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广告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广告战-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位于杭州市官巷口的解放路天桥尚在建造之中,可它的取名权不久前已被杭州西湖味精厂出资15万元“买”去。最近,该厂还在报纸上登广告有奖征集桥名,收到了很好的公关效果。
    1989年,杭州保灵有限公司率先出资10万余元,买下了延安路中段的人行天桥,并以企业产品的商标命名为“保灵”天桥,使市政建设与企业首次通过买桥名这种形式“联姻”,互为促进、发展。
    金牌与广告
    广告不神,广告不奇,广告带来的效益却又神又奇。
    安徽合肥矿山机器厂,主要产品WY60A滚压挖掘机,1984年创“国优”,夺得全国同类产品的金牌。这是安徽省机械产品获得的第一块金牌。
    这块金牌和广告曾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的一个时期内,合肥矿山机器厂的产品,由原来国家指令性计划定产包销改为按指导性计划生产,让市场调节,自产自销。新的流通渠道没有建立起来,20多台机械挖掘机一度卖不出去,积压在场内,捆死了几百万元资金。
    这时,他们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在全国发行的《参考消息》上刊登了该厂第一期产品广告。结果,厂里接连收到国内许多地方发来的电函、信函,有的要货单位派人来厂洽谈生意。于是,积压产品很快销售一空。这不但缓解了资金危机,又促进了主要产品全液压挖掘机的创新和市场开拓。
    这么好的经济效益,使合肥矿山机器厂大大提高了对广告的认识。他们不仅在产品滞销时,运用广告来推销,而且从长远考虑,多方面地传递产品信息,巩固已有的市场,占领新的市常他们除在报纸上做广告外,还在广播、电视、刊物、路牌上做广告。
    黑龙江省一家用户,1986年曾拿两年前的一份报纸,找到合肥矿山机器厂,要求订货。
    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家用户从广告看到该厂生产的WY60A液压挖掘机与他们急需的超长臂液压挖掘机性能相近,主动来函联系,寻求支援。
    合肥矿山机器厂现在正努力把金牌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当然,这还离不开广告,因为他们觉得,广告犹如一道营养丰富的菜,越做越巧,越吃越香。
    培植名牌
    名牌是支柱,不仅能支撑“自己”还能支持“别人”。
    上海信谊制药厂是国内著名药厂。该厂早期产品如“维他赐保命”、“消治龙”、“妙力生”、“食母生”等,行销国内外享有盛名。
    解放前的上海,药厂林立,各厂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不惜巨资刊登广告,相互角逐。信谊药厂由于产品较多,每一产品都要投入相当的广告费用。它的几种重点产品,又与新亚药厂几乎都属同一类型。因此,针锋相对,竞争激烈。为此,信谊药厂主持人就设法改变宣传方法,用一个统一的商标作为重点来集中广告攻势。
    著名的“维他赐保命”沿用着一种以陈旧图案组成的“长命牌”和英文“SINE”组成的红色圆形图案。这一图案既能作为产品商标,又能当作代表企业的厂徽,而且易记易懂。
    这就无形中把企业和产品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从根本上改进广告宣传开创了新途径。
    不久,在全国各大城市的报纸、路牌、电影银幕、药房橱窗以及各条线路沿线的民居墙上,相继出现了巨幅的“信谊”商标广告。广告图案简洁醒目,在白底上突出了一个红底白字的“信谊”大商标,下加“信谊良药”4个字,使人一目了然,看到商标就联想到信谊药厂。
    这种声势浩大的宣传,有意识地把消费者的目标从产品转移到企业方面,从而扩大了药厂信誉,带动了产品的销路。
    该厂1943年生产的“消治龙”片剂,尽管当时同类消炎药品充斥于市,唯独信谊“消治龙”片剂,行销全国,历久不衰。无疑,这些都归于“信谊”商标的宣传效果。
    这种有针对性的宣传,使消费者分散的注意力得到集中,同时还节约了广告费用。
    语不惊人死不休
    广告标题是广告的题目,是广告内容的概括。有的时候,广告的具体内容读者早已记不清了,但是那些脍炙人口的标题却留在他们的记忆中。
    广州何济公制药厂生产的一种传统药品“解热止痛散”,由于疗效显著,价格低廉而深受群众欢迎。它所采用过的一条广告:“何济公,止痛唔使五分钟”,更因其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至今为人们广泛传诵。
    何济公药厂,始创于1938年5月。最初经营的药品“独占一味”:解热止痛散。由于这种新药问世后顾客反映不错,老板准备大肆宣传一番以扩大影响。可是,当时却苦于没有理想的广告文稿。有一天,一个病者前来买药,服后见效很快,连声称赞道:“真灵呀,唔使(不用)五分钟就止痛了!”
    老板一听,猛然受到启发,一拍大腿说:“好,用这句话岂不妙极!”从此,“何济公,止痛唔使五分钟”的广告便迅速传遍街头巷尾。
    如今,何老板早已不在人间。然而,他始创的解热止痛散却一直沿用至今。当然,这与药的效用有关,但与通俗简明的广告宣传也有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广告的文字与普通的文章有所不同。一个好的广告标题,一段好的广告正文,应该使消费者总是想到与它相伴的商品,并进而产生购买欲望。
    “华生”电扇的崛起
    商标,是商品独特的标志,用以区别同类商品的不同生产者或经营者。商品有了商标,才能把“自己”和“别人”区别开来。商标也就是商品的“脸谱”。
    上海“华生”电扇是华生电器厂创造的名牌产品,驰誉国内外,已有50余年的历史。但华生电器厂开始制造电扇的头几年,产量并不高,年产仅二三千台。当时在华经销美国“奇异”电扇的慎昌洋行,是不把“华生”电扇放在眼里的。
    不过,这个厂也没有在洋货面前退却,恰恰相反,“华生”电扇投放市场以后,他们就通过全国电器行积极推销,大做广告,并实行按购买批量多少分别制订优待折扣的办法,以广招徕。到1929年,便结束了美国货“奇异”电扇长期独霸的局面,夺回了9/10的国内电扇市常为了开拓国外市场,他们又派人去南洋苏门答腊、爪哇等地同当地侨商广建经销关系,通过各种广告形式宣传“华生”牌电扇。由于产品本身质量可靠,外观优美,价格又较同类产品便宜,不久便在东南亚市场上崭露头角,以后又扩展到印度、尼泊尔等国,销路大开,供不应求。
    “华生”电扇的崛起,不能不引起慎昌洋行的嫉妒。为了把“华生”这块牌子从电扇市场上搞掉,他们派人用50万元美金的高价进行收买。在物质引诱面前,华生电器厂不为所动。在该厂看来,50万元美金固然是个不小的数目,但吞食了这个诱饵,辛辛苦苦创出的“华生”这块牌子就要被抹掉,再让洋货称雄于国内市场,这是无法容忍的。于是毅然拒绝了这笔“洋财”。
    解放以后,“华生”电扇作为传统名牌产品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可谓深入人心,蜚声中外。
    “状元红”如何走“红”的?
    广告设计的前期调查研究对于广告宣传效果,影响极大。
    广告的前期调查,是通过一定的信息采集手段,收集整理有关公众对其产品和企业的印象、态度和观点,从而有针对性确定广告宣传的内容、形式和重点对象。从河南名酒“状元红”广告宣传,可窥见广告调查的重要性。
    名酒“状元红”,始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产于河南省上蔡。上蔡酒厂恢复古方生产,1980年被评为河南省优质产品,畅销全国,还打入国际市常1981年“状元红”进入上海市常上蔡厂经销人员认为:古老名酒,久别重逢,到上海必定能“旗开得胜”,畅销市常事实“状元红”不但没有“红”起来,反而成了滞销货。
    面对现实,仔细研究。他们决定与特约经销单位一起,进行市场调查,取得瓶酒消费的信息资料。据调查得出,青年人是上海瓶酒最大的顾客,而青年购买瓶酒的目的:一是送礼,到恋人家去作客,初次上门,总要带几瓶好酒作礼物,孝敬长辈;二是装饰,结婚时在玻璃柜内放上几瓶外观漂亮的酒,作为洞房的点缀;三是价格一般以中档最为畅销。
    由于有了以上的信息资料,厂里决定:广告宣传以青年消费者为目标;突出“礼品”、“装饰”的特点;以中档价格为销售策略。按照以上要求,选择了上海《解放日报》与《文汇报》的市场版作为广告宣传媒体,连续刊发了两篇报道:“礼品佳酒——中国古老名酒‘状元红’在南京路各店上市”。
    见报数日,各经销店出现了竞相争购的现象。“状元红”终于在上海市场上走“红”了。
    乾隆封匾
    御赐则为金匾,必然身价百倍。
    200多年前,老北京的城头有个小酒馆,由于买卖太小,既无馆名招牌,也从不关门休息。某年除夕,几个无家可归的穷汉,正围着酒馆内的火炉子喝酒,从门外进来一个老酒客,要酒要菜,穷吃猛喝,十分尽兴。并问:“你们这家铺子是什么字号啊?”“买卖小,没有招牌”,掌柜答。这酒客说:“全城的店铺都关了门,就你一家还在做生意。好,你这店就叫‘都一处’吧!”酒客走后不几天,竟有个宫内太监给小酒馆送了一块写着“都一处”的虎头匾。原来那老酒客竟是私访归来的乾隆皇帝。以后,“都一处”便越来越兴旺了。
    一是借用乾隆这块皇帝招牌,来提高店的声誉、地位,借以扩大影响,吸引顾客。
    二是借用乾隆的书法艺术(乾隆写毛笔字,刚劲有力,挥洒自如),美化店的环境。
    三是借用皇帝的赏识与夸奖,自誉其酒菜质量和服务态度的优良、美好。
    于是,“都一处”的信誉和知名度提高了。人们到这里来饮酒用饭,自我感觉是坐在皇帝坐过的地方,享用乾隆赞美过的酒食,会感到惬意而欣慰,即便多花几个钱,心中也觉舒畅。来这里的顾客越多,店里的生意便越兴隆,财源也越茂盛。
    广告词小议
    优美的广告词,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哲理上的启迪,就是对于揭示广告内容、引导和吸引消费者也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广告语言与普通文章是不同的。好的广告词和它所宣传的商品可令消费者受用终生。
    “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不用猜就知道,这是“燕舞”牌收录机的广告。
    小邪燕舞”,有这么大的反响,其原因,除价格低廉、品种齐全、质量上乘外,更为重要的是,厂家的广告注重宣传效果及宣传方式,以歌代词,结果是欢乐的歌情使家家知道“燕舞”,人人说“燕舞”。
    如今的某些广告,光注重画面而轻视广告词,结果往往是词不达意,甚至还产生副作用。
    如有一则白酒广告,画面上一个汉子边饮边唱:“喝了一碗酒,再喝一碗酒,莫说一醉解千愁……”往下就不用说了,单就酒的质量而论,便令人费解,这么一碗一碗地喝,这是酒还是饮料?
    还有一则酒的广告词:“想活九十九,一天一杯××葡萄酒。”夸张太过,令人生疑,不知是酒还是长生药?
    另一药酒的广告则宣称:“××药酒,无任何毒副作用。”
    恰恰是这个“毒”字用的太糟糕,无“毒”副作用,那么有没有其它非毒副作用呢?多一字便画蛇添足。
    广告词经不起推敲,宣传效果难免打折扣。
    告示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广告的价值是通过竞争得以表现并发挥作用的。广告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富于挑战性的行业,不以竞争对手为目标的广告是注定要失败的。但是在广告竞争中,力戒伤害别人,这既是一个道德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如何在合法条件下去竞争,就看广告设计者的手法和本领了。
    销售之争,不仅是商品之争,更主要的是智力之争。
    格拉斯哥市有三家服装店,它们同在一条街上,而且门户相邻。这样,任何一家都常被其他两家抢去不少生意。有一天,第一家店的店主在门前贴出一张引人注目的告示:“1881年开业以来,专卖上等服装。”第二天,第三家店的店主也在门前贴出自己的告示:“1881年开业,专卖最新服装。”
    几天后,中间那家店的店主,请教一位智者,他的告示并没有写什么“高级”“最新”之类的词语,只用粗体字写了一个告示牌:主要入口处。
    与此雷同的还有一例,则是英国伦敦著名制衣街上,也有三家服装店,有一天,有一家服装店,挂出了这样一块招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