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慈航普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慈航普度- 第2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秦昭襄王死,孝文王即位,当时孝文王已经五十三岁,垂垂老矣,结果登基三天,就猝然而亡。

  太子子楚(异人)即位,是为庄襄王。

  当时,安国君有子二十多个,子楚只是默默无闻的一个。

  吕不韦觉得奇货可居,亲赴秦国,献上珍宝,取悦于安国君宠妃华阳夫人,为子楚取得了王位继承权,随后返回邯郸,终日与子楚饮酒作乐,广泛结交天下豪杰,专等秦国王位轮到子楚来坐,好一展宏图。

  此时,他还将自己相好的一位能歌善舞的美貌姑娘让与子楚同居,史称“赵姬”。

  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赵姬生下一子,就是赵政。

  因于正月出生,故起名为正,一作政。赵姬生子以后,子楚把她立为夫人。

  秦昭王五十六年,昭王死,太子安国君继位,是为秦孝文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

  赵国把赵姬母子送归秦国。9岁的赵政在生地邯郸度过了童年,来到秦国。

  吕不韦因为辅佐之功,位居丞相,执掌秦国国政。

  秦庄襄王碌碌无为,登基三年而卒,赵正登基,成为秦国新任国君。

  但是,年纪幼小,国政由太后把持,委政于丞相吕不韦。

  赵正乃是嬴姓,赵氏,因此也叫嬴政。

  十三岁登基,二十二岁举行了成*人礼加冕仪式,开始了“亲政”。

  除掉权臣吕不韦、太后宠臣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至此,东周以来天下的诸侯割据的时局终于结束,天下再度大一统,秦国之威即便是蛮夷也略有所闻,忌惮不已。

  春秋战国,各国诸侯都被称为“君”或“王”。

  战国后期,秦国与齐国曾一度称“帝”,不过这一称号在当时并不同行。

  已经一统天下的秦王政,以为过去的这些称号都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尊崇,“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他下令左右大臣们议称号。

  经过一番商议,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认为,秦王政“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功绩“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他们援引传统的尊称,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建议秦王政采用“泰皇”头衔。

  然而,秦始皇对此并不满意。他只采用一个“皇”字,因有“三皇五帝”而在其下加一“帝”字,创造出“皇帝”这个新头衔授予自己。

  从此以后,“皇帝”就成为中国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

  “皇”有“大”的意思,人们对祖先神和其他一些神明,有时就称“皇”。

  “帝”是上古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

  秦始皇将“皇”和“帝”两个字结合起来,第一,说明了他想表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是上天给予的,即“君权神授”;第二,反映了他觉得仅仅是做人间的统治者还不满足,还要当神。

  此举大大激怒了诸天圣人,这是在赤luo裸挑战诸天圣人。

  率先发难的就是火云洞三皇。

  “竖子胆敢”

  身披明黄帝袍的轩辕看着人间界秦朝国君嬴政接受朝臣恭贺为“始皇帝”,勃然大怒,面庞发红,髯须抖动,握着轩辕宝剑的手指都发白了。

  这三皇五帝乃是上古圣贤,功德广大,即便是诸天仙佛也不敢放肆轻辱,如今嬴政堂而皇之要功盖三皇五帝,这是在赤luo裸藐视三皇,如何不让轩辕恼怒。

  “哼,凡人寿短,不过百载之数,本座倒要看看他如何与天地同寿,能够家业百代相传!”

  即便是一向温和敦厚的伏羲圣皇此时也动了怒火,只是人间人皇已出,天机大定,即便一三皇之能耐也不能轻易更改。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牛首人身的神农圣皇咬牙切齿道。

  “只是此乃人教之事,我等三皇虽然德盖诸天,但也不可绕过道德圣人,否则孰为不美”

  伏羲生性谨慎,虽然想要略施薄惩,但又,不敢下手,否则就有插手之嫌。

  “大兄此言差矣,我等身为三皇,曾经教化人族,更何况三弟乃是人皇祖先,为何管不得此事?”

  神农手拿一株不死神草,摆一摆,大为不解,瓮声言道。

  看着轩辕气鼓鼓的模样,伏羲笑道:“呵呵,我等前番出手,乃是因为道德天尊允诺,我等可以放开手脚,肆意施为。如今人皇已定,天下初定,人教之事可以说已完,我等要是再度出手,怕是有干涉之嫌。

  二位师弟可不要忘记了当初那位对待同门师弟的手段,人族如今已经是人教禁脔,我等正因为是三皇,更应该避嫌。”

  神农与轩辕闻言一顿,眼神之中闪过一丝惊悸,显然知道道德天尊远非表面看上去的清静无为,反而是那种锱铢必较之人,于是纷纷熄了惩罚念头。

  幽冥地府,漆黑黑不见一丝光亮,无数牛头马面手持勾魂索、哭丧棒,到处抓着妖魔鬼怪往十殿阎王处报到。

  只是无数哭喊的鬼魂一靠近十殿,立马被山巅之处弥散下来的一层柔光所笼罩,神情立马虔诚、恬淡,纷纷住口,安安稳稳的随着牛头马面进入审判之地。

  牛头马面每次被这柔光笼罩,浑身如吃了人参果似般舒爽,心中对山巅隐隐放光的宝殿投去一瞥满含敬意的目光。

  巍峨山巅,不见阴风,不显黑暗,乃是无量光明,无量清净,一座雕梁画栋的宝殿矗立,高耸入云,散发着让人心悸的气息。

  殿堂之中,一位端庄女子秀发高挽,身披鹅黄衣裙,从容端坐在一座玉像前面,细细一看,那玉像与其面容一般无二,都是恬淡温婉,倾国倾城。

  娘娘手中拿着一杆凿子,古朴无华,却散发着远古、蛮荒、恢弘的气息,一阵阵灵压若隐若现,仿佛黑暗中潜伏着一只恐怖的巨兽。

  袅袅青烟从这凿子上挥发出来,冉冉而上,在虚空之中幻化一方世界。

  其中光怪陆离,人烟滚滚,摩肩擦踵,熙熙攘攘,乃是秦国新都咸阳,皇宫正殿上空一只血色巨龙狰狞咆哮,鳞甲鲜明,毫光闪烁。

  虚无之中一道道信仰之力滚滚而来,被这种血龙吞噬,然后汇聚在颔下龙珠处,晶莹剔透,散发五彩之光,照耀万里河山,乃是不可多得的重宝。

  龙首两只黑色鹿角虬曲恣意,煞气滚滚,恍若擎天巨剑直指苍穹,龙爪轻扣皇宫屋脊,摇头摆尾,龙目精光四射,睥睨天下,秦朝气运兴盛至此。

  “甚好如此,大事可成”

  后土娘娘轻笑一声,大为满意,秀指轻轻一弹凿子,一股若隐若现的烟气飞入那方世界,钻入皇宫之中,不见了踪迹。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

  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

  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

  此即为“焚书”。

  此令一出,天下书生纷纷反对,奈何“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无数典籍被查抄,纷纷被烧毁。

  这些典籍经过历代名人大家著书、阐释,蕴含无量智慧、无量功德、无量祥瑞,于是典籍被焚,典籍之中的无数功德、信仰、瑞气再无所依,纷纷气化。

  秦国龙脉见此,龙口大张,吐纳起来,无数书香之气入其口,圣贤箴言入其腹,诗书光华透体而出,惶惶夺目。

  这下子,即便是道德天尊自己也坐不住了。

  天下书籍,乃是历代人杰之著书立说留笔而出,积累的是智慧,是气运,是功德,是人生哲理,是天地至理,是人伦纲常,是万民信仰。

  如今秦始皇一把火将无数圣贤之说焚毁,天下仙佛为之惊怒,即便是已经化为尘土的先贤也在冥府之中感知,日夜嚎哭,震动地府。

  十殿阎王镇压不动,不得不禀告东岳泰山大齐仁圣大帝黄飞虎,黄飞虎也知道人间帝王之事,心中感慨万千,立马将急报送往天庭。

  天庭瞬息之间受到巨大压力,不仅散仙嚎哭告状,就是天庭正神凡有留下笔墨在人间者也纷纷告状,一时之间,鹅毛飞雪般的哭诉、告状信函充斥凌霄殿。

  昊天玉帝巍峨高冠,帝袍威武,头顶瑞气重重,祥龙飞舞盘旋,足足九千九百九十九条,出没云端,神龙见首不见尾,威严、庄重、厚德、慈祥,气息厚重,重若泰山。

  “这简直是岂有此理!”

  昊天看完奏折,微闭龙目,昊天宝镜微微一照,立马知晓了事情来龙去脉,怒发冲冠,一挥袖袍打碎了桌上的琉璃灯盏。

  “陛下息怒”

  一声恍若莺鸟出谷的女音响起,身披凤袍的华贵女子款款而来。

  “原来是西王母,不知王母有何高见,可以为针解此忧愁?”

  昊天一见西王母,心中大喜,求教道。

  “不敢当陛下如此称呼,本来此乃天庭之事,臣妾不宜插嘴,只是此事关系重大,臣妾才不得不进谏一番,还望陛下恕罪”

  说着,盈盈小蛮腰就要屈身拜倒,昊天哪里敢真让瑶池金母拜倒,连忙扶起。

  “爱妻但说无妨”

  金母顺势而为,借着玉帝坚实的臂膀站了起来。

  玉帝轻嗅一口金母衣裳香气,兰香清幽,分外陶醉,随即收拾起旖旎,请王母坐了御座。

  “陛下,虽说我等与那冥河道人有约,但是如今人间帝王已经离经叛道到不可容忍之地步,触怒诸天仙佛,罪无可赦,还需当断则断啊!”

  西王母说着这话的时候,一反刚才柔弱之相,显得英姿飒爽,面容坚毅,巾帼不让须眉。

  二人以为这嬴政胆敢焚书乃是因为受到冥河挑唆,所以决定舍弃秦始皇一人,来平息天下仙佛怒火。

  玉帝闻言,却是犹豫良久,心中忐忑。

  说实话,与冥河相约,乃是因为当时除去冥河之外,天庭再无外援,所以改立人皇之事,玉帝才甘冒风险,与冥河老祖与虎谋皮。

  自己分身下界,宣扬法家一脉,最终在秦国发扬光大,于是玉帝自己也就到秦国青睐有加。

  暗中吩咐诸天正神,将紫薇帝星遥遥对准秦国,日夜照耀,加持帝王之气。

  如今秦国一统天下,成为人皇之主,玉帝因为改立人皇之事,而受到天道嘉奖,功德降临,浑身气运越发浓厚。

  受此影响,玉帝也唯恐被人发觉他在此事之中的角色。

  本想瞒天过海,不料嬴政却干出这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使得昊天再也无法装聋作哑,心中也起了撕裂决议的心思。

  “甚好,如此,也休怪我天庭不守信用了!”

  昊天立马就下定决心,与冥河决裂,头顶巨龙咆哮,九千九百九十九条神龙围拱这一方巨镜出来。

  七彩毫光闪耀,霞光万道,照亮天庭亿万里云海,一道晶莹光柱射出,洞穿云海,照到人间界,弥合了人间界与冥河的空隙,一下子使得幽冥血海再也感受不到红尘之中的浊气和醉人的血气。

  “哇,哇,气煞本老祖也昊天小儿无耻,枉居天庭之主高位,居然过河拆桥,恬不知耻,哼,你以为老祖我是待宰的羔羊,受了此番大亏,焉能让你好过”

  冥河什么道行,瞬间就感知到幽冥血海与人间界的通道被一道厚重禁制封锁住,虽然困不住自己,但是无数阿修罗却是触之即死,纷纷被天庭浩然皇气给烧死。

  只是冥河也是圆滑之人,知道如今人间看似天下初定,实则因为焚书之事而暗流汹涌,所以这老家伙虽然心中气愤,但是也没有立即发作,唯恐在这关键时刻,被人抓住根由敲打一番。

  所以,冥河老祖恨恨地盯着血镜,看着人间界上演的闹剧,随时准备对高高在上的仙佛嘲讽一番,坐看大戏上演。

  昊天既然已经得了功德,也就需要与秦朝划清界限,于是天庭星君摇动星幡,使得紫薇帝星开始远离地面,光华逐渐暗淡起来。

  于是,凡是人间有德之士或者善于望气观星相者纷纷察觉,知道帝星暗淡无光,此乃凶兆。

  就在这时,有两个术士(修炼功法炼丹的人)侯生和卢生暗地里诽谤秦始皇,并亡命而去。

  秦始皇得知此事,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