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广告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广告战-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到恋人,亲友想到亲友,老师想到学生……送什么最合适——400型英雄圆珠笔。
    博格与广告
    体育明星是广告的珍宝,运用得当,会产生摇钱树的效果。
    瑞典网球名将博格就是网球场上的活广告。1980年,博格因参加网球比赛和表演,净得200万美元,但他给体育用品做广告的额外收入,却比他参加比赛和表演的收入还要多100万美元。实际上,用博格的名字做广告的不止是体育用品,清凉饮料、男用香水、铅笔、缝纫机和玩具娃娃,都用博格的名字来扩大销路。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将公司徽记印在这位网球明星的球衣短裤上,一次就付给他6万美元;意大利一家服装公司每年要付给博格几十万美元,因为这位球星穿该公司生产的球衣。据说,世界上有400多名像博格这样的运动员为各国的厂商做活广告。
    诺贝尔的炸药广告
    大发明家诺贝尔,在发明了雷管以后,使硝化甘油成为一种可以付诸使用的炸药,他的事业曾一度相当繁荣。但是由于硝化甘油在运输贮存中不断发生爆炸事故,人们对它谈虎变色,各国政府都明令禁止使用和贮存硝化甘油。后来,诺贝尔用一种产于德国北部的吸附力强、化学性能稳定的矽藻土作为吸附物,制成固体炸药。这种固体炸药,应该说是一种“信得过”的产品。但是,人们对其还是心有余悸,不敢使用,为此,诺贝尔亲自去各地表演,为他的新炸药“创牌子”。1867年7月14日,他在英国的一个矿山,当着众多企业界的要人和群众,将10磅炸药放在木柴上点燃,又从60米高的崖上将10磅重的炸药扔下来,在火烧与撞击下,这种炸药都未发生爆炸,说明它安全可靠。然后,又将炸药装入15米深的洞里,用引爆剂引爆,结果,炸得碎石乱飞,证明了它的强大威力。这样人们就解除了疑虑。诺贝尔的表演竟成了特殊的广告,不胫而走。1867年他的新炸药仅销售11吨,到1874年就猛增到3120吨,7年中增加280多倍。
    “金利来”旋风
    “男人的世界”——“金利来”是采用何种营销策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取得通往成功之路的“通行证”呢?用“金利来”的创始人曾宪樟先生的话;就是“九字诀”,即“小本钱、大广告、好产品。”
    20年前,曾宪樟从泰国来到香港,开始自己缝制领带做小生意。以后,他又租用了一间小工场,专门精心生产各种领带。由于他生产的领带质量好,品种新,花样多,所以市场上很好销售。但曾宪樟先生并不以此为满足,营销行情越是看涨,他便愈来愈感到需要打出一个名牌。
    他开始先在报纸上做“父亲节”的广告,后来当中国乒乓球队经香港表演时,他才把握了难得的机会,一炮打响。当时的世界冠军中国乒乓球队到香港表演,成了香港人街头巷尾所关注的热点。无线电视台也准备作转播,曾宪樟先生当机立断,与“无线”签订了特约播映合同,虽然那时的特约费只有3万元,但曾宪樟却拿不出这么多钱。只得分期付款。
    凭着如此“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金利来”在市场上的身价逐渐提高。随后,“金利来”又接连参与了特约播映尼克松访华、香港小姐选美等节目,接二连三刮起了“金利来旋风”。每刮一股旋风,“金利来”的“名牌效应”就一次次得到显现。
    “金利来”的九字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它在竞争中取胜的经验,是它的广告策略运用得当。在现代市场的营销活动中,广告已成为企业竞争获胜的“向导兵”。
    请“皇弟”做广告
    在中国的土地上,末代皇帝没有了,但末代皇帝的弟弟却健在,真有慧眼的厂家,做广告居然请了皇上的弟弟。
    荣获“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末代皇帝”在世界各国放映后,中国历史上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和他的胞弟溥杰也为世界人民所熟悉了。
    吉林辽源油脂化学厂,生产的香皂,就请溥杰做了广告。
    先请溥杰使用,而后又由他证实这种香皂同清代宫廷的御用香皂极为相似,并亲笔提诗“昔日宫廷皂,重阍灿翠华,今者更增辉,馨香飘万家”。采用宫廷秘方结合现代科学成就研制而成,开创了祖国中医遗产同香皂生产相结合的新途径。因此紫禁城系列香皂以它独创的特点,奇特的疗效赢得用户的喜欢。
    皇帝赐名
    “养生酒”距今有1200多年了。据了解,这种酒在国外销路极好,特别是日本、东南亚销量很大,已被外贸部门定为出口商品。其中原因,除了此酒确有疗效,为饮用者喜爱外,不能不归功于广告写得巧妙。
    养生酒(西峡酒厂出品)创始于唐朝。传说,玄宗李隆基醉色于贵妃,“春霄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渐渐面黄肌瘦,四肢倦担太医面奏:臣东游,出商雒,闻伏牛山中一老翁,140余岁,有子女54人,长子已123岁,而幼女年方2岁。玄宗奇而召见乃翁乌发童颜举止若壮。询问奥秘,系采百花之精,万药之神,五眼泉之水酿造美酒,常饮所致。献帝饮,数日后,精神遂爽。玄宗喜,命酒为“养生酒”;命翁为“长寿翁”。此后,秘方缘袭,代代相传,千余年来,民间誉为滋补佳酿。
    养生酒厂设在山青水秀的伏牛山麓,遵古酿造,采用优质粮黍,配以河南地道药材,醇厚浓郁,余香长存。
    养生酒能促进血液循环,调整全身机能……,常饮可提神补血,乌发驻颜,身体康泰,益寿延年。
    这则广告的巧妙之处,不仅在于搬出了皇帝这块招牌,而且写出了一个生动的故事情节。“李隆基贪图美色,精神衰竭,太医们正无计可施时。一个太医就向他推荐伏牛山中某老翁因饮一种用花精、药神(最有效的好药)、泉水所酿之酒,结果不仅长寿(140多岁),而且不老(生殖能力旺盛,长子123岁,幼女两岁)。李隆基在饮用此酒后,果然有效,便赐此酒名为“养生酒。”
    …
   

  
    
    03
    名人与广告
    名人有名气,名人广告为广告本身增添了光彩。
    清末著名小说家吴研人以他的谴责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闻名于世,却也曾应上海中法大药房的老板黄楚九所请,为宣传该药房出品的艾罗补脑汁写了一篇“还我魂灵记”。在这篇文章中,吴研人谈到自己多年以卖文为生,精神消磨太大,显得因乏无力。他的老朋友黄楚九送给他六瓶艾罗补脑汁,吴吃了五瓶,精神就恢复了。于是写了一封信给黄楚九,把这篇文章寄给他,表示谢意。中法大药房把这封信连同文章附加声明一起登在《汉口中西报》上,中间并刊出吴研人的照片。细心的读者一看,就明了这是一组宣传艾罗补脑汁的广告文章,只是借重吴研人的文名,增加广告的效力而已。
    醉“死”刘伶
    商品广告的领域和手法是广阔而多样的。至于如何掌握得恰到好处,则需要我们去体会,去创造。事实上,从古至今,运用广告手法,有过不少好的实例。将商品与皇帝神仙联系起来的广告为数不少,精明的经营者应发展创造,把广告宣传带入一个新的境界之中。
    刘伶是个有名的酒鬼。因他整天狂喝滥饮,昏昏沉沉。
    有一天,刘伶告诉他老婆,要戒酒了。但怕戒不掉,需要备酒置菜,祭告神祖,在神祖监督下戒除。老婆高兴不迭。
    当酒菜备妥,明烛香烟之后,刘伶恭跪神祖面前,执酒告祭。
    祭词是:“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醒,妇人之言,慎不可听”。祭毕,便在祭坛前痛饮致醉。其妻知无法挽回,只好听之任之。刘伶也专门寻访名酒,品尝痛饮。
    一日,刘伶听人说,酒仙杜康造酒极佳,便亲自上门赊酤。杜康戒之曰:“此酒力特强不可多饮,如果致醉,非3年不醒”。刘伶不服,归家大饮,遂烂醉如泥。其妻以为他已醉死,含悲掩埋。
    3年过后,杜康亲自来到京口(今镇江)刘家,要收刘伶赊欠之酒帐。刘妻便与杜康哭闹不休。杜康让人掘开墓穴,撬开棺椁,一手抓住棺内刘伶,大叫:“还我酒帐”。刘伶竟连呼“好酒、好酒”而苏。如数付与杜康酒钱,并结为莫逆酒友。这就是:刘伶饮杜康,一醉睡3年”和“杜康造酒醉刘伶”之来历。
    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人们明知这是对“杜康酒”的过度夸张,实际上并不可能(杜康是夏代人,刘伶是晋代人)。
    但人们还是接受它、传播它,使它长期在民间流传。
    胡庆堂“戒欺”
    生意兴隆才能生财有道,而生财有道,必须走正道。
    我国有名的中药店杭州胡庆余堂,在其经理室里,就挂着一块胡雪岩亲笔写的大匾“戒欺”。据说他曾告诫属下:“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不可欺。”药店开张之日,胡雪岩亲自站柜台,当顾客对药品微露不满时,他立即笑脸道歉,收回原药,并说“准定在一两天内赶制好药调换”。这事以后被传为佳话,成为胡庆余堂药物顶真的口碑广告,从此该药店信誉大增,生意兴拢用一句时髦话来说,这就是生财有道。
    同仁堂的广告术
    解放前,北京的街道没有路灯,晚间行车走路很不方便,尤其是一些街道挖沟施工,更是危险,当时同仁堂的掌柜见此,善心大发,花钱制作一些大灯笼,一到夜间便挂在主要路口和有危险地段照明,灯笼罩印有同仁堂的字样,凡路过此地的人们,无不从内心感激同仁堂,有病买药自然也想到同仁堂。还是这个同仁堂在举世瞩目的亚运盛会中成功地推出“啦啦队广告”,成为本届亚运会开发的特种广告形式之一。
    该制药厂在集体组织观看比赛时,组成井然有序的啦啦队方阵,他们高举着写有厂名的巨幅横标,身披印有厂名的绶带,有组织地文明呐喊助威。浩大的声势引起了电视台的注意,成为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中观众场面的焦点,电台和报界也没有放过这一热点,《经济日报》、《亚运新闻》等报刊很快就作出了反应。不少报纸还图文并茂将其刊登在显著位置,“北京同仁堂制药厂”的巨幅横标赫然见诸于报端。这种经济界常用的人体广告与啦啦队有机结合。“啦啦队广告”,加之体育赛场万人关注的环境烘托,其广而告之的效果令人拍手叫绝。
    因而它一出现,便赢得了观众的青睐,受到中外企业界人士的重视,也使一些外国厂商大为眼红,想用重金“收买”中国啦啦队宣传他们的产品。
    明星广告
    大明星则是大广告。
    当年中国广告界,诚心诚意地礼聘大红影星蝴蝶来为他的冠生园食品做广告,蝴蝶也痛痛快快地应召前来。他们合作的成果至今令老上海人回味无穷。
    冼冠生的设计是这样的:蝴蝶坐在一张平铺的红毡上,一只手搭在一个大月饼上。此景拍成照片,照片上题着:“唯有中国有此明星,唯有冠生园有此月饼”。构思极端巧妙,既照应了蝴蝶的显赫名声,又毫不愧言地宣扬了冠生园,大有明星、月饼相映生辉之妙。
    照片出来后,冼冠生把它精印成宣传画,四处张贴,见人就送,一时间把大上海搅得沸沸扬扬,挑食的上海人此时居然纷纷循迹而来,竞相抢购冠生园月饼。
    冼冠生的确是一位深谙广告之法的企业家。他的产品广告往往有许多在当时超人意外的杰作。
    ——在上海大世界游艺场选定一个地方建造一座大牌坊,装饰了一个大月饼,旁边的大字是:“冠生园中秋月饼真工实料,与众不同,科学炉焙,无生熟不匀之弊。”
    ——在沿长江两岸的主要码头和沿铁路的火车站,均矗立有冠生园糖果糕点的各种设计不同的大广告牌。其中有“冠生园药制陈皮梅生津解渴”。特别加上“药制”二字,是为表示与众有别,具有营养功效。
    ——同行中生产果子露的方法不少是加糖精的,冠生园又找着了一个空档。于是,他们在广告词里的提法是:“冠生园果子露不掺糖精”。突出了冠生园对质量的重视。
    花钱买桥名
    古时候,有个富户花巨款买下了辽阳白塔,人们却当笑话谈论。说他是有钱撑的,是个败家子。因为那白塔你买不买它都立在那,买不买对富户都无利可图。
    在现代,这观念可变了。企业花重金买下建筑物的名称,以建筑物为广告,扩充知名度,广开财源。
    位于杭州市官巷口的解放路天桥尚在建造之中,可它的取名权不久前已被杭州西湖味精厂出资15万元“买”去。最近,该厂还在报纸上登广告有奖征集桥名,收到了很好的公关效果。
    1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