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工厂(98)和到1942年5月由地方政府建立的工厂(110)的总和。
d.《中华志,1937—1945年》,第363页。这个数字包括公营工厂
两类。
资料来源:
a。李紫翔:《我国战时工业生产的回顾与前瞻》,《四川经济季刊》第
2卷第3期(1945年1月1日),第30页。
b。程玉桂:《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第110页。
c。侯继明:《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政府财政,1937—1945年》,载薛光前
编:《中日战争期间的国民党中国, 1937—1945年》,第214页。
注:这些资料中有差异,虽然全都是以中国经济部的资料为基础的。最明显
的是,资料c并未描绘出生产资料生产中的绝对下降,但是资料a和b两者
确实表明有这种下降。这种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在计算生产资料指数时包括
了不同的商品。
囤积商品就比花钱加工商品更有利。例如1940年和1941年间,原棉价格平
均每月升高13%,投资者仅囤积棉花就比冒险长期投资于加工棉花的纺织厂
有利得多。于是大部分流动资本——1944年占同类资本的86%——已流入商
业和投机行业,而不是生产。新型的或旧式的私人银行越来越多地撤回工业
投资,它们宁愿发放短期商业贷款,或直接参与囤积及其他形式的投机。政
府继续向私营工业提供低息贷款,但是,按不变通货计算,这些贷款的价值
① 按照官方的定义,此处指使用动力机器并至少雇用30名工人的工厂。资料来源: a。李紫翔:《四川战时
工业统计》,《四川经济季刊》第3卷第1期(1946年1月1日),第206页。 b。毕范宇:《西方人士所
见的战时中国》,第47页。据信,这个数字包括公营和私营工厂两个方面。 c。《中华志,1937—1945年》,
第433、441页。这个数字是大约数,系1942年5月现存的私营工厂、1936年以来由 国家资源委员会设
立的工厂(98)和到1942年5月由地方政府建立的工厂(110)的总和。 d。《中华志,1937—1945年》,
第363页。这个数字包括公营私营工厂两类。
只是1938—1939年所提供贷款的一小部分。结果工业因缺乏周转资金而挨
饿,这是工业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实业家痛苦地抱怨贷款太少,而且所需
手续太烦。但得到政府贷款的实业家们,则通常用这些钱去投机。①
各种类型活动中个人实际收益的变动(重庆)
表14              (1938年=100)
年代农业制造业零售商业投机事业美国债券事业
1937—5910529缺
1938100100100100100
193961106111297180
19409285112808512
1941109711195501373
1942132761207203951
19431246912426910260
资料来源:张嘉璈:《恶性通货膨胀》,第60页。
另有通货膨胀以外的因素加重了实业家们的困难。例如,日本收紧封锁
的绳索,切断了中国工厂严重仰赖的机器、配件、原料和燃料的输入。内地
的许多工业设备已经陈旧——例如纺织工业中的机器造于20年代以前——
没有备品和配件,因此损坏迅速。许多材料——如高合金钢——在中国国内
是得不到的,而一些工业部门要继续生产,这些材料又是至关紧要的。
熟练工人的缺乏也阻碍了中国的战时工业。当地招收的工人新离开农
村,往往对机器或者劳动纪律缺乏最起码的了解,因此,熟练的产业工人不
得不从沿海城市招募。但是,到 1940年,只有大约42000名熟练工人随国
民党政府进入内地。工厂的经理们为搜罗熟练的雇工,开始挖其他工厂的墙
脚。这种竞争抬高了工资。它也助长了有破坏性的高速率的劳动力流动——
1940年每月大约有10%的熟练工人,18%的非熟练工人流动。1943年5月,
全部工人的月流动量为23%。这种惊人的不稳定与普遍缺乏技术和设备窳劣
合到一起,导致工人效率迅速下降。例如,在纺织厂,效率被评定为战前水
平的大约60—85%。一位电工估计,他的工厂的效率仅仅是在上海时的1/3。

荒谬的是有些工业陷入了缺乏消费需求的状况。人民不断贫困限制他们
只在最紧迫的必需品上花钱,尽管人民极其需要新的衣服,纺织品市场也变
得呆滞,因为他们的购买力已经衰竭。需求的减弱也打击了生产资料制造商。
例如在  1942年以前,由于铁路和防空洞的修建,炼铁业曾经繁荣过。当政
府放弃这些项目时,炼铁业就陷入萧条,并损及煤炭和炼焦等有关部门。对
工业机械和军事装备的需求仍居高不下。但是,中国的钢铁制造商通常不能
① 弗雷恩:《自由中国的新政》,第41页;史国衡:《中国进入机器时代》,第 60—61、134页;《战
时中华志,1937—1945年》,第385页;陈达:《现代中 国的人口》,第55—56、112页,表58;陈达:
《中国劳工阶级与当前经济危 机》,《社会建设》第1卷第4期(1948年8月1日),第17页;李紫翔:
《抗 战以来四川之工业》,第43页;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国民党中国的劳工问 题札记》,第20—
28页。
满足这一需求,因为他们缺乏所需要的设备、原料和熟练的劳动力。②
为了与通货膨胀作斗争,早在1938年12月政府就最初试图限定日用和
必需品的价格。这很快证明是无效的。后来政府颁布了一连串的新规章,取
缔商品投机及压低食品、工业原料和租金的价格。然而,到1941年10月,
中国银行宣布所有这些措施“完全失败”③
国民党对价格管制的兴趣,在美国于1942年10月通过一项反通货膨胀
法后复苏了。因为他们推断:在战争时期,物价管制是现代国家的标记。何
廉和杨格等财政和经济专家建议重庆领导人不要管制物价,其理由是管制物
价并不触动造成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而政府也缺乏实施管制的行政手段。
他们警告,管制物价不会有人理睬,并将使公众的信心受到损害。政府对这
些警告置之不理,于1943年1月15日实行一种新的物价管制体制。黑市被
禁止,违犯者受到恫吓将被处以可怕的刑罚,直至判处死刑。也是为了管制
物价——以及增加税收——国家对经选定的商品实行专卖。从1942年起,它
着手大量收购这类货物,并以固定的低价卖出。这些措施影响日用必需品
(米、盐、食用油、糖、燃料等)、工业品(铁、钢材、棉纱等)、出口品
(钨、锡、茶、猪鬃、桐油等)以及棉花、烟草和火柴等各种货物①。
政府用管制物价与通货膨胀作斗争的几次尝试都未生效。中国缺乏这样
的前提,那就是对领土和政治的牢固控制,一批有效能的和诚实的官员,和
一个起作用的运输和通信系统。除了少数主要城市,管制普遍不起作用。被
管制的商品从那些城市流往其他地区。重庆有几次面临严重的米荒,因为别
处米价较高。甚至在主要城市,实际市场价格也超出官价,1943年平均为
14%,1945年平均为67%。②
物价管制有时对工业具有灾难性的后果。例如,1943年原棉的官价定得
如此之低,以致陕西许多农民——他们提供了中国非占领区原棉的大部分—
—不种棉花而种小麦,而国民党地区的工厂据报道只有够运转半年的棉花。
加工一项产品的费用,超出它的法定价格的情况并不罕见。1943年,生产一
吨铁耗费35000元;政府的铁价为30000元一吨。1944年,开采一吨煤的费
用从1870元至5000元不等;煤的限定市价为1200元一吨。一包棉花耗费
15000元;但它只能以12000元出售。①
最后,1944—1945年在河南、湖北、湖南、贵州、广西和广东的一号战
役,打击了足占国民党中国1/4的工厂,它们占整个工业资本的15%以上。
它还切断了国民党中国余下的工厂的供应来源(如产于河南、湖北和湖南的
原棉)和市场销路,并摧毁了投资者的信心。
所有这些因素——通货膨胀,缺乏进口品,缺少熟练工人,消费需求萎
② 刘吉丙:《三十三年四川之商业》,第79页;勇龙桂:《救济战时工业的基本 途径》,第8页;陶大
镛:《论当前的工业救济》,《中国工业》第25期(1944 年3月),第11页;刘敏:《三十三年四川之
工业》,《四川经济季刊》第2卷 第2期(1945年4月1日),第36—37页。
① 张嘉璈:同上书,第135—137、345—349页;杨格:《中国的战时财政与通 货膨胀》,第 35—36、146—149
页。② 张嘉璈:《恶性通货膨胀》,第345—346页;杨格:《中国的战时财政与通货 膨胀》,第149页。
① 关梦觉:《陕西省纺织业之危机及其出路》,第7—9页;张嘉璈:《恶性通货 膨胀》,第217页;刘
敏:《三十三年四川之工业》,第37页;淦克超:《战时 四川工业概观》,《四川经济季刊》第1卷第2
期(1944年3月15日),第72 页。
缩,引起梗阻的价格控制政策和军事灾难——使国民党中国的工业陷入深刻
的危机。作为一种迹象,   1944年秋兵工厂只有生产能力的55%开工。重庆
80—90%的钢铁厂在1943年春到1945年早些时候倒闭;1944年320家机械
厂中有50家倒闭;主要的煤产地嘉陵江地区250家煤矿中,大约有185家在
1943年至1945年间倒闭。②
到1945年3月,失业已成为一个严重问题。1944年矿业生产只是1942
年水平的一部分(煤,72%;铅,49%;钨,27%;锡,27%;铜,24%;锑,6%)。
甚至手工棉纺织生产到1944年底也深深陷入困境,主要因为原料短缺,运输
困难和令人烦恼的通行税。工业危机确实大于官方的生产数据(见表13)。

1944年11月,战时生产局的建立导致大量政府订货和投入新的款项,
这明显地刺激了某些工业。在 1944年 11月与 1945年5月之间,钢的生产
增长50%;生铁,46%;煤,35%;电力,8%。尽管有这些增长,1945年头三
个月工业生产总指数仍无变化。显然,其他工业部门的下降被制止。压倒一
切的证据是在和平前夜,国民党中国的经济在总体上已处于崩溃边缘,特别
是工业。②
战争使政府成为最主要的经济企业家。先前它已经取得对银行部门的控
制,但它在中国人拥有的工业企业中只掌握11%左右的资本。然而,到1942
年,经济部报告,国家控制的企业已占国民党地区工厂的17。5%,资本的70%,
工人的32%和马力的42%。③
在内地有三种政府机构发展工业:国家资源委员会,工矿调整委员会和
四家政府银行。1935年创建的国家资源委员会,被授权“发展、经营和管理
基础工业”。到1944年12月,它经营92个工业单位——33家工厂,38个
矿和21座电厂。它还与其他机构联合办了11个工业单位。资源委员会控制
着重工业和高技术工业,与民营工厂形成对照,后者一般机械化程度较低,
生产轻工业品。④
战争爆发后才建立的工矿调整委员会,起初是负责推动民营工厂向内地
迁移。从1938年起,它也直接向工业企业投资,经常与民办企业竞争生产消
费品——酒精、纺织品、纸张和水泥。1943年和1944年,它的直接投资超
过它对民营工业贷款30%以上。孙逸仙曾主张,政府应当把它的经济作用限
定在基础工业,但它现在也成为轻工业的一个主要参与者。①
四家政府银行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政府”银行,因为私人投资者握有
其中三家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的大量股票。所有这
② 杨格:《中国与援助者》,第335页;李紫翔:《我国战时工业的回顾与前瞻》, 第28—29页;刘敏:
《三十三年四川之工业》,第28—29页。
① 《大公报》(重庆),1945年1月1日,第3版;《战时中华志,1937—1945 年》,第369页;《商
务日报》,1945年9月9日;张大琛:《三十三年的重庆 土布业》,《四川经济季刊》第2卷第2期(1945
年4月1日),第202页。
② 张嘉璈:《恶性通货膨胀》,第67页;又见杨格:《中国的战时财政与通货膨 胀》,第141、 316页;
《商务日报》, 1945年1月18日;《商务时报》 1945年 8月7日。
③ 小帕克斯〓科布尔:《江浙财阀与国民政府,1927—1937年》,第315—317页; 陈真编:《中国近代
工业史资料》,第二辑,第1422页。
① 《中华志》,1937—1943年,第438、376页。
三家银行,像民营商业银行一样,特别在1940年以后,增加了工业和商业中
的直接参与和所有权。它们这样做是为取得有形资产,以保护它们资本的实
际价值。如张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