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古玩人生- 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提到京城,所有人又都绕不过琉璃厂,这种传承数百年风雨所留下的瑰宝,其深厚底蕴与传承在许多收藏人心中的地位就被无限的放大了,所以,当宋慎有机会走进琉璃厂,心中怀揣着的更多的还是虔诚与激动。
琉璃厂大街位于和平门外,起源于清代,在当时,各地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大多集中住在这一带,因此便形成了出售书籍和笔墨纸砚的店铺,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久而久之,一些古玩字画便渐渐在这条街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确切一点来说,琉璃厂源于元代,元朝在这里开设了官窑,烧制琉璃瓦,明代建设内城时,因为修建宫殿,就扩大了官窑的规模,琉璃厂成为当时朝廷工部的五大工厂之一。到明嘉靖三十二年修建外城后,这里变为城区,琉璃厂便不宜于在城里烧窑,而迁至现在的门头沟区的琉璃渠村,但“琉璃厂”的名字则保留下来,流传至今。
琉璃厂最鼎盛的时期其实是在清末民初,那时候政权交替,秩序混乱,很多盗墓者便猖狂起来,因此,在琉璃厂从竹简甲骨,到商周铜鼎,魏晋佛像,宋元人物山水,几乎每一家都有几件精品的镇店之宝。
宋慎抵达琉璃厂时,时间尚早,很多商家才刚刚开门,宋慎便没有进去,只是一个人静静地走在砖石铺就的街道中。
琉璃厂街道两边古色古香,尽是斗拱飞檐,绿瓦红墙的古代建筑。有的门面虽然经过了翻修,但是还是做成了“整旧如旧”的样子,看起来颇有几分古意。在这样的街面上,宋慎就觉得自己和繁华喧嚣的北京突然隔离开了,好像是一下子回到了几百年前。
如果说琉璃厂的建筑体现了独特的东方建筑魅力,那么琉璃厂的店铺更是浓缩了历史人文的精华。如果说琉璃厂像一串珍珠项链,将京城的古旧文化串成一条线,那么其中点缀着的那些老字号就好比这项链上的颗颗珍珠,闪着迷人的光泽。
宋慎看到了许多民国故事中的出现的古玩店,戴月轩湖笔店、一得阁墨汁店、云松阁纸店、宝晋斋砚店及荣宝斋书画店等,这些古玩店有时就忽然出现在眼前,让人恍若置身历史长河之中。
琉璃厂文化街以新华街为界分成琉璃厂东街和西街,在东、西两街之间架起的一座汉白玉仿古石桥,又可为古老的文化街平添一景。人们常说的:“东厂古玩,西厂古书”,“图书充栋,宝玩填街”,形容的就是琉璃厂东、西两街的不同布局。
宋慎走至汉白玉石桥上,朝着来处眺望,心中充斥着满足感,就像是进行了一次灵魂的洗礼,似乎也多了使命感,古玩收藏本身正是对于传统文化的爱护与保存,这种保存上升到民族的高度,便是对于民族传统文明的传承,正是因为这些古玩能够一代代的流传下来,才使得民族文化得以更加完整的保存和见证!
宋慎首先进入的是戴月轩,浙江湖州素有“笔都”之称,湖笔有“毛颖之技甲天下”的美誉。明代的《湖州府志》曾记载:“湖州出名笔,工遍海内,制笔者皆湖人,其地名善璉村。”
如果说湖州制笔冠绝天下,善璉笔则是冠绝湖州。戴月轩最早的老板戴斌正是出生于湖州善璉小镇的制笔世家,他毕生致力于湖笔制作及其研究工作,其亲手所制毛笔提而不散、铺而不软、笔锋尖锐、刚柔兼备,做工精良、选料上乘、具有尖、齐、圆、健之“四德”。国画大师齐白石正是常用戴月轩的湖笔。
而一得阁则以生产墨汁而闻名遐迩,距今已有140多年的生产历史。在清朝同治年间,安徽一个叫谢松岱的考生,因深感研墨不便,经“屡试屡误、屡误屡悟”,终于研制出可以与墨锭媲美的墨汁,一经上市,便受到文人墨客的欢迎。
谢松岱因此很受鼓舞,加上科举屡考不中,他干脆就放弃了考试做官的念头,在琉璃厂西街44号开了一间专营自制墨汁的店铺,专心经营墨汁生意。他给自己的店铺写了一幅对联:“一艺足供天下用,得法多自古人书”,店名便是取上、下联第一个字组成的。店铺名称叫“一得阁”,谢松岱亲手书写牌匾“一得阁”,至今保存完好,现仍挂在琉璃厂东街门前,这便是“一得阁”墨汁的来历。
据说谢崧岱在这选址时“老店址”也有讲究,东边靠“东北园胡同”,西边“双鱼胡同”,形成两根轿杆抬起“一得阁”。制作墨汁离不开水,因此借助双鱼“水里求财”之意。
一得阁生产的墨汁分油烟和松烟两大类。油烟墨备受书画家们的推崇,松烟墨是书写小楷字和工笔绘画的佳品。它的配方比例按照季节气候进行调整,以适合四季的气候变换。著名书画家李苦禅就写道:“一得阁墨汁浓度适合,墨度已足、不滞不漆、书画咸宜,可比美昔年之松烟也”。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词:“砚池旋转万千磨,终朝碗里费几多。墨汁制从一得阁,书林谁不颂先河。”
一得阁还有一绝就是制造的八宝印泥,所谓“八宝”,即朱砂、红宝石、红珊瑚、珍珠、蓖麻油、艾绒、朱胶、赤合叶。除了以上稀有珍贵的物质外,必需用存放百年的蓖麻油进行调制,经30多道工序,历经阳光照晒和冬天的冷冻处理,存放缸中6…10个月,方才成品。这种印泥颜色纯正、印鉴清晰、不怕日晒、不怕火烤、不怕水浸、久存不干、气味清香,历百年如新,故能与一得阁墨汁并誉于世,成为一得阁的两块金字招牌。
宋慎也没有过多挑选,择了几支上乘的湖笔,接着赶往一得阁选了上等松烟、油烟墨汁和八宝印泥,又到云松阁的买了几刀宣纸,最后还有宝晋斋的端砚,如此,笔墨纸砚便凑齐全了,当然,这些都只是宋慎为朋友们准备的礼物。
这时候,街上人便多了起来,但是看起来并不如潘家园显得热闹,宋慎只以为是时间尚早,所以也没有在意。
见到前方有巷间有红旗飘展,又有“中国书店”几个繁体大字映入眼帘,宋慎便来了兴致,几步上前就要走入书店,见到门前南北木柱上对联道:“陈述社会人文风云于眼,展示民族收藏鉴赏于身”、“中外典籍册页书画凭人涉猎,新旧相容买卖并举赏家把玩”、“经史子集文字图影引名士细品,邃古博广雅趣厚存供贤者探微”、“开列中华典籍文化于斋,汇聚人类悠久历史于堂”共四幅对联。
宋慎便更显兴奋,一般来讲,越是讲究的古玩店,里面的好东西便越多,因为门槛高嘛,即使价钱贵一些,他也是舍得的。
进了店内,客人并不多,少有的几位客人就在书架间穿梭,三五位伙计就站在收银台前聊着天,宋慎心中惊讶,但想到自己是小地方来的,也许各地规矩并不适用,他便也装作坦然的样子走到书架之间看了起来。
宋慎之所以惊讶,是因为这里是琉璃厂,是古玩街,书店里所卖自然也会是古籍,那些珍本善本的书籍难道不需要仔细保存,难道就任由客人翻阅?宋慎以为皇城根下嘛,自是有皇城的大气度,便多了几分坦然去翻百~万小!说籍。
不过,只是看了三两个书架,宋慎便有些不耐之色,孤本何在?善本又在哪里?古籍呢?
他加快了脚步,走了一圈都是没能见到任何古籍,宋慎只好走到收银台前,“请问,书店里没有古籍吗?”
“那不都是吗?”几人正聊得高兴,被宋慎打断就有些不耐烦,其中一人便指着书架随意道。
“那都是新书,怎么能算是古籍呢?”宋慎又问道。
“怎么不是古籍了?不都是古代人写的吗?”那人不耐道。
宋慎微微一怔,便明白了对方的意思,更知道自己这是来错了地方,自己所说古籍与对方所说根本就是两个概念。来到一个现代印刷品充斥的地方找古籍,岂不是骑驴找马?
宋慎转身离开,仍旧能够听到背后那几位在窃窃说着“乡巴佬”之类的恶言恶语。

第351章 盛衰琉璃厂(中)

宋慎大抵不会跟这些人斤斤计较,但是心中仍是不满,不过,想到对方店里生意,他也是多了几分幸灾乐祸。宋慎当然能够看得出,刚才的书店生意极为不好,在古玩街上卖现代出版物是原因之一,更多的还有店里本身的服务态度出现了问题。
接下来,宋慎又转了几家书店,从里面出来后,他便更加的失望了。
早在上世纪30年代,琉璃厂因为大量旧书吸引着众多的文坛名人,包括郑振铎、鲁迅等,甚至连有的书店牌匾都是郭沫若题写的。这些经营中外古旧书刊、新印古籍以及传统文化研究类图书的古旧书店,在文化、学术界享有盛誉。
但是,现在宋慎看到的是什么?古籍书店里摆放着工艺品、文具在出售。而各类新版图书在书架上所占比例并不比古籍图书少,让人看着感觉不伦不类。那些新书籍,难道在别的地方就买不到,顾客非要到琉璃厂来买?
又进了一家古籍店,宋慎这才感觉稍稍舒适了一些,因为这家古籍店明显要好得多,有了不少的额孤本善本,甚至于还有不少地方县志,这使得宋慎惊讶不已,要知道地方县志其实并不好搜集,很多地方政府机关很重视这些资料,因为这些资料对于完善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信息具有重要左右,尤其是在经济挂帅的国内,旅游业被炒得火热,地方县志对于挖掘本地旅游资源的效用更加突显起来。
宋慎当然能够看得出这些县志所处年代,对照上面所论述年代,宋慎很容易便发现这些县志竟都是孤本,宋慎数了数,竟是又一十八本之多,除去重复的,大约是十五个县的县志。其中就有扬城江陵县在清代嘉庆年间的一段历史记载。
宋慎大奇,隔着玻璃指着那本县志,朝着店里女销售员道:“帮我把这本书拿出来一下。”
“拿出来你买吗?”
宋慎一愣,没想到自己说话也算是和气,换回来的却是销售员这样一句冷冰冰的话?
“嗨,可不可以帮我把这本书拿出来看一看?”宋慎一愣神,就听到不远处一个金发碧眼的男子同样指着橱窗里的古籍操着熟练的普通话问道。
“可以的,不过您要仔细注意一些,这些书籍都是孤本,孤本的意思懂吗?就是说,世界上只有一本这样的书,而且是唯一的一本,您可以带着手套翻几页先看看。”女销售见到来人,面上顿时便多了笑意,说话间也是和气地提示着。
宋慎气结,他当然看得出对方手中拿到的也是孤本,同样的要求,怎么会差别对待呢?
“请帮我把这本古籍拿出来一下!”宋慎再次指着橱窗中的古籍强调道。
那位女销售大约二十七八岁的样子,身着大红旗袍,看起来颇具古韵,但是眉毛却是极细,被描成了一条线,她听到宋慎又是如此问,心中极为不耐,怨气道:“不是跟你说了吗,你到底买还是不买?”
宋慎眉头一皱,“我先看看再决定买不买。”
“你先决定买不买再看!”那女子食指舞动,口中唾沫横飞。
“我还没看,怎么能决定买还是不买?”宋慎开始有些不耐烦了,但还是抑制住了怒气。
“不行!”女子斩钉截铁地拒绝,转身竟是不再理睬宋慎。
宋慎也是不禁大怒起来,先前他也是知道古玩行里很多店家都是对外国人热情有加,对于国人却总是爱理不理的,就是他自己,也未尝不是没有这种心理,毕竟很多国外游客消费能力强一点,拉到国外游客的单也更容易赚钱,但是他从没有想到竟会是区别对待!
对外国人就可以让他随便翻看,对于国人却是要自己先承诺购买才给看,这样的差别待遇,真是生意之道吗?
“你们老板呢?”宋慎没有转身离开,又是问道。
“老板不在。”又是一句冷冰冰的回应。
“麻烦你了,真是谢谢了!”那位外国人翻了几页,便把古籍轻轻放了下来,又脱了手套,这个动作的意思再明显不过,对方是不想买了。
“不麻烦,不麻烦。您可以在店里看一看还需要什么吗?”女服务员态度真是极佳了,只是让宋慎越发的气恼。
外国人转身离开,宋慎却是找了地方坐下。
不片刻,便有一男子匆匆走入,他朝着女子点了点头,问道:“做了几单生意?”
女子摇头,“没。”
男子站在橱窗前忍不住叹了口气,“宝文斋生意不好,你要早作打算呐!”
女子一愣,“老板,你的意思是?”
“房租又涨价了,现在生意又难做,所以,我打算过段时间就把宝文斋关了。”男子面露愁苦色,无奈道。
女子却是大惊,“老板,真是要走这一步吗?宝文斋可是你经营了二十多年的招牌了!”
男子摇头苦笑,“二十多年算什么?百年老店关门的多了,我这些年也算是值了,经历过**十年代的黄金时期,又眼见着琉璃厂由盛转衰,这其中恶果苦果都该由我们这代人来承担。”
“八十年代时,琉璃厂的古董、书画品质好价格便宜。当时很多的中外顾客都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