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安全,如果俄军从北面攻占该城,则在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周围作战的德军都将被切断后路。(4)德军在进入高加索之后还必须坚守所征服地区相当长的时间,始能使俄军因缺乏石油而瘫痪。若只把那些油田毁掉就撤退,则他们自己也就不能利用那个地区的石油。(5)当向巴统-巴库之线前进时,德军还须越过一道极艰险的障碍物,那就是高加索山脉的峰脊。
基于以上的分析,即可知希特勒远征高加索的计划实一无是处。假如依照原始计划,把进攻高加索的行动列为最后阶段,则以当时德军的兵力而言,也就很难从头到尾贯彻这四阶段的连续作战。战争计划应以军事可行性为基础。希特勒在尚未发动战争之前,对于经济问题就应先作审慎的思考,而在战争过程中却不应让他的军事战略受到经济欲望的支配。
总而言之,由于缺乏远见和常识,希特勒对于1942年德军南俄战役的失败实应负其全责。他一方面具有大而无当的雄心,另一方面所考虑的全是不成熟的外行想法。自1941年秋季之后,他再也不听任何专家的忠告,而一心只依赖自己的直觉,其失败也,孰曰不宜?
为了理论上的兴趣,我们可以再提出一个反问:即以当时的情况而言,希特勒如欲在1942年夏秋发动攻势,则又应以何者为目标?
依照许多战略家的看法,包括当时德国陆军参谋总长哈尔德在内,都认为仍应以莫斯科及其附近工业区为目标。从政治观点来看,此乃苏俄的心脏;从经济的观点来看,这是全国铁路网的神经中枢;从军事的观点来看,那也正是敌军主力之所在;所以只有在这里打击始能产生决定性的战果。
也许有人要问,德军此时进攻莫斯科能否有成功的把握?兵凶战危,打仗,谁都不敢说有必胜的把握。但假使希特勒认为进攻莫斯科没有把握,则他去从事远较危险的高加索远征,岂非更难解释?从理论上分析,1942年德军若进攻莫斯科,似乎要比1941年较易于成功。其理由是:(1)距离较近,(2)时间较早。诚然德军实力已有相当损耗,但俄军实力在1942年初也已降到最低极限。从以后的事实来看,德军还是能够深入高加索和达到斯大林格勒,足以反证其实力仍相当坚强,远非俄军所能及。
南俄战役的经过
1942年6月28日,德军开始发动其大攻势。第二集团军和第四装甲集团军突然从库尔斯克向东进攻,以弗仑尼兹为目标。6月30日,第六集团军又从卡尔可夫附近向东进攻,而希特勒在此时命令第四装甲集团军的一个装甲军应向东南旋转来协助它。从这里开始即与原计划不合:(1)第一阶段尚未结束即开始第二阶段;(2)沿着顿河南转的兵力仅为一个装甲军而非整个第四装甲集团军。所以也就不能如理想把那个地区的俄军围歼在顿河西岸上,而让他们有机会越过该河向东逃走。此种“半调子”战略(Strategyofhalf-mensures)也成为整个夏季战役的一项特色,这不过是一个开端而已。
7月10日,德国南面集团军群改组为A、B两个集团军群,并开始执行对斯大林格勒的包围战,这也就是原计划的第三阶段。若照原计划,B集团军群应以其主力第四装甲集团军和第六集团军,向南直趋顿河下游,与A集团军群合作来发动钳形攻势。至于其侧面则由第二集团军和附庸国兵力负责保护,那些附庸国军队也都由B集团军群指挥。A集团军群,包括第一装甲集团军和第十七集团军,则从南面向东北进攻以与B集团军群会合。简言之,原来计划的“斯大林格勒会战”是准备用四个集团军的兵力来打好一场大战。照想象,其规模之大将不亚于基辅会战。如能获胜则德军即可长驱直入向高加索进攻而无后顾之忧。
7月13日,希特勒突然命令第一和第四两个装甲集团军和第十七集团军都改由A集团军群指挥并向罗斯托夫方向进攻(向南)。这就无异于暂停对斯大林格勒的攻击。当此之时,这两个装甲集团军已到达顿内兹河之线,若进攻斯大林格勒实易如反掌,而希特勒却自动放弃这一有利机会。
希特勒深信俄军已经崩溃,那些残部将经过罗斯托夫退入高加索,所以决定采取制先行动,封锁罗斯托夫瓶颈,企图将残敌围歼在顿河与顿内兹河之间地区。7月23日,A集团军群攻占罗斯托夫却扑了一个空。敌军大部分都分别退向斯大林格勒和伏尔加河,而退入高加索的部分也已迅速通过罗斯托夫。
截至7月23日,德军还是一路打胜仗,但可惜胜利都不太完全。尽管希特勒相信俄军已经势穷力竭,但事实上其损失并不那样惨重。俄军显然是在使用拖延战术来消耗德军,并诱敌深入以空间换取时间,而希特勒仍执迷不悟,一心以为只要能占领高加索油田即能对俄国造成致命伤。
南俄战役是以第四十一号命令为根据,计划分四个连续阶段进行。结果是第一阶段未结束即执行第二阶段,于是均未达到理想目标。接着在第二阶段结束后,南方集团军群照原计划改组并准备执行第三阶段的作战——包围斯大林格勒。希特勒又突然作重大的改变,第三阶段遂完全被取消,而原计划的立案精神也全被破坏。
7月23日,希特勒下达第四十五号元首命令以提供新的作战指导:(1)A集团军群,包括三个集团军(其中两个为装甲集团军)向高加索进攻;(2)B集团军群奉命用第六集团军去攻占斯大林格勒并准备用顿河作为一条防线。从此时起,南俄战役由一个统一的作战变成两个分立的作战。一个向东,一个向南,同时进行,其间并无必要的联系。经过如此冗长而曲折的序曲,斯大林格勒的悲剧遂终于开场!
斯大林格勒之战
照原定计划,德军准备先包围并攻占斯大林格勒,然后再向高加索进攻。攻占该城并非认为其本身有何特殊价值,而是为了保护德军的侧面使其南进时可无后顾之忧。原计划是想捕捉俄军主力并将其围歼于斯大林格勒附近地区,至于该城本身之攻占仅为此种大包围战的自然后果而并非主要目的。
希特勒既已改变计划,跳过第三阶段而直接进入第四阶段,则照理说,他当然是认为第三阶段已无必要。换言之,即认为当其大军南下时,后方安全已无太多顾虑。假使是这样,他也就无须再攻占斯大林格勒。从整个战略的观点来看,只有高加索油田才是主要目标,斯大林格勒不但不是主要目标而且也不曾受到重视,否则希特勒也就不会取消第三阶段的作战。但令人难以解释的是,希特勒在第四十五号命令中又明白规定要用第六集团军去攻占斯大林格勒并且同时还要在顿河上维持一条防线。以一个集团军的兵力来执行如此重大的任务,姑不说不可能,至少十分艰难。
希特勒之所以作这样的决定,归根溯源还是一种狂妄心理在作祟。原有计划要分四个阶段的理由是害怕德军实力不够,现在希特勒却认为那是过虑。他相信俄军已全面崩溃,他不仅可大胆向高加索前进而且还有余力攻占斯大林格勒。实际上,此时向该城进攻已成画蛇添足。那不是为了保护侧面的安全,而是为了满足其骄纵雄心。
7月30日希特勒又作了一个新决定,他宣布:“高加索的命运应在斯大林格勒一战中来作最后决定。因为这个会战太重要,所以必须抽A集团军群的兵力来支援B集团军群。”诚如哈尔德所批评的,这简直是胡说。既然是这样,为什么当初又要改变原定计划呢?
三个星期之前,希特勒把第四装甲集团军从B集团军群中抽出交给A集团军群指挥,8月1日,该集团军又脱离A集团军群而重新回到B集团军群的指挥系统之内。假使在7月中旬,让该集团军群和第六集团军一同向斯大林格勒进攻,则该城可能早已攻占。由于第四装甲集团军的调走,第六集团军遂孤掌难鸣,直到7月底始终毫无进展,而俄军则已乘机集中兵力,调整部署。直到8月7日,第六集团军始发动攻击,8月19日已肃清该城外围并进逼城市的本身。9月2日才又与第四装甲集团军取得联系。9月12日,第六集团军司令包拉斯(Gen。Palaus)接到希特勒的命令要他在9月15日攻克该城。
另一方面,A集团军群向高加索的前进最初虽势如破竹,但到9月上旬即开始停滞不前,主要原因是燃料缺乏,不过由第一装甲集团军司令升任A集团军群总司令的克莱斯特(VonKleist)又说:“假使我的兵力不逐渐被抽调去协助斯大林格勒方面的作战,则可能已经达到目标。”这真是岂有此理:进攻斯大林格勒本身为了便利向高加索的推进,现在反而变成绊脚石,足以妨碍向高加索的前进。
9月中旬,德军在南俄地区的战线全长已超过2000公里,若再加上从库尔斯克到列宁格勒之间的近1300公里,则德军东线全长已超过3000公里。其所需兵力和资源早已超过希特勒的应付能力。他现在已经力不从心,顾此失彼。但他却早已丧失现实感,以为只要把斯大林格勒城攻下则一切问题都可解决。
9月15日德军开始攻城,因为这是“斯大林”城,于是会战成为为“面子”而战。斯大林决心坚守,而希特勒也一定要把它攻陷。到了11月中旬,该城大致算是落入德军之手,但德军的消耗也极为可观。不过斯大林格勒悲剧还只是刚演完第一幕,精彩的好戏还在后面。
俄军的反攻
俄国人从7月初即已开始准备反攻。到了11月间冬季天气变得对他们有利时,其部署已接近完成。德军并非不知道,哈尔德在9月间即已力劝希特勒放弃攻陷斯大林格勒的观念。11月19日上午5时,俄军终于发动其大规模反攻,到了11月22日,第六集团军即已被围。不过在此后一星期内,包拉斯还是有安全撤出的机会(第四装甲集团军由于已受重大损失,早已撤回整补故未被围)。
代替哈尔德的新任陆军参谋总长柴兹勒(Gen。Zeitzler)几乎已经说服希特勒同意命令包拉斯突围,但大言不惭的戈林却向希特勒保证每天可空运500吨补给,于是希特勒遂于11月24日命令包拉斯坚守不准撤退。包拉斯明知此时再不突围即将丧失最后机会,但还是遵命。
早在11月20日,希特勒成立了一个新的顿河集团军群总部,以曼施泰因元帅为总司令。由于曼施泰因威名素著,所以在此紧急关头始打出这张王牌。希特勒希望他能击败包围第六集团军的俄军并重建斯大林格勒战线。但曼施泰因却是两手空空,并无任何可用的生力军。
第六集团军的前途寄托在下述两个因素之上:(1)适当的空运补给;(2)切合时机的救援行动。空军方面可以说完全失败。最高的一天补给也只有300吨,平均每天只有100顿,但德国空军却已付出极高代价,损失飞机488架,空勤人员1000名,那也正是空军的精华。所以戈林信口开河,实乃罪该万死。救援的工作由曼施泰因负责,从12月12日起,他开始以相当微弱的兵力来发动这种作战,由于目的是解围而并非帮助第六集团军突围,所以任务也更为艰巨而累试不成。
曼施泰因除了要救出第六集团军以外,他还有一个更重大的任务,即为保护A集团军群的退路,如果A集团军群也陷于包围之中,则后果将远较严重。所以对于他而言,实在是很矛盾,为了A集团军群,他甚至希望包拉斯能多守几天。到12月下旬,曼施泰因、柴兹勒、包拉斯都认为斯城已无可再守,而希特勒仍不准突围。曼施泰因虽不能命令包拉斯这样做,却暗示他可自作决定。但包拉斯在未奉明令之前仍不肯擅自行动。当然此时突围也并非易事,能否成功谁都不敢断言。
事实上到12月25日,第六集团军的命运即已注定。1943年1月8日,俄军招降为包拉斯所拒绝。1月10日俄军发动最后攻击。14日包拉斯要求希特勒准许投降,所得答复是不准。1月31日,希特勒升包拉斯为元帅,希望他自杀殉职,很够讽刺,包拉斯也就在这一天向俄军投降。
结论
第六集团军的毁灭对于德军可谓空前未有的挫败。导致此种结果的原因可概分两点:(1)计划本身就有弱点,高加索是一个很难达到的目标;(2)执行所犯错误更大,其最主要者又可分述如下:①不彻底照原计划执行,每一阶段都不曾贯彻;②自动放弃可以轻取斯大林格勒的机会;③已经决定把重心放在高加索又突然移回斯大林格勒;④已知情况不利还不肯撤退。这些错误都应由希特勒一人负责。
从战略的观点来看,斯大林格勒之战大可不必打。希特勒既已决心不照原计划而直接向高加索前进,则分兵进攻该城实乃多此一举。诚然,该城在俄军手中的确足以对前进德军后方构成威胁,但除非德军能够彻底击败俄军主力,否则当其南下时,此种威胁也就必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