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锦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步步锦绣- 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阿怡真的长大了。”
    虽然外面还有很重要的事,但庆隆帝还是分出了片刻去感慨。本来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出落的亭亭玉立,人也分外懂事,为人父的应该很骄傲。可到此刻他才发现,他还是比较希望阿怡永远是那个三头身的小娃娃,在他歇在翊坤宫时,米分雕玉琢的小身子一拱一拱,爬到他肚子上娇笑着胡作非为。
    偶尔回忆起来,那是他身为皇子又当上皇帝,无比尊贵的一生中,最为放松的时光。
    “等回去后,阿怡也该选驸马了。看上谁就跟父皇说,端王不顶用,父皇亲自去调…教他。”
    边说着庆隆帝边点头,他最宠的孩子便是阿怡。本朝驸马不得参政,眼见没好处,那些人家就拿纨绔子弟来应付事。纨绔子弟也不是全无好处,最起码有很多时间来陪伴公主,有很多花样来讨公主欢心。抱着这种想法,别的女儿他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指婚。
    但阿怡不行,他务必得给阿怡选一个模样俊俏、品性周正、手腕强悍又知冷知热的名门之后。
    英国公家的世子好像就不错,还有陈阁老嫡孙……
    居高临下站在御辇前,看着百丈开外跪的西北官员,庆隆帝脸上满是帝王威仪,心思早已跑偏十万八千里。
    这都哪跟哪啊!
    陪伴在父皇身后,九公主听完后跺脚:“等会要面对那么多官员,人家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想学母妃那样,扮一次淑女。刚酝酿好气氛,全被父皇给搅合了。”
    原来方才阿怡是在紧张。见她此刻与往常如出一辙的娇憨,庆隆帝满腔慈父心肠受到了安慰。
    “阿怡是父皇的公主,你怎样他们都说不出不是。”
    武王在一堆重臣中打头走到御辇前面时,刚好听到庆隆帝这句话,顿时他心里一咯噔。趁着跪拜余光飞快地瞥向四弟,见他正挑眉对着九公主挤眉弄眼,一时间他心头阴云更重。
    虽然不论从哪看端王都不会构成威胁,但直觉告诉他:端王才是最大的威胁。
    “拜见父皇(皇上)。”
    “起吧。”
    庆隆帝语调平缓地说着,让人丝毫听不出喜怒。
    九公主扶着庆隆帝下了御辇,跪在前面的重臣如摩西分海般,让出中间早已铺设好的金黄色羊毛地毯。
    走过武王跟前时,九公主稍微顿了顿,关切地问道:“大哥怎么了,手上青筋都露出来了。”
    先她半步的庆隆帝扭头一瞥,刚好看到长子望向阿怡探究的目光。冷哼一声,沿着地毯他继续往前走。
    没走几步,地毯尽头早已跪好的乌压压一大片乌纱帽悉数跪地,山呼万岁。
    “万岁?”
    热浪扑面而来,在北地略显寒冷的深秋,温度算不上灼热。忽略空气中那股怪味,反倒隐隐有些舒适。
    “西北官员还真是热情。”
    袁刺史微微抬头,脸上满是自责:“城内失火是臣失察,臣罪该万死。然而火势来势汹汹,情况万分危急,还请圣上保重龙体,暂且移驾它处。”
    随着袁刺史带头,西北官员皆跪地请求。
    耳边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卫嫤跪在人群中,透过缝隙看到最前方的楚刺史。同样是一州之长,做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一个带头承担罪责,另一个却是千方百计将责任推脱给下属。
    心绪烦乱间,旁边阿彤戳戳她的袖子,面色焦急地指着旁边。顺着她手指看过去,原本带着病的韦舅舅,在连番折腾后撑不住,眼看就要晕倒在地。
    皇上就在距离她不到五十步的地方,西北官员全都跪着,现在不论韦舅舅突然晕倒,还是马上被架走,势必会非常打眼。
    这可如何是好?一瞬间卫嫤好想地上有个坑让她钻进去。
    卫嫤一直低着头,而且淹没在人群中,她丝毫没有察觉到,在一大堆藏青色藏蓝色的官袍中,她与阿彤身上这两抹鲜嫩的颜色是多么醒目,即便跪的位置已经很靠后,也很容易让人注意到。
    尤其是耳聪目明的九公主。虽然只见过卫嫤一面,但活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有人那么和她胃口,更何况还有裸妆米分每日在提醒她。这次一路来凉州,她便一直期待着能见到卫嫤。
    这会终于见到,一瞬间她就人认出了人。
    “父皇,大哥老瞪我,我先换个不碍眼的地方。”
    毫不犹豫地给武王扣个大黑锅,在庆隆帝跟前向来随意的九公主脚底抹油。绕路走到西北官员后面,对准熟悉的发髻,她调皮地拍拍那人左肩,身子灵巧地绕到右边。
    一大早由着谷雨收拾好发髻的阿彤扭头没看见人,疑惑地换另一边,就见陌生少女调皮地朝她眨眼。少女一身米分色宫装,整个人如春日桃花般娇艳。
    见到是她,原本笑盈盈的少女一时间面露尴尬:“不好意思,我认错人了。”
    听到动静地卫嫤扭头,目光有些不可置信:“阿怡。”

☆、第99章 卫嫤面圣

武王从来都不是什么胸襟宽广的人,这从他底下谋士说话要小心翼翼,很简单的事也要旁敲侧击转好几道弯就能看出来。
    不管年纪再大,有些人依旧不会被生活磨练的淡然和豁达。
    他就是这种人,在他心里,自己是儿子又是长子,论地位怎么都该甩九公主十八条街。然而现实却是,多年来九公主一直是父皇的掌上明珠,而他这个连太子之位都没争过同样是庶出的二弟的皇子是一根杂草。
    本来按这剧情他最嫉恨的人应该是九公主,然而自幼被贺才人,也就是现在的贺婕妤带大,受其影响,他鄙视一切因出身好而得到高位的妃嫔,顺带着鄙视那些妃嫔所出子女。母妃出身高、本人又受宠,九公主两样占全了,理所当然成了武王眼中钉。
    自下御辇到接受朝拜,九公主连续挤兑他两次,武王那颗争强好胜的心再也受不了了。
    “父皇,当着西北所有重臣面,九公主就这样随意跑过去,未免有失礼仪。”
    听完庆隆帝皱眉,长子打小就心胸狭隘,这也是立太子时他选次子的原因。这么多年带兵打仗下来,他还是没一点长进。
    端王虽然平日老欺负九公主,但面对外人时他向来知道胳膊肘该往哪边拐。
    “九妹可是被大哥吓跑的,大哥对着西北兵卒时那样严厉也就罢了,阿怡自幼长在深宫,可没经历过太多风霜刀剑。你那套使出来,可不就吓着她。”
    武王反驳道:“九妹连父皇天子之威都不怕,还能怕我?”
    “大哥怎么能跟父皇比?”
    “四弟怎么老是曲解我意思。”
    大喘气后,端王一脸混不吝的模样。在一般人脸上流氓的姿态,换到他俊美的脸上却有种风流的雅痞之姿。
    “大哥先听我说完,我意思是说,父皇对咱们是一腔慈父心肠,政事是政事,政事的严肃不会带到家里。而大哥方才也承认了,你是拿军中那一套对着九妹。”
    “你……”
    武王抻着脖子,后面一直老神在在的贺国公终于忍不住,老胳膊老腿费力抬起狠狠踢了他一脚。
    怎么会有这么蠢的皇子,贺国公生平最大的遗憾,便是助同族宫妃所出的武王夺嫡。贺婕妤虽是个掐尖好强的,好歹呆在后宫掀不起什么风浪。武王早已开衙建府,供养了一批幕僚,能捅得篓子可就大了。
    “像什么话!”
    庆隆帝皱眉,武王面露喜色,他注意到父皇说这话时,目光是直视前方九妹所在之处。
    “三思,你去把九公主带回来。”
    果然父皇不满意九妹,正当武王彻底笃定时,庆隆帝抛出一句彻底让人没头没脑的话:“顺便把阿怡身边的人也带过来。”
    所有人都注意到,庆隆帝喊的九公主闺名,显然没怎么生气。不仅没生气,反而还在给九公主脸面。庆隆帝西巡每到一处,最先见的基本是当地刺史和指挥使。这次却见九公主身边两个女子,这不是给她脸面又能是什么。
    三思领命,挥着拂尘快步朝西北官员走去。
    离着三十步开外,西北官员完全听不清庆隆帝在说什么。见圣驾旁有人走来,楚刺史脸上升起一抹期待。
    上次圣驾来西北时,还是十五年前,正是那次后,本还能勉力支撑在西北强势的楚家彻底被打压到抬不起头。而他也从堂堂天之骄子,沦落到需要看吴家那种泥腿子脸色的境地。
    等了十五年,终于等到一个晏衡。凉州其它属官不信密旨是要查探西北军近况,他却是相信。因为他完完全全经历过一遍西北权势变迁,朝廷无法容忍同一家族一直掌握如此强盛的军权。吴家注定败落,而这将是恢复楚家荣光的最好时机。
    当然前提是晏衡必须不能抬头。
    楚刺史太了解庆隆帝习惯了,不知受谁影响,他非常不喜有权有势的世家,反倒十分钟情寒门出身毫无根基的青年才俊。
    寒门出身、毫无根基、青年才俊,当年的吴良雍便是如此。如今的晏衡,论家世,吴良雍世袭千户,他连百户都袭不上只能算个兵卒;论根基,吴家向来护短,吴良雍是被全族鼎力支持的一个,而晏衡则为晏百户所不喜;论才学,以大越如今国运之昌盛,绝对的优势下只要不是太蠢都能打胜仗,吴良雍顶多算是好运。然而晏衡却不同,六月底那次西北大捷,他单枪匹马闯进野狼谷,不知用什么法子歼敌数百,彻底封住谷口让西北军瓮中捉鳖,这是完全以一己之力扭转整个战局。向来敌强我弱易出将才,而敌弱我强之下他依旧能如此出彩,论才华别说是吴良雍,整个凉州恐怕都没人能比得上他。
    这样一个晏衡,竟像是卡着庆隆帝心思量身打造般。
    不用有任何怀疑,庆隆帝一定会重用他。
    从得知皇上亲自下旨给凉州卫任命一个镇抚起,查明晏衡出身背景,楚刺史就有这种预感。如果按照他本意,宁愿再寻时机扳倒吴家,也不愿放任晏衡成长起来。所以他暗许了吴指挥使调动瓦剌俘虏,半路给予伏击的计划。
    可惜那次没能成,他只能临时改变计划,拉拢晏衡,让这位受庆隆帝看重的明日之星,折在吴家刀枪不入的盾上。
    如今,时机到了!
    望着太监一步步从圣驾处走来,吴指挥使抓在地上的手隐隐有些颤抖。
    五步、四步、三步、两步、一步……来人影子投在他跟前,然后停住。
    就是这一刻——
    “九公主殿下,”三思尖细的声音中不自觉带上一丝谄媚:“皇上命奴才宣公主,以及您身边的人一块过去。”
    怎么会这样!惊讶之下楚刺史抬头,周身不可置信几乎要化为实质。
    做到乾清宫大总管的三思可以说是人精中的人精,这么明显的情绪,他怎么会感觉不出来。瞅一眼他官府,三思心下讽刺,嘴上却是面对封疆大吏时的十足尊敬。
    “这位是凉州的刺史大人吧,咱家给刺史大人请安。皇上这会还有别的事,稍后自会召见几位大人。”
    稍后……楚刺史本来都合计好了,火灾是谁放的他一清二楚。如果他先上去,就把晏衡盘剥周家,私自收受十余万两贿赂之事解释清楚。到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手段过激的晏衡,纵容手下千户为非作歹的吴家,不论孰是孰非,幽州城这场大火将会埋葬他们所有前程。
    本来他计划万无一失,谁知半路杀出个九公主。等他们先说完,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稍后自己再上去,黄花菜都凉了。
    “刺史大人可还有什么吩咐?”
    楚刺史一愣,赶紧往袖子里面掏:“有劳公公跑一趟。”
    三思把他递过来的荷包推回去:“刺史大人可别折煞咱家,皇上最不喜这个。那您先在这候着,咱家去后面请公主。”
    说完三思换一副谄媚的面孔,小碎步跑到后面。
    “公主殿下,皇上吩咐奴才请您过去。”
    九公主正沉浸在久别重逢的喜悦中,拉着卫嫤小声叽叽咕咕。当然说话的只有她一个人,卫嫤还没那么大胆子在圣驾跟前喧哗,她只是认真倾听着,偶尔点头或眨眨眼。
    即便这样,九公主也高兴的不得了。阿嫤长得真好看,一双眼睛还会说话,即便眨眨眼也足够让她赏心悦目。从出生起便身份尊贵,又得皇上宠爱,九公主身边从不缺谄媚之人。再好看的人,整日挂一张谄媚的脸她也看腻了。阿嫤这张脸又好看又不谄媚,总让她忍不住高看一眼。
    “阿怡。”
    见九公主依旧不停地说着,卫嫤小声提醒她。
    “啊?阿嫤有什么事?”
    “有位公公来找你。”
    三思朝卫嫤投去一抹感激的目光,九公主殿下哪都好,对他们这些下人从不会颐指气使或是任意责骂。但她就两样不好,一是看到美人就走不动道;二是说起自己感兴趣的事就滔滔不绝忘却一切。
    挤兑完武王殿下,抛下皇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