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广告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广告战-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为精明的企业家,要想开启市场,一要树立左右市场的雄心,二要确立战胜对手的魄力。
    商业战略的路线图,有时也反映在广告竞争上。广告是竞争取胜的手段之一。
    时代不同了,今天的企业若想持久,非具有“推销挂帅”的市场观,非具有广阔的广告眼界不可。
    美国是一个巨大的而又竞争激烈的市常
    美国市场,有许多外国产品。其中大部分通过了持续不断的营销信息交流的努力。
    美国消费者十分熟悉的外国商品,有瑞典的汽车,日本的电子产品,德国的笔,意大利的表,比利时的巧克力,原苏联的伏特加,法国的香水。
    在美国,早餐的主食几乎近100个品种,香烟有100个品种,软饮料也差不多有100个品种。
    美国是广告业和促销业高度发达的产业。做广告的支出每年达数10亿美元,为的是增加市场占有额。
    中国成语“先入为主”、“先声夺人”,正说明提前发动广告攻势的必要性。
    “万宝路”广告带着浓厚的美国西部色彩,浪漫潇洒投合了中国中青年一代的求新心理。
    美国著名的可口可乐广告遍布全世界。“挡不住的感觉”,让上亿中国人为之喝彩。
    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柯达”几乎成了彩色胶卷的代名词。
    美国一家汽车公司征求一个只有25字的汽车商品广告,声称被采用的撰稿人,公司将每月付给稿费500美元,直到去世。
    许多人像着魔似的日夜为这25字广告绞尽脑汁,争相投稿,从而扩大了该公司的影响。
    广告的竞争,实质上是智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广告语言引导各民族的大众消费,彼此对抗、影响、适应、沟通、循环往复、螺旋般地向上发展,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现象。
    广告应了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美国广告活泼、渲闹;英国广告持重、朴实;法国广告华丽、抒情;香港广告夸张、戏谑;台湾广告含蓄、蕴藉。
    风格多样,特色纷呈。
    中国广告,呼唤独立意识,形成独立风格。
    广告是一种说服的艺术,是一种说服消费者,以求改变其消费观念、习惯及行为的活动,每则广告基本上都是劝说消费者去获得某种好处或欲望的满足。
    广告的本质在于有说服力的信息的创造。
    2500年前,中国一位哲学家孟子讲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2500年以来,成百上千次的战争,成百上千次营销失策,人间把“我们相异”看重,疏忽了“我们相似”。
    哈佛大学一位教授说:“全球性营销,是竞争中最佳的、立即可行的绝对必需的方式。”
    放眼世界发展经济,就要着眼世界贸易。不这样做,经济很难搞好。
    世界上万物竞争,有个性有生命力,有特点有竞争力,出奇才能制胜。
    广告战往往如此。
    市场是活跃经济的基地。一招一式的伎俩难以赢得整个市常90年代是“变化”的时代,“日新月异”的时代。
    爱拚才会赢。
    …
  
    创意篇
    在竞争的追逐下,没有革新的创意,就没有广告的生命。
    平庸的广告只能做到“信不信由你”,而出色的广告则能做到“不由你不信”。
    有人曾说过,在文学作品创作上,首先,将少女比作鲜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将少女比作鲜花的就是庸才,如果有人再将少女比作鲜花的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蠢才。
    ——在广告创作上也是概莫能外。
    广告创新,即要:有胆、有识、有才、有能,是这四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同时,在某种程度上还取决于一个具有超群的信息量。
    广告,作为传播商品信息,联结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纽带,在促进生产、加速流通、陶冶人的情操中发挥重要作用。
    有效传播规律,必然涉及到形式的有效编码,以便引起注意并形成识别和记忆。研究满足人需求心理规律,以便大众对广告形成感情的融合。
    中国古代贤哲老子认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广告人没有理由形成“以我为中心”和“不变的经验”等心理定势,成功的广告必须是广告人、企业、消费群体在一个引力场中永远共生。
    汉语广告中,语言具有极大优势。
    诸如:雨伞广告中将“杀字艺术化为一把亭亭玉立的雨伞;永久牌自行车广告中用“永久”二字构成一辆自行车的形状;利用谐音构成巧妙的谐音双关:“施美、施美,使你更美”;利用汉语语素构成回环:“万家乐,乐万家”;利用对偶,汉语传统艺术:“事事保险,岁岁平安”;借用成语、名言、俗语:牙刷广告“一毛不拔”。
    ——这些精确语言,形象思维,通过文学表现,可称之为上乘之作。
    广告是直接激发行动的一个重要的和不断的源泉。
    意义广告是广告站在人际关系的角度,去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概念,通过这一概念满足期待需要和指导消费。
    “可口可乐”,在十九世纪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没有提高时,其广告是:“百分之百的清凉饮料”;二次大战时,人们需要和平与安宁,其广告是:“可口可乐是和平天使”;战后人们需要温馨和友爱时,其广告是:“世界目前所需要的就是爱、甜蜜的爱”;80年代人们需要健康和娱乐时,其广告又变为:“生命的象征——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咧嘴一乐”。
    ——成功的广告,是历史的折射,反应消费走势。
    改革开放,提高了人民的可任意支配购买力水平,又开阔了人民的眼界。
    广告已不再局限于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四种传统的媒介,广告产业的最终目的——培育出更伟大的创意。
    广告不外是“创意”。
    有创意的广告,改变了人们对品牌、有时甚至是对整类产品的感性认识。
    ——它增加了价值。
    主意通向策略。
    创意,有时是旧元素的新组合。
    一只蜜蜂要酿出一公斤蜜,需要来往飞行大约30万公里;吸吮大约1200万个花朵的液汁。
    据说提炼仁丹那么大一点的镭需要8吨重的矿石。
    ——一个具有创意的广告,当然也是如此。
    美国最大的现代智囊团——兰德公司,就有“保护怪论”激励创新意识的规定。
    传统的广告,普遍缺乏的是个性与多样化。我们知道,虽不是所有的离经叛道都是创造,但所有的创造都必须是离经叛道。
    …
   
    01
    证试广告效果
    企业与商品自卖自夸的保证,未免一定能说服人,采用第三者向消费者强调某商品或某企业的特征,以取得消费者的信赖。
    美国广告大师大卫·欧吉沛很重视证人证言广告,他认为,“证言式广告效果好。有时整个广告中用的都是证言。”他为奥斯汀汽车做的第一个广告,用的就是一封来自某外交官的信。该外交官用买奥斯汀汽车省下的钱,送儿子到一所有名的学校去读书。这个广告包含了奥斯汀汽车的经济性和体面的绅士气派。由于是证人证言,对于奥斯汀汽车开拓市场很为有利。
    一语道破
    标题是“点睛”,应该简洁、具体,独特、生动。要一语道破,把广告中的精华标出来。
    在20世纪初,美国有个叫巴林的广告语言专家,苦心研究商品特色和消费者的心理状态,曾编写了大量短小精炼、活泼俏皮的广告标题,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给柯达照相机编的标题:“你按快门,其余工作不用管。”这个标题集祈使、劝诱、感叹于一身、使读者无形之中得到一种鼓动性的暗示,对柯达照相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询问的方式也比较好,因为读者看了问句,就想了解答案,自然会阅读广告全文。柯达照相器材公司用这句话大做广告,收到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沙发床”与“原子笔”
    产品的名称,应像给人起名那样有一番讲究。是否上口、是否易懂易记、字样是否美观、该不该有寓意、笔划是多少,均应有所斟酌。有些产品的名称漫无边际,大而不当,实不足龋产品名称的命名的确是门学问和艺术,应请专家参与,还可以公开证集,择优取用。
    有一个名字叫洛克的匈牙利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发明了一种笔,那时,叫“圆珠笔”。后来,他们在英国申请了发明专利。不久,美国一个名叫雷诺的商人发现这种圆珠笔是一项很有前途的产品。买了这个专利,并加以改进,同时,不声不响地设厂进行了大量生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在这个时候,原子弹在美国制造成功,并对于日本作战取得轰动世界的影响,雷诺以商人的特别敏感,认为时机已到,为了耸人听闻,招徕顾客,便把“原子”之名加在圆珠笔上,命名为“原子笔”,雷诺大吹大擂,宣传广告遍及五大洲。由于携带使用方便,美军为赴欧洲参战所有人员配发一支这种笔。雷诺也因此而发了大财。
    有一次,在日本享有“最能干的推销员”美誉的伊藤光雄被派往爱知县某市去推销法国床。这个城市的居民相当富裕,但他们绝大多数按日本传统习惯睡“塌塌密”。通过调查伊藤发现,这里居民很缺家具,许多家庭都想购置沙发,还发现当地居民对法国床一点也不了解。因此,他想在这种情况下直接推销法国洋床是肯定会碰壁的,既然他们想买沙发,那样就以沙发+床=沙发床,以沙发床为广告宣传的目标才能成功。于是酝酿出了如下的广告词:“这种家具,白天可以用来做接待客人的沙发,客人会感到它既美观又大方;到了晚上,它又可当床,先生太太都能睡得很舒服。再也没有像这样一举两得的事了。”果然打动许多人,有了尝试的愿望。在以“沙发床”为先锋的推销广告,受到人们的欢迎后,伊藤又进一步推销起双人床、双层床、铁床……这个城市的市场终于打开了。
    这种通过产品名称来启发顾客消费需求,打开市场大门的手法,是值得各个方面借鉴的。
    “魔鬼”与“雪碧”
    常言道:“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产品的广告宣传也是一样,在不同的地区,面对不同的民族,应当恰当运用广告形式。一个产品要打入一个陌生的市场,销售人员首先要了解该地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摸清当地人的习惯爱好,要在广告宣传中加以正确利用。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生产的“sprite”饮料,在美国十分畅销。他们竭力想开拓中国市常而“sprite”翻译为汉语的意思则是“魔鬼”、“妖精”。可口可乐的经营者们深知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人对“魔鬼”和“妖精”的憎恶。经过几个方案的比较,决定将“sprite”直接译音演化为“雪碧”,以此作为这种饮料在中国的名称和广告宣传的重点。“雪碧”这两个字含有纯洁、清凉的意思,自然深受人们的欢迎,因而也就能走俏中国市常但是,恶名不一定是坏事,物极必反,只要利用的巧妙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曾记否,1983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上。我国著名相声演员马季说过《宇宙香烟》的相声,讽刺以假乱真地做广告推销劣质产品。当时,市场上并没有这种牌号的香烟,这是一种艺术虚构。然而,这嘲假戏”却让黑龙江省穆陵雪茄厂给“真作”了。他们将一种新研制出来的优质香烟的商标定名为“宇宙牌”。“宇宙”牌香烟一投放市场,立即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青睐”,竞相购买,并广为传播。这是穆陵烟厂的聪明所在,利用了人们的好奇心理,适时推出,不用宣传就有人自动品尝。
    两年后,他们又专程请马季给“宇宙牌”香烟题词——“祝‘宇宙”牌香烟青云直上,有口皆碑。”又扩大了影响。接着,他们又多次派人前往“烟草王国”攀龙附凤,与云南昆明卷烟厂联营,聘请高手,引进技术,选用精料,使“宇宙牌”香烟的质量更上一层楼,并借力于马季的演出,很快打入广州,冲击北京,供不应求。1986年“宇宙牌”香烟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产品,登上了国家高级会议特供香烟的宝座。
    真实性原则
    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个陶器厂,一夜之间被大火烧个精光。
    由于某种原因,这个工厂没有在保险公司投保。看来,这个小城注定要失去这家工厂了。然而,就在失火的第二天清晨,人们看到了不可思议的情景:工厂的员工、镇上的居民、茶馆酒店的老板、商贩,以及许多家庭妇女,其中还有一位牧师,不约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