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逐鹿传- 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今年已经近六十岁的吴延宠真为高丽感到悲哀,党争竟然争到了视国战为儿戏的地步,你就算派一个文臣来担任正元帅也派韩安仁那样知道轻重有担当的文臣,弄一个喜好老庄的年轻后生来干嘛,在战争上念经吗?

    可李资谦他们外戚系就是不给韩安仁他们保皇系出头的机会,为此甚至不惜把这个馅饼丢给西京两班,而这郑知常又在最恰的时机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报国陈词,结果就捡到了这么大的一个馅饼。

    面对这种情况,老将吴延宠也没有办法。

    首先,高丽尊文武轻,武臣在高丽根本没有话语权。

    其次,曷懒甸之战后期,女真派能征贯战的塞斡率兵前往曷懒甸解救危机,塞斡领导的女真军与高丽军在曷懒甸展开一年多的争夺战,虽又方互有胜败,但高丽军败多胜少,消耗特别大,高丽的交通线和通讯网常为设伏的女真军抄掠,在一次关键战役,高丽派他率军援救吉州,于公睑岭附近被女真军遮路掩击,进而全军溃败,将卒投甲散入,诸城陷没,死伤不可胜数,自那以后,高丽军不堪再战,只能被迫求和,他成了高丽的罪人被一撸到底,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能有领兵的机会已属不易,怎么还敢再多言?

    其实高丽朝廷之所以如同儿戏一般派郑知常来担任正元帅,是因为他们有底:

    一来,派郑知常这个文臣来担任正元帅只是不想坏了文尊武轻的规矩,并不是真让郑知常来率军打仗,打仗的事自然有百战宿将吴延宠老将军来。

    也就是说,他们派郑知常这个大诗人、大画家来,就是让他来采采风找找灵感的,最好能作几首可以流传千古的名诗或是画几幅能流传千古的画来。

    二来,高丽上下一致认为,这次必须要以泰山压顶之势一击粉碎耽罗郡上的日本人,让他们再也不敢窥视大高丽的领土。

    基于这个战略目标,他们将京军的主力左右卫和兴威卫全都派了出来,共保胜十七领、精勇八领。

    另外又派了二十领望军保胜和五领望军精勇。

    再加上七千水军。

    直接换算成数字就是,步军两万九千人,马军一万一千人,水军七千人。

    另外吴延宠又要了一万奴婢担任民夫。

    共计:高丽这次一共派了五万七千人参战。

    将耽罗郡上的成年男人加到一起怕是都没有这么多人。

    三来,高丽上下一至推断,耽罗郡上的日本驻军不会太多,应该不会超过一万。

    他们这么推断是有依据的,耽罗郡大概有民十几万,二十抽一为兵就已经不少了,再多,对耽罗郡而言根本无法负担。

    如果民兵比真超过二十比一,那么必将从日本源源不断的往耽罗郡运送粮草辎重。

    耽罗郡离日本虽然不算远,但要想保证这种量的运输,必定是一个很沉重的负担,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当然了,也不排除日本临时增兵的可能。

    为防止日本临时增兵,在吴延宠的主张下,郑知常和吴延宠用最短时间将开京附近的民船调集到一起,然后率领近六万大军向耽罗郡杀去……

    ……

 第一百九十八章 论战(这章是为“精神病11”道友加更的1/2)

    …

    海上。全本小说网https://。

    郑知常走向正在看耽罗郡地图的吴延宠,道:“老将军真用功,竟然自出发时起就一直在研究战地地图。”

    闲置了近十年已经不敢再奢望有带兵机会的吴延宠,早已不复当年的暴躁,很平和的说道:“老朽没想过再带兵会是来打耽罗郡这个岛屿,所以丝毫相应的准备都没有,得多研究研究。”

    郑知常道:“小可知老将军的心愿是再回西北军一雪前耻,若有机会,小可一定向王上进言。”

    吴延宠谢道:“那老夫就提前谢过元帅了。”

    郑知常道:“老将军休要羞臊小可,小可哪懂带兵打仗,此战自是由老将军指挥。”

    听郑知常这么说,吴延宠松了一口气,不过他并未完全将心放下来——跟文臣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吴延宠知道,这些文臣肚子里的弯弯绕太多,他们说什么并不可信,至少不可全信。

    吴延宠不置可否道:“如果让元帅来指挥此战,元帅想怎么打?”

    郑知常道:“《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所以我想,如果可以,先招降。如果招降不得,看看有没有什么计策可以赚开城门,这样可以减少不少伤亡。如果无计可施,《孙子兵法》又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我军有绝对优势的兵力,我军可围也可攻,还可围点打援。”

    听了郑知常所言,吴延宠暗暗点了点头,心道:“比我想象的要好上许多,虽有些夸夸其谈,但总归不是不学无术,锻炼几年兴许能成为下一个尹瓘。”

    老于城府的吴延宠依旧不置可否,道:“元帅觉得此战最难之处在哪里?”

    “这……可是攻城?”郑知常有些迟疑道。

    吴延宠摇摇头,道:“是蹬岛。”

    郑知常有些不解,道:“蹬岛有何难?”

    吴延宠带郑知常到地图旁,然后一一指了三处地方,道:“这三处地方分别是仁川、丽水、木浦,我问过耽罗王子,他说这三处地方是唯三能登陆的地方,我若为守军统帅,必死守这三处地方!”

    郑知常想了想,然后试探着问:“是只要守住这三处地方,咱们的大军的优势就无法展开?”

    吴延宠道:“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顿了顿,吴延宠又道:“其实就算没有驻军,咱们这么多人马都很难登陆,登陆战对登陆港口或者滩头的要求很高,如吃水线,有无暗礁群,潮汐的力度及规律,滩头土地的硬度,就算在吃水线临界点停了船,如何把兵马辎重弄上岸,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吴延宠又在仁川港口点了点,道:“刚才我跟你说的耽罗郡有仁川、丽水、木浦可以登陆,但真正能安全登陆的其实只有有港口的仁川,其余两地可以安全蹬陆的可能性不超过三成,而且还是在没有守军的情况下,如果有守军,那那两地能蹬岛的可能性不会超过一成。”

    郑知常不信道:“可能性这么小?”

    吴延宠不厌其烦的给郑知常解释道:“先说吃水线的问题,不说咱们从宋国买来的载重五万石的大海船,仅仅是咱们自己造的载重万石的大船,在那两地都到不了岸边,一旦它们到岸边就是搁浅,这种情况船基本上就算是毁了,不毁,短时间内也不能再次使用了,因此,咱们得先将它们开到不会搁浅的地方,然后用小船倒运士卒和辎重,到小船也不能划的地方,让士兵下船淌水冲上岸,让民夫将辎重运到岸边。”

    郑知常还真不知道登陆战这么麻烦,所以只有听的份。

    顿了顿,吴延宠接着道:“再来说潮汐,涨潮时水位高低,相差大时甚至会有十丈以上,水面覆盖跟退潮的时候相差几里甚至十几里远,水下、陆地的地形变化都极大,一不小心,就会船毁人亡,而潮汐的规律还是时时都有变化的,不是长期生活在当地的人,很难掌握。再说暗礁,海下不是一马平川,而是暗礁丛生,那些浅海的暗礁轻而易举的就能毁了咱们的船只。最后再说滩头土地硬度,不是沙滩,而是沙滩下面那部分,涨潮时覆盖,退潮时露出来的,其硬度是从上往下越来越泥泞,所以,这种登陆战只能选择在涨潮的时候发起,一是水位高,能向岸边移动更多的距离,二是缩短攻击距离,三是缩短最后人力走上去的这段距离,如果海滩的泥泞程度,空手走都困难,战马和辎重就更难往上运了,要是再有守军,半渡而击,成功登陆的可能性极低,哪怕是用人堆。”

    最后,吴延宠总结道:“以目前的情况看若想从丽水和木浦这两地攻岛,只能是撞运气,撞九死一生的运气。”

    郑知常咽了口口水,道:“这蹬岛确是最难。”,然后将姿态放得更低请教道:“那咱们可岂不是只能从仁川港攻上去?”

    吴延宠道:“前题是他们不将仁川港拆掉。”

    郑知常道:“希望他们别拆,要不然此战恐怕就难打了!”

    吴延宠笑道:“元帅,你来指挥这蹬岛之战,如何?”

    郑知常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道:“不不,还是老将军您来吧!”

    说到这,郑知常展颜一笑,道:“我还是坐等分老将军的功吧。”

    吴延宠试探出来了,这郑知常虽然有些跃跃欲试,但还算是识大体,在他陈述了厉害之后,收起了指挥此战的念头。

    吴延宠笑道:“既然元帅给老朽这个机会,那老朽就逾越了,到时候还请元帅为老朽观敌瞭阵!”

    说来也巧,随着吴延宠的话音一落,汉拿山的山尖出现了——他们到济州岛了。

    ……

    ……

    ps:我女儿退烧了,这回说是鼻窦炎引起中耳炎导致的,得缓慢长时间治疗,还说这病不好治,治不好,还得手术,我被彻底折服了,不仅带她看病,又同意我母亲带她到“明白人”那看了看外科(神科,好像是一个信佛的),宁肯信其有吧,反正多也折腾了,不差这么折腾一下,只愿她健康快乐成长,不求她有才有财。

 第一百九十九章 血肉磨坊(求订阅!)

    …

    离济州岛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吴延宠和郑知常的脸色就变得很不好!

    仁川港并没有拆掉,但很明显改建过,不,准确说,应该是被破坏过——船只只能在很小的一片码头靠岸,那一小片码头一次绝不可能停放太多的船,如果是载重五万石的大船,一次最多也就能停靠四艘,也就是说,如果从码头登陆,他们最多一次也就能送两千人登陆,而且这前题还是他们的船能顺利靠岸,另外码头上连拆带挡设置了很多障碍,让人在其上根本就无法快速通行,还有很多工事,里面人影晃动,用脚后跟想,也能想到这段码头必将是一块极难啃的更骨头!

    郑知常问吴延宠:“老将军,咱们该怎么办?”

    吴延宠道:“先礼后兵,先派遣使者去劝降,同时派哨探寻找其它可以登陆的地方,查看码头上的地形……准备从码头上强攻。全本小说网,HTTPS://。m;”

    “从码头上强攻?他们在码头上可是有充足的准备!”郑知常道。

    吴延宠道:“虽然从码头上攻,条件苛刻,必将有很大的伤亡,但码头却是唯一能攻上去的地方,元帅请看岸边。”

    郑知常仔细看了一会,道:“精勇!”

    吴延宠道:“他们用机动性强的骑兵守卫沿岸,我们一点从沿岸登陆的机会都没有,只能抢占这码头,如果我们能在码头上站住脚,然后一点一点向前推进,只要往过这段码头,我们就能展开攻势。”

    郑知常干咽了口口水,道:“这得死多少军士?”

    吴延宠淡淡的说道:“慈不掌兵。”

    郑知常沉默了,第一次,这是他第一次觉得他似乎不应该当这个元帅。

    吴延宠看了郑知常一眼,然后道:“这劝降书还需元帅写,我等皆是不通文墨的武夫,干不了此等大事。”

    郑知常也不推辞,提起笔就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封锦绣又不失犀利的劝降书。

    与此同时,吴延宠也开始让人安排哨探探路,让人安排民夫埋锅造饭,让人准备云梯、木幔、大盾,让人在大船上架好投石机,让人安排好弓箭手,总之是做好强攻的准备。

    去送劝降书的勇士去得快,死得更快——才去不大一会功夫,其头就被高高挂起,怕是他连郑知常费尽心思写的劝降书都没掏出来就被砍了。

    见此,郑知常大怒:“野蛮!连两国交兵不斩来使都不懂!”

    吴延宠摇摇头,没说什么。

    郑知常问:“咱们怎么办?”

    吴延宠道:“直接攻吧。”

    已经知道战场不是看过几本兵书就能玩得转的郑知常,道:“全都仰仗老将军了。”

    吴延宠也不废话,直接就告辞做最后的准备去了。

    吴延宠的确有经验,他不在白天进攻,而是硬熬到了天黑,然后才派出了二十几只小船分散开来向码头靠去。

    小船离码头还有一段距离,船上的高丽兵就纷纷放出云梯分别架在小船和码头上,然后训练有素的高丽兵纷纷拿着大盾、抗着木幔往码头上冲!

    起初一切都还算顺利。

    可等高丽兵的脚站到码头上,立即从一个工事后面射出来了一阵箭雨。

    “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