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现代中国(三卷合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追寻现代中国(三卷合集)-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八條,凡係大英國人,無論本國、屬國軍民者,「今在中國所管轄各地被禁者,准即刻釋放」。
  第九條,凡係中國人,前在英人所據之邑居住者,或與英人有來往者,或有跟隨及侍奉英國官人者,全然免罪;且凡係中國人,為英國事被拿監禁受難者,亦加恩釋放。
  第十條,前第二條所列五處條約港口者,「應迹M口、出口貨物稅、餉費,均宜秉公議定則例」,一旦英國貨物在其中一個港口按例迹愥幔讣醋加芍袊倘吮檫天下,而路所經過稅關不得加重稅例,只可按估價則例若干,每兩加稅不過分」。
  第十一條,英國派駐在中國的大員,與京內、京外的滿清大臣有文書往來,「用照會字樣;英國屬員,用申陳字樣;大臣批覆用箚行字樣;兩國屬員往來,必當平行照會」。若兩國商賈上達官憲時,不再議內,「仍用稟名字樣為著」。
  第十二條,俟奉大清大皇帝允准和約各條施行,並以此時准交之六百萬圓交清,英軍即退出江寧、京口,「不再行擱阻中國各省商賈貿易」。「至鎮海之拓寶山,亦將退讓〕。「惟有定海縣之舟山海島、廈門廳之鼓浪嶼小島」,仍由英軍暫時駐守,俟條文所議之洋銀悉數償還,「而前議各海口均已開闢俾英人通商後」,即徹出上述兩處英國軍士,不復佔據。(裕澹
  
  *譯裕В骸茨暇l約〉又名〈江寧條約〉,下述條文內容的中譯,轉引自王鐵崖編,《中外舊約章彙編》(北京:三聯書店,一九八二年),第一冊之〈江寧條約〉條,頁三○至三十二。本章或餘後各章節所提及其他清朝條約的條文內容,出處均與上述同。
  
  除一八三九年的協約議定以六百萬元作為遭銷毀之鴉片的賠款之外,在條約條文之中再也洠в须b字片語涉及鴉片事宜;同時,一八四三年締結的附約*,僅規定茶、絲、棉、羊毛、象牙、各類金屬與洋酒等貨物關稅的稅率,亦未論及鴉片。悄後簽訂之〈南京條約〉的附約中,條文規定之五口通商、保護外人貿易的眩s程序中,鴉片的問睿俅伪宦远徽劇T谝淮闻c清朝主談大臣耆英的私人對話裡,璞鼎查提到,避免中國白銀外流,英國希望大清國能在以物易物的原則上,將鴉片的買賣合法化。耆英答以他不便提出這個問睿倍Σ檎f他亦下令不准提這個議睿
  
  其他列強仔細研究了〈南京條約〉與其附約的條文內容。一八四三年,美國總統泰勒(John Tyier)基於美國利益與美國在華龐大貿易商機的考最,特命顧盛(Caleb Cushing)為使華全權代表;顧盛是美國枺柯樗_諸塞州(Massachusetts)的眾議員,而麻州當地有不少富商與中國有貿易往來。顧盛於一八四四年二月抵達澳門,旋即與升為兩廣總督的耆英展開談判。談判期間雖有一名中國人因故攻擊美國人反遭殺害的意外衝突事件,但耆英很快就與顧盛在澳門附近的小村落締結條約,名為〈望廈條約〉。
  與美國所簽訂的條約內容大抵延續中英條約的精神,但中美〈望廈條約〉的條款較多,且增加了許多重要的條款。例如,第十七條的條文攸關美國傳教士在華傳教的推展,規定美國人有權在這五個港口「設立醫館、禮拜堂及殯葬之處」。第十八條打破中國統治者嚴禁外國人學習中文的傳統,准許美國官民「延請中國各方士民等教習各方語言」。有關司法方面,在第二十一條亦有言明,嗣後美國人在中國犯罪,「由領事等官捉拏審訊,照本國例治罪。」但是為了避免落英國人的口實,第二十三條規定,凡有美國人「攜帶鴉片及別項摺浳镏林袊撸犞袊胤焦僮孕修k理治罪,合眾國官民均不得稍有袒護」。最後,第三十四條規定,「所有貿易及海面各款恐不無稍有變通之處,應俟十二年後,兩國派員公平酌辦。」(裕
  
  *譯裕В杭础次蹇谕ㄉ谈秸硹l約〉,又稱〈虎門條約〉,共有十六條;另附〈小船定例〉三條〈五口通商章程:海關說則〉十五條,附二十六類貨物稅率。
  
  一八四四年十月,法國人以〈望廈條約〉為範本,亦與中國簽訂〈黃埔條約〉。但是法國人在條約中也添加新的條款,例如,條文規定,倘若發生不平之事,遇有領事等官不在該地,法國的船主、商人可委託其他強權國家的領事代為處理;法國人在條約之中特別強眨钢瓮夥唷沟脑瓌t——簡言之,即在中國領土上所犯的罪刑,依其本國法律論斷的權力,中法條約中有關治外法權權利的授予,比之顧盛簽訂的條約有過之而無不及。此外,又迫於法方的壓力,耆英取得道光同意天主教弛禁的諭旨,從而推翻了雍正時代的禁教政策;在一八四五年的補充聲明中,耆英進一步將弛禁的範圍擴大至新教。
  據此,自林則徐承命任欽差大臣以降的六年內,大清政府不惟無能抵禦強權,捍衛自身的一統,更無法控制自身傳統商業、社會與對外政策。其他歐美各國也循英、美、法所開的先例。英國人並不需要擔心中國與其他國家交涉的內容,因為中國對其他國家奉上的新權利自是不能把英國排除在外。
  在一八四三年的附約中,英國人精心設計了一款條文,即第八款有關「最惠國待遇」原則的規定:「設將來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國,亦應准英人一體均沾,用示平允。」清政府意欲藉這個條款來緩和強權對中國所施加的壓力。但是這條規定反而使清政府難以覓得外援或收到以夷制夷之效,嚴重窒礙了清政府外交政策的空間。
  令人詫異的是,英國與其他外國商人對鴉片戰爭後的商業成果大失所望。雖然這五個口岸皆經過慎選,但福州、寧波兩地外貿的成長遲緩,致令洋人一度想交換成其他前景較為看好的城市。迄至一八五○年,僅有十九名成年的外國人選擇卜居寧波;在福州的西方人亦僅有十名,其中七名是傳教士。廈門的商業前景同樣黯淡,因為此地的貿易活動向來為臺灣人與菲律賓人所壟斷,故難與歐洲人、美國人的商業需求融為一體。惟有當英國的船隻開始將此地的苦力載往古巴的甘蔗園做工,勞動力的輸出或許還能帶來少許的財富。
  俟公行壟斷制度廢止,貿易完全開放之後,廣州的龐大商業利潤似乎指日可待,然而當地有濃厚的反英、排外情結,洋人發現難以在廣州城內尋覓適宜栖居、經商、開設領事館的處所。整個一八四○年代與一八五○年代初期,廣州城內反英颍齺y層出不窮,英國人也以暴行報復,反覆循環竟無寧日。但朝廷無法再次承受廣州百姓滋生離心離德的情緒,因此對於這類反英暴亂置若罔聞。
  在這五個「條約口岸」之中,僅上海一地,因將屬沼澤區的租界與人煙稀少的窮鄉僻壤劃歸英、法與其他西方人,而躍升為繁榮的市鎮。到了一八五○年,隨著溼地排乾,堤岸竣工,已有逾一百名的商人住在上海,另外還有各國領事官員、五名醫師、十七名傳教士定居此地。一八四四年,有四十四艘外國船隻進出上海港,一八四九年,增加至一百三十三艘,一八五五年,則有四百三十七艘。上海地區的生絲貿易成長迅速,迄至一八五○年代,生絲貿易的總值已超過兩千萬元。此時鴉片的交易仍屬非法,但上海每年的鴉片到貨量至少有兩萬箱。
  對於新的條約口岸制度,朝廷的態度顯得模稜兩可。耆英的觀點與朝中多數大臣一致,認為洋人的動機首在貪財,倘使此種條約口岸制度能持續實行,洋人其他的要求或許會停止。耆英與道光的這種想法,以及對某些權利如治外法權等閒視之的態度,或許只不過是因循舊例——亦即一八三○年代對中亞所採取的外交政策。例如在一八三五年,清廷允許素懷浸略野心的浩罕(Kokand)汗,有權在喀什噶爾派駐一名政治代表,並在葉爾羌與其他貿易重鎮派駐商務代辦。這名政治代表有權對住在「阿提沙爾地區」(Altishahr region)*的外國人行使領事權與司法檬,並且對外地輸入「阿提沙爾地區」的貨物課徵關稅。清廷還同意,回民的關稅僅為非回民的一半(回人的關悅按價徵收百分之二點五,非回民則是課徵百分之五),從「阿爾提沙地區」出口至浩罕的貨物則免收稅。清廷顯然認為,這種權利的讓渡不但無損於主權的宣示,其實還不失為一種解決浩罕對貿易特權需索無度合算便捷的方法。幾位曾與浩罕談判的要員,或曾與浩罕作戰的名將,在一八三○年代或一八四○年代分別被眨芍翓|南沿海任職(譯按,如奕山、楊芳),足以證明清廷對枺涎睾_呩吽鶔袢〉膽儗Σ呤俏鲝櫿叩难永m(裕撸
  耆英費心安撫中亞那群難以瘢S的大汗,他在〈南京條約〉與其附約締結後,也可能以同樣的態度對待璞鼎查:耆英曾表示願收璞鼎查的兒子為義子;不時與璞鼎查互贈禮品(包括交換雙方妻子的照片);親手將梅子餵入這位滿臉驚愕的英國全權大使口中;耆英甚至還自創「因地密特」**一詞,以示親密。但面對道光皇帝,耆英則說這是他個人「撫綏羈糜」英國人之道。他不願與英國開戰,「爭虛名而無時效」,而是希望「略少小節而就大帧埂#ㄔ'十八)這個看法的問睿陟队攘袕娦量鄵铽@的條約絕非僅只是徒具「虛名』而已。這些條文就是具體的國際事務與商業行為。耆英與道光若能預見這些條約所產生的劇烈衝擊,勢必難以接受這等條文。但對朝廷而言,眼前的「大帧故窃陟度绾尉S繫國祚於不墜。對在位者來說,國內的不滿排山倒海而至,對外政策的問睿仓徊贿^是細微末節罷了。
  
  *譯裕б唬篈ltishahr係土耳其語,意指「六座城市」。此一地區大抵位於天山以南,帕米爾高原以枺瑣媿懮揭员保串敃r清人口中的「回部」、「回疆」、「天山南路」。
  **譯裕Ф骸敢虻孛芴亍辜磇ntimate一字音譯。漢學家費正清曾戲稱,耆英寫給璞鼎查的信,遣詞用語猶如一封情書。
  
  裕п
  裕б唬乎U吾剛(Wolfgang Bauer)著,蕭(Michael Shaw)譯,《中國與幸福的追求》(China and the Search for Happiness。; New York; 1976),頁二五七。
  裕Ф豪钊暾渲痔遥↙in Tai…yi)譯,《鏡花緣》(Flowers in the Mirro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5),頁一一三。
  裕荷驈椭绽滋兀↙eonard Pratt)譯,《浮生六記》(Six Record of a Floating Life。; New York; 1983),頁七。
  裕毫终Z堂(Lin Yu…tang )的譯文,見《天下月刊》(Tfen Hsia Monthly); 一九三五年一月,頁三一六。
  裕模河袃杀静┦空撐模匦路此加嘘P白銀問睿c行商角色的一般傳統觀點;林滿紅,《貨幣與社會:十九世紀初的中國貨幣危機與政經意識形態》(Currency and Society: The Monetary Crisis and Political…Economy Ideology of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 Harvard; 1989);陳國楝,《中國行商的破產,一七六○至一八四三年》(The Insolvency of the Chinese Hong Merchants; 1760…1843。; Yale; 1989)。
  裕澹厚R士,《中華帝國的對外關係,卷一》,頁一二六。
  裕Я簭堒氨#读謿J差與雅片戰爭》,頁一三四至一三五。
  裕撸喉f利(Arthur Waley),《中國人眼中的雅片戰爭》(The Opium War through Chinese Eyes 。; London; 1958),頁四四、四六、四九。
  裕О耍呵敖視撍钠撸灰砸姀堒氨#撘涣稹
  裕Ь牛厚R士,頁六二二。
  裕簭堒氨#撘痪乓唬R士,頁二五三。
  裕唬簭堒氨#摱鹆炼鹌摺
  裕厚R士,頁二四一。
  裕呵敖視摿恢亮
  裕模宏P於「復仇神號」的歷史與中國人對西方軍事技術的仿造,詳見萬拉漢(Gerald Graham),《中國軍港:戰爭與外交,一八三○至一八六○年》(The China Station: War and Diplomacy; 1830…1860。;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頁一一七至一一八、一八三、二一五至二一八。
  裕澹海暇l約》的條文內容,引自赫司曾特(Godfrey Hertslet);《英國與中國、中國與外國強權的條約集,二卷》(Treaties etc。 between Great Britain and China and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Powers; 2 vols。; London。 1908),卷一,頁七至十二。
  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