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逐鹿传- 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起初一切都还算顺利。

    可等高丽兵的脚站到码头上,立即从一个工事后面射出来了一阵箭雨。

    “咻!”

    “咻!”

    “咻!”

    ……

    还没等这些高丽兵的脚站稳,就被梁山将士给射死,随即栽入海水之中!

    原来,梁山军打得是,你有千般妙计,我有一定之规,我就用马军守住沿岸,用步军守住码头,旁得不管。

    见此,自有高丽军的指挥人员下令用弓箭压制梁山军的弓箭。

    高丽弓大多是角弓,这种弓很有名,其下弦后弓体呈一百九十度向上弯曲,这让它有很强的弹力,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高丽的角弓有这样的弯曲度。

    角弓是用竹、扬柳、松萩(胡枝子)木等八种以上的木头和水牛的角组合制作而成,其制作过程也是非常细密和复杂,需要用时三个月左右。

    而其弓长却连一米都不到,非常小,

    神奇的是,它却能将箭射到六百米以上。

    相传,角弓的威力能穿透五百米以外的盔甲。

    当然,这只是传说。

    实际上,因为角弓是软弓,箭矢则以轻竹和野鸡羽制成,射得的确远,而且射速极快。

    不过高丽弓也有很大的缺点,就是威力小。

    小到什么程度?

    小到七八十步以外它就很难破甲了,就是纸甲和皮甲也破不了。

    也就是说,除非是射中没有护甲的地方,否则不致命。

    当然,这也不是完全绝对的,如果换上重箭,其威力也很可观,不过这样一来,它又射不远了。

    总之,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另外,高丽弓还有保养繁琐、稳定性、操控性差等等缺点。

    但话又说回来,虽然缺点多多,但是单以压制而言,还真就没有比高丽弓箭更好用的,尤其是上万人同时压制的情况下。

    这是码头梁山军总指挥邓飞和军师乔道清之前根本没有料到的事,不仅他们,就连李衍等人都没料到。

    不得不说,这场战争太过仓促了,仓促到李衍他们连高丽军的优劣势都没研究过,进而犯下了这么大的一个失误。

    这也令李衍在事后强令每军、每营、每都、甚至是每伍梁山军在每场战斗之后都必需要开总结大会。

    说得远了。

    因为弓箭的优势。

    高丽军很轻易的就过了最难一关——上岸,并在码头上建立了桥头堡。

    见此,郑知常喜道:“成了!”

    吴延宠则道:“还早。”

    果然!

    跟吴延宠所说的一样。

    因为一个不小心被高丽军建立了桥头堡,邓飞和乔道清商量过后,趁夜拆毁了前沿的几个工事,将防御力量撤到了高丽船上的远程武器不能压制的地方。

    接下来,这在码头上登陆的高丽军拼命的往陆地冲击!

    而本来还想藏着掖着的梁山军也不敢再有所保留,神臂弩、床弩全都拿了出来。

    战地被投石机的发出的轰砸声、双方士兵的喊杀声淹没,双方来回拉锯,反复冲杀。

    白天是守方梁山军仗着甲好、神臂弩和床弩威力大逞凶。

    晚上是视死如归的高丽军舍命冲杀。

    双方将士全都是有进无退,有敌无我,不成功便成仁。

    双方各支部队轮番上阵,一连攻守了五个昼夜之久。

    小小的码头成了血肉磨坊。

    先不说攻击一方损失有多惨重,先说守卫码头的梁山步一军的伤亡。

    步一定的每个营都已经经过至少两次补充。

    伤亡最大的马麟营已经有七成是新兵,老兵只剩不到三成。

    指挥马麟战死,指挥彭玘重伤,副统领竺敬轻伤,指军縻貹轻伤。

    ……

 第二百章 暗度陈仓(求订阅!)

    …

    “这伙宋军到底想干什么?”

    看着战场上的惨烈,以及被血染红了的码头和海水,郑知常怒道!

    拼杀了五天五夜,见到了神臂弩和床弩,要是还猜不出来敌人不是日军而是宋军,那他们的智商可就真是堪忧了!

    吴延宠一边看着战场上的厮杀、一边好像在下着什么决心。(全本小说网,HTTPS://。)

    见没人答他的话,郑知常知道,这群丘八只管不仗不管为什么打仗,因此,跟他们说这些事,简直是对牛弹琴。

    郑知常来到吴延宠身边,道:“老将军,这仗不能再这么打了,已经五天五夜了,咱们的伤亡了近十领保胜,还都是正军,却始终没能登陆,这样下去,我等必然无功而返……”

    吴延宠指着对面的梁山军问郑知常:“元帅看出来了么?”

    郑知常一怔,然后顺着吴延宠手指的方向看去。

    看了好一会,郑知常才不是太确定道:“是不是……他们没有前两日那么能打了?”

    吴延宠不答反问道:“知道为什么吗?”

    郑知常想了想,道:“他们的老兵死伤过多,补充了新兵,所以实力下降?”

    吴延宠道:“不止补充了新兵,他们还补充了不少根本没经过训练的农夫。”

    郑知常想到了一种可能,道:“他们是不是没兵了?”

    吴延宠点点头,道:“有这种可能。”

    郑知常喜道:“那是不是说,我们很快就能打通这里,然后上岛,再然后剿灭这伙宋军?”

    吴延宠沉默了一会,然后摇摇头,道:“不知这伙宋军是怎么回事,战斗意志竟然极为顽强,甚至就连补充的民夫皆是如此,这种情况下,对方能守多久,都是有可能的,别忘了,这岛上可是有十几万民众,也就是说,他们能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

    连百战老将都这么说了,郑知常不禁有些慌了,道:“那……我等该如何是好?继续在这血肉磨坊跟他们绞肉?”

    吴延宠道:“元帅,记得我跟你说过这座岛上有三处可以登陆的地方么?”

    郑知常反应了一下,随即道:“老将军该不会是想撞那九死一生的运气?”

    吴延宠看着对面顶着高丽箭雨还击的梁山一众悍不畏死的将士,道:“不撞怕是不行了,这伙宋军的军事素养虽然不如女真精锐,但他们的战斗意志却是老朽生平仅见。”

    郑知常赞成道:“这伙宋军确是悍勇,完全不畏惧生死,真不知他们的统帅是怎么训练他们的。”,顿了顿,郑知常又引以为豪道:“不过我高丽左右卫和兴威卫的正军也不差,这么大的伤亡,竟仍然能战,真不愧是太祖起家的军队。”

    吴延宠没接郑知常这话,更懂军队的吴延宠已经看出来了,左右卫和兴威卫的步军也已经快到极限了,不用多,这种强度的战斗再打一天一夜,要是还看不到突破的希望,这两支精锐十有八九要崩溃,这也是吴延宠准备冒险从丽水和木浦暗度陈仓的原因之一。

    吴延宠道:“元帅,今夜从丽水和木浦暗度陈仓是此战胜负的关键,我想亲自去指挥。”

    郑知常小心翼翼的问道:“那这边的战斗是不是暂停?”

    吴延宠摇头道:“不仅不能停,强度还得加大”,顿了顿,吴延宠为郑知常解释道:“这边的攻击越猛烈,我们成功暗度陈仓的可能性就越大。”

    郑知常有些紧张的问:“那……这边的战斗谁来指挥?”

    吴延宠道:“自然是由元帅你来指挥。”

    一听吴延宠这么说,郑知常连连摆手道:“我不行!我不行!让金上将军或是让韩上将军指挥吧!”

    吴延宠其实也不想将指挥权交给郑知常,可郑知常毕竟是正元帅,再有,左右卫和兴威卫的上将军,也就是金上将军和韩上将军,完全平级互不统属,而且这二人还有些私怨,将指挥权交给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合适,另外,也是最重要的,通过这几天的相处,吴延宠看出来了,郑知常虽然不知兵,但还算有分寸,所以吴延宠才把指挥权交给,不,应该说还给郑知常。

    吴延宠道:“元帅莫要担心,若无大事,元帅可跟往日一样,具体如何作战,金上将军和韩上将军自会安排。”

    听吴延宠这么说,郑知常才稍稍放心。

    不过,郑知常还是劝道:“那个……老将军,要不然……咱们别暗度陈仓了,机会太渺茫了,您老若是有个闪失,咱们可就得不偿失了,要不然咱们再这么强攻两天,没准两天后他们就撑不住了,到那时,咱们可以长驱直入,然后一举攻破岛上的那个城池。”

    吴延宠输不起,甚至拖不起。

    吴延宠对朝堂中的那些只知道党争的大员们太了解了,他如果再拿不出像样的战绩来,那些大员一定会根据目前的战况罢免他换别人来当这个副元帅。

    他快六十了,等不了下次机会,一旦没了这次机会,他这辈子都别想再带兵,更别想回西北军找女真人报仇。

    所以,吴延宠道:“我怕咱们这边先撑不住,咱们这边虽然还有近两万保胜,但其中正军只有不足八千,剩下的皆是望军。正军保胜的伤亡过半已经超过了溃败的临界线,他们还能再战,是因为他们是高丽最精锐的军队,不过他们也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再战一两日,必溃,等正军保胜不能再战,咱们就得让望军保胜上阵,他们能打这绞肉之战么?”

    “这……”

    郑知常就是再不关心武人之事,也知道望军的待遇比正军差的不是一点半点,自然不可能像正军一样有这么坚强的战斗意志。

    吴延宠又道:“况且目前是涨潮阶段,成功从丽水和木浦暗度陈仓的可能性变大了不少,另外,守军的兵力不足,在丽水和木浦两地应该不会投入太多防御力量,甚至根本就没有守军,我觉得咱们该搏一搏,元帅您看?”

    听吴延宠这么说,因没有底气而没有主见的郑知常只能道:“那……就依老将军之言使用暗度陈仓之计。”

    ……

 第二百零一章 抢钱枪娘们(为“大明厚德小明载物”道友加更1/2)

    …

    吴延宠前脚刚走,后脚金上将军就道:“元帅,我左右卫的保胜伤亡已经接近六成,不能再让他们打了,还是换望军打一阵吧。(全本小说网,https://。)”

    虽然与金上将有私怨,但在此事上韩上将军毫不犹豫的附和金上将军,道:“是呀,让望军打一阵吧,我们正军的保胜若是全都全都折在这里,蹬岛以后靠谁去攻城,难道靠那些望军和奴婢么?”

    很明显,没有百战老将吴延宠震慑的金上将军和韩上将军开始逼宫了。

    郑知常虽然不太懂打仗,但也并非无智之人。

    他道:“老将军说过,今夜是胜负的关键,万不可大意。”,然后看着金上将军和韩上将军道:“我知正军打得艰苦,但也万万要坚持这一夜,此战若胜,我定为二位上将军请功!”

    金上将军和韩上将军还想再说些什么,郑知常又道:“就这一夜,二位上将军务必让麾下坚持一下……谁若是怠慢,我这个元帅手上也有生杀之权!”

    见郑知常连狠话都放出来了,而且这一夜确实关键,金上将军和韩上将军只能悻悻的离去,然后继续组织进攻。

    吴延宠说,今夜攻得越凶,他那边暗度陈仓的可能性就越大。

    郑知常牢记吴延宠此言,因此,在金上将军和韩上将军走后,郑知常又派出了两领望军保胜跟着一块攻击。

    如此一来,战斗越发的激烈,你攻我守,你守我攻,激烈程度比之前有增无减,胶着对战一刻也未停止。

    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整个码头没有一处好地,惟余焦土,惨酷之状,不忍卒睹。

    战至下半夜寅时,也就在高丽军这边换上生力军不久,战场处突然大哗,不久便有高丽兵大喊:

    “我们打退了宋军!”

    “胜利了!胜利了!”

    “高丽万岁!万岁!万岁!”

    “……”

    这喊声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杂!

    不多时,在大船上的郑知常也听见了这些声音,随即问左右:“怎么回事?”

    左右听见郑知常询问,立即下去打听。

    可没等他们回来,金上将军和韩上将军就带着一众大将军来找郑知常!

    金上将军道:“元帅,大喜!宋军退了,我们成功登陆了!”

    听了金上将军报的喜,郑知常大喜,随即道:“快抢占要道!”

    韩上将军道:“我们已经下令了……我们过来就是请示元帅,咱们是否追击?”,害怕郑知常不让他们追击,韩上将军又道:“我们猜测,宋军之所以撤离码头,很可能是副元帅那边暗度陈仓成功了,我们应该去支援副元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