立的经济体制、生产关系以及经营思想等,正面临着深刻的调整。才会仍然延续过去的政策思想和发展模式,没有注意培育自主开拓发展的能力与机制。大量的过剩资本没有与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相结合,而是流向房地产和股市,制造出泡沫经济。由此带来了难以消除的后遗症,如大量的银行不良债权,股市疲软,投资信心不足,消费低迷,巨额财政赤字等严重问题。

三十多年的苦心筹划,三十多年的经营发展,终于在一九七四年迎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巨大的机遇,南洋联邦将从第一次石油危机中脱颖而出,在这场持续三年的石油危机中南洋联邦将一举超越同侪,焕发出夺目的光采。

历史虽然已经改变,但中东这个火药桶的危险性却没有降低,阿以冲突在沉寂了近十年后,终于爆发了。

以色列人在两次战争失利后一直卧薪尝胆,在联合国维和部队的保护下默默忍耐。而美国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大批以色列飞行员在美国接受训练。美国还廉价向以色列提供了四百多辆坦克、二百五十余架新式飞机,并派遣了空军人员参战督战,使以色列空军和装甲部队战斗力大大增强。在这个忍耐期间,以色列还完善了全民预备役动员体制,囤积了大量的装备物资。

而反观阿拉伯国家,则在战后弥漫起骄傲自大的情绪,危机能加强团结,安逸则能滋生分裂。

先说埃及,自纳赛尔总统去世后,继承他的萨达特想要推行新的政策,但却认识到在进行任何改革之前都须先克服思想上的困难,埃及的经济因为纳赛尔的公有制改革已经陷入停顿甚至倒退,而萨达特将要推行的新改革却必定会在部分埃及人里不受欢迎。况且萨达特需要一个平和安稳的环境来进行他的改革,因为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存在,他也对向以色列发动进攻不感兴趣。

约旦的侯赛因国王则与巴勒斯坦独立组织发生了冲突,因为约旦国王认为西岸地区应该属于约旦的国土,并对萨达特承诺把西岸交给巴独管理而不满,而且,因为叙利亚支持巴独,又造成约旦和叙利亚的不合。

伊拉克和叙利亚同样也关系紧张,黎巴嫩则由于军力过小和内部的不稳定而被排除在外。

现在以色列的周边阿拉伯国家便是这个样子,而一个貌似强大的不团结的联盟是打不过一个精诚团结的看似弱小的对手的。以色列隐忍多年,终于看准时机,在美国人的帮助下向几个对手发起了突然而猛烈的打击。

第402章 以战促和平

此次中东战争美国虽然表面上置身事外,但却在情报、物资上给予了以色列巨大的帮助,而且以色列对此次突然袭击是蓄谋已久,准备充分的。事实上,这种先发制人的突袭方案早在一九六三年便由当时的空军司令魏茨曼提了出来。

魏茨曼认为:由于以色列缺乏战略纵深,兵力处于绝对劣势,同阿拉伯对手相比,战争潜力十分有限,因此以军在战争中必须争取速战速决,并且尽可能将战火引向敌国境内。而“闪电战”具有代价小、决胜快、效率高的特点,是唯一符合以色列国家安全战略要求的制胜途径。

到一九六五年,经过两年的激烈争论,以军将领最终达成了共识,制定了代号为“焦点”的作战计划。该计划的核心内容就是在战争初期通过先发制人的大规模空袭,在敌方尚未做出有效反应之前就迅速消灭敌空中力量,夺取制空权,并全力以赴地投入对地面部队的支援作战。

在这种进攻作战思想的指导下,以色列决心把空军打造成一支现代化的、能够对战争全局产生决定性作用的突击力量。以军规定,空军可以在军费开支和人力资源分配方面享有优先权,还可以从全部志愿参军人员中首先挑选最优秀的青年。其飞行员选拔和训练程序如此严格,以致于一九六六年的飞行学员班只有一个学员毕业,其余全被淘汰。

以色列空军不仅挑选严格,而且飞行训练时间也超出了他们的阿拉伯对手。由于空军的基本战略战术都是进攻性的,以军在飞行训练中非常重视锻炼飞行员的独立作战能力和主动进攻意识。以军飞行员学到的是要象“中世纪的骑士”那样单独去决斗,而不是没有灵魂的“按钮战争”。飞行员还被告知,他们每个人在战斗中的成败都可能对战争的结局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无论是在战斗中还是在训练中,以军飞行员都怀着极为强烈的责任感。最终要做到以一当十,把以色列有限的飞机发挥到极致。

由于对手是规模庞大的阿拉伯空军,以军的作战计划要求空军必须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力量,首先消灭主要对手埃及空军,而后立即转移兵力,依次消灭其他对手。这个计划有一个基本前提,即飞机必须能够在短时间内连续出击。这不仅对飞行员来说是极高的要求,同时对地勤人员来说也是非常困难的问题。

对于当时科技还不太发达,生产效率还不算高的以色列来说,要保障作战飞机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出动超常的次数显然困难重重。但以色列人并没有灰心,他们作出了种种努力,比如千方百计鼓励那些从事默默无闻工作的技术人员的士气,并在地方院校组织技术培训,培养所有愿为以色列空军服务的年轻人。

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以色列人终于取得了巨大的技术进步,以军地勤人员的维护技术进步如此之快,维修标准如此之高,甚至连美国和法国的技术专家都感到汗颜。

第三次印巴战争的结果也给了以色列人以灵感,他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两军交战的过程以及所使用的战术。特别是对联军所使用的空军战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中汲取了相当多有益的经验。比如在战略指导与作战上,广泛利用电子技术和使用各种战术导弹。

现在,以色列不仅在硬件上作好了准备,在情报等方面也不遗于力,以致于开战之初以军指挥官不仅对当面之敌的兵力情况、驻防地域、战略情况了如指掌,甚至对水源、加油站和仓库等细节情况也都一清二楚。通过美国的卫星,再加上自己的飞行侦察,以军精确地掌握了各邻近阿拉伯国家的空军及雷达站的布署,雷达的覆盖区域及盲区,甚至为飞机低空飞越开罗市区附近的高楼及伊斯兰教寺尖塔都绘制了航线图。

十年磨一剑,以色列人终于开始了凌厉的反击。不战不和的局面以色列人受够了,美国人也受够了,给阿拉伯国家以沉重打击,才能使他们坐到谈判桌前,重新考虑和平问题。

战争前的征兆还是有的,比如联合国维和部队定下了撤出中东的时间表,比如飞往以色列的飞机突然增多等等,但阿拉伯国家还沉浸在以往的战胜中,丧失了应有的警惕性。哀兵必胜,已成弹丸之地的以色列终于爆发了。

对于战争的爆发,黄历是有预感的,但他并没有向阿拉伯国家示警。因为南洋联邦通过埃及和巴基斯坦,已经与中东其他国家建立起较为紧密的联系,象沙特、科威特等相对温和且稳定的伊斯兰国家,以及象阿联酋、卡塔尔这样的新兴石油国家。对参与进中东乱局的争斗,南洋联邦并没有太大的兴趣,而且黄历也对阿拉伯国家的内斗感到厌烦,对这些国家里激进势力的发展感到了担忧。

战争早晚是要来的,现在来比以后来更好把握,遭受打击的阿拉伯国家或许能够正视现实,使中东和平能走上正常轨道。以色列,巴勒斯坦,作为两个独立的国家都应该存在于世,不管有多少不合理的因素在内。正是由于阿拉伯世界的短视和内斗,使得以色列能屹立于世,而巴勒斯坦却只能在敌人和“朋友”的夹缝中生存。

况且,作为中东国家的主要军火供应商之一的南洋联邦,美国是不可能不与其进行试探和沟通的。南洋联邦借此也提出了自己的条件,以战促和,以战促谈,以战促阿以关系正常化应该是以色列发动战争的宗旨,如果想借此侵略扩张,作为与埃、叙、巴有良好关系的南洋联邦不会坐视不理。

这就是实力,南洋联邦在苏伊士运河战争、印巴冲突等行动中已经越来越表现出了不可忽视的力量。东西方对抗又使这种日益壮大的实力即便为美国所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