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乐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圣乐师- 第3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曲终了,众人皆静。

    “嗡……”

    只见一阵土灰飞扬;众人急抬头去瞧,只见这灰是从屋内横梁上掉落。顿时有人惊叹道:“声震梁木!这是声震梁木啊!”

    教室后方,几位老师纷纷色变。懂行的都知道,箫声尖细,很难引起共振。现在却能够震动横梁,可见其箫艺之妙!

    “嗡……”

    嗡声仍然没有消失,人们寻声望去。只见教务主任手忙脚乱地从怀中取出一个鉴音器,一个接一个,一套七个鉴音器全拿出来了,每一个都在微微震响,嗡声不绝!

    “七音同振!”校长惊讶道。

    “快看哪,小子,你的箫声达到了七音同振!这可是乐工的水平哪!”校长激动地摇着那少年的肩膀。杨活帮少年摘掉面纱,少年一脸茫然地望着大家都望着的方向。

    在那里,教务主任身前的课桌上摆着七枚鉴音器,全在嗡鸣。

    “我,这是我……”少年不敢相信地看向杨活。

    杨活点点头,微笑道:“恭喜你,领悟到了‘三境合一’的玄妙!”

    那少年喃喃道:“我这不会还是在做梦吧……”

    “不是做梦,是真的!”校长激动地道,“天哪,我们乐校竟然出现了一个七音共振,太好了!大家鼓掌,鼓掌!”

    一时间,掌声如雷。

    “刚才谁说杨大人的三境合一是嘘人的?”校长大声喝问着,四处寻找那两位男子的身影,却见礼堂门口身影一闪,那两人都溜走了。

    ……

    杨活离开了乐校。

    左右瞧瞧,想找一条安静的小巷,赶紧飞起走人;突然感觉有人跟了过来,于是转过头。看到一个男人拱手行礼:“杨护国,刚才的讲课真是精彩,令人深受裨益啊!”

    “这位兄台客气了。”

    “杨大人,你的三境合一真好,浅显易懂,效果明显……有没有时间,到我们乐院也讲上一回?”男子诚恳地道。

    乐院?

    杨活又仔细打量他一番,微笑道:“这位仁兄,恕小弟眼拙,你是?”

    “噢,忘了介绍,我是京城乐院副院长,姓崔名遗。”这位男子热情地伸出了手。

    杨活与他拉了拉手,笑道:“郭副院长缷任了?那高院长还在吗?”

    “啊……是,郭院长前年就退了,现在专心修道,不问俗事了;高院长还在任。我来的晚,乐院一直流传着你的种种传说,却一直无缘相见,昨天听说你要来乐校演讲,今天特地跑过来欣赏,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一见更胜闻名,杨大人真奇才也!”

    “哈哈,崔院长真是太客气了,谬赞谬赞啊!你不到中年,就荣任院长之职,这才是年轻有为,令人仰首哪!”

    “哈哈哈……杨大人真会说话。嗯,咱们说话挺投机的,不知可有时间,到前面的酒楼小酌一番,共叙乐道?”

    杨活心道,和你没那么熟,喝什么酒呀。

    “不好意思,我白云山庄还有点俗事要处理,只能隔天再喝了。至于讲课,既然崔院长开了金口,那就……今天晚上六时,可以吗?”

    “好好好,只是辛苦杨大人了,一天要讲两场……”

    “这没什么,讲课嘛,只是动动嘴皮子,比演奏可轻松多了。”

    告别的崔副院长,杨活整个下午都在白云山凿石开渠。一边干活,一边在脑子中盘算着晚上的讲课内容。乐工基本都是成年人了,可没有乐生好糊弄。

    当天晚上。

    上京乐院的五音广场,七千人的场地,座无虚席。

    杨活当初在上京待过半年,留下了许多的传说与事迹,可以说每个乐院的乐工都知道他的大名,许多人都以他为偶像。

    在观众之中甚至还夹杂着许多慕名前来的贵族富商。他们听说杨活只要在舞台上出现,很少有不表演的时候。所以,明知今天是讲课,却想来碰碰运气,万一变成演唱会了呢!

    一开始,照例讲了“三境”理论。

    有了上午的经验,他当场就随意叫了几名学生到舞台上,先让他们演奏一节《在那遥远的地方》,这些青春热血的乐工,全都擅长此曲。

    然后,将他们全部笼罩在不透明的圣光罩中,当场进行调教一番之后,再进行揭面演奏。前后反差的效果非常明显,顿时掀起了全场的一个小高潮!

    三境理论对乐工来说,算是基础了;他们或多或少,都有摸索到这方面的内容。杨活就又讲了一些关于音节调校的问题,不是每个人都有天籁音髓这种天赋,只能泛泛而谈。

    最后,杨活曝了一个大绝招。

    “我发现,白话曲词更容易传达心声,更容易激发天地大能!”

    “所以,我建议大家从今往后,尽量使用白话、口语来进行创作,曲风不应局限于雅曲,而是以表达情绪为主要目的,怎么方便怎么来!”

    他这一番话,就像引爆了一个深水炸弹,迅速在七千师生当中引起了激烈的反响。人们恍然大悟,人们高声欢呼,就像庆祝一个重大节日一般!

    其实,白话曲词更容易激发天地能量,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但是因为长久的传统教育,人们都觉得白话曲词乃民间俗物,难登大雅之堂;它的效果虽好,可总觉得是一条通往邪路的捷径,没有人敢轻易踏上去。古典雅曲虽然效果慢,但感觉很踏实,是正道。

    而杨活今天这番话,却打消了人们的疑虑。

    杨活是谁,堂堂的护国乐师,与圣乐师们同出同入之人,岂能说假话?既然他这样说了,那么必然是真的,并且他的实力和成绩放在这里,容不得别人不信!

    从这晚开始,白话曲词的风潮,从上京开始发起,向九国各地迅速传播。

    新事物的出现,必然伴随着旧事物的灭亡。杨活的这一番言论,引起了一些乐道旧势力的极大不满,他们开始悄然地行动起来。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565章 感恩的心!

    (全本小说网,。)

    第二天一早,杨活起来吃了杂菜汤,准备去南山继续凿石开渠。这几天他有点掌握技巧了,没有先前那么费劲了。

    路过一家羊肉汤摊的时候,听到有人高声道:“杨护国啊!”

    哟,遇到熟人了?

    杨活连忙抬头展眼,准备回应,却没看到前后有什么熟人,倒是路边羊肉汤的摊位上,坐着一个大爷,正在和同桌的一群人高谈阔论。

    “杨护国这回可不得了!”

    同桌的人都感兴趣地瞧着他,其中一人搭腔道:“杨大人又出事了?”

    大爷一瞪眼,不满地叫道:“杨护国能出什么事?是这个世界要出事了!杨护国昨晚在上京乐院讲课,你们知道吗?他让所有学生都学习白话哥!白话哥这个人真好呀,只要学他就能成神仙!”

    羊肉汤老板送了一碗牛油辣椒过来,笑道:“刘大爷,你一个在乐院里扫地的,啥都不懂你就别吹了!知道什么叫白话歌吗,那是唱的曲儿,可不是人,还白话哥,你咋不白话妹哪!”

    大爷老脸一红,分辨道:“哎!这可不是我说的,我亲耳听旁边一位老教师说的,他说这白话歌必将在玄黄大陆刮起一场风……大风!可厉害啦!”

    “刮大风?”

    众人听得都有些莫明其妙,摸不着头脑。

    杨活不由摇摇头,连忙转进了一条小巷。这条小巷比较偏僻,前面是一家酒楼兼青楼,后面是一座烟火不盛的圣女庙,平时没什么人,他常到这里起飞。

    启动乐技,双脚踏火,刚浮起三米多高,就听得一声喝斥:“三境合一,三境合一,说了多少遍,你咋就记不住呢!”这老鸨的粗鸭嗓门,差点把杨活又吓得跌下去。

    我去,连老鸨都知道三境了?

    他不由站在楼后侧耳细听。只听屋里有一个姑娘,怯怯地道:“妈妈,这首哥哥妹妹爬山坡,乐境、环境我都理解,可是心境我却做不到,爬山坡又累又热,还出一身臭汗,怎么可能快乐呢?”

    “你这死女子,还敢跟我犟嘴!你把想像成快乐的不就行了,要不然怎么叫心境呢,用心去体会!你这猪脑子,笨死你!”

    “可我……”

    “别我我我了,再练一遍!”

    “嗯。”

    听到这里,杨活不由开口道:“你心中有没有喜欢的人呢?想着是他,和你一起手挽手,边看山景边说说笑笑,春花烂漫,泉水丁咚……”

    “对,想想你喜欢的人!咦,是哪位公子在外面?谢谢指点,不如进来喝一杯,多说两句?”老鸨说着,离开房间往走廊中寻去。

    房中那姑娘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人影,朱唇轻咬,脸色晕红,心头微跳,指尖一颤,一段旋律顿时流淌而出。寻人无果的老鸨站在门口,突然一拍大腿,叫道:“靠,就是这个骚劲,就是这个闷着浪!太好了!”

    杨活微微一笑,纵身离开屋顶,向南方飞去。

    不一会,到了白云山庄。

    杨活径直来到后山,寻一块合适地方坐下,鼓弦弄乐,开始崩石开渠。

    “咱们工人有力量!嘿!咱们工人有力量!”

    “每天每日工作忙!嘿!每天每日工作忙!”

    ……

    “举起了铁锤响叮当,造成了犁锄好生气哟,造成了枪炮送前方!”

    “嘿!嘿!嘿!嘿!”

    只见虚空中一个大铁锤,不断击打着一个大铁钎,乱石纷纷,沟渠深深!

    附近山上的工人、药农、长工们,有时会抬头往这边望一会儿,虽然他们这一段经常见到这种情景,可是每看一次,还是觉得玄妙神奇。楚洵美曾经严格要求他们,不能将杨活在这里凿石开渠的消息外传,所以目前为止,并没有外人得知堂堂的护国乐师,竟然在这里干粗活。否则,必然蜂拥而止,围观之。

    到了休息时间。

    杨活拿出水来喝,就着小美送来的肉干啃两口。

    这时候,几名工人和药农凑凑挨挨,走了过来。其中一个老药农满脸堆笑,说道:“护国大人,听说你在乐院讲课了?”

    杨活笑道:“怎么,连你们都知道这事了?你们对乐道也感兴趣吗?”

    “不不,我不懂乐到。”老药农连忙摇手道,“是我那孙子,听说我有机会遇见护国大人,非要我问问你,乐道的秘诀是什么,怎样才能快速提高?”

    其他几个也是纷纷点头,说孩子们现在可喜欢学习了,就是没有好的老师。

    杨活看他们几个谦卑请教的表情,也不忍胡乱搪塞,就问了一下各自孩子的年纪、乐艺水平,大致都是一些乐生,于是开口道:“那就让他们把‘三境’学好,我在乐院讲的也是这个。乐境,环境,心境,尽量做到三境合一。而乐理与乐技也很重要,如果你的演奏水平连基本的乐境都表达不出来,那就谈不上结合环境与心境了。”

    “听说,大人还讲了白话什么的?”一个工人怯怯地问。

    “哦,是白话创作,也就是音乐口语化、日常化,不要总是搞那些古人的雅曲,演奏者有心理隔膜,又不贴近听众;让孩子们跟随着自己的心,从生活中发掘音乐,巷间小调呀,工人的号子呀,只要能恰当地表达心中所想,也能让别人听懂,能感染人的,都可以成为音乐。”

    几个人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有点懵逼。

    杨活微微苦笑:“你们记住就行,回去原样告诉孩子们,会启发他们的。”

    休息一会,他再次开工了。

    一上午的时间,他开凿了七八十米;按这样的进度,再有几天,后山绕到山庄这一段水渠就大功告成了;至于从山庄流到山下的一段,其实无所谓,如果来不及开凿,顺其自然流下山也可以。

    过了晌午。

    杨活返回城中。今天下午,乐校要给那些遇难的少年与校工家庭颁发上次在广场演出筹措的抚恤金,举办一个简单的仪式。杨活身为筹办人,自然得到场。据说,还会请一些社会名流,在场见证。

    仪式很简单,现场很热闹。

    一共募得五千多两银子,每户七百两银子,余下的四百两捐给学校,用来校舍重建和购置乐器。当杨活亲手把八百两银票一一分发到七户家庭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七户人家也是感动得泪如泉涌,不断致谢。

    八百两银子不是一笔小数目,普通中等家庭年收入不过二十两,这相当于四十年的收入;虽说丧失亲人之痛无法用金钱衡量,可这笔钱确实可以让他们以后的生活过得相对轻松一些。

    “谢谢护国大人!”

    “感谢杨护国!”

    “您的大恩,我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