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通史 第二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思想通史 第二卷-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以父命废王父命何法?法金不畏土而畏火。”
“有分土、无分民何法?法国时各有分,而所生者通也。”
这样看来,君仅父极夫权之下的一切制度都是天所指挥的五行变化的徵
候,也即是神恩赐给封建制社会的权利义务的关系。在这里,最不平等自由
的尊卑上下的制度是为神所最喜欢的。如上面所举的例子,太阳里面有“王”
字的符瑞,不是别的,正是由特定的人制造出来的神的人格化的世界意识,
再颠倒过来出现人格的神化那样的宗教。因此,不但太阳被刻上阶级烙印的
“王”字,而且太阳系都刻上统治阶级的幻党。如白虎通义引春秋纬感精符
说。“三纲之义,日为君,月为臣”之类。所谓“太阳之下没有新事物”,
正是这样五行的宗教观的主要精神。
关于自然变化,白虎通义又用谶纬讲出一套阴阳消息和神的意志之间的
关系。例如四时篇说:
“岁时何谓?春夏秋冬也。时者‘期’也,阴阳消息之期也。
四时天异名何?天尊,各据其盛者为名也。春秋物变盛,冬夏气变
盛。春曰‘苍天’,夏曰‘吴天’,秋曰‘是天’,冬曰‘上天’。”
“或言‘岁’,或言‘载’,或言‘年’何?言‘岁’者,以
纪气物,帝王共之,据日为岁。年老‘仍’也,年以纪事,据月言
年。??载之言‘成’也,载成万物,终始言之也。”
这样看来,时间范畴在阴阳消息之中,是上帝和帝王商量妥当的一种规
定。其中虽然有变化,但它的规律是上帝布置的,连名词都早已确定了。帝
王还设下一种神圣的地方,叫做“灵台”,专门来“候天意”。例如辟雍篇
说:
“天子所以有灵台者何?所以考天人之心,察阴阳之会,揆星
辰之证(徵)验,为万物获福〔于〕无方之元。”
按续汉志引礼纬含文嘉说:“礼天子灵台,所以观天人之际,阴阳之会
也,揆星辰之徵,验六气之瑞,应神明之变化,睹日气之所验,为万物履福
于无方之原。”据此,白虎通义文有脱讹。御览五百三十四引诗纬汜历枢文:
“灵台,候无意也:经营灵台,天下附也。”和上文可以互证。
帝王还可以反过来主动地和上帝打交道,但做这样神秘的事,也要有一
个特别的地方,叫做“明堂”。上文接着说:
“天子立明堂者,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宗
有德,重有道,显有能,褒有行者也。”
段话也出于礼纬含文嘉,见初学记引。又按明堂的按这样子就象天宫,
“明堂之制:周旋以水,水行左旋,以象天;内有太室,象紫宫;南出明堂,
象太微;西出总章,象五潢;北出玄堂,象营室;东出青阳,象天市。上帝
四时备治其宫,王者承天统物,亦于其方以听国事。”(御览引明堂阴阳录)
然而自然并不像这样颠倒意识的样子,也并不听帝王的这样鬼话,而反
是如老子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蒭狗”。因为宗教既然拜倒在自然的威
力之下,封建制社会的人类便成了自然的奴役,自然便统治着人类的命运。
汉朝皇帝怎样改元,也改不掉没落的命运,而且越改越糟,最后为农民战争
所推翻。五精之神并不是灵验的,汉朝皇帝的好日子实在不是,所能“太平
世”,如易飞候所描述的:“太平之时,十日一雨,凡岁三十六雨,此休徽
时若之应。”(御览十引)在地下既然罕见,那就不能不从天上寻找神学观念
了。请看灾变篇杂引图谶纬候所讲的阴阳怪气吧:
“天所以有灾变何?所以谴告人君觉悟其行,欲合悔过修德,
深思虑也。(孝经纬)援神契曰:行有点缺,气逆干天,情(精)感变
出以戒人也。”
董仲舒在两汉早已讲过:“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春秋繁露
必仁且知篇)这是庸俗哲学和荒唐纬书的混合物。实陈上在汉代封建制社会,
这样的变异并不是反常的现象,而正是司空见惯的常事。据汉书五行传看来,
灾异的名目,数不胜数,汉代没有一天可以社蔽除害。从宗教的意识上讲来,
正如恩格斯说的:“祛蔽除害,心先找出蔽害的原因,??就发现??惶惑、
空虚。”空虚的存在,是“因为宗教是人的自我掏空的行为。在空虚借以遮
蔽的紫袍褪色之后,在它借以掩护的云霭消散之后,你们大吃一惊地见它在
天日之下出现了。”(英国状况,引自马克思恩格斯论宗教,页三、四)因此,
宗教既然是现实贫困的表现,那么灾变就在天日之下把汉代宗教的惶惑意识
和空虚境界暴露得体无完肤了。请看白虎通义讲灾变的定义吧:
“灾异者何谓也?春秋〔纬〕潜潭巴曰:灾之〔为〕言伤也,
随事而诛,异之〔为〕言怪也,先发感动之也。”(纬书文,也见御
览八百八十五引)
“变者何谓?变者非常也。乐〔纬〕稽耀嘉曰:禹将受位,天
意大变,迅风靡木,雷雨书冥。”(按据宋书札志引,下文还有“以
明将去虞,而适互也。”)
“妖者何谓也?衣服乍大乍小,言语非常。”
“孽者何谓也?曰介虫生,为非常。”
“霜之为言‘亡’也,阳以散亡。”(御览十四引春秋纬考异邮
(尤)说“四时代谢,以霜收杀,霜之为言‘亡’也,物以修也。”)
“雹之为言‘合’也,阴气专精,积合为雹。”(考异邮语,御
览十四引,并有“以妾为妻,??阴精凝而见成也。强臣擅命,夷
狄内侮,后妃专恣,刑杀无辜,则天雨雹。”)
“日食必救之何?阴侵阳也。”(见上文所释,阴侵阳象臣侵君)
“日食、大水则鼓用牲于社,大旱则雩祭求雨,非虚言也,助
阳责下,求阴之道也。”(按考异邮说:“旱之言‘悍’也,阳骄蹇
所致也。”御览三十五引,大旱象阳灭阴:日食和大水象阴灭阳)
这样看来,自然现象的一切风雷雨霜以及日食水旱等等都是变异妖怪甚
至衰亡没落的徵候。如果把纬书列举的其他阴阳相侵的怪异现象都综括起来
讲,那么汉代社会就艇常是处在上帝的谴合威胁之下,成了鬼怪世界了。这
样惶惑空虚的世界真是自我掏空到无底洞去了。然而这并不妨碍宗教大法师
们把空虚装饰起来,把惶惑镇定起来,披上紫袍,焦起瑞气,以欺骗人民。
白虎通义封禅篇说:
“天下太平,符瑞所从来至者,以为王者承天统理调和阴阳。
阴阳和,万物序,休气充塞,故符瑞并臻,皆应德而至。〔王者〕
德至天,则斗极明,日月光,甘露降。德至地,则嘉禾生,萤莢起,
秬畅出,太平感。德至文表,则景星见,五纬顺轨。德至草木,则
朱草生,木连理。德至息兽,则风皇翔,谖瑁梓胝椋谆⒌健#浚
德至山陵,则景云出,芝实茂,??。德至渊泉,则黄龙见,醴泉
涌,河出龙图,洛出龟书??。”
上文都是孝经纬掇神契的话,散见御览和各经疏中所引。从宗教意识上
讲,所谓“符瑞”表面上看来是怪异妖变的反面,而实质上是另一种怪异妖
变,不过把这一些自然然现象叫做“瑞”,把那一些自然现象叫做“灾”罢
了,因而穿上宗教紫袍的自然现象好像是“赏”的观念,其紫袍褪色的自然
现象好像是“罚”的观念。什么时候“天下太平,符瑞并臻”呢?这就要看
王者的“德”,这个神圣的主观因素,居然能使上帝跳舞起来。然而跳舞也
不容易,按照各种谶纬所载的这些符瑞,除了神话传说中的几位皇帝如黄帝
尧舜等神人偶应而外,平常并不常见的,例如白虎通义论符瑞说的:“黄帝
之时,风凰蔽日而至。”当然,这并不能阻止神学家们造谣,说汉代皇帝时
常感应上帝,连出符瑞。
第三节 白虎观奏议的神学的历史观和偷理、政治观
明白了白虎通义的神学的世界观,我们更进而详论它的神学的历史观。
据封建神学家们说,历史只是帝王受命于天的传授史,白虎通义爵篇说:
“故援神契曰:天复地载,谓之天子,上法斗极。钩命决曰:
天子爵称也。??帝王之德有优劣,所以俱称天子者,从其俱命于
天。”
三正篇说:
“帝王始起,先质后文老,顺天地之道,本末之义,先后之序
也。”
这是说,帝王的历史只是神灵转化的历史。春秋纬演孔图和上引的纬书
是一致的:“天子皆五气之精宝,各有题序,次运相据,起必有神灵符纪,
诸神扶助,使开阶立遂(隧)。”“王者常置图籙坐旁,以自正。”(初学记九、
御览七十六引)帝王又有定义,白虎通义引稽耀嘉说:“德合〔象〕天地者称
帝”,“仁义所生称王”引元命苞说:“帝者谛也,象可承也”,引乾鑿度
歌:“王者往也,天下所归往”;而在历之上能够这样应天承德的就是所谓
“五帝三王”。
五帝,据说是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他们之所以有“至尊之
称,号令天下”,统治人民,是因为:
“(黄帝)黄者,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世不易。”
“(颛顼)‘颛’者’专’也,‘顼’者‘正’(政)也,能专正(政)
天人之道。”
“(帝喾)‘喾’老‘极’也,言其能施行,穷极道德也。”
“(尧)犹‘嶢嶢’也,至高之貌,清妙高远,优游博衍,众圣
之主,百王之是也。”
“(舜)犹‘僢僢’也,言能推行尧道而行之。”(号篇)
上帝安排好这样的序列,合于什么“五际”,诗纬汛历枢说,“卯西之
际为革正,午亥之际为革命,神在天门,出入候听。”(诗关睢序正义引)按
汤武始言“革命”,那么所谓“五帝”相禅似乎是“革正”。白虎通义三正
篇,“文家先改正,质家先伐”,“改正”和革正同义,“伐”和革命同义。
这样说来,五帝,三王,文质相继又是天命的步骤。不管革正也罢,或革命
也罢,都是“神”的意志在那里指挥。然而为什么历史又由帝变而为王呢?
白虎通义号篇说:
“三王者何谓也?夏股周也。??王者受命,必立天下之美号,
以表功自克(见),明易姓为子孙制也。??必改号者,所以明天命
已著,欲显扬己于天下也。??不显不明,非天意也。”
这好像是说,王之不同于帝,就在于无意命王“为子孙制”,以专制天
下。三玉为什么要称做夏殷周呢?同篇说:
“‘夏者,大也,明当守持大道。‘殷’者,中也,明当为中
和之道也。‘周’者,至也,密也,道德周密,无所不至也。”
既然三王都有伟大的道德,那一种道德又都是受天命来统治人民的根据,为
什么三王又要革命改制呢?于是神学家的历史观便“发明”了三统说。意思是这
样,王者受天命而起,必须应天命而改制,以表示“受之于天,不受之于人,所
以变易民心,革其耳目,以助化也”。怎样改制呢?那也要取法于天,因为天有
三统,在三微之月(十一月、十二月、十三月),所以受命的皇帝必须改正朔,其
朔也有三,白虎通义三正篇说:
“受命各统一正也,敬始重本也。‘朔’者,苏也,革也,言
万物革更于是,故统马。札三正记曰:正朔三而改,文质再而复也。”
这就是礼纬讲的“正朔三而改,文质再而复”,所谓三王之道若循环。
宋书礼志引元命苞说:“王者受命,昭然明于天地之理,故必移居处,更称
号,改正朔,易服色,以明天命,圣人之宝,质文再而改,穷则相承,周则
复始。”这种质文循环的历史观,表现在两方面,一即三正之月,一即三尚
之色。春秋纬感精符说:“天统,十一月建子,天始施之端也,谓之天统者,
周以为正。地统,十二月建丑,地助生之端,谓之地统,商以为正。人统,
十三月建寅,物大生之端,谓之人统,夏以为正。”礼记檀弓上疏引礼纬稽
命徵说:“其天命从黑,故夏有元珪。天命以赤,故周有赤雀衔书。天命以
白,故殷有白狼衔钩。”这都是说帝王受命,精神感动上帝,上帝降下符瑞。
感精符更指出:“帝王之兴,今从符瑞,周感赤雀,故尚赤,殷感白狼,故
尚白;夏锡元珪,故尚黑”。白虎通义就根据礼纬克秋纬等微书,讲出这样
天命循环的话:
“十一月之时,赐气始养根株,黄泉之下,万物皆赤,??故
周为天正,色简赤也。十二月之时,万物始萌牙(芽)而白,白者阴
气,故殷为地正,色向白也。十三月之时,万物孚甲而出,其色皆
黑(此句从礼纬校),入得加功,故夏为人正,色简黑。??三正之
相承,若顺连坏也。”(“三正”,按此段话也是礼纬语,文间有小
异)
从天统和符瑞,说明帝王的历史都是上帝意志的昭示,而表现于正溯的
时间和灵符降下的颜色。因为帝王相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