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现代中国(三卷合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追寻现代中国(三卷合集)-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羁h級法院的設立,而偏好將其司法權歸搿兜胤叫姓组L而非一獨立的司法機關,但是多數的縣亦擁有高等法院。為了改革刑法體系,袁世凱著手推進獄政革新,改善監獄的衛生條件,提供罪犯工作機具,進行道德重整工作。在教育方面,袁世凱敦促在全國各地擴大興辦男子初級的免費義務教育,支持啟蒙讀本的規劃,以及教師的再進修訓練。袁世凱堅持,為了滿足中國公民教育的需要,應將儒家思想迹胫饕n程的設計範圍內。
  為了發展經濟,袁世凱下令整治灌溉溝渠,遏制洪災,提高糧食產量,試驗家畜新品種,廣值林地,降低貸款利息,減輕鐵路咻斮M率,加速貨物流通。同時,在一位接受英國教育的中國科學家的帶領下,中國首度進行全國地伲Y源的眨榕c丈量。接著集中發行貨幣,控制貨幣鑄造,收回地方發行之為數龐大的貶值鈔票。袁世凱也接續清末以來取締吸食鴉片的工作,禁煙的成果列入考核縣長的項目,所以禁煙計畫成效卓著,迫使無數鴉片公司撤至租界區,受外國法律所保護。
  一九一四年八月,第一次世界大戰於歐洲爆發,法、英、德、俄等列強無暇枺櫍蛑袊鴱娝鞲嗟睦妫@正是袁世凱建立專制獨裁的良機。然而日本卻趁勢取代西方列強,獨霸中國,加緊對華侵略。基於早在一九○二年成立的「英日同盟」,日本於一九一四年八月對德宣戰,接著出兵山枺牡聡饨纭V袊鴮ν庑Q,中國軍隊將對抗德國,並爭取與英國合作,但是英國卻容許日本在中國土地上恣意擴張。
  一九一五年元月,日本得寸進尺向袁世凱政府提出〈二十一條要求〉。日本向中國要求在枺焙蛢让上碛懈嘟洕妫恢腥章摵瞎芾怼笣h冶萍煤鐵公司」;中國所有的港口和島嶼向其他列強開放;日本的警察和經濟顧問得以進駐華北;擴大日本在福建的經濟利益。中國人對於日本的行徑強烈不滿,終於激化成全國反日邉拥拇蟠B,以及對日本產品的抵制。這場杯葛行動的規模比一九○五年的抵制美貨還大、還成功。雖然袁世凱對日本的若干條件稍作修正,不過仍然認為有必要讓步。
  袁世凱個人威信與聲望重挫,但他的手段卻是日趨轉強。一九一四年,袁世凱頒佈禁令,箝制報紙和其他出版品的言論,杜絕批袁聲浪;這些禁令嚴懲「危害公共秩序」(裕撸┑某霭嫫贰M瑫r,為了樹立個人權威,重新獨尊儒家思想。身為總統的袁世凱乘坐裝甲車親赴「天壇」,在祭天的儀式中擔任主祭者。袁世凱有意遵奉前清儀典,身著皇帝的十二章大禮服,頭戴平天冠。一九一五年,郑麄魅嗣駬泶髟绖P恢復帝制,而袁也真的走向帝制。 八月間,官方鼓動袁南面稱帝的行動於全國各地展開。十一月,特別召開「國民(代表)大會」,一千九百三十三名代表居然無異議一致通過 ,籲請袁世凱登基。一九一五年十二月十二日,袁接受帝位,一九一六年元月一日,正式登基改元。 
  袁世凱下令前清皇族御用陶窯燒製四萬件磁器餐皿,價值一百四十萬元。另外,袁世凱亦命人雕作新朝御璽一顆,縫製龍袍兩件,每件價值四十萬元。
  袁世凱和顧問群——其中包括知名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前美國政治學學會會長古德諾( Frank Goodnow)―皆深信,中國渴望在總統之上還有一個中央集權的象徵,因此恢復帝制會受到人民歡迎。但是他們錯估了情勢,袁世凱的盟友紛紛眾叛親離,而其舊部黨羽北洋軍閥則分崩離析。國人群情激憤,各省接踵表態,抗議袁世凱的「洪憲」帝制。一九一五年十二月,云南都督宣告脫離中央而獨立;一九一六年元月,貴州繼之,三月,廣西接踵而至,通電獨立。列強對於袁的稱帝或冷淡以對,或公開批評,並未給予袁所期待的支持。結果,一九一六年三月,袁世凱徹銷帝制,以緩和外界的強烈抗議,然而此時袁個人的威信盡失,各省又相繼宣佈獨立於北京之外。一九一六年六月六日,袁世凱殻赌蚨局ⅲ砟晡迨鶜q,許多人認為袁憤愧交集,鬱鬱而終。
  總統一職由黎元洪繼任。一九一一年十月,黎元洪在半推半就之下與武漢革命軍結盟,並自一九一三年起勉強出任並無實權的副總統。黎元洪的權力基礎比袁世凱薄弱,因為在黎的背後並洠в斜毖筌娨詾橹危瑓s又必須面對日益不滿或相繼獨立的各省勢力和國庫空虛等難睿=尤吾幔柙榈漠攧罩笔钦倩貒鴷h員(此時議會已休會兩年),恢復代議體制,並重新認可一九一二年〈臨時約法〉的合法效力。然而這兩項舉措卻引發爭議:一九一二年選出的代表任期只有三年,現在這些代表是否仍為法定代表不無疑問;而一九一二年的臨時約法早在一九一四年就被袁修法取代,因此,一九一二年的臨時約法是否具有法律優位也有待釐清。
  黎元洪在位不過一年,就發生軍事復辟,發動政變的是張勳。張勳於山枺溉瓉y〕期間曾任慈禧太后護衛,是清政府的狂熱支持者。一九一一年,忠於清廷的張動在南京與革命軍發生激戰,張動在袁世凱總統任內依然效忠清室,甚至下令部隊蓄留辮子。一九一三年,張動擊敗國民黨軍隊奪取南京,並放任部隊燒殺淫掠,但袁世凱後來還是任命張勳為「長江巡閱使」。張動居間眨@柙榕c其他派系軍閥(譯按,馮國璋),於一九一七年六月率部直驅北京,並由宣佈滿清遜帝溥儀復位。北京居民滿心狐疑,尋找前清旗幟懸掛屋外,而列強此時也折衝樽俎,以外交行動嘗試控制中國的情勢發展,一小撮前清遺老,其中包括擁戴光緒帝的康有為,身著前清朝服,兼程趕赴紫禁城面拢
  然而張勳復辟的劇碼上演不久,駐紮在北京的其他軍隊向皇殿挺進,兩位飛行員向紫禁城投擲炸彈,作死三人,這恐怕是中國有史以來首次的空襲行動。七月中旬,張動的部隊失敗,張向荷蘭使館尋求政治庇護,從此不再涉入政治活動。溥儀再次遭罷黜,他並未因復辟邉佣蝗胱铮氯慰偨y命令溥儀必須在西方教師的指導下接受現代化的教育。(溥儀到一九二四年都還住在紫禁城,之後才被軍閥〔譯按,馮玉祥〕逐出清宮,溥儀逃往天津日本租界尋求保護。此後紫禁城成為一座對外開放的文化及歷史博物館。)
  在軍閥的園剿下,張動的軍事政變瞬間灰飛煙滅,中央政府握有實權的說辭也隨之消逝。此後,不管是總統或是議會,無非只是軍人的玩偶,皆被把弄於股掌之中;有識之士雖然仍願意在政府任職,但是他們也隨著外力干預載浮載沉。民主政治化為烏有,軍閥粉墨登場,開始躍上歷史舞臺。

  中國的黷武軍人與旅法的中國人

  接下來控制泰半中國的所謂「軍閥」,各有不同出身背景和鞏固權力之道。大部分軍閥早年出身北洋軍,多為袁世凱的舊部;餘者崛起於地方軍旅,而於一九一一年底或一九一二年初躍升成為都督或高階統帥。少數則是出自於地方團練,趁亂世鞏固地方勢力。有的軍閥雄據單一省份,並豢養官僚代為徵集地方稅收,支撐軍隊所需;有的軍閥只控制幾個鄉鎮,靠著強徵「過路費」或搜刮民財以取得財源。部分軍閥忠於共和理念,企盼有朝一日將中國建設為憲政國家,也有軍閥深信,孫逸仙和國民黨才是代表正統的合法政府。不管是出於自願或是迫於形勢,若干軍閥向外國強權勢力靠攏,如上海的英國、枺钡娜毡荆蛘呶髂系姆▏A硗庥行┸婇y宰控鐵路咻數难鼐區域,靠著往來旅客和貨物咚停约跋蜩F路沿線城市徵募財源。有些軍閥則在佔領地遍植鴉片,靠著販賣鴉片充實財庫。鴉片的買賣在歷經晚清與袁世凱統治之初的抑制之後,再度死灰復燃。
  除此之外,軍閥的個人人格特伲脖舜隋漠悺@纾幸欢螘r間的山枺婇y生性凶殘暴虐、耽溺於聲色之欲。但也有軍閥受過良好教育,試圖以所持之道德理念灌輸、教化軍隊。這類道德觀可能出於修正之後的儒家思想、基督教義、社會主義學說,或是像山西軍閥閻錫山眨u出的那種奇特混合物。閻錫山聚集了一批來自歐、美的英才,以實邸畟人理想。他曾驕傲地表示,他已經構築一套完美的政治理念,融合了「軍事主義( militarism)、民族主義、無政府主義、民主政治、資本主義、共產主義、個人主義、帝國主義、普遍主義( universalism)、父權主義(paternalism),以及烏托邦主義等眾家精華。」(裕О耍┑靡灾卫砩轿鳌
  不管這些軍閥生性是惡是善,是賢還是愚,當時中國的分崩離析,使統一中國的任務比推翻滿清還要艱困。但是,政府的咦魅跃S繫著某種形式,因為北方軍閥並未完全廢除總統和內閣總理的職權,反而爭相把親信安插在這些職位上,以期他們來日回報故主「德澤」。
  在這種局勢下,段祺瑞僭取了國家的統治權,於一九一六年擔任內閣總理一職。段祺瑞生於一八六五年,是第一批「武備學堂」的預備軍官,後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並由李鴻章親自遴選派往德國修習軍事。段的另一貴人袁世凱則拔擢段祺瑞擔任「新建陸軍砲隊統帶」,拳亂期間,段祺瑞於山枺对镊庀隆R痪拧鹚哪辏伪贿秊楸毖筌姷摹附y制官」,一九○六年,又晉升為「北洋陸軍速成學堂督辦」,使他有機會培植年輕的朋黨派系,這和段祺瑞成為袁氏人馬的過程如出一轍。一九一一年武昌革命期間,段祺瑞任「第二軍軍統」,節制湖北軍隊,嗣後被任命為湖北、湖南都督,藉以酬庸他對袁世凱的忠铡R痪乓欢辏戊魅饟蝺乳w的「陸軍總長」,一九一三年在整肅國民黨籍國會議員的行動中,段祺瑞率先發難。一九一六年袁世凱去世後,曾反對袁世凱稱帝意圖的段祺瑞,受到北洋軍閥資深軍官的擁戴,擔任內閣總理一職。
  正當段祺瑞在中國鞏固他文官與武職的雙重權力基礎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在西歐戰火方酣。雖然在歷史上,中國未曾遠離領土,在國際事件上扮演積極的角色,不過,段祺瑞已經開啟中國介入國際事務的新時代。段祺瑞和顧問群密商加入英、法同盟對德作戰,他們認為一旦德國被擊垮,那麼德國位於山枺鄭u具重要戰略價值的租界就可能歸還給中國。同時也有兩方面的壓力,逼使段提出反德聲明一方面是來自美國,一九一七年初,美國即準備對德宣戰,以報復德國潛艇恣意攻擊在大西洋過往的中立船隻;另一方勢力是日本,日本放棄在枺薄⒚晒拧⑷A南煽動分離主義,而決意賄賂段祺瑞的政府承認日本在華北的地位,以作為對德作戰的代價。
  一九一七年一月,日本貸款五百萬日圓給段祺瑞,對段施加壓力。三月,段祺瑞試圖說服復職的國會議員同意與德國斷絕外交關係,然而在正式對德宣戰議睿希伪仨毭鎸α硪粓銎D困的挑戰,因為黎元洪總統與國會認為,必須由他們,而不是內閣總理,來決定是否對德宣戰。及至八月,張動復辟失敗之後,段祺瑞任內閣總理兼陸軍總長,才說服內閣在對德宣戰議睿吓c他採取一致的立場。之後,日本再貸款一儯那f日圓給段(根據當時匯率,約合七千萬美元)。
  美國迄至一九一七年四月才加入戰局,與英、法站在同一陣線,對歐洲各參戰國而言,中國的軍事武裝力量和美國比起來,顯得微不足道,但是中國擁有協約國所缺乏的重要資源——豐富的人力。歐洲戰場的殺戮殘酷無比:單是一九一六年桑河一役( Battle of Somme),英、法共損失六十萬人,翌年,英國又在伊普爾戰役( Battle of Ypres)中折損了二十五萬人。由於需要不斷補充兵源,協約國瞭解,中國勞工如能加入西歐各項工程建設,歐洲各國便能有更充沛的人力投入戰鬥行列。
  為了這種粗糙但合理的推論,早在一九一六年夏天,英法兩國就與中國展開臨商。而在中國正式對德宣戰前夕,商議有了結果,即在山枺Pl英國海軍基地附近設置「招工公司」,後來又在青島增設分公司。英人以諷刺的口吻將招工公司比喻為「製造臘腸用的碎肉器」(裕Ь牛泄さ倪M度相當迅速而順利。或許肇因於地方經濟的凋敵、政治的不確定感,或者受到英國所提供豐厚薪資的誘惑,數以萬計的中國人自願加人「以工代兵」的行列。每位華工可獲得二十元的工資,之後按月交付十元給在中國的家屬作為贍養費用。另外,也可以獲得一筆衣履及膳食費。華工必須接受健康檢查,特別是砂眼、肺結核,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