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广告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广告战- 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内在基因之一,人类的生活不避讳生命的艰辛与磨难。
    历史证明,最杰出的艺术品无一不是由人类痛苦的泪水浇铸而成。女娲炼石补天,精卫衔石填海,夸父舍身逐日,乃至屈原《离骚》中的《天问》,这些看似浪漫,而深层次所表达的亦是人类的痛苦和在痛苦面前的抗争精神。
    蚌埠卷烟厂,改革初期,企业转轨,产品滞销,效益下降。
    1982、1983年“百寿烟”发生霉变,市场一蹶不振;1984年非常困难,困难到连劳保用品都没钱买。车间工人罢工,厂长李邦福亲临现场,向工人赔礼、道歉。这年,工厂的总体战略是:学“越王勾践,卧薪尝胆”;1985年,先后与全国9家知名烟厂联营,加工香烟,甘当“打工”,屈取效益;1986年给宝鸡市加工“金丝猴”烟,因包装质量出差错,雪上加霜,被对方解除合同,车间工人们把这天作为“耻辱日”、“雪耻日”。
    ……
    一位外国友人说过:“听中国人唱《国际歌》,和欧洲人不同,中国人唱得悲哀一些。”这与我们民族在漫长历史上屡经磨难而形成的悲壮心态确有关系。
    从胜利走向胜利是继承胜利,从失败走向胜利是开创胜利,蚌埠卷烟厂,干部与阵地共存亡,职工与将士同荣辱。
    工厂冲出了1984年的低谷,1989年资金短缺的困境和1991年的徘徊,生产、效益不断迈上新台阶。创造出如数“家珍”的“一、二、三、四、五、六”等企业的奇迹和“数列的辉煌”。
    一是,10年实现产量增长1.4倍;二是,工业产值增长2.2倍;三是,利税增长2.93倍;四是,人均劳动生产率增长4.8倍;五是,职工收入增长了5倍;六是,年创税利6.09亿元。
    偶然是必然的特殊表现。
    事迹,静态的说,是奇迹的奠基石;动态的说是奇迹的加速器;从哲学意义上说,事迹是奇迹的因,奇迹是事迹的果。1993年6月8日在安徽合肥组织的有300名专家参加的“三大名烟”评吸会上,石破天惊,特制“黄山”香烟被评为第一名。
    蚌埠卷烟厂恰如和氏托璧,气概、气度、气势,与日月争辉。
    内在基因之二,谜。
    世界有99个谜。“市场经济与黄山潮论文研讨会”,正在破译卷烟行业“黄山”第一之谜。
    未破译的科学是谜,已破译的谜是科学,“第一”内在有规律。
    ——蚌埠地区,与美国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北卡罗莱纳州,同处在一个纬度上,那里生产出了世界级名烟。蚌埠卷烟厂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科学种植,广辟优良烟叶基地。“有米之炊”保障了特制“黄山”烟的用料。
    ——“黄山”烟成果在于科技含量。在攻克烟草顶峰的攻坚战中,2000多个日日夜夜,几十名研制人员,几百次配方实验,几千人次的评吸论证……用两句话概括:在微观上,体现杨振宁博士的观点,科技人才在“碰撞中产生能量”。高能、原子加速器中,几个粒子相撞,就会产生人们意想不到的结果;在宏观上,渗透钱学森钱老当代科学“集大成”的思路,综合运用了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生物学、遗传学等许多学科的先进技术,学科的渗透、交叉、分化与综合,孕育着深刻的变革。
    匠心齐运,学科交融。
    ——意大利的金银首饰业,号称世界金牌,那是因为:意大利的机械业,已经占下全球珠宝生产机械的60%市常蚌埠卷烟厂,引进42台、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卷烟生产设备。率先建立“微机中心监察室”,对全厂32个管理点进行全天候电脑监控。
    龙生凤养,当有金枝玉叶。
    ——当然,还有一条也举足重轻。一些世界级名牌产品的厂家,背后都有一个驰名中外的广告公司。蚌埠卷烟厂,有自己产品的宣传辐射载体:报是《东海报》,杂志是《东海人》。
    世界50亿人,有50亿个躯体;中国有200家卷烟厂,是200个生产“作坊”。
    ——一流原料、一流科技、一流设备、一流广告,这些才是蚌埠卷烟厂顶天立地的精、气、神;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精髓。
    内在基因之三,创造即离经叛道。
    不是说所有的离经叛道都是创造,但有一条,所有的创造都是离经叛道。
    铁打的江山,流水的“冠”。好烟并不绝对出在云南。就像茶叶,安徽的最好。但是浙江的西湖龙井、江苏的碧罗春、福建的铁观音、云南的云雾茶,还有河南信阳毛尖都可称为名茶。
    在烟草世界,哈德门能第一,恒大能第一,大前门能第一,凤凰能第一,牡丹能第一,中华能第一,红塔山能第一,作为后来者“黄山”也能夺冠。
    打破云烟系列一统天下的格局,才能争得自己的一席高档之地。
    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103种化学元素构成的。元素的数目不多,却可以形成万紫千红的大千世界。化学中的元素组合,军事学中的兵种组合,中医方的药物组合,同样的量,组合不同,质也会起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等级的名烟烟丝,几百种芳香物质,上千种化学成分,是在完全突破传统的感官配制方法,采用现代科学配制手段特制而成的。
    组合出新意,联想出新意,离题出新意。
    特制黄山香烟,从它的组织结构到内在质量都是各种上等级香烟精华的统一体。香味清香高雅,余味甘甜舒适,气味醇厚饱满,是独树一帜的中国式烤烟的代表作。与众不同,与前不同,与己不同,“黄山”烟体现了名牌的过硬质量和独一无二的个性。
    当代世界级植物学怪杰路德·布班克,精心培植了二三万棵植物“标本”,目的是获取那一二株奇花异草。
    内在基因之四,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每一代人都在战胜失败中否定和批判传统,每一代人又都在战胜失败中创造和丰富传统。传统的工厂管理是现场管理;而蚌埠卷烟厂的管理是搞系统工程:从设计到生产,从工艺到销后服务“一条龙”。“工艺七定”:定标、定员、定岗、定点、定贵、定查、定奖惩制度,是职工自己在实践中探索创造的。
    在教课书上没有。
    党政干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工作方式方法从领导型向服务型转变,由训导型向对话型转变,由机关型向群众型转变,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心中、目中、手中,都是为争创名牌而献计、献策,乃至献身。
    全国烟草行业的大型企业玉溪厂,搞了汽车工业,搞发电厂。蚌埠卷烟厂也一反常态,着力发展主力舰的护卫舰——第三产业。十几年来,护卫舰与主力舰同忧喜,同沉浮,同发展。从“七八个人,十来条枪”,到二十八个大的“山头”。
    工业、农业、商业、贸易、服务行业一体化。第一产业农业,有东海养殖场;工业方面有二材厂、烟建公司都获得较好效益;综合产业、商尝小工厂都参与了市场经济的拼搏。1993年获得8000多万元的产值,相当于一个大中型企业,为大厂养血补虚。
    一个社会之所以伟大,并不在于其政府做出多少许诺,而仅仅在于其人民的进步。
    这就是中国改革成功之根。
    我没有掌握蚌埠卷烟厂原始素材,不敢妄称沙里淘金、破石取玉。
    在占有《黄山潮》、《在东海精神激励下》材料的基础上,不是用笔墨,而是用心血,开采“软黄金”;着力把“鱼目混珠”这句成语中的“鱼目”剔弃出去……黄鹤楼如无崔灏之诗,滕王阁如无王勃之序,岳阳楼如无范仲淹之记,大概也就不会有江南三名楼之称。
    最后,我斗胆暗改《陋室铭》开篇语,结束短文:“山不在高,有烟则名;海不在深,有珠则灵”。
    这是市场经济的神奇。
    “黄山”效应
    ——“黄山”烟的价值在于唤起全民族的名牌意识(一)当今世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没有名牌产品,难以打进国际市场,也无法摆脱弱者被动挨打的地位。
    一块价值5元的生铁,铸成马蹄铁可值10.5元;若在瑞士制成名牌手表的发条,其价值就是25万元之多。
    赞比亚生产出的重50公斤的一块铜锭,其价格与日本索尼公司制造的重不过0.3公斤的一个袖珍式单放机的价格基本相当。
    中国是丝绸之乡,国际市场上90%的丝绸服装是中国生产的。没有驰名商标。出口后,外商贴上名牌标签,增值达180倍。
    如果不创出名牌,在世界范畴,发展中国家永远要出卖廉价资源和劳力。
    (二)
    蚌埠卷烟厂从1984年开始“卧薪尝胆”:创一流职工队伍;引进消化一流设备;开拓烟叶基地,创造一流资源。在1988—1989年间,产品向全国“第一”进军。
    野心和雄心,并非是与生俱来与天定。能够实现的野心是雄心;实现不了的雄心才是野心。
    几千个日日夜夜,几百个反反复复,几代科技人员的辛辛苦苦,终于在1993年6月8日在合肥市的“安徽饭店”传出了犹如原子弹爆炸似新闻,“黄山”烟第一!
    ——安徽终于有了第一,有了自家的名牌。
    ——中国市场上又得到了一个珍品。
    ——黄山烟将成为中国跨世纪的名烟。
    如果说,当年“剩余价值”是马克思撰写《资本论》,唤醒“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反奴役,进行武装革命的杠杆的话;那么,当代“名牌价值”则是撰写新《资本论》,唤起劳动者振奋起来,反剥削,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动力。
    “黄山”烟第一的价值在于——把沉睡的人们从甜蜜的梦中唤醒,告诉你什么是真实的世界。
    国际企业进军中国有逼人气势,战略计划非常完整。他们以引人注目的形象席卷中国大陆,他们的目标是占领整个中国市常进入90年代的中国大中型企业,仍保持着“丑小鸭”的形象,大江南北,举国上下很少有企业家认识到名牌的价值。
    产品更无法与涌向国内的大量外国名牌产品相竞争。
    在现代消费时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名牌决定着企业的命运。
    在不同民族文化的熏陶、教化下,就总体而言,不同民族确实有不同的个性倾向。例如,西方民族的个性倾向基本上是一种开放性的外露,强调个性独立,对事物好质疑,不崇尚权威;而中国,《国歌》唱了几十年,“万众一心”做到了,而带来的负效应是“千人一面”。“民随王法草随风”,个性、创造性往往被泯灭。反映在商品上是:有品无牌,有品牌无名牌,一切商品都在低层次、低效益、小范围内“恶性”循环。
    中国的名牌最少,中国不是没有好产品,只是树立名牌的意识不足。
    蚌埠卷烟厂以自己的实践,打破了安徽烟叶不能挤进一流名烟的神话。菩萨是人自己塑造的,然后又向它叩头,这就是自我束缚。敢为天下先,以高起点、高速度、高效益、高目标、高科技的整体力量创制了高档产品——特制“黄山”烟,这才是致力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当代气节。
    (三)
    黑格尔有句名言:“人死于习惯。”当“黄山”烟在与名牌角逐,打破常规被评为“第一”时,诸如“黄山烟第一可信吗?”,“好也好不到哪去”,“蚌埠卷烟厂是巨人还是侏儒”等议论纷纷。
    纵观历史发展,正是这样一些曾经被人们看不惯的“叛道”,成为历史的先行者,他们代表的新人格最终为社会所承认。
    历史呈现这样一个基本规律:每当社会处于大转变时期,总是需要新的思想观念来启动和推进。
    商品力常常通过名牌反映出来。
    贵州茅台,已成为当今中国“国酒”的代名词,是任何其它国家级名酒无法与之争高低的王牌。产品在市场上畅销不衰,贵州茅台酒为企业带来了巨大效益。
    名牌,使资源匮乏的日本成为世界首富。索尼、丰田、日立、三菱等一批批名牌,占领了世界大片市常名牌商品比非名牌同类商品价格高。在法国,普通葡萄酒一瓶3法郎,但波尔多著名的巴尔通、盖斯迪公司生产的葡萄酒,最低价要卖90法郎一瓶,玛尔戴勒公司生产的名牌白兰地,从维多利亚女王时代起,就是皇室用酒,每瓶上千法郎。
    “黄山”烟,逐步为消费者青睐,成为与中华、红塔山等名烟交相辉映的“国宝”。
    正是人类永不泯灭的好奇心、英雄感、探索精神,推动着人类对自然界、对社会的认识从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使人类在精神文明上升华,在物质文明上提高。
    (四)
    有个寓言故事说,一个富豪雇工盖房子,10天盖了一层,又10天盖了二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