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道德经-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三十二章


【原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之。知之,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在江海。

【俗译】

  “道”之“常”(公式、规则)也就是“道”的源起规律是“无名”,或者说“道”之“常”的“名”可以叫“无”。“朴”虽然是极小极小,但是天下没有人能使之臣服的(或:天下没有不为之臣服的)。侯王若能将“道”和“朴”守住,万物自己会将自己献出来。降甘露的时候,天上地下相互配合,不要人命令,自己就会均匀地分布开来。“制”也就是“有”从一开始就有“名”了,既然都有了名,这些名便为我们所知。我们一旦知道了这些名,便可以顺其自然,如此只会是有所益而无所害。道之存在于天下,犹如江河湖海之存在于山川峡谷之中一样。

【导读】

  老子在本章指出,自然的“道”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存在,而且这种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相反,人只有“守道”,也就是按照“道”的规律行事,才能得到最大的益处。 



第三十三章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俗译】

  能了解他人的人就可以叫做“智”;能了解自己的人就可以叫做“明”;能胜过他人的人就可以叫做“有力”;能胜过自己的人就可以叫做“强”;能知足的人就可以叫做“富”;强行的人就可以叫做“有志”;不失其所的人或者说能守持自身位置的人就可以叫做“久”;死而不亡的人就可以叫做“寿”。

【导读】

  老子在本章为人划分了一些类别,这些类别都是人们从不同角度去理解“道”的结果。从整体上来说是“道”,从具体上来说也是“道”,“道”无所不在。然而,人总是处于种种不同的具体环境之中,而“道”又以种种不同的现象表现出来。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事物,加之人与人在理解力方面的差异,有的对“道”理解得深一点,有的对“道”理解得浅一点,如此,则在理解“道”的结果上也就产生了种种不同。


第三十四章


【原文】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 功成不名有,爱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俗译】

  当“大道”散布开来时,既可左亦可右。万物依靠着“大道”而默默无言地生长发展。“大道”大功告成自己却不霸占其“有”的名位。以爱去养育万物却又不是万物之主。“常无欲”,可以叫做“小”。万物归附于“大道”而“大道”却又从不要主控万物,这可以叫做“大”。圣人从来不去追求大,然而最终能得到大。

【导读】

  “大道”指的是宇宙最初源起时的状态。这种源起有两种情形,一是指宇宙自然的源起状态,一是指人利用心法去摹拟宇宙自然的源起状态,这两种情形在逻辑上是一致的。人处在宇宙之中,可以看到宇宙的庞大,而且,就“大”而言,再也没有比宇宙整体及其发展更大的东西了。对宇宙这样的庞然大物,人们应该如何去看待和理解呢﹖如果人们想从“物”的角度去一点一点地发现,以期最终拼凑出宇宙整体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发现必然是一个没完没了的无限的过程,且宇宙除了可见的“物”以外,还有不可见的部分。对于“物”,圣人反其道而行之,以“常无欲”的方式去找到宇宙的“小”,得到了宇宙的逻辑定律箭头“一”,并在这个定律的帮助下重构宇宙,从而了解到了宇宙从始点发展起来的整体情状“大道”,解决了关于“大”的问题。换言之,和宇宙整体相关的“大”的问题是一定得从其相反的一面“小”来加以解决的,且“小”和“大”在其源起时是一致的,即“大”等同于“小”,因为其源起时就只是一个始点而已。从过程的观点来看,所有的一切都必然有其始点,所以可以说,具有“始点”便是所有事物的共同本质。老子所说的“常无欲”就是一种专门去寻找事物始点的“非常的”方法,且这是一种可以普遍应用的方法,即使将对象换成宇宙整体也是同样适用的。 



第三十五章

【原文】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俗译】

  手中执有“大象”也就是“道”,会无往而不利,且这种“往”不会有害。“安”然后“平”,“平”然后“太”,“太”然后“乐”,“乐”然后“饵”,“饵”然后“过客止”,再然后“道”从“口”出:“淡而无味,看又不见得看得到,听又不见得听得到,但用起来却永远也用不完。”

【导读】

   “大象”指的是宇宙整体。宇宙整体是怎样的形象? 从逻辑上讲,宇宙的整体形象就是一个“箭头'一’。所以,“大象”指的就是宇宙的逻辑定律“箭头'一’。宇宙从其始点到“我”所在的位置可以看成是一条过程上的轨迹,人可以利用其心法走完这条轨迹。老子认为,人要使自身的心法产生效果,要经过“安、平、太、乐、饵”五个阶段,从而达到轨迹的终点“过客止”。然而,这个终点却又曾是宇宙的始点“口”。从这个始点再返回到心法的出发点就可以认为是宇宙的轨迹,尽管这是一条重构的宇宙轨迹。自然的宇宙轨迹与重构的宇宙轨迹在逻辑上是一致的,所以可以用重构的宇宙轨迹来代表自然的宇宙轨迹。


第三十六章


【原文】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俗译】

  若要将其合上,得先将其张开;若要使其弱,得先使其强;若要将其废掉,得先将其兴起;若要夺取,得先给与。能用上述方法来处理事物,就叫做“微明”。

  柔弱最终会胜过刚强是一般的规律,因为柔弱还在初生阶段,而刚强已快走向死亡了。象鱼不能离开渊中的水暴露出来一样,“国”之“利器”也不可能脱离“国”本身而显示出来让人看个清楚明白。这里所谓“国”指的是“非常道”的范畴,所谓“利器”,指的是“非常道”范畴中的种种微小因素。

【导读】

  老子在本章介绍了一种方法“微明”。所谓“微明”,就是去探究并弄明白最微小的因素。而要做到这点,就得找到事物的始点,从始点一路走回来,才能够真正找到事物的最小因素。老子认为,处理一切事情都可以使用这种“微明”的方法。所以,在探索宇宙始点的时候,也可以采用“微明”的方法,一直追溯到并进入到“无”的境界,然后再转回来去找到宇宙的始点,因为那就是造成宇宙诞生的最小的因素。 



第三十七章
【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俗译】

  以“无为”的方法能达到“无不为”的效果,这就是“道”的普遍规律。侯王若能遵循“无为”之道,万物万事都将自己处于“化”也就是“无”的状态。如果处于“化”的状态还想兴起的话,我们就可以镇之以“无名之朴”。所谓“无名之朴”,是“朴”的“无名”的形式,其实也就是“无欲”,是“无”中还未出现任何趋势的状态。如果一切连任何趋势都没有,其状态就是“静”,也就是天下一切都自己处于安静而稳定的状态。

【导读】

  “道常”指的是“道”的“公式、定式、规律”。老子认为,“无为”是人能够得“道”的唯一方法,因为“道”总是从“无”产生的,即所谓“无中生有”。所谓“无为”,就是使事物保持在其产生之前的“无”的状态。对于已经存在的事物,人可以使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将事物产生之前的“无”的状态推衍出来,并作为同类事物的借鉴,从而以保持事物产生之前的“无”的状态的办法来避免不利于人的情形发生。“名”指的是事物的趋势已经开始出现,如果能够去掉这个“名”,其趋势也就不存在了,这种情形就可以称之为“朴”。“朴”也可以称之为“无欲”,是事物产生之前的还未出现任何趋势的“静”的状态。老子认为,以“无为”的办法,可以避免乱象的发生,从而达到他所期望的“无不为”的效果。所谓“无不为”,就是可以从“无”开始去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即是将事情引导至和保持在对人有利的方面。老子用“无为”而“无不为”表明,“无为”是“得道”的唯一办法。“无为”的方法也被称之为“心法”,是人动用自身的逻辑思维的方法。人必需经过自身的逻辑思维的程序才能对一切事物加以抽象,从而可以用抽象来对应和理解事物的本质。当人能理解事物的本质并能从逻辑上重构宇宙的源起过程时就是所谓“得道”。所有的事物都在逻辑上有其本身的状态和位置,这种情形也就是“自定”的意思。


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俗译】


   “上德”若不归属于“德”,就叫做“不德”。接下来就必然是“有德”。“下德”若仍归属于“德”,就叫做“不失德”,但接下来就必然是“无德”。“上德”的本质是“无为”,因为其范畴为“无以为”,也就是“上德”已不可再上溯了。“下德”若要下溯,就属于“有以为”的范畴了。“上仁”若要上溯,属于“无以为”的范畴。“上义”若要上溯,属于“有以为”的范畴。“上礼”若要上溯,属于“莫之应”的范畴;“上礼”上溯却无所应,即为“莫之应”,于是下溯,也就是“攘臂而扔之”,成为“乱之首”,其实也就是混沌之初。所以,道的阶段之后是德的阶段,德的阶段之后是仁的阶段,仁的阶段之后是义的阶段,义的阶段之后是礼的阶段。至于礼的阶段,属于“忠信”的薄的趋势,属于“乱”也就是“混沌”的开始。在道、德、仁、义、礼五个阶段之前的称为“前识者”,属于另外的范畴,是“道”的升华,即所谓“道之华”,也是“愚”(“无”)的范畴的开始。所以,大丈夫是在“厚”的地方求“道”,而不是去“薄”的地方;是在“实”的范围求“道”,而不是去“华”的范围;总之,凡不在“此”(即“道、德、仁、义、礼”五个范围)的都不“取”,亦即“厚此薄彼”。

【导读】

  《道德经》一书又被人们分为《道经》(第一章至第三十七章)和《德经》(第三十八章至第八十一章),此章为《德经》的第一章,为《道德经》一书的核心。这一章若没有弄懂,就等于没有得到老子的“道”。用现代人的话来说,老子的“道”就可以说是宇宙学,特别是关于宇宙起源的学问。老子把自己的“道”称之为“非常道”,并将其划分为“道、德、仁、义、礼”五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再分为上、中、下三个阶段。这就构成十五个小的阶段或者说步骤,包含着老子的“非常道”──或者将其说成“前超弦理论”──的核心内容。

  若以现代人研究科学的方式加以重新表述,可以把老子所分的道、德、仁、义、礼五个阶段列表如下:

阶段 上下 编号 形态 维数 象之特征
道 上 1 愚 无 无(前识者)
道 中 2 点 0…维 信,(动)点,太极
道 下 3 开弦1 1…维 箭头“一”
德 上 4 闭弦1 1…维 无极圈
德 中 5 超闭弦1 1…维 一圈一箭头
德 下 6 开弦2 2…维 阴阳两个圈
仁 上 7 闭弦2 2…维 一大圈含阴阳两个圈;太极图1
仁 中 8 超闭弦2 2…维 太极图1又加含两箭头
仁 下 9 开弦2 双2…维 太极图2
义 上 10 超开弦2 双2…维 两直角相交之太极图加含两箭头
义 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