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百年游记精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百年游记精华-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带我们去芝田阁参观,我见那儿有一座龙眼木雕达摩立像不错,动了心思想买。就近找了福州雕刻艺术研究所副所长、著名寿山石雕刻家郭功森来帮我参谋,我这位不来虚套的好朋友,看了看说造型不利落,价钱也太离谱。我谈到我家里苏六朋那幅达摩造像利落又生动,他听了竟让我回去寄来,说是可以找一位龙眼木雕名家,照着样儿专为我雕一座。就这样,半年后我寄到他处的画,就立起来变成一座龙眼木‘’达摩渡江,’圆雕,由也是去福州开会的作家范若丁给我带回了广州,屈指达摩的影子,不觉已经在我的书房里时隐时现出没了几十年。 
  今年四月间,接到哎散文选刊》的请柬,邀我和花城出版社副社长范若丁,去洛阳参加一个散文方面的会。我看罢请柬,走过去打理了一下那座达摩立像,心想这回倒是可以顺路逛逛少林寺。菩提达摩在少林寺面壁修行了九年,从无到有开创了中国禅宗,不知道那儿如今还留下些什么达摩的影子没有?我找若丁商量,他也愿意陪我一行。 
  一千四百六十年前,公元五二七年,印度和尚菩提达摩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是在我们广州登陆的。他在广州的驻足地,至今还叫“西来初地”。达摩离开广州先去南京,在那儿觉得不如意,才又渡江投奔篙山少林寺。这段路他当年走了多久?无从查考。相信总不会有我们快捷;我和若丁在广州白云机场上飞机,一个半小时到郑州。在郑州会合碧野、杨静老两口,上汽车再一个半小时就来到了少林寺。 
  如今的少林寺,和所谓“禅林清静之地”再也不相干了。自从连续拍过几部少林故事电影和电视连续剧,在国内外那么一放,目前这儿每天的游客流量是少则万把两万,多则十万八万。我们来游少林寺,正逢洛阳牡丹花会期间,更是一天从早到晚人山人海。 
  汽车离少林寺还有两公里,就只能龟行鸭步,一路挤满了俏丽的花轿子大轴护车、花轿,备了闪金耀银漂亮鞍子的驴、马、高头大骡子,在争相殷勤地揽乘客。我们的车子是撒了谎硬说寿星老似的碧野是“湖北省委负责同志”,才骗准开上这近寺两公里公路的,因为不然时间怎么也不够用。我们的司机耐着性子好歹把车子娜蹭到寺前那个内部停车场。我下得车来,站上一个小岗纵览了一番少林寺的全景,觉得远没有在电影里显得那么壮阔。 
  一进少林寺,首先注意寻找菩提达摩的踪迹儿。达摩面壁修行九年那个洞窟,在寺后半山腰,登上去还有两三公里山路,自然也是时间不允许。我们只各花一角钱,租路边架设成行的所谓“高倍望远镜”(其实不过是普通望远镜外罩一个唬人的大圆筒),远远望了望。在少林寺院子里,倒是见到了一大块“达摩面壁石”。不知道这堵石壁是不是从半山那个洞窟里移来的?这堵石壁上可真有个和尚打坐参禅形状的暗影,说明牌上说这是达摩面壁九年把身影都印上了石壁。谁知道这是真情还是附会?说是真情,也没什么好奇怪,因为禅师确实很重视打坐参禅,达摩到了少林寺,也正是因为特爱打坐参禅,才落了个“壁观婆罗门”的雅号。再说九年、三千二百九十多天,老向着一处坐,由于光线照射部分受到人体阻挡的关系,在石壁上留下个一定形状的暗影也实实在在并不奇怪。 
  只是对“壁观”或其通俗说法“面壁”这个禅家的词儿,到底该怎样理解,当代第一流的禅学大师们也还没取得一致意见。如当代世界最有权威的禅学大师之一、日本的铃木大拙博士就认为:不应该从字面儿上去解,“壁”的意思是精神集中,屏息诸“缘”,“壁观”就是《金刚经》里的“觉观”,指的是一种“开悟,,的境界。人们也知道,达摩在少林寺,并不反对读经,还很注意用《楞伽经》教人呢。我们去洛阳是参加一个散文的会,所以我油然想到,菩提达摩那篇谈达摩禅“二人”“‘理人”、“行入”)、‘“四行”(“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的著名散文。也是讲的要把抽象和具体打成一片,他何曾老是让人对着石壁一个劲少L打坐? 
  “达摩面壁石”上的达摩影子也朦朦胧胧,引起我许多朦胧的思考,这还待梳理。达摩造像碑上的达摩造像清清烯睹,虽然略有些漫画化,大处仍充满着一位正气凛然的大宗教哲学家的气度。这是一位非常正直不拐弯儿的人,我抚弄着他的造像碑,一时想到了他初见梁武帝萧衍时,彼此间的一次著名的对话。 
  萧衍是一位很信佛的皇帝,他的都城南京,杜牧的诗中说是有“四百八十寺”,可见那佛教的气氛之浓郁。萧衍把达摩从广州接到南京,问他道:“我做了皇帝以后,建了那么多佛寺,印了那么多佛经,供养了那么多和尚,应该算是有很大的功德了吧?”达摩却说:“不能那样讲,这些都还谈不上是功德。”萧衍奇怪地问:“有什么理由说我做的这些不是功德}f达摩从容地解释道:“其实在你心目中这些都不过是为了身后升天的一种投资,实质上只是一种因果的求取,硬要拉到功德上来谈,那就像影子跟着形体,虽然可见,毕竟不是实存的东西。”萧衍又问:“那么什么才是真功德?”达摩说:“禅家的真功德,首先指一种圆融纯净的智慧,它的本体是空寂的,所以首先不可以用世俗的观念和方法去取得它,一” 
  梁武帝萧衍是那样的信佛,甚至做了皇帝以后还曾一度舍身到佛寺里为奴。然而即便如此、达摩对于学问还是只能从理论的精髓所在,去一丝不苟地严肃对待。他认为,他与萧衍根本上没有‘缘份”,不久就舍帝王身边的荣华,偷偷渡江去了少林寺。 
  在少林寺里,有形无形的达摩的影子随处都不难见到。这位十五个世纪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他不是神,只是一位可敬的学者。 
  禅家讲“见性成佛”,但说那特定的涵义是:禅家以为能使生命顺其自然就是幸福、快乐、步入天国。“自悟”、“自渡”、“自己做自己的灯”、“见到自己与生俱在的本性”,就是所谓“见性成佛”。禅家不把生命看成“火宅”,不讲苦和脱苦,只讲清纯的安定和智慧。认为智慧不是苦修的结果,是人的“自性”,即人的与生俱来的“本性”。人通过修行,达到心境的澄定,那种清澈的本性就会盈盈而现,这就叫做“识自本性”,“见自本性”,也即是“悟道”…… 
  菩提达摩他们是唯心主义者,我们是唯物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自然以为他们那些东西不足道。但是,对于理论上的对立面,却是什么时候也不应该靠了歪曲了人家来取胜。这也是那天我站在达摩造像碑前偶然一时想到的。                        
[林非] 九寨沟纪行         
  黄龙的水 
  已经闻名全国的黄龙美景,静悄悄地藏在玉翠峰底下的峡谷里。穿过一片苍翠的松林,就可以看到涓涓的流水,从倾斜的乳黄色山坡上,隐隐约约地淌了过来。 
  这银白色的水流,淌得这么缓慢和细微,虽然分成了几股支脉,却也遮不住那黄色的山岩。我往山顶望去,只见这一长条乳黄色的山坡,莽莽苍苍地夹在郁郁葱葱的山谷中间,夹在飘飘荡荡的云雾底下,简直看不到尽头。听一位来此重游的旅伴说,水势旺盛的时候,一股激流像从天而降,在山岩上迸出的浪花,纷纷溅在人们的身上,真够雄奇的。只怪自己没有碰上这样的机缘,摇了摇头,沿着搭在山岩旁边的栈桥,穿过一丛丛的杜鹃树,张望着枝头盛开的红花,往山顶攀去。 
  走不多远,在一棵硕大的红桦树底下,瞧见了一个绿色的水塘,真像绿宝石那样地熠熠闪光。走近岸边,俯着身子细细地瞧,这水又变得没有任何颜色了,竟像阳光底下的空气那样,清澈、透明和稀薄。池塘底部那浅灰色的岩石,像满地的积雪,像天空的乌云,可是这一酗在微风里轻轻荡漾的池水,却为何凝成了如此迷人的绿色?却为何绿得那样令人心醉?对岸的一排沙柳树和背后满山满坡的青松林,把那半边的绿水,映照得更浓郁,更深沉,更使人遐想着童话般的世界。 
  快坐下来吧,伴着头顶。上缥缈的云,迎着山谷里呼啸的风,将这碧绿的水,好好看个够。我曾云游过杭州的西湖,我也曾云游过乌鲁木齐的天池,在那里我都曾一唱三叹,留连往返,然而只有在这布满石灰华的黄龙,我才头一回看到了绿衬闪闪发光的水。这样迷人的色彩和光泽,怎么能不让人幻想者去创造美丽的生活呢? 
  从几千里外践涉而来,冒着从悬崖上掉进峨江的危险,终于见到澄清和碧绿的水,实在是太值得了,实在是不虚此行啊。人多么应该鉴赏山山水水的美景,用这些纯洁、明朗和神奇的印象,谱写出自己生命的乐曲,使这些乐曲也变得美好、丰满和崇高,这样才无愧于自己所徜徉的大自然。 
  听说在这十五华里长的山坡上,布满了三千四百多块色彩鲜艳的水塘,总得都将它们寻觅个遍,于是我默默地往前走去,在一座深壑的顶部,竟瞧见十多个水池,曲曲折折地毗林在一起,太像那高矮相接的梯田了。每一块水塘,几乎都不会超过半亩地的面积。这四周的田埂,自然不是由农人所筑,而是溪水里的石灰华,随着自己旧泪的流淌,天长日久地凝固而成,显得十分光滑和洁净,像一座座亮晶晶的堤坝,这鬼斧扣工的力量,真令人叹服。 
  不过更使我惊奇的,还是这些池塘都在闪烁着缤纷的它,彩。同样都是从山顶流下的溪水,为什么有的是一片浅蓝,羊‘的是一片墨绿?在黛色的池塘旁边,竟又是精黄色的水和另一片淡红色的镜面?沉落在池底的树枝和树叶,都像被裹上了一层层茸茸的雪花,分明变成了海底的珊瑚。 
  我坐在石凳上,望着这变幻无穷的色彩,真不想再往前走了。短短的半日游程,哪儿看得完这几千块奇妙的水塘?还是静静地坐在这儿,仔仔细细地玩味和揣摩一番,如果能够将这迷人的美景,纤毫不差地搬进自己的心坎,我的生命不是可以变得十分绚丽和完美吗?我真想在这充满了色彩的水边,永远地徜徉下去。 
  初探九寨沟 
  比起黄龙这一方方小巧玲珑的水塘,九寨沟的一百零八个湖泊,都显得浩森和寥廓。如果说黄龙是由鬼斧神工雕成的精致盆景。那么九寨沟就是大自然本身浑厚涵茫和无比美丽的表现。那一片碧绿澄澈的水,汪洋恐肆,十分壮观,正是凭着它雄奇而又秀美的姿势,才衬出了群峰的挺拔和天空的高远。那一朵朵翱翔的白云,那一株株突兀的大树,那一簇簇鲜艳的野花,掉在多少湛蓝的湖泊里,留下了深沉而又缥缈的痕迹。 
  那遥迩相连的树正群海,是多么迷人的去处,沿着它绵延十余华里的长堤,一汪汪都是深蓝色的流水,有时被山峦掩映得幽深深的,泛出了暗沉沉的光;有时从一排柳树顶端泻下的日光,又将它照成柔嫩的绿色。瞧这波光粼粼,浓淡辉映,像是谁在调色板上跳起了轻盈的舞蹈。河滩上红黄相间的野花,又给这蔚蓝色的湖泊镶上了缀边。在这云蒸霞蔚的氮氟中,真使人目迷五色,像是飞进了一种无限神秘的境界。正陷人美妙的幻想时,从山坳里垂下的爆布,白花花的,轰隆隆的,猛的把我惊醒了,又细细地品味起这变化无穷的景色来。 
  往前走不多远,我瞧见了更宽阔的犀牛海。好多从香港前来的男女青年,正在这碧蓝的水面上驾舟航行,欢声和笑语在湖面上升腾,顷刻间就融在鸟声与风声里。听河滩上几个香港的小伙子聊天,说是老困在高楼大厦的包围中,吸不到新鲜的空气,瞧不见广阔无垠的土地,瞧不见山山水水和葱笼的树木,从弹丸之地的小岛,来到这九寨沟的美景中,简直太使人陶醉了,说着话他们就唱出了喜悦的歌。 
  有个在上海留学的美国青年,操着一口流利的北京话告诉我,他几乎游遍了北美洲有名的湖泊,却还没有找见过这样湛蓝的水。他神往地眨着一双大眼,藏在眼眶里那一对碧蓝的瞳仁,闪烁出一阵多么热烈的光芒。这些游人们自然都要回到大城市里去的,不过我深信他们必定会将这山壑和湖泊的美,深藏在自己心里,并且唤醒和鼓舞自己去医治现代大都市的病症:污染、噪音、人口拥挤、缺乏阳光和树木。怎么能够在现代的大城市里,也听到清脆的鸟声,也看到明亮的湖泊,也在密密的大森林里徘徊?如果每个旅游者都能从九寨沟带回这样的启示,也许会成为全世界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