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主要威胁,对于本身的易毁弱点,对于彼此的外交目标,都作了错误的判断。结果是希特勒虽欲争取对英国的友好关系,但终于不免令他失望。反而言之,英国对德国的敌意日益加深,其畏惧程度也随之增大,而外交姿态也日益软弱。
慕尼黑前后
1937年到1938年之间,德国空军的威胁显得日益增大,英国军事情报的研究判断已由乐观转为悲观,战略计划和外交活动都深受此种变化的影响。1937年2月,英国参谋本部认为德国不仅是侵略者,而且也已准备利用其优势制空权,在西欧首先发动空中打击,企图迅速击毁英国及法国以达速战速决目的,因为它对于长期战争并无良好准备。由于害怕任何局部冲突都有导致德国首先对英国发动空袭的危险,英国对于德国的蚕食行动反应也就极为谨慎,因为假使冲突升高,则英国将面临完全屈服或全面战争的两难选择。
英国人一方面感觉到理想的攻势威慑战略在近期已经变得不可行和不可信,另一方面又忧虑长期的军备竞赛是否会拖垮国家的财政。所以其内阁遂企图寻求如何能使军费支出不超越经济可行性的途径。利用外交来降低威胁并争取再武装的时间是一条路线。此外也在寻求第二条路线。新成立的工业情报中心(IndustrialIntelligenceCentre)在1937年提出报告,认为由于受到原料缺乏的严重限制,德国对于经济压力具有高度易毁性,所以经济封锁能够产生重大效果,虽然不一定能够阻止德国从事短期战争。
1937年底,英国新任国防协调大臣(ministerforco-ordinationofdefence)英斯基普(SirThomasInskip)提出新的建议,其内容分为下述两方面:(1)英国空军应加速发展战斗机和雷达,陆军应加强其防空能力;(2)英国应凭借其经济持久力来威慑德国,必要时并以其为战争武器。英斯基普认为可以合理地假定其他国家也会同意此种看法,并能获致不列颠国协各会员国之支持。英国内阁采纳其建议,从表面上看,新的路线似乎是与攻势空权战略分道扬镳,但事实上,二者之间仍有不可分的关系。英国人之所以采取新路线,主因是他们相信德国人会首先发动空中打击,并对西方造成严重的损毁。同时,他们也假定经济压力能对德国产生威慑作用,并影响其战略思想。事实上,希特勒是早已决心东进,而且也不认为英国的经济压力足以构成强大威胁。反而言之,他更认为此种战略调整足以暗示在短期内英国对德国施压的能力是正在减弱。
张伯伦此时已知希特勒的下一个目标为奥地利和捷克。虽然他已知希特勒志在支配东欧,但他又相信此种目的可用和平方式达到,而不需要兼并领土,并且对德国的行为还可以产生若干有利的影响。此外,他也认为战争若能延迟则对于英国总是有利。上述这些认知即能对张伯伦在1938年的外交活动提供合理的解释。
1938年初,希特勒兵不血刃而兼并了奥地利,其顺利的程度甚至出乎希特勒本人意料。德奥合并在奥地利颇受民众欢迎,而英法两国也无机会作武力的反对。事后,英国外交部明确指出英国的战略是有漏洞的:“很明显,德国人虽尚无能力打长期大战,但我们和法国人也无足够阻止德国在中欧贯彻其意志的攻势权力。”参谋首长委员会则指出,假使捷克危机引起世界大战,则英国并无足够准备,尤其是以对空中攻击为然。英斯基普则更坦白地指出,德国仍能打短期战争,而英国则可能输掉一个包括空中攻击在内的短期战争。于是张伯伦作结论说,德奥合并使捷克的防卫在军事上已无实际可行性。若欲保护捷克则必须作出长期战争的承诺,而那必然会促使德国对西方发动空中攻击和短期战争,而这又是英国现在尚未准备的。他私下表示军事考虑已使他打消给予捷克保证的念头。外交应能获致最佳的结果,而一两年后,在空中的军事平衡应该会变得比较有利。
1938年5月,德军开始在捷克边界附近演习,使气氛日趋紧张。捷克立即动员其预备役人员以示警觉,而法国则对该国的安全有正式承诺。英国一方面公开表示将与法国组成对抗希特勒的联合战线,另一方面则暗中企图约束法国,使其不敢轻举妄动。英国通过外交渠道向德国发出警告,很侥幸德军只是照既定计划进行演习,并结束了这场虚惊。于是欧洲报纸遂纷纷报道德国已经被克制。对于英国而言,这次“五月危机”似乎足以证实其经济制裁能够发挥威慑效果。事实上,希特勒对于此种反应是深感恼怒,并认为德国已经受到羞辱,遂更增强其征服捷克的决心。
果然不久危机又再度升级,并迅速达到战祸可能一触即发的程度。张伯伦在9月13日突然采取一种惊人的步骤,向希特勒发出会晤面谈的要求。于是两人在9月15日会晤,地点是希特勒在贝契斯加登(Berchtesgaden)的山中别墅。大英帝国的首相屈尊就教使希特勒的虚荣心获得十分的满足,于是顺利地达成临时协议,同意苏台德区并入德国。尽管捷克总统贝奈斯(EdwardBenes)深感不满,但英法两国则有如释重负之感。到9月22日,希特勒又升高其要求使张伯伦大为失望,只好勉强允许捷克动员。战祸似乎已迫在眉睫。英国内阁同意张伯伦再与希特勒作最后一次沟通,告诉他战争若发生,法国会参加,而英国也会随之。同时又向他指出实在不必甘冒大战的风险,因为其主要目标是可以和平地达到。希特勒这次居然接受劝告,其原因可能是危机已经拖了太久而使他在军事上不能享受奇袭之利。其最后结果即为9月30日的慕尼黑协定。
虽然所谓“安抚”(appeasement)者以后备受谴责,但慕尼黑协定对于张伯伦不仅是一次外交成功,而且也解决了某些国内政治难题。当时英国工党正在反对国防计划,而保守党内又有人主张对德国采取更强硬的态度。所以,张伯伦的处境的确是内外交困,相当困难。慕尼黑会议之后,英国人仍相信其经济威慑有效,并继续拒绝允许德国在东欧有行动自由,换言之,张伯伦的基本观念并无改变。
军方的意见对张伯伦有很大的影响,此种意见可归纳为四点:(1)英国在欧洲履行承诺的能力与其防卫帝国的能力成反比;(2)英国所面对的空中威胁日益显著;(3)相信经济封锁对德国构成合理的威胁;(4)英国若欲积极干涉中欧事务,则不仅超越其能力,而且也会妨碍其本身的再武装。在慕尼黑危机时,参谋首长们在9月22日曾发表下述的研究判断:“从军事观点来看,拖延是明显地比较有利。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即令只是进行防御性战争,我们的条件也都相当不利。”事实真相并非如此:英国在有效的空权上是从未落后,其对于德国空权的恐惧也毫无根据。当时德国并无攻击英国的计划,而且此种作战也几乎完全不可行。所以,英国外交部也早已感觉到军方的战略评估实在太悲观,而其对于政策的形成影响也太大。
现在再来检讨德国方面在同一阶段(1937-1938)的情况。常有人批评由于张伯伦过分想与德国达成协议,所以才会助长希特勒的骄气。事实上并非那样单纯。德国内部也有不同的集团分别提出其政策建议,并使希特勒在思考和行动上受到牵制。直到1938年初,所有态度比较温和的德国领袖们都纷纷去职,取而代之者都是与希特勒意见比较一致或不敢表示反对的人,于是希特勒的态度也就日益骄横。慕尼黑虽达成协议,但既不能使希特勒感到满足,也不能使希特勒改变其既定的政策路线。他仍然决定采取蚕食战略继续东进。他也明知会遭遇英国的反对,但他并不因此而受到任何威慑。
战争的爆发
张伯伦并非老天真,而1938年终了之前,英国情报也已获知希特勒对慕尼黑协定并不满意。英国已在作最坏打算。事实上,内阁会议时,已有人预言1939年1月底战争即可能爆发。同时他们也已经放弃意大利会站在英国一边的希望。英国政府对于欧陆国家开始发展一种积极援助的政策,对法国和低地国家(荷、比)都给予新的承诺。但很侥幸,1月和2月都能相安无事。此时张伯伦似乎已暂时感到放心。他相信英国的威慑战略已经逐渐生效,因为来自柏林的报道显示德国对于原料供应颇感缺乏,而国内温和派的势力又再度出现。此外,美国也暗中对英国表示支持,并帮助它应付日本的威胁。最后,英国参谋首长们在2月间又提出一种非常奇特的研究判断,认为如果意大利立即投入战争则对英国可能最有利,因为利用经济战英国可以迅速击败意大利,于是对于轴心也就能构成一种震撼式的打击。
希特勒终于在1939年3月15日进占布拉格,但英国并非事先毫无所知,而张伯伦似乎还认为这表示希特勒已深信经济消耗对德国实为重大威胁。英国在3月31日给波兰以保证,这也并不表示英国政策有重大改变,因为那还是当作一种威慑而已。英国所保证者仅为波兰的独立,而并非明确的疆界。换言之,像但泽问题还是有妥协之余地。不过,张伯伦并不相信希特勒会改变,而只是认为军事平衡正在改进。他说:“只要我们和我们同盟国的国防增建能逐步完成,则时间拖得愈久,战争愈不会发生。我们并不需要能够赢得压倒性胜利的攻势兵力,而只需要有足够强度的防御兵力,使对方除非愿意付出得不偿失的巨大成本,否则就绝对不可能赢得胜利。”
当希特勒进占布拉格之后,英国内阁也曾认真讨论与苏联结盟的问题。英国人认为下一个受威胁的国家将是罗马尼亚,因为该国拥有德国想要的资源。不过假使牵涉苏联,则罗马尼亚的同盟国波兰将不与英国合作。虽然苏联应被视为可能的同盟国,但与波兰的关系却远较重要。法国也表示同意。大致说来,西方国家对于苏联的实力都不表信任,英国参谋首长不反对仅向波兰提供保证,并确信波兰将会抵抗德国的侵略,而法国也将给予支持。张伯伦则对英国的消耗能力信心日增,并认为在执行消耗战略时必须有波兰及其他中欧国家的合作,所以不值得为想与俄国结盟而驱使中欧国家与德国靠拢。同时,英国外交部更害怕与苏联结盟将促使希特勒首先在西欧发动攻击。尽管如此,张伯伦在1939年5月还是勉强同意考虑把与苏联结盟视为预防措施的可能性。
1939年8月,当希特勒的矛头指向波兰时,张伯伦仍然期待英德之间只会打一场精神战(awarofnerves)。英国人相信其北海舰队的演习已经充分表达他们不惜一战的决心,尤其明显的是,在任何长期战争中,英国海军对德国都构成了重大威胁。而且英国的情报也的确报道希特勒已经取消在8月25日发动攻击的计划。但这些研究判断又终于完全失败,希特勒还是在9月1日发动其对波兰的攻击。张伯伦延迟到9月3日才向德国正式宣战,有人认为他是在考虑背弃其保证。事实上,张伯伦尚不至于如此无耻。拖延时间是另有理由,主要是由于法国要求在其充分动员之后始正式宣战。
战争终于发生,但甚至在1939年7月,张伯伦仍相信希特勒是可以威慑的,他指出:“希特勒现在已经了解我们是玩儿真的,并且也知道大战时机尚未成熟。”英国的情报研究判断也表示较乐观态度,尤其是参谋首长委员会在2月间更曾宣称,到1940年,英国的国防将会有巨大的改进。这些因素当然会增强英国政府的信心,从而变得比较敢于冒全面战争的风险。
德国方面又如何呢?到1939年希特勒已经在考虑短期内与英国冲突的可能。英国的继续反对其东向的扩张,使波兰成为一个可能的转折点。希特勒曾私下一再表示其主要目标仍在东方。由于英国正在与苏联谈判,所以遂使他颇为恼怒,因此他就暗示说,假使英国人始终不了解与他合作对他们最有利,则他可能会转过来首先解决西方的问题。希特勒在1939年8月23日突然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略条约,他认为这一次外交突击能使英国人大感震惊,并迫使他们不再干涉东欧的事务。因为波兰已经陷于绝对孤立的状态,这使英国已无“合理”(rational)的军事选择能够拯救波兰。接着在8月25日,希特勒遂向伦敦放话,表示在波兰问题解决之后,德国愿意与英国缔结同盟:英国和德国可以分享海陆霸权,彼此各得具所。希特勒又宣称他对殖民地问题毫无兴趣,不过此种让步使英国人感到疑惑,因为他们已经知道德国正在计划大建海军。此外,希特勒也不曾考虑到波兰在英国的经济消耗战略中所居的核心地位。
正像英国的经济战略未能威慑希特勒一样,德苏条约的签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