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师-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番邦进献方物,遵礼节朝贡,他自是乐意接见。
  以朝鲜李氏为代表,三天两头来一趟,大事没有,小事一箩筐,当真是烦人。甚者,住下就不走,厚着脸皮在鸿胪寺混吃混喝。
  临走之前,更要厚皮老脸请赏。
  朱厚照对自己人大方,对外人却不一样。又有杨瓒敲边鼓,对这些番邦使臣更是看不上。
  送来三瓜两枣,大米都能按粒数,请赏却是半点不客气,金银绸缎、珍珠美玉,什么值钱要什么。
  明摆着占便宜,当朕是傻子?
  相比之下,朵颜三卫偶尔起刺,到底实在。不赏绫罗绸缎,也没有涎脸涎皮讨要。
  没有金银宝钞也没关系,能赏几口铁锅,回到部落也能交代。
  此非杜撰。
  弘治十八年,泰宁卫使者进京,上书请赏,白纸黑字,铁锅赫然列在第一位。
  安排好内外群臣,顺便圈住番邦使臣,按照计划,朱厚照摆驾奉天门。
  天子起驾,作为仪仗队,锦衣卫自要跟随。
  牟斌亲自登上城头,南北镇抚司同知佥事,千户百户,皆锦衣鸾带,戴乌纱帽,佩绣春刀,分立御道两旁。
  御驾过时,校尉挺直腰背,纹丝不动。
  朔风卷过,衣摆翻飞,袍角袖口的云纹似鲜活流动。
  申时末,城头点燃火把。
  钟鼓齐鸣,奉天门大开。
  京城百姓,外来商人群集城门下,仰望城头上的云伞云盖。
  在朱厚照出现一刻,众人俯地跪拜,如潮水一般,山呼万岁声不绝,俄而融入钟磬之声,震耳欲聋。
  京城之内,万千灯火点亮。
  东安门外,各色彩灯斑斓闪烁,组成蜿蜒长龙,似欲腾空而起,翱翔天际。
  “陛下万岁!”
  “万万岁!“
  高呼声不绝。
  站在城头,朱厚照脊背挺直,立如苍松。
  双眼湛亮,下颌绷紧。脸颊浮现红晕,激动万分之下,竟然忘记礼部进上的祝词,上前一步,扬起右手。
  欢呼声更大。
  牟斌来不及阻止,眼睁睁看着天子高举双臂,兴奋得用力挥舞。
  足够亲民,威严全无。
  少年天子激动不已,为让百姓看得清楚些,甚至想要跳上两步。
  张永和谷大用眼疾手快,双双扑上,拼命拉住龙袍一角。
  不说祝词,不算什么。双臂挥舞,也说得过去。
  崩豆似的跳高,坚决不行!
  从圣祖高皇帝开国,从太宗皇帝迁都神京,历代先帝,哪怕最荒唐那位,也没这么干过。
  有失体统不算,万一脚下没站稳,磕碰到哪里,城头这些人都要掉脑袋。
  “陛下,陛下小心!”
  张永小声叫着,希望朱厚照能冷静点。
  可惜山呼声过于庞大,张公公扯开嗓子,也如蚊讷一般,朱厚照压根听不见。
  百般无奈,张永谷大用只能对视苦笑,牢牢拽住龙袍一角,打死也不放手。
  好在腰带系得紧。
  不然的话,这么大力气,龙袍必定会被拽掉。
  “陛下万岁!”
  城楼下,几名壮汉混在人群中,随百姓一起高呼,目光却频频闪动,紧盯在不远处的几名番人身上。
  “大哥,动不动手?”
  “盯准了?”
  “盯准了。”
  “好。等人群散开,趁乱挤过去。”
  “大哥,东西八成在那个白衣番人身上,不如……”
  “三个都带走。”为首的汉子低声道,“记住,绝不能在城内杀人。找到东西,将人敲昏带出城外。他们身上有路引,路上能顺当些。”
  “大哥放心。”
  汉子点头,又道:“今明两日京城皆不宵禁,城门不关,何必这般费事。只要取来东西路引,直接到城外埋了,岂不干净。”
  “老五闭口!”
  无需为首的汉子斥责,一名脸上横贯三条刀疤的汉子道:“东西抢来,你会看?”
  “三哥可是秀才。”
  “秀才?秀才也读不懂番人的字。”汉子道,“敢自作主张坏事,误了大家发财,不用大哥下令,我先卸掉你两条胳膊!”
  “晓得了。”
  虽不情愿,老五也只能咬牙点头。
  几人不再多言,在人群中散开,从三个方向盯准番商。
  彼时,城头钟鼓声渐停。
  朱厚照停止挥手,兴奋感微减,终于想起礼部敬上的贺言。
  “谷伴伴,念。”
  “奴婢遵命。”
  天子不蹦了,张永和谷大用长出一口气,提到嗓子眼的心,终于落回原位。
  无论如何,头总算保住了。
  张永俯身,为天子整理衣摆,谷大用展开圣旨,高声念道:“天子敕:上元佳节……”
  城门前,人声寂静,百姓皆躬身在地。
  正向番人挤去的壮汉动作稍慢,立在众人之间,极是显眼。
  事先安排的锦衣卫和东厂番役,如跟在螳螂身后的黄雀,找准目标,彼此打了手势。
  敕令宣读完毕,人群再次山呼万岁,久久不愿散去。
  在人群后方,儒衫方巾的杨瓒谢丕等人,由家丁护卫,静观其变。
  “杨贤弟,天子真会出宫?”
  “谢兄智计在握,何需询问小弟?”
  谢丕眸光一闪,杨瓒动作更快,在谢状元动手前,先侧身让开两步,躲到顾榜眼身后。
  吃一堑长一智,再吃亏,当真是脑袋被门夹了。
  “君子动口不动手。”
  “你,我……”
  谢丕被气得咬牙,当初为何看走了眼?
  什么沉稳厚道,全都是X!
  一气之下,谢状元爆了粗口。
  幸亏谢阁老不在当场,否则定会气得吐血。
  吐完之后,手持家法,逮住谢状元,必须腿打折。
  能官至内阁,即便不如李东阳身手了得,也不比刘健为人剽悍,总要有几分看家本领。愤怒之下,下手难免会重些。身为源头,杨瓒八成也逃不过,必要挨上几下。
  伤上加伤,日子怎能好过。
  谢阁老不在,当真是万幸啊。
  杨瓒四十五度角望天,发出一声感叹。
  一切为了大明,谢阁老还当节哀。
  城头上,朱厚照斥压抑住满心激动,按照预定计划,离开城楼,登上御辇。
  张永谷大用紧随在旁,牟指挥使本想跟随,被天子挥退,只能遵旨,另遣人护送。
  “恭送陛下!”
  天子起驾,众人皆躬身行礼。
  朱厚照握紧拳头,不停告诉自己,不要紧张,千万不要紧张,稍有不对,就会在牟斌眼前露馅。
  御辇走远,牟斌直起身,皱紧一双浓眉,没想到,真被杨侍读猜对了。
  “顾卿。”
  “属下在。”
  “东安门那里,都安排好了?”
  “回指挥,皆按计划行事。”
  “多遣十人跟着天子。”牟斌顿了顿,道,“非必要,无需让天子发现。”
  “遵命!”
  “显武营,”提起内卫,牟斌有些不以为然,“都遣人看住,免得帮不上忙,还要碍手碍脚。”
  “是!”
  顾卿领命,离开奉天门。
  今夜不宵禁,宫城皇城,俱是灯火通明。
  街头巷陌,花天锦地,车马如龙。
  男来女往,熙熙攘攘,摩肩如云。
  靠近东安门,灯火辉煌,热闹更甚。
  摊位一个接着一个,彩灯一盏连着一盏。
  从街头望去,灿如繁星,五彩斑斓。交相辉映,更显光华夺目。
  每盏彩灯前,都有两三少女驻足,莺声燕语,妆点鼎沸声嚣,钗环彩裙,尽显红飞翠舞。
  南北各地的商人,说着官话方言,各举彩灯,吸引人群在摊位前停留。
  制灯的工匠耗费心思,翻新各种花样。
  绘在灯上的人物像,个个栩栩如生。
  美人峨眉娇颜,武将怒目虬髯。老者慈眉善目,孩童粉妆玉润。
  走马灯转动,一帧帧典故在眼前流动。或文人作揖,或武将策马,大有意趣。
  杨瓒行走在摊位间,看到一盏四面绘着美人的彩灯,灯匠别出心裁,美人相类,膝边繁花各不同。随轮轴转动,仿佛花开花谢,历尽春景夏荣。
  “杨贤弟。”
  正看得入神,肩头忽被人拍了一下。
  “看那边。”
  顺谢丕所指看去,杨瓒禁不住抽动嘴角。
  还真被这小屁孩跑出来了!
  同行几人互相看了看,神情都有些复杂。
  “事已至此,我等当依计划行事。”
  杨瓒压低声音,谢丕和顾晣臣微微点头,王忠和严嵩更不会反对。
  天子想出宫,十成十拦不住。
  为保万无一失,暗中有锦衣卫东厂,明里则安排长安伯府和学士府的家人。
  杨瓒和谢丕几人,负责同天子“偶遇”。
  遇上后,必要步步跟紧,绝不能让朱厚照溜掉。
  天子想玩,就让他玩。
  怎么玩,到哪里玩,必须仔细思量,制定最佳路线,确保不出丁点差错。
  见到杨瓒,朱厚照半点没有偷溜出宫,被人撞见的尴尬。反举起一盏钟馗捉鬼彩灯,高兴道:“杨侍读,真是巧!你瞧这个,比宫灯更要精巧。”
  杨瓒:“……”
  这是被抓包该有的反应吗?
  谢丕顾晣臣同样被闪了一下,半晌说不出话。
  正无语时,人群中突起一阵骚乱。
  数个摊位接连掀翻,三名番商高呼着,奋力冲开人群,跑向巡视的顺天府衙役。
  “求命!”
  发音不准,引起的骚却是不小。
  为免人群出现混乱,潜藏在暗处的力士番役打几声呼哨,立刻动手,将追逐的两波人当场拿下。
  “带走!”
  顺天府衙役挥舞着铁尺,勉强挤过来,人已经抓住,混乱业已平息。
  张永和谷大用的心提到嗓子眼,双腿都在打颤。万一冲撞到天子,有几个脑袋也不够砍。
  杨瓒几人也是冒出一头冷汗。
  怕有事,偏偏有事!
  朱厚照不以为意,觉得稀奇,不是杨瓒拦着,当真会冲过去看热闹。
  番商和五名壮汉俱被押走,一名穿着绢布短衣,扮作灯匠的校尉走来,手里攥着一支两指宽的竹筒。
  “此乃番商携带,经查验,内中只有一张羊皮纸。”
  羊皮纸?
  朱厚照很是好奇,杨瓒也是一样。
  那几个壮汉,曾在客栈闹事,被杨瓒等亲眼目睹。其后遣人跟随,没想到,真发现了问题。
  他们的目的,竟是这三个番商。
  准确点说,是番商携带的羊皮纸。
  “此处不方便说话,福来楼距离不远,可暂作歇脚,还请陛下移驾。”
  急于知道羊皮纸上内容,朱厚照没有反对,同杨瓒等离开人群。
  待到楼中,掌柜送上热茶,校尉立刻关上房门,打开竹筒。
  羊皮纸被硝得很薄,看样子,着实有些年头。
  摊开在桌上,竟占据半个桌面。
  看着奇怪的字体和清晰的线条,谢丕顾晣臣尚无反应,杨瓒立时瞳孔紧缩,这竟是一张海图!
  
  第八十一章 上元节三
  
  “这是海图?”
  杨瓒能认出海图,朱厚照亦然。
  见识过永乐朝时期的郑和海图,再看眼前这张,难免觉得粗陋,有几分不习惯。
  大概是质地原因,图上线条极其粗糙。
  海中岛屿多以图形代替,或是方圆,或是三角,大小不同,虽标注有番邦文字,仍有些模糊,无法一眼认出。
  临海的大明州县倒是极容易辨认。
  查验墨迹深浅,能够确定,多处都是新添加,远比海岛绘制得精细。
  朱厚照站起身,指着图上靠左的位置,问道:“杨先生,这绘的可是宁波府?”
  “回陛下,正是”
  “朕记得,这几处应是卫所?”
  “臣不敢完全断定,有八成把握,此处应为昌国卫。”
  “好大的胆子!”
  朱厚照当即震怒,猛的一拍桌案。
  木质的方桌,发出吱嘎声响,桌腿摇动,显见用了多大力气。
  “此图是番人绘制?”
  杨瓒无法回答,看向立在门旁的锦衣卫。
  “你说!”
  “回陛下,此图确从番人身上搜得,是否由其所绘,暂无从得知。”
  “人现在哪里?”
  “回陛下,已押往诏狱。”
  “起驾!”
  朱厚照咬牙道:“去诏狱,朕要亲审!”
  闻言,张永谷大用大惊失色,想劝阻,又不贸然开口,唯恐劝不住天子,反引来更大怒气,闹得不可开交。
  万般无奈之下,只能看向杨瓒,满脸焦急。
  杨侍读,快想想办法,总不能让天子真跑去诏狱!
  天子偷溜出宫,事先做好准备,好歹遮掩过去。
  起驾前往诏狱,亲自审讯疑犯,实在有失体统。走漏风声,朝中追究起来,他们这些伺候的,绝对是吃不了兜着走。
  杨瓒没有反应,仍在仔细观摩海图,似要将图纸盯出两个洞来。
  张永和谷大用急得嘴里冒火,变貌失色。
  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